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再度推出相當划算的 31.5 吋、2K QHD 曲面電競螢幕「GS32QC」,採用流線簡潔的底座減少桌面佔用空間,並採用 1500R 曲率的曲面 VA 面板,有著 300 cd/m2 亮度、3500:1 對比率與 109% sRGB 色域表現,電競面則提供 165Hz 更新率並支援 OC 170Hz、1ms (MPRT) 反應時間與 FreeSync Premium 支援,而這台 GS32QC 更開出 NT$ 6690 元的狠殺價格。
規格
面板尺寸:31.5 吋 16:9 寬螢幕
解析度:2560 x 1440
色域表現:109% sRGB
面板類型:VA
曲率:1500R
亮度(標準):300 cd/m2
對比率(標準):3500:1
更新速度:165Hz、OC 170Hz
反應時間:1ms (MPRT)
可視角度 (CR≧10):178°(H)/178°(V)
訊號輸入:HDMI 2.0 x 2、DisplayPort 1.4 x 1
耳機孔:3.5mm 耳麥
尺寸:709 x 497 x 238 mm(含腳架)
重量:5.86kg(含腳架)
VRR:FreeSync Premium
VESA:100x100mm
調整機構:前後傾斜 +20° ~ -5°
GIGABYTE GS32QC 曲面電競螢幕開箱 / 2K OC 170Hz 1500R VA 面板
主流規格高性價的 GIGABYTE GS32QC,給予玩家稍大的 31.5 吋畫面,主流 2560 x 1440 解析度的 2K QHD 規格,並採用 1500R 曲率的曲面 VA 面板,借住曲率讓超大的畫面有更好的包覆感與近距離觀看的舒適度。
採用 VA 面板的 GS32QC 有著 3500:1 高對比、300 cd/m2 亮度與 109% sRGB 色域表現,足夠滿足電競、AAA 遊戲、追劇、文書工作等需求;電競方面,則具備 165Hz 更新率可超頻 OC 170Hz、1ms (MPRT) 反應速度,並支援 FreeSync Premium 同步,但可惜測試時還未被 NVIDIA G-Sync 相容認證,但依舊可開啟 G-Sync 相容讓畫面更佳流暢。
而 GS32QC 採用流線簡潔的底座設計,能夠減少桌面佔用的空間,但可惜的是僅提供基本的仰角調整功能,螢幕的高低調整則要靠書本雜誌來墊高了;而螢幕提供 2 個 HDMI 2.0 與 1 個 DisplayPort 1.4 的螢幕訊號輸入並有著 3.5mm 耳機孔,以及支援技嘉 OSD Sidekick 軟體調整功能。
↑ GIGABYTE GS32QC 簡潔的外箱。
↑ 打開外箱則會印有正確的螢幕安裝與取出的說明。
先將螢幕的支架、底座取出並相互鎖上,接著直接將支架插入螢幕背面的固定孔位,如此一來就能藉由支架施力把螢幕抬起擺放餘桌面之上。
↑ 螢幕支架與底座組合。
↑ 螢幕躺平時使用支架插入抬起螢幕。
GIGABYTE GS32QC 配件方面則提供基本說明書、DisplayPort 連接線、電源線與整線扣。
↑ 螢幕配件。
↑ 整線扣。
↑ 螢幕 5 向 OSD 旋鈕則在螢幕正下方。
流線簡潔底座 桌面佔用空間小 僅提供仰角調整
GS32QC 維持著技嘉簡潔設計風格,螢幕底座僅 24x19.8cm 並提供 +20° ~ -5° 的仰角調整功能;只不過若要調整螢幕高低,則要在底座下方墊幾本雜誌、書本才能調整螢幕高度。
↑ 簡約設計的螢幕底座,僅佔用 24x19.8cm 的桌面面積。
↑ 螢幕背面維持相同的簡潔設計。
螢幕提供 2 個 HDMI 2.0 與 1 個 DisplayPort 1.4 的影像輸入,並有著 3.5mm 耳機孔,採內建變壓器的設計。
↑ 螢幕連接埠。
↑ 電源輸入。
31.5 吋 1440p、OC 170Hz、1500R 曲面電競
GS32QC 可以點亮 2560 x 1440、170Hz(OC)、8-bit、RGB、SDR 的影像;而 GS32QC 整體色彩表現可圈可點,具備 109% sRGB 色域與 VA 高對比,可以帶來較好的色階表現,不過個人使用時除採用圖像 > 預設模式,並調整亮度 80、對比 80、色彩自然飽和度 12、Gamma 3(2.2)、色溫標準與超解析度 2 等設定。
這樣調整的原因在於,31.5 吋的面板顯示面積與 2560 x 1440 解析度搭配下像素點距會稍微大一些,藉由超解析度可稍微補起細膩度;而對比與色彩飽和調整,主要是因為以往看習慣比較鮮豔的設定,而 GS32QC 預設上可能有點素顏,就看玩家如何調整了。
↑ GS32QC:2560 x 1440、170Hz(OC)、8-bit、RGB、SDR。
↑ GS32QC。
↑ 靜態畫面翻拍。
↑ 靜態畫面翻拍。
影像方面,31.5 吋、1440p 解析度與 VA 高對比,能帶來不錯的影像色階細膩度,讓玩家有著獨享的大畫面可在家享受。
↑ 電影翻拍。
↑ 電影翻拍。
遊戲輔助工具則包含著遊戲計時器、更新頻率、螢幕拼接與準心等功能。透過 OSD 按鈕即可快速開啟這些輔助功能。
更新頻率會顯示目前螢幕的更新率,若是在開啟 VRR:G-Sync 或 FreeSync 的情況下,螢幕的更新率就會隨著遊戲 FPS 而變化,也可藉由這機制確定 VRR 是否成功開啟。
↑ 遊戲輔助更新頻率。
↑ 螢幕更新頻率顯示於右上角。
準心則有多種樣式可在螢幕正中間顯示瞄準用的準心,讓第一人稱遊戲有著更穩定的凖心。
↑ 凖心輔助。
↑ 開啟後畫面中央就會固定顯示準心。
↑ 同時也可開啟計時器幫助計算時間。
螢幕黑平衡預設為 10,一般使用上已相當足夠,但若遊戲中有較暗的場景,也可微調這功能讓螢幕的整體亮度、對比提升。
↑ 預設黑平衡 10 於遊戲的洞穴當中。
↑ 黑平衡 11。
↑ 黑平衡 12。
↑ 黑平衡 13。
OSD Sidekick 軟體調整與 OSD 功能:遊戲輔助、更新頻率、黑平衡
GS32QC 雖沒提供 USB HUB 功能,但也可藉由 HDMI 與 DP 連接線來讓軟體控制螢幕的 OSD 功能。而 OSD Sidekick 軟體現已整合至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當中,安裝後可在軟體中找到 OSD Sidekick 的調整功能。
像是一般設定:螢幕訊號、LED 燈號、快捷按鈕、OSD 透明度與顯示秒數;顯示設定則可調整圖形模式、亮度、對比、銳利度、黑平衡等所有功能;App Info 則提供自動依據程式切換螢幕的圖形模式;遊戲輔助功能一樣可在軟體中直接操控。
↑ OSD Sidekick 一般設定。
↑ 顯示設定。
↑ App Info。
↑ 遊戲輔助。
至於螢幕 OSD 也可有更完整的操控設定,提供給大家參考。
↑ OSD 遊戲模式,黑平衡、超解析度、FreeSync 等設定。
↑ 圖像功能包含多種預設,以及亮度、對比等設定。
↑ 顯示功能中則包含超頻設定。
↑ 系統功能設定。
↑ 語言設定。
VRR:G-Sync 相容、FreeSync 支援與反應速度 G2G 測試
GS32QC 具備 Adaptive-Sync 支援著 FreeSync 功能,而實際測試也可藉由驅動開啟 G-Sync 相容達到同步的功能,但測試時螢幕還未被 NVIDIA 列入清單當中,所以可能要等之後更新了。
實際使用 NVIDIA G-Sync 鐘擺測試,可以點亮 G-Sync 功能並達到更滑順的影像同步;同樣若是 AMD 玩家則可相容 FreeSync Premium,讓玩家不論在搭配 AMD 或 NVIDIA GPU 時都能開啟 VRR 同步功能。
↑ NVIDIA G-Sync 鐘擺測試。
↑ G-Sync 相容設定。
↑ AMD FreeSync Premium 測試。
↑ FreeSync Premium 設定。
此外,本次借住 NVIDIA LDAT 測試工具,可以測量螢幕的 G2G 向素的反應時間與螢幕顯示延遲。首先 GS32QC 在 G2G Sweep 測試(開啟 VRR)中,165Hz 達到 3.3ms 反應時間、6.8% 平均 Overshoot 的表現;至於螢幕顯示延遲在 170Hz 時約 3.2ms 的延遲時間。
這樣的表現對於 VA 面板來說可圈可點,雖然不即現在高速 IPS 或頂級 OLED 的性能,但已可滿足絕大多數玩家的遊戲需求。
↑ LDAT G2G Sweep 測試。
↑ 顯示延遲測試。
總結
GIGABYTE GS32QC 以 31.5 吋大螢幕、2K QHD 解析度、1500R、OC 170Hz 更新率、FreeSync 支援、G-Sync 相容,而大尺寸曲面螢幕有著舒適的包覆感,不論是遊戲或觀賞電影都能帶來更出色的體驗,VRR 開啟的情況下更有滑順的動態影像。
色域方面實際測試可達到 93% sRGB 色域表現、色準約在平均 3.8 Delta-E;通過 UFO Test,在高速動態影像上會稍有一些殘影出現,但也不至於調整過高的 Overdrive 導致影像 Overshoot 太嚴重的狀況。
GS32QC 定位上更接近入門玩家,想要更划算的升級大尺寸 2K 電競螢幕,而 GS32QC 台灣售價 NT$ $6,690 元的價格,在 2K 市場中可說是相當划算的升級選擇。
↑ 93% sRGB。
↑ UFO Test。
↑ UFO T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