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設計、3D 打印、醫療康復等很多領域,3D 建模都是基礎性工作,根據實際物體掃描進行三維重建又是其中針對複雜模型常用的一種建模方式。但傳統固定式掃描儀體積大,掃描慢,難以掃描死角,而進口的高精度3D 掃描儀價格都在數十萬元,非常貴,價格便宜的掃描儀精度又不夠高。針對以上問題,非白三維研發了「先驅者F-1 系列3D 掃描儀」,希望用價格便宜的手持式高精度3D 掃描儀,拉低三維重建的門檻。
非白的先驅者F-1 系列掃描儀採用白光結構光模組,一次掃描一個面,0.3 秒可以掃描一副圖像,掃描多幅圖像就可以拼合成一個完整的模型,1 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個模型的掃描,並在電腦上實時重建出三維模型。先驅者F-1 體積在110X78X38mm,可以手持使用,精度方面單目版本可以達到0.05-0.2mm,雙目版本可以達到0.01-0.05mm,售價在數万元人民幣水平,並支持後續二次開發。創始人茹方軍告訴36 氪,通過使用三維掃描建模,可以把單個模型的平均建模成本從400 元左右降低到20-50 元。
據碩毅介紹,先驅者F-1 是國內首款採用結構光而非激光的手持掃描儀。過去激光式掃描儀採用多條線的形式,受限於激光線寬,高精度掃描只有國外掌握相關技術,成本非常高。而結構光掃描一次掃描一個面,速度快的多,精度也可以達到亞像素級別,但過去因為抖動問題難以做到手持。非白從物理和系統底層做了很多優化,使用自己設計的條紋光柵結構光模組,把掃描頻率從過去的15-20FPS 提高到60FPS,使得先驅者F-1 能夠手持操作。
先驅者F-1 主要面向B 端客戶行業應用,如工業產品檢測、三維建模等。掃描生成的三維點雲數據可以用於與標準件進行參照對比,對產品是否合格進行檢測。掃描生成的高密度點雲也可以擬合成三維模型,用於虛擬現實等。不過用在實時演算的場合時,需要對模型進行減面操作,茹方軍錶示減面過程中80-90%都可以軟件完成,人工介入程度不高。對於顯示色彩、材質要求較高的模型,非白還有基於照片的建模系統。
非白三維團隊目前有20 人,CTO 之前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圖型圖像研究,團隊也有從事7年固定式三維掃描儀研發的工程師,其它硬件或光學工程師也都有5年以上經驗。先驅者研發耗時500 多天,目前已經在小批量銷售,茹方軍錶示目前有80 多個意向訂單。團隊12年成立,之前已經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
消息/圖片來源: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