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光輝的十月份,AMD緊鑼密鼓下的籌畫著如何驅逐入門顯示卡的勢力範圍。其中早已在戰場中服役的A4、A6、A8系列之外,又再度增加一名新戰員:A10系列處理器,其中首先發難的為5800K,黑盒處理器。
在之前的同志鋪路下,所有人都在關注著AMD手中的APU還能提升內建顯示晶片的效能至哪一個境界上,APU對於所有使用者來說,是既恨又愛的一顆處理器,恨的是AMD x86運算能力無法與Intel持平或分庭抗禮,愛的是內建顯示晶片的大幅度提升,不再是以往那個貧弱不堪負荷的累贅,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若是無法持續進步,那麼就是逐漸消失在舞台上,而AMD也意識到了這點,持之以恆的提升內建顯示晶片的效能,以彌補x86運算上的不足。
現在就來揭開A10-5800K處理器的神秘面紗。
採用FM2 Socket的介面,無法向下相容FM1 Socket介面的處理器,對於舊用戶來說,這點莫過於是最強烈的打擊,無法藉由處理器的升級取得效能提升。
![]()
A10-5800K採用Piledriver架構,也就是Bulldozer的修改版,同樣是採用一個模組內包含兩個整數運算單元,共享一個浮點運算單元。
而繪圖單元則是採用Radeon HD 7660D具備384個流處理器,而核心時脈則是到達800MHz,同時可以進行Dual Graphics,也就是以前的Hybrid CrossFireX,不過這項功能目前並不非常實用,主因在支援的顯示卡種類不夠多元。限制住這項功能的應用發展。
接下來則是跟著Trinity APU一起發表的A85X晶片組,相對於之前已經推出的A55、A75晶片組,A85X晶片組小幅度新增功能,由原本的A75晶片組6組SATA3,提升至8組SATA3,同時支援AMD CrossFire功能,支援同時運作兩張顯示卡於PCI-E x8模式使效能提升。
![]()
接著就是大家最期待的效能測試,這邊將會進行處理器、記憶體、硬碟與內建顯示核心的效能基準測試,藉由測試中評比A10-5800K是否值得我們的期待。
採用的平台為:
CPU:AMD A10-5800K
MainBoard:ASUS F2A85-M PRO
RAM:SAMSUNG Original DDR3-1600 4GB*4
SSD:CORSAIR Force GT 120GB
PSU: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775W
處理器部分
CPU MARK 99
![]()
WPRIME
![]()
FRITZ CHESS
![]()
NUCLEARUS
![]()
AIDA64 CPU QUEEN
![]()
AIDA64 CPU PHOTOWORXX
![]()
AIDA64 CPU ZLIB
![]()
AIDA64 CPU AES
![]()
AIDA64 CPU HASH
![]()
AIDA64 FPU VP8
![]()
AIDA64 FPU JULIA
![]()
AIDA64 FPU MANDEL
![]()
AIDA64 FPU SINJULIA
![]()
記憶體部分
AIDA64
![]()
AIDA64記憶體讀取
![]()
AIDA64記憶體寫入
![]()
AIDA64記憶體複製
![]()
AIDA64記憶體潛伏
![]()
硬碟部分
AS SSD
![]()
AS SSD IOPS
![]()
AS SSD COPY BENCHMARK
![]()
AS SSD COMPRESSION BENCHMARK
![]()
ATTO
![]()
CRYSTALDISKMARK
![]()
顯示核心部分
3DMARK VANTAGE
![]()
![]()
![]()
![]()
3DMARK 11
![]()
![]()
![]()
CINEBENCH R10
![]()
CINEBENCH R11.5
![]()
整體效能部分
PCMARK 7
![]()
CRYSTALMARK
![]()
以上是這一次AMD所推出的Trinity APU最高階版本的A10-5800K的測試,可以看到內建顯示核心的進步已經超越想像,甚至已經足以取代低階入門款的顯示卡,雖然x86的運算能力不及對手,但同樣的在GPU運算中讓對手望塵莫及,對於一般家用低階遊戲機,Trinity APU無疑是一款適合且建置成本不高的首選,同樣也改變且衝擊整個電腦生態,低階顯示卡不再是我們所需要的產品,我們也期待AMD的APU系統能發展得更加完善,同時以更加低廉的價格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