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wu.hn8401
查看: 15473
回復: 2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MSI SPATIUM PCle Gen5 NVMe SSD 玩家開箱

頭獎:a740828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88810-1-1.html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玩家開箱體

Glorious Model D2 Wireless無線光學滑鼠 高性能的Model D 2專為喜愛 ...

SUP-01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SUP-01緊湊佈局,“直”而強大(Compact Power, Redefined Layout)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記憶體 卡 碟] LC快閃記憶體真沒問題,三星840 SSD可靠性再測試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wu.hn8401 發表於 2012-11-17 14:34:1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LC快閃記憶體真沒問題,三星840 SSD可靠性再測試
  三星前段時間發佈了新一代主控和NAND快閃記憶體的840系列SSD,其中定位較高的840 Pro使用的是19nm MLC快閃記憶體,而定位主流市場的840系列使用的則是19nm TLC快閃記憶體,這也是第一款使用TLC快閃記憶體的主力SSD硬碟。
Small.jpg

  這兩款SSD的性能已經做了測試,其中尤以TLC快閃記憶體的840為人關注,因為大家都知道單電平的SLC性能及可靠性最好,雙電平的MLC次之,而三電平的TLC無論性能還是可靠性都要低幾個量級,三星的840 SSD如何才能讓人放心呢?
  針對TLC快閃記憶體的可靠性,Anandtech網站再度做了驗證,希望可以打消大家的懷疑念頭。
  首先是SLC、MLC以及TLC原理上的不同,這個問題我們也多次做過解釋,E文不太好的同學可以不用看anandtech的解釋了,我們的SSD橫評文章中也有過專門的說明。
  簡單來說,這三種快閃記憶體性能上的區別如下:
tlc2.jpg

  SLC每cell只有一個1bit,只需要2個電壓狀態,MLC每cell儲存2bits,需要4個電壓狀態,而TLC每cell儲存3bits,需要8個電壓狀態,而NAND快閃記憶體的program(程式設計,工作迴圈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erase擦除)所需電壓在15-18V之間,因此對TLC來說被沒有太多的電壓變化範圍,而且每個電壓位元的差別也太小了,有時候也無法區分像111和110這麼近的電位變化,所以TLC的可靠性(寫入次數)就減少了,遠不如SLC和MLC。
  不過廠商們絕對不願意看到大家討論TLC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問題,所以他們都沒有公佈過對應的參數,從以往的經驗及得到消息來看TLC的寫入次數大約是1000-1500次P/E迴圈,這個結果看起來跟之前Intel的335系列SSD得到的1000次P/E壽命很接近,但是後者更可能是固件bug,實際上並不一樣。
  三星不像Intel那樣告訴我們NAND快閃記憶體的寫入次數,而沒有NAND寫入次數就沒法得出NAND的寫入資料總量,因為還有寫入放大的因素存在。不過他們還是找到了一個變通方法來計算寫入資料量。
  首先向SSD寫入QD=1佇列的不可壓縮128KB檔,記錄每次寫入的持續時間以及WLC(Wear Leveling Count,磨損測量指數,類似於MWI媒體磨損指數)。如果得到了平均的寫入速度和寫入時間,那麼就可以用來計算寫入的資料量了。因為連續的大區塊資料的寫入放大約等於1,所以寫入空盤的時候是沒有碎片的。
  下面就是記錄的結果:
840_3.jpg

寫入92623GB的資料量耗盡了34 WLC

SMART final_575px_4.png

  他們預測的1000次P/E壽命看起來是準確的,因為WLC指數反映的是已用盡的P/E次數,而且二者是成反比的,P/E次數是1000的話,WLC就應該是0。
  另外,如果三星的WLC指數跟Intel的MWI指數是一樣的定義,那麼即便WLC降到了0也不意味著SSD要廢了,至少還有20-30%的可用壽命,至少Intel的MWI指數是這樣定義的,該指數降到0只是表示你需要考慮一下資料備份的重要性了。
總結:
  1000次P/E迴圈壽命看起來並不多,但是依然夠用。假如用戶端每天的平均寫入量大約是10GB,而寫入放大保持在一個合理水準,那麼計算得出的TLC寫入資料壽命如下:
edu_5.jpg

256GB型號的TLC快閃記憶體可用23.4年,128GB型號也有11.7年

  當然,如果你每天的寫入量是20GB,那麼可用時間還會減半,不過依然有數年的使用壽命,就算每天寫入30GB,256GB型號依然有足夠的可用時壽命。部分重度隨機寫入的情況下寫入放大率也有可能達到10倍以上,不過那主要是伺服器應用場合,日常使用中很少出現這個情況。
  最後還要知道,所有的SMART數值都是比較保守的,就算WLC或者MWI指數降低到0,這也不代表你的SSD要廢了,更有代表性的是XS論壇的一個測試,250GB的830已經寫入了5000TB的資料了還沒有壞掉,國內也有人做過這樣的測試。WLC真正降到0需要總計828TB的資料量,這已經是SMART數值的5倍之多了。
  雖然不是所有的SSD都這麼耐用,但是像Intel、美光及三星這樣的NAND快閃記憶體大廠生產的SSD產品似乎要比SMART值顯示的壽命更耐用,因為他們更可能挑選最高品質的NAND快閃記憶體來製造SSD。
  總而言之,Anandtech的測試表明了即便是TLC快閃記憶體的SSD,其使用壽命也不足為慮,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不過他們也要知道,測試的資料比較理想,每個人的使用狀況是不一樣的。
  最最重要的是人們對TLC快閃記憶體的期待是容量更高,價格更低,用更大的容量來彌補P/E次數的降低,而三星的840相比目前的MLC快閃記憶體SSD並沒有什麼價格上的優勢,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願意選擇TLC快閃記憶體的840呢?上一代的830無論性能還是性價比都要好於840,為何要選擇TLC快閃記憶體呢?所以840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可靠性,而是性價比,還是先讓三星解決了這個問題再說吧。

2#
1a383reu 發表於 2012-11-17 17:57:18 | 只看該作者
Good job!解釋的真不錯

話說美光已經快2年沒發更高速的SSD了
3#
cfoot 發表於 2012-11-17 18:49:59 | 只看該作者
TLC 該比泥要便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6-27 05:47 , Processed in 0.115689 second(s), 67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