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想SSD的效能很久了,
但之前礙於預算因素,
遲遲不敢下手,
這陣子總算看到五千元左右的SSD出現,
容量又在勉強可以接受的範圍,
那就下手吧。
![]()
在還沒上機之前,先拿朋友的U20來下手測試一下:
![]()
入手的是Kingston V系列的64G筆電套裝組合,
內附USB外接盒和一張磁碟備份軟體,
方便又簡單,不必準備其他的軟體,
就能把原有硬碟複製到SSD上,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SSD只有64G,
如果硬碟裡塞滿了上百G的東西,
可能會有問題。
![]()
標準的SATA接頭,另外那四根Pin腳不知道用來做啥的。
![]()
外盒沒有防拆,那就不客氣啦,剝光見客。
![]()
採用東芝TC58NCF602GAT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
搭配16顆東芝TH58NVG6D1DTG20 MLC顆粒。
都是MIT的喔。
![]()
![]()
隨碟搭配的USB外接盒,「紅水黑大版」啦,
而且是完全免工具的喔。
![]()
一個按鈕就可以打開外接盒,雙面都包覆鋁箔,
不曉得是為了導熱還是為了磁檢。
硬碟裝卸也是免螺絲,只靠四面八方的防震橡膠來固定。
![]()
先把SSD裝進外接盒,接上U20準備備份。
![]()
用隨機附贈的Acronis True Image HD來進行磁碟備份。
![]()
在手動選擇的清單中,可以看到檔案從320G放到SSD 64G的磁區分布情形,
連隱藏的Recovery磁區都進來了,
因為U20是剛開箱的,Vista作業系統還很乾淨,放進SSD的C槽沒什麼問題。
![]()
大約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能複製完畢(電腦顯示是28分左右)。
![]()
接下來把外接盒的SSD放進筆電,筆電裡頭的硬碟則變身為隨身硬碟。
開機之後就大功告成。
![]()
接下來就看看原始的5400轉硬碟和金士頓的SSD效能有多大的差別
在HD tune 3.5中,原有的西捷5400.6 320G硬碟,
平均讀取速度52.5MB/秒,存取時間則是17.5ms。
![]()
其他的數據
![]()
![]()
再用Crystal Disk Mark來跑一次:
![]()
換金士頓SSD上場啦,看到這個速度,真是爽啊。
平均讀取速度82.9MB/秒,存取時間只有0.4ms,比5400.6的零頭還快。
連7200轉的硬碟也會被打趴。
![]()
其他數據
![]()
![]()
也用Crystal Disk Mark來跑一次:
![]()
U20在換用金士頓的SSD後,筆電的震動馬上消失,手掌部位的溫度也低了一些,
而且完全無噪音,充分發揮了SSD的特色,
雖然跟我之前測試的高速型SSD比起來,
金士頓這顆SSD的速度不算太突出,
但就價位來說,64G只要五千元左右,
已經比一般的64G SSD便宜不少,
金士頓提供三年的保固,跟一般硬碟是一樣的。
唯一要挑剔的,大概就是容量了,
64G灌完系統和必要的程式之後,
大概就只剩40G左右可供運用,
只是128G的價碼還嫌高了些,
只好將就著用,
至於換下來的硬碟,
就直接塞進附贈的外接盒,
當做隨身尿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