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20937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主機板區 MOBOs]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開箱 / 超前部署 完整支援 PCIe 4.0 Ready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ASRock 這次規劃以 PG Velocita 撐著高階性價比,那大哥 Z490 Taichi 則給予更高的規格,以及完整的 PCIe 4.0 Ready 功能,上至 15 相數位供電設計與 3 顆 VRM 專屬風扇,給予玩家足夠的超頻能力外,也具備 2.5GbE + 1GbE 與 Wi-Fi 6 的網路組合,USB 更提供 20Gbps 的 USB 3.2 Gen 2x2 Type C,規格更好完整支援未來超前部署。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支援:Intel Core、Pentium Gold、Celeron
處理器腳位:LGA 1200
CPU 供電相:Digi Power 15 Phase
晶片組:Intel Z49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DDR4 4666(OC)/2933 MHz
內顯輸出:HDMI 1.4、DisplayPort 1.4
擴充插槽:2 x PCIe 3.0 x16(x16, x8/x8;PCIe 4.0 Ready)、1 x PCIe 3.0 x16(x4)2 x PCIe 3.0 x1
多卡支援:AMD 3-Way CrossFire、NVIDIA SLI
儲存埠:6 x SATA 6Gb/s、2 x SATA 6Gbps(ASM1061)、1 x Ultra M.2(M2_1)Key M 2280(PCIe Gen3 x4)、1 x Ultra M.2(M2_2)Key M 2280(SATA / PCIe Gen3 x4)、1 x Ultra M.2(M2_3)Key M 22110(SATA / PCIe Gen3 x4)、1 x Ultra M.2(M2_4)Key M 2280(SATA / PCIe Gen4 x4)
網路:Dragon RTL8125BG 2.5GbE、Intel I219V Gigabit LAN
無線:Intel 802.11ax Wi-Fi 6、BT 5.1
音訊:Realtek ALC1220、ESS SABRE9218 DAC
USB埠:1 x USB 3.2 Gen 2 Type E(前置擴充)、2 x USB 3.2 Gen2、1 x USB 3.2 Gen 2x2 Type C、9 x USB 3.2 Gen1(4 個需擴充)、4 x USB 2.0(4 個需擴充)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開箱 / 備齊 M.2、3 FAN 降溫VRM

10 代更新上至 10 核心、全線多執行緒與腳位更新 LGA 1200,因此需搭配新的 400 系列主機板,而這系列在未來 CPU 更新後,會晉升 PCIe 4.0 功能,這也是為何 ASRock 這波 Z490 都具備 PCIe 4.0 Ready 的原因。

Z490 Taichi 支援著 10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供電升級為 Digi Power 15 相 Dr.MOS 與雙 8-pin 供電;記憶體為雙通道 4 DIMM 最大 128GB 並可達到 4666MHz+ 超頻時脈;而雙 PCIe 3.0 x16,則支援單卡 x16 與雙卡 x8/x8,以及未來的 PCIe Gen4 功能,另外還有 PCIe 3.0 x4 與 x1 插槽。

儲存則是 6+2 SATA 6Gb/s 配置,並總共有著 4 個 M.2 插槽,但目前搭配 10 代處理器僅只有 3 個可以用,分別是 M.2_1 PCIe、M.2_2 SATA / PCIe 與 M.2_3 SATA / PCIe,至於 M.2_4 雖標示支援 SATA,但目前這個 M.2 是無法使用要等下一代 CPU 支援。

而上述 M.2_2 與 M.2_3 有共用通道的設計,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當 M.2_3 或 SATA3_4、SATA3_5 任何一端有使用時,後 I/O 的 USB 3.2 Gen 2x2 會降為 16Gbps 的頻寬。

  
M.2 佔用線路共享
  
M.2_1
PCIe
N/A
M.2_2
SATA
SATA3_0SATA3_1
PCIe
M.2_3
SATA
SATA3_4SATA3_5USB  3.2 Gen 2x216Gbps
PCIe
M.2_4
SATA
N/A
PCIe  4.0


除此之外,2.5GbE + 1GbE 與 Wi-Fi 6 的網路組合,以及標配的 Realtek ALC1220 音效經片與 ESS SABRE9218 DAC 前音源強化,USB 則具備前置 USB 3.2 Gen 2 Type E、2 個 USB 3.2 Gen2 以及 1 個 USB 3.2 Gen 2x2 Type C,給予玩家高速 I/O 能力。


↑ 主機板外盒。


↑ 外掀式,說明 VRM 散熱與 M.2、PCIe 支援未來 PCIe 4.0 Ready 一事。


↑ 背面則是主要規格。


這一代 Z490 Taichi 同樣具備全覆蓋的 M.2 散熱片,而加大的 L 形 VRM 散熱片與 PCH 散熱片,則以復古風的古銅色處理,當然也少不了象徵 Taichi 與科技的齒輪;除了一體式 I/O 背板外,背面也有金屬背板覆蓋,增加 VRM 背面被動散熱效果。


↑ Z490 Taichi。


↑ 金屬背板。


主機板右上角,則有著 4 DIMM DDR4 記憶體,以及 ATX 24-pin 供電,和前置 USB 3.0 與 USB 3.2 Gen 2 Key E 等擴充埠,不過這區只給了 1 個 RGB 針腳。


↑ 主機板右上角。


CPU 使用 LGA 1200 腳位,L 形狀的 VRM 散熱片圍繞,更帶著 3 顆風扇幫助 VRM 散熱;CPU 則是使用雙 8-pin 供電。


↑ CPU 與 VRM 散熱片。


↑ VRM 散熱風扇與雙 8-pin 供電。


主機板右下角則是 8 個 SATA 連接埠與 FAN 插座。


↑ 主機板右下角。


主板 PCIe 則是 2 個 PCIe 3.0 x16,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x8,另一個 PCIe x16 則是運行在 x4 頻寬,此外還有 2 個 PCIe x1 擴充。

主機板下方邊緣則有(左至右),前音源、TB Hader、FAN、ARGB、RGB 針腳、Clear CMOS 針腳、TPM、USB 2.0、Debug 燈號、Reset、Power 按鈕與前面板針腳。


↑ 主機板 PCIe 擴充。


M.2 方面,則要把散熱片都拆掉,板上總共有 4 個 M.2 插槽,依序為左 M.2_1、中 M.2_2、下 M.2_3,而上方右邊這個則是 M.2_4。

其中 M.2_4 要等未來 CPU 安裝後才能使用,目前 M.2_1、M.2_2 與 M.2_3 都可使用,但有些通道共用需要注意。


↑ 目前最多 3 個 M.2 可使用。


主機板後 I/O 也具備一體式背板與 BIOS Flash Back 按鈕,並有著內顯 DisplayPort 與 HDMI 輸出,5 個 USB 3.2 Gen1、2 個 USB 3.2 Gen2 與 1 個 USB 3.2 Gen 2x2,同樣雙 LAN 1GbE + 2.5GbE 並有著 Wi-Fi 6 天線孔位,音效則是 5 個 3.5mm 輸出與 S/PDIF 數位光纖。


↑ 主機板後 I/O。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用料 / 完整 PCIe 4.0 Ready

介紹完主機板的外觀、規格與功能後,其實還有一些主機板的設計細節、用料可與大家分享,接著就把主機板上的散熱片拆解,來檢視完整的電路板設計。

而在拆解背板時,也針對 VRM 處黏貼導熱膠,提升被動散熱效果;此外,VRM 正面左側這邊在內部藏了一顆下吹風扇,因此 VRM 散熱器總共帶著 3 顆風扇提升散熱效果。


↑ 背板於 VRM 處貼上導熱膠。


↑ VRM 內藏散熱風扇。


↑ Z490 Taichi 主機板。


↑ 主機板背面。


↑ 記憶體採 uP1674P 2 相供電設計。


↑ CPU 周圍有著 15 相 Digi Power 倍相設計,每相使用 SiC654A Dr.MOS。


↑ CPU 供電控制器 ISL69269。


↑ ASM3242 USB 3.2 Gen 2x2 控制器。


↑ ASM1074 USB 3.0 HUB 擴充晶片。


↑ Realtek ALC1220 音效經片與 ESS SABRE9218 DAC。


↑ 使用 CPU 通道的 PCIe x16,搭配 P13EQX16 ReDriver 與 P13DBS Switch,處理訊號切換與提升訊號品質。


↑ NUVOTON NCT6796D-E 環控晶片。


↑ IDT6V4 時脈產生器支援 Gen4 功能。


↑ ASM1074 USB 3.0 HUB 擴充晶片。


↑ NXP L04083B Gen3 Switch。


↑ ASM1061 SATA 擴充晶片。


↑ Dragon RTL8125BG 2.5GbE 網路晶片。


↑ Intel I219V 網路晶片。


↑ NUVOTON NCT5585D 環控晶片。


↑ BIOS 更新晶片。


↑ 主機板所有散熱片與外殼。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配件則是基本貼紙、說明書、驅動光碟、SATA 線、M.2 螺絲與銅柱等,這張也包含天線與 SLI 橋,此外由於 M.2 散熱片採用六角螺絲,因此也提供了專用六角螺絲起子。


↑ 主機板所有配件。


↑ 專用六角螺絲起子。


ASRock Z490 Taichi BIOS 儲存顯示摘要

Z490 Taichi 於 BIOS 提供了 CPU EZ OC 功能,而在簡易模式中同樣可見到完整的電腦資訊與基本規格。


↑ 簡易模式。


CPU EZ OC 則提供 Turbo 5.0GHz 到 5.3GHz,不過這還是去決於 CPU 體質,而 AVX2 都設定在 4.9GHz。


↑ CPU EZ OC。


↑ CPU 超頻設定。


此外,功耗限制的 Dual Tau Boost(Turbo 時間限制)預設上是關閉的狀態,而長時間負載、短時間負載則設定在 Auto,玩家若散熱、供電夠力,可自行調到最大值解除限制。


↑ 功耗限制。


↑ 記憶體超頻設定。


↑ 超頻電壓設定。


↑ 進階設定。


↑ 工具選單中有 BIOS 更新、RGB 設定與 RAID 等功能。


↑ 溫度監控可監測 MOS FAN 狀況。


↑ 也可自訂 MOS FAN 的運作曲線。


↑ 設定完畢後按下儲存,則會顯示此次設定的摘要。


ASRock Polychrome Sync 與 App Shop 軟體

Z490 Taichi 的 RGB 燈效在 I/O 外殼、PCH 散熱片與主機板右側邊緣等三處,這代 RGB 燈光打的更有質感,不會直接看見 LED 燈珠,並把特色打亮;而燈效與模式,則可透過 ASRock Polychrome Sync 軟體進行控制。


↑ 主機板燈效。


↑ 側邊燈效。


↑ ASRock Polychrome Sync。


↑ 燈效模式。


App Shop 則可幫助玩家快速安裝驅動程式,小便利的工具。


↑ App Shop。


A-Tuing 軟體,則可給予玩家快速的效能、標準與省電模式切換,亦可進行軟體 OC 超頻設定,並包含系統資訊、風扇曲線調整等功能。


↑ A-Tuing。


↑ OC Tweaker。


↑ 系統資訊。


↑ 自訂風扇。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 Intel Core i9-10900K、CORSAIR DDR4-3200 8G*2 與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設定上採用主機板預設 5GHz 自動超頻,並將功耗限制關閉確保 10 核完整效能得以發揮,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
主機板:ASRock Z490 Taichi
記憶體:CORSAIR DDR4-3200 8G*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ANTEC HPC Platinum 13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CPU-Z 檢視 Intel Core i9-10900K 處理器資訊,具備 10 核心 20 執行緒的 14nm 製程 Comet Lake 處理器,搭配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測試,BIOS 已更新至P1.30A,記憶體則是雙通道 DDR4-3200 8GB*2。


↑ CPU-Z。


CPUmark99 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 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i9-10900K 在 Auto 設定下單核效能有著 872 分的成績。


↑ CPUmark99。


CINEBENCH R15R20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i9-10900K 在 R15 版本測試可達到 CPU 2738 cb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0 版本,亦有著 CPU 6353 cb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 217 cb、508 cb 的效能。


↑ CINEBENCH R15 與 R20。


常使用的 WinRAR 壓縮軟體,此測試雖支援多執行緒,但不見得能呈現在效能上,反而偏好時脈高的處理器,因此 i9-10900K 有著 39,878 KB/s 的處理速度。


↑ WinRAR。


7-Zip 壓縮測試與之相對,就可用到多核心的性能,i9-10900K 壓縮評等為 65023 MIPS,解壓縮 111283 MIPS 的性能表現。


↑ 7-Zip。


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i9-10900K 於 X.264 編碼有著 73.7 fps 的運算性能,而 X.265 則有著 54.2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CORSAIR DDR4 8GB*2-3200,搭配 Z490 Taichi 有著記憶體讀取 47573 MB/s、寫入 46257 MB/s、複製 44462 MB/s、延遲 44.8 ns 的表現。


↑ AIDA64。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i9-10900K 搭配 RTX 2080 Ti 獲得了 8,296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1381分,生產力則有 10118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3454 分的高成績。


↑ PCMark 10。


遊戲效能測試,搭配 RTX 2080 Ti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30542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3681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總結

ASRock Z490 Taichi 上至 15 相供電、大型 VRM 散熱片與內建風扇等設計,不僅可給予 10 核心玩家足夠的超頻能力,更可讓使用 AIO、水冷散熱器的玩家,無須擔心 VRM 散熱狀況;擴充方面, 2 個插槽的 PCIe 3.0 x16,以及預留的 1 個 M.2 插槽,都已超前部署具備 PCIe 4.0 Ready 設計。

擴充上,2 個 PCIe x16、1 個 PCIe x4 與 2 個 PCIe x1,以及至多 8 個 SATA 或 3 個 M.2 的擴充性,以及 2.5GbE + 1GbE 雙 LAN 組合和 Wi-Fi 6 無線網路,加上足夠的 USB 數量與 USB 3.2 Gen 2x2 Type C 等功能,都可滿足玩家對效能與擴充的基本需求。

測試時使用 BIOS 的 EZ OC 選項,感覺下的電壓比較保守,手上這顆測試大約落在 All Core 5.0GHz、AVX2 4.9GHz 才能順利通過上述測試項目,有興趣的玩家可自行超頻,這代全核同樣 5GHz 沒煩惱,而且溫度更好壓。

來源: ASRock Z490 Taichi 主機板開箱 / 超前部署 完整支援 PCIe 4.0 Ready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1 23:41 , Processed in 0.198787 second(s), 61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