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未來 AM5 平台來到 2025 年,哪張旗艦主板的地位依然可屹立不搖?就是這張「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主機板,給予 Ryzen 7000 自動 AI 優化、Dynamic OC Switcher 的超頻功能,以及頂規 Teamed 20+2 相 110A 供電、USB4、5 M.2、6 SATA、10GbE 的超狂擴充,並全配 ROG GEN.2、PCIe 5.0 M.2 Card、True Voltician、RGB 風扇控制器、顯卡支撐架等信仰配件,一張攻頂的旗艦至尊。
規格
尺寸:EATX(30.5cm x 27.7cm)
處理器支援:AMD Ryzen 7000
處理器腳位:AMD AM5
CPU 供電相:Teamed 20+2 相 110A Power Stage
晶片組:AMD X670
BIOS:256Mb ROM、UEFI AMI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DDR5 6400+(OC)/5600 MHz、EXPO / XMP
顯示輸出:2 x USB4 Type C DP
USB4:2 x USB4、Intel JHL8540 控制器
擴充插槽:2 x PCIe 5.0 x16(x16, x8/x8)、1 x PCIe 4.0 x4
儲存埠:6 x SATA 6Gb/s、M.2_1 PCIe 5.0 x4、M.2_2 PCIe 5.0 x4、PCIe 5.0 M.2 介面卡(PCIe 5.0 x4)、GEN-Z.2_1 PCIe 5.0 x4、GEN-Z.2_2 PCIe 4.0 x4
網路:Intel 2.5GbE LAN、Marvell AQtion 10GbE、ASUS LANGuard
無線:Intel 802.11ax Wi-Fi 6E 2x2、BT 5.2
音訊:ROG SupremeFX 7.1 ALC4082、ESS ES9218 QUAD DAC
USB埠:2 x USB4 Type C、2 x USB 3.2 Gen 2x2 Type C(1 前置擴充)、9 x USB 3.2 Gen 2(8A1C)、1 x USB 3.2 Gen2 Type C(前置擴充)、4 x USB 3.2 Gen1(4 個需擴充)、4 x USB 2.0(4 個需擴充)
RGB:1 x 6-pin ARGB Gen 2(2 x ARGB 4-1pin)、1 x ARGB 4-1pin
FAN:1 x 4-pin CPU、1 x 4-pin CPU OPT、2 x 4-pin Chassis、2 x 4-pin Radiator、2 x W_PUMP+、1 x WB_SENSOR、1 x 2-pin Water In、1 x 2-pin Water Out、1 x 3-pin Water Flow
(前置 USB 3.2 Gen 2x2 Type C 支援 60W PD/QC4+)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開箱 / 旗艦攻頂 配件齊全
對於 AMD 玩家來說,AM5 承諾會使用到 2025 年,意味這投資一張高階、旗艦主板還可在未來 3 年內繼續升級 CPU,這也讓玩家多了一個買旗艦主機板的理由。而 ROG 最頂級的 AM5、X670E 主機板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具備目前 PC 最新的旗艦規格與擴充能力。
支援著 AMD Ryzen 7000、AM5 處理器,提供雙通道 4 DIMM DDR5 記憶體,最高支援 128GB 記憶體容量與更高的 DDR5 6400+ 與 EXPO 超頻記憶體;同時具備 2 個 PCIe 5.0 x16 插槽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x8 通道分切,以及 1 個 PCIe 4.0 x4 插槽可擴充額外的音效卡、擷取卡。
儲存面基本 6 個 SATA 連接埠,以及 M.2_1 與 M.2_2 都使用 CPU 通道支援 PCIe 5.0 x4 SSD,不過 M.2_2 是與 PCIeX16_1、PCIeX16_2 共用通道的關係,也就是說當 M.2_2 使用時 PCIeX16_1、PCIeX16_2 會切換成 x8、x4 的通道頻寬;此外,配件中的 PCIe 5.0 M.2 介面卡,則可安裝在 PCIeX16_2 一樣可提供 PCIe 5.0 x4 SSD 擴充。
此外,ROG GEN-Z.2 擴充卡,可再擴充 GEN-Z.2_1 使用 CPU 通道的 PCIe 5.0 x4 SSD,以及 GEN-Z.2_2 則是使用 PCH 通道擴充 PCIe 4.0 x4 SSD;也就是說儲存擴充除了 6 個 SATA 還有著 5 個 M.2 擴充,其中 4 個都支援 PCIe 5.0 x4 SSD。
網路則是 Marvell AQtion 10GbE + Intel 2.5GbE 以及 Wi-Fi 6E 的最新規格;音效則是ROG SupremeFX 7.1 ALC4082 音效晶片與 ESS ES9218 QUAD DAC 的組合。此外,主機板總共 22 個 USB 可使用,包含 2 個 USB4 Type C、2 個 USB 3.2 Gen 2x2 Type C、10 個 USB 3.2 Gen 2 的超滿規配置。
↑ 主機板彩盒包裝。
↑ 背面則有產品特色與規格。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採用 EATX 大尺寸的主機板,以及這代 ROG 以霧黑、亮面、點陣的視覺設計,而在未通電的情況下呈現著沈穩黑色的低調感。並有著帥氣的金屬裝甲,主機板右側有著遮蔽接頭的金屬外殼、VRM 散熱器延伸至 I/O 外殼、中間的 SoC 供電散熱器、整片的 PCH 與 M.2 散熱器,讓主板有著帥氣的外觀與同調的金屬背板的套裝。
而當主板通電後,I/O 外殼上的 AniMe Matrix Micro-LED 燈效與中間的 LiveDash 2” OLED 顯示器點亮後,你會得到更生動、帥氣的 RGB 燈效。
↑ 主機板外觀。
↑ 金屬背板。
主機板右側採用水平的針腳與插座上方則有著金屬裝甲,讓主機板整體的造型更佳簡潔,而金屬裝甲上也有白色印字標示每個插座、針腳的功能。
↑ 主板右側邊緣的金屬裝甲。
主板 4 DIMM DDR5 記憶體插槽,最大支援 128GB 容量以及更高的 DDR5 6400 超頻記憶體,同樣支援 EXPO 與 XMP 的超頻記憶體模組。
此外,只有 EXTREME 才有的 ROG GEN-Z.2 擴充子卡,這代採用客製的針腳,同樣採記憶體卡扣的安裝後方式。
↑ DRAM、GEN-Z.2。
同樣主板也提供便利的第 1 根 PCIe 插槽的 Q-Release 按鈕,只要按下這顆按鈕就會釋放 PCIe 插槽的卡扣,讓玩家在拔插顯卡時可以更便利。
↑ PCIe Slot Q-Release。
新的 AM5、LGA1718 腳位相容於 AM4 散熱器,而 CPU 插槽周圍則有著 20+2 相供電與大型 VRM 散熱器,藉由熱導管串接兩組散熱鰭片,而左側的散熱鰭片則延伸至 I/O 外殼上方,大幅提升 VRM 被動散熱能力。
↑ AM5、VRM 散熱器。
↑ CPU 採用雙 EPS 12V 8-pin 供電。
↑ 主機板上方則有著 CPU FAN、RGB 針腳,以及 Probelt 電壓量測點。
主機板右側下方則有著 6 SATA、RED FAN、USB 3.2 Gen1 與整合型的 ARGB 針腳,使用配件提供的轉接線可擴充 2 個 ARGB 針腳。
↑ 主機板右側功能。
主機板下半部則有著鏡面、霧黑金屬交織的 ROG 點陣 Logo,並且採用 ROG 三個字母排列的點陣風格。而 PCIe 插槽上方則是 LiveDash 2” OLED 顯示器。
主板第 1 根與第 2 跟 PCIe 插槽支援單卡 PCIe 5.0 x16、雙卡 x8/x8 的擴充功能,此外還提供 1 根 PCIe 4.0 x4 插槽讓玩家可擴充音效卡、擷取卡等設備。
此外,主機板邊緣左至右則有:前音源、BCLK+ / BCLK- 按鈕、LN2 Mode / OSC_SENSE / RSVD_2 / T_SENSEOR 針腳、Alteration Mode 開關、RSVD_1 開關、Slow_Mode 開關、V_Latch 開關、USB、Retry / 雙 BIOS Switch / Safe_Boost 按鈕、FAN、前面板針腳等。
↑ PCIe 插槽與 M.2 散熱片。
↑ LiveDash 2” OLED 顯示器。
拆下 M.2 散熱片後,主板上有著 2 個 M.2 插槽,分別是 M.2_1 與 M.2_2 都支援 PCIe 5.0 x4 SSD。這兩個插槽都使用 CPU 的通道,只不過 M.2_2 是與 PCIeX16_1、PCIeX16_2 共用通道,也就是說 M.2_2 使用時 PCIeX16_1、PCIeX16_2 則會切換成 x8、x4 的頻寬。
↑ 主板 M.2 插槽。
主機板後 I/O 採用一體式檔板,有著 BIOS FlashBack 與 Clear CMOS 按鈕,以及 9 個 USB 3.2 Gen 2(8A1C)、2 個 USB4 含內顯 DP 輸出、1 個 USB 3.2 Gen 2x2、10GbE、2.5GbE、Wi-Fi、3.5mm 音源自帶 LED 燈效和 SPDIF 輸出等連接埠。
↑ 主機板後 I/O。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主板用料 / 20+2 相 110A, 5 x M.2, USB4, 60W PD/QC4+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旗艦功能、規格滿載,讓玩家在擴充上更加便利;而在金屬裝甲下,這代也藏有不少新元件與設計上的小細節,這邊就將主機板拆解來跟大家分享。
像是金屬背板除了增加 PCB 的強度外,也在 VRM、10GbE 晶片、X670 雙晶片背面使用導熱墊,增加被動散熱的效果。
↑ 金屬背板。
↑ 主機板完整外觀。
↑ 主機板背面。
↑ CPU 使用 Teamed 20+2 相供電,每相使用 SiC850A 110A Power Stage。
↑ VRM 控制器為 DiGi+ EPU ASP2205 晶片。
↑ Marvell AQtion 10GbE 網路晶片。
↑ Intel JHL8540 控制器,提供 USB4 傳輸能力,相容 Thunderbolt 的 PCIe 傳輸;以及 USB-C PD 晶片 CYPD6227。
↑ GL9905 USB 20Gbps Redriver;Intel I225-V 2.5GbE 網路晶片。
↑ STM32L 微控制器;NUVOTON NCT6799D-R 環控晶片。
↑ ROG SupremeFX 7.1 ALC4082 音效晶片、ESS ES9218 QUAD DAC、音效電容。
↑ 2 顆 Phison PS7101 PCIe 5.0 Redriver,提供給 M.2 使用。
↑ 水平擺放的兩顆 X670 晶片組。
↑ ROG TPU 晶片。
↑ 2 顆 Phison PS7101 PCIe 5.0 Redriver,提供給 GEN.2 M.2 使用。
↑ ASM1074 USB 3.0 HUB。
↑ AURA 晶片;ASM1061 SATA 控制晶片。
↑ ASUS HYDRANODE 控制晶片,可惜支援的風扇周邊數量較少。
↑ 背面 4 顆 Phison PS7101 PCIe 5.0 Redriver,提供給 PCIe 插槽使用。
↑ 主機板與完整裝甲。
主機板配件:ROG GEN.2、PCIe 5.0 M.2 Card、True Voltician、風扇控制器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的配件也可說是相當精采,從基本的說明書、USB 驅動隨身碟、貼紙、感謝卡、ROG 鑰匙環、Wi-Fi 天線,以及 SATA 連接線、RGB 延長線材、M.2 螺絲等,以及 EXTREME 才有給的 1 對 3 PWM FAN 擴充線(HYDRANODE)、1 對 3 ARGB 擴充線材等。
進階的 ROG GEN.2、PCIe 5.0 M.2 Card、顯卡支架、螺絲起子、RGB 風扇控制器、True Voltician 以及所有連接線等,這配件可以說是相當豪華,滿足旗艦玩家的各式需求。
↑ 基本配件。
↑ 進階配件。
PCIe 5.0 M.2 Card 正面整片都是散熱片,並有著一貫的黑化、斜線條的造型設計,而且 EXTREME 的還有金屬背板。拆開後主要是提供一個 M.2 PCIe 5.0 x4 SSD 的擴充,一樣正面、背面都有導熱墊。
↑ PCIe 5.0 M.2 Card。
↑ 側面則印有字樣。
↑ 拆開後包含正面散熱片、M.2 背面導熱墊、金屬背板。
EXTREME 獨有的 ROG GEN.2,這次右側散熱片升級採用熱導管(加上導熱墊)接觸 SSD,在沿著熱管 U 字型回繞至整塊散熱器與鰭片;而左側則是整片散熱片。
ROG GEN.2 提供 2 個 M.2 擴充,首先(右側)GEN-Z.2_1 使用 CPU 通道支援 PCIe 5.0 x4 SSD,而(左側)GEN-Z.2_2 則是使用晶片組通道支援 PCIe 4.0 x4 SSD。
↑ 直立安裝的 ROG GEN.2。
↑ 左側造型。
↑ 拆開散熱片後,就兩面都可安裝 M.2 SSD。
ROG 顯卡支架相當小巧,底部有顆磁鐵可以吸附在機殼分艙之上,並有一段可調整的支架,來幫忙支撐顯卡;此外也可以用來做為 PCIe 卡扣的退卡工具。
↑ ROG 顯卡支架。
ROG True Voltician 電壓專家,是個簡易型的示波器,可用來量測 3.3V、5V 與 12V 的電壓。詳細的安裝說明可參考餅哥的影片(https://youtu.be/3OGY1KjtLK8)介紹。
實際使用 ROG True Voltician 量測主板提供的 OSC Sense,也就是主機板的 Vcore、VccIn、VSA 等電壓,而搭配的 ROG True Voltician 軟體,可針對 3 組通道進行偵測並繪製成電壓圖表,也提供 Higher / Lower、Trigger Rising / Falling 等功能,讓需要更精準監控電壓時有著小巧便利的電壓專家可使用。
↑ ROG True Voltician 電壓專家。
↑ 使用主板 USB 與 OSC Sense 來監測 Vcore、VccIn、VSA 電壓。
↑ ROG True Voltician 電壓監控功能。
ROG 風扇控制器採用 2.5” 裝置的體積與鎖孔,提供 5 組 PWM FAN 與 ARGB 3-pin 的擴充功能,使用專用的 PCIe 6-pin 電源供電,也提供 ARGB In 同步、2 組溫度偵測,以及主要透過 microUSB 轉內接 USB 9-pin 通過軟體來控制風扇與 ARGB 功能。
↑ ROG 風扇控制器。
↑ 主要控制介面。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BIOS 功能 / AI 超頻、Dynamic OC Switcher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0705 BIOS 當中,在 Extreme Tweaker 也提供 AI 智慧超頻 EXPO、DOCP 與 AEMP 的記憶體超頻設定,而 CPU Core Ratio 除了自訂時脈外也加入 AI Optimized 功能。
此外,右手邊的「預測」功能也終於加入 ROG CROSSHAIR 的 AMD 主板當中,SP 預測 CPU 體質通常 90 以上已可算是不錯的體質,同時也會評定散熱器效能(分數越高越好),並給予全核最高 5146MHz 的電壓值與基本 4500MHz 的電壓參數。
↑ BIOS 摘要。
↑ Extreme Tweaker。
而在 CPU Core Ratio 設定中,則提供手動時脈設定與 AI Optimized,只要設定為 AI Optimized 就會是由主機板進行 AI 超頻。此外,在自動與 CPU Core Ratio 設定時,選擇 Per CCX 設定就可以找到 Dynamic OC Switcher 超頻功能。
Dynamic OC Switcher 通過 CPU 電流與溫度兩個參數,自動切換 CPU 進入手動 OC 或切回 PBO 超頻的動態機制。
↑ CPU Core Ratio 超頻設定。
↑ Dynamic OC Switcher。
↑ 同樣也提供完整的 PBO 設定。
↑ 進階的 DIGI+ VRM 的負載校正設定。
↑ AI 超頻的參數。
↑ AI 超頻的參數。
↑ 超頻電壓設定,有手動與 Offset 模式。
進階設定中 PCI 子系統預設開啟 Resize BAR 功能;而在內建裝置設定,則可調整 PCIeX16_1 / 2 的頻寬設定,此外若使用 PCIe 5.0 M.2 Card 時,要將 PCIE Gen5 Redriver 功能開啟,確保高頻訊號的穩定。
↑ Resize BAR。
↑ 內建裝置 PCIE Gen5 Redriver 功能。
↑ 內建裝置 OLED、LED 都可調整關機時是否開啟。
↑ 主板的 PCIe、M.2 速度都可調整。
監控頁面則包含溫度、電壓、風扇轉速與 Q-Fan 設定等功能。
↑ 溫度監控。
↑ 風扇轉速。
↑ Q-Fan 設定。
↑ 開機選單。
工具頁面中除了有 BIOS 升級功能,而 Flexkey 可以改變主板 Flexkey 的功能,預設是重開機但若要超頻可以改成一鍵進入 BIOS。
↑ 工具。
ROG Armoury Crate 軟體與 LiveDash OLED / FAN Xpert、Gamefirst VI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有著獨家的 AniMe Matrix Micro-LED 燈效與中間的 LiveDash 2” OLED 顯示器。這代 AniMe Matrix 的燈光飽和度、亮度比起一般 RGB 燈珠高出許多,通過 Armoury Crate 軟體則可自訂 AniMe Matrix 的呈現動畫,只不過 AniMe Matrix 的面板較窄,若是太複雜的動畫呈現的感覺就沒這麼好。
↑ 主機板燈效。
↑ 主機板燈效。
Armoury Crate 裝置的設定中有 AniMe Matrix 的獨立頁面,提供基本的幾種燈效模型切換,亦可使用編輯燈效的方式自訂更多的動畫效果。
↑ AniMe Matrix 設定。
↑ AniMe Matrix 編輯。
LiveDash 2\" OLED 在關機時會展示預設動畫,開機後可以顯示硬體監控資訊,包含 CPU 溫度、電壓、平率與風扇轉速等資訊。當然也可自訂圖片、動畫或者自訂文字橫福。
↑ LiveDash 監控。
玩家可在 Armoury Crate 裝置的 OLED 頁面中切換這些功能。
↑ 硬體監控。
↑ 圖片、動畫。
↑ 自訂橫幅。
ROG Armoury Crate 新版的儀表版則會顯示電腦的基本資訊,以及可監控 CPU 時脈、電壓、溫度等功能,若有啟用主機板 AI Cooling 則提供靜音、標準、Turbo 與全速的風扇控制功能,並可調整主機的 AURA Sync 燈效。
↑ ROG Armoury Crate。
↑ 設定關機時的燈效。
↑ Fan Xpert 4 可用來控制主機板所有風扇、水泵轉速。
AURA Sync 方面則包含主機板、ARGB 外接與顯卡等各式周邊的同步功能,燈效則包含基本的彩虹、彩色循環、呼吸、閃爍、音樂等模式。
↑ AURA Sync 裝置。
↑ AURA Sync 燈效。
Gamefirst VI 則提供自動的網路優化功能,有著智能調控、遊戲優先、直播優先與影音優先等模式,程式會自動辨識應用,來調整連網優先權,例如遊戲模式時遊戲都可獲得極速的連線優先權;另一功能則是可自動分配應用使用不同的網路連線,妥善利用雙 LAN + Wi-Fi 的優勢。
↑ Gamefirst VI。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主機板效能測試 / AI 優化超頻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 AMD Ryzen 9 7950X、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16GBx2 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90,設定上採用主機板 AI Optimized、PBO 自動功能、散熱器使用 ROG STRIX LC II 280mm AIO 水冷,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16GBx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系統碟:Solidigm P41 Plus 1TB PCIe 4.0 SSD
散熱器:ASUS ROG STRIX LC II 280mm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RIME PX-1000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1H2
CPU-Z 檢視 AMD Ryzen 9 7950X 處理器資訊,代號 Raphael 的 TSMC 5nm 製程 16 核心 32 執行緒處理器,搭配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主機板測試,BIOS 已更新至 0705,記憶體則是雙通道 DDR5 16GBx2 6000MHz。
↑ CPU-Z。
CINEBENCH R20 與 R23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7950X 在 R20 版本測試可達到 CPU 15109 cb 的成績,而 R23 版本亦有著 CPU 38915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 766 pts、1971 pts 的效能。
↑ CINEBENCH R20 與 R23。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 G.SKILL TRIDENT Z5 NEO DDR5-6000 16GBx2,有著記憶體讀取 74922 MB/s、寫入 75908 MB/s、複製 69744 MB/s、延遲 74.6 ns 的表現。
↑ AIDA64 記憶體。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7950X 搭配 RTX 4090 獲得了 10,271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2266 分,生產力則有 12127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9766 分的高成績;記錄的資料顯示測試時 CPU 時脈最高達到 5.8GHz。
↑ PCMark 10。
3DMark CPU Profile 是針對處理器所設計的測試,主要測試 CPU 的物理運算與自訂模擬兩種工作,並分別測試處理器的 1、2、4、8、16 與最大執行緒下的效能,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執行緒測試,那是因為不同應用、遊戲能效利用的執行緒數量不同。
例如 Max threads 測試下可展示 CPU 最大效能,但這不代表遊戲也能發揮出同樣的效能,反而是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才會使用到全執行緒的效能;同樣的道理下 16 threads 也是對於運算、數位內容創作有著較好的效能發揮,對於遊戲來說影響不大。
7950X Max threads 可達到 16295 的成績,滿足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所需,而遊戲主力則是在 8 threads 7676 分與 4 threads 4167 分。
↑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使用 RTX 4090 顯示卡,其 CPU 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46532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6266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USB4、USB 3.2 Gen 2x2、USB PD 測試
X670E EXTREME 提供的前置 USB 3.2 Gen 2×2 Type C,除了有著 USB 20Gbps 傳輸能例外,還具備 60W PD/QC4+ 的快充功能,要啟用快充功能需要連接主機板 ATX 24-pin 旁的 PCIe 6-pin 供電。測試使用一般機殼用的 USB Type E 轉 Type C 連接線,並替筆電進行充電測試。
測試可達 19V、2.49A、48W 的充電速度,只要機殼前 I/O 的線材有支援都可替手機、筆電等裝置進行快充。
↑ 前置 USB Type C 快充 19V、2.49A、48W。
若連接 USB 3.2 Gen 2×2 SSD 外接盒,也可達到循序讀寫 1484 MB/s、2085 MB/s 的傳輸效能,符合 USB 20Gbps 的傳輸能力。
↑ USB 20Gbps SSD。
而主機板後 I/O 提供的 2 個 USB4 連接埠,其借鑑 Thunderbolt 的傳輸規格,因此也可相容於既有的 Thunderbolt 裝置(但未通過 Intel Thunderbolt 認證)。
測試使用 Thunderbolt 3 SSD HP P800 測試,循序讀取為 2865 MB/s 符合 Thunderbolt 資料傳輸的速度。(P800 僅 500GB 容量因此寫入效能相當低。)
↑ Thunderbolt 3 SSD。
↑ Thunderbolt 裝置。
總結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的規格、用料絕對是旗艦至尊,一張主板用到 2025 年還是最頂級,通過 AI 超頻讓 Ryzen 9 7950X 有著更高的單核、多核性能,而且也有著 Dynamic OC Switcher 與 PBO 超頻等功能,給予玩家完整的超頻體驗。
頂規 Teamed 20+2 相 110A 供電、USB4、5 M.2、6 SATA、10GbE 的超狂擴充,以及誠意十足的全配 ROG GEN.2 M.2 擴充、PCIe 5.0 M.2 Card、True Voltician 電壓專家、RGB 風扇控制器與顯卡支撐架等信仰配件。
相對的 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主機板價格也來到 NTD $29,990 元,對於預算足夠的旗艦玩家,這張絕對能對的起旗艦之名與 ROG 信仰。
來源: 旗艦至尊!ROG CROSSHAIR X670E EXTREME 開箱 / USB4, 5 M.2, 10GbE 神級擴充
|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