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ufu
查看: 29286
回復: 0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華碩 極速WiFi 7 寫文競走開始!-- 得獎公

第一名 dwi042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4970-1-1.html ...

Ducky One 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重新定義類比鍵盤 全球首款電感式鍵盤 Ducky One X導入最新的類比軸 ...

UNI FAN TL Wireless LCD 120 ARGB 玩家開

[*]1.6吋液晶屏,解析度為400×400。 [*]支援 GIF、MP4、JPG 和 PN ...

FSP MP7 ARGB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散熱效能 [*]先進的反重力熱管 [*]雙塔風扇,極靜設計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電源 Cases&PSU] 請緊握扶手, 站穩踏階!全漢 FSP CST 351 ITX 機殼開箱 ft.DAGGER PRO 850W SFX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ufu 發表於 2022-6-9 12:41:1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YouTube 開箱影片
【前言】

  • 在當初CST351剛推出的時候,是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這個前面板,看起來有點眼熟啊…
  • 阿不就跟我每天上下班搭捷運所看到的電扶梯層板很像嗎?
  • (腦中開始浮現,請緊握扶手站穩踏階,掐手滑齁勢,咖徛齁災XD)
  • 其實這種20公升左右的小機殼我還蠻喜歡的,不需要糾結太過麻煩的整線過程、有基本的兼容性、散熱也不錯,
    也許稱不上迷你,但放在桌上不占空間,看起來也舒服~
  • 首先是售價部分,僅1990元!也許有人會說,阿人家隔壁NR200也是2000有找阿~
  • 最厲害的點就是CST351在兩千有找的價格中還有支援Type-C接口!並且還附贈前方兩把12公分ARGB風扇!
  • 那還有什麼樣的特色呢~就一起接下去看吧!



▲首先割開包裝就讓我非常驚喜,在過往的開箱經驗中我總是不斷的三催四請,真心希望廠家多花一點點成本來讓DIY玩家感受到貼心,而這一點全漢做到了!



▲在箱子側邊也有提醒拆箱順序,淺顯易懂,內裝所使用的包材不是保麗龍,而是更環保、保護力更強的EPE珍珠棉,深得我心~



▲打開後到這裡還沒看到機殼本體,外部還有一層米白色的不織布防刮包覆著
哇賽!開箱到這邊我已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兩千有找的產品嗎?太貼心了吧!
其他廠家真的可以好好學一下!

  • 也許看到外面這個不織布包裝上的字樣,已經有人知道,它其實就是源自於對岸先馬的趣造I’S,兩款的架構基本一致,再更白話來說就是貼牌!
  • 但老實說我並不認為是一件壞事,畢竟這會省下不少成本,還能再進一步回饋到消費者所購買的售價上,而且或許能夠在基本架構上多一點進步,來更完善功能或便利性,去蕪存菁的提升整體質感,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直接在台灣區購買,節省等待時間、運費以及運送途中的風險!
  • 並且也能夠享有視對於玩家來說,是不錯的一件事情~博通的保固與支援,因為時常看到有人會說A抄B,卻殊不知B也是抄C的,而C自己也不見得是最先設計出來的,在機殼領域中實在很難做出非常大的改變,只能夠通過不斷地優化一些細節,所以也請大家理性看待貼牌或是致敬的產品!




▲內附的說明書講解相當詳細,搭配上螺絲分類盒,與我自己購買的不同之外還附帶上了中文名稱分類,非常適合初次DIY新手!



▲整體鋼板材質,表漆黑色霧面處理,外型簡約方正,前面板的部分是塑膠材質



▲前方預裝兩顆12公分ARGB風扇,前面板裡面設有一層緻密的防塵濾網,方便清潔~



▲整體半透明的風扇搭配燈效,讓發光面積相當大!



▲兩邊側板基本一致,兩面可以隨意更換,裡面配有大面積磁吸式濾網,板材邊角有多重凹折,整體相當堅固!
值得抱怨的是相當難開,手邊雖然有一次起子可以撬開,但也很怕會刮傷漆面,所以拿了剛剛吃完麥X勞的塑膠湯匙來撬開!
這邊也提供一個第一次打開的方式,利用主機板後面IO位置將右側板推開,就會有一個更大的空間來從另一面推開左側板~



▲後來我想到一個更簡單粗暴的方法,既然一開箱就看到配件盒,那肯定有什麼意涵!
所以我就拿了裡面的束帶,穿過側板網孔,這樣子以後就能夠輕輕鬆鬆的自由拆卸側板囉~



▲底部四角有止滑墊,下方配有大面積磁吸式濾網,螺絲孔位有偏移設計!好評~



▲機殼IO設置在上方靠前的位置,左右兩邊的對稱設計看起來很舒服!
沒有重開機鍵,若沒有燈光需求的話,燈效控制鍵可自行替換成重開機跳線



▲也因為IO設計在上方,難免會有積塵問題,配件盒內也貼心的附上了USB防塵塞,
至於Type-C跟耳機麥克風孔就自己想辦法吧!



▲右側板背面,沒有太深的藏線空間,大概不到一公分吧!基本上線材只能藏在左下方!


▲TYPE-C是扁線設計,較利於走線,前方F_Panel跳線各自為政,沒有整合,加上在小機殼內走線,這部分會接得相當痛苦!


▲內置AC電源延長線規格為10A / 250V,要應付目前市面上最高瓦數的SFX850W電源也沒問題!


▲前方兩顆12公分 ARGB風扇的 5V 3Pin 有子母線提供串接,但比較可惜的是前方底下的導光條沒有,
所以沒辦法僅用主機板一個接口來控制燈效,勢必須要一個控制器來連結!


▲所以也有內附風扇控制器,黏貼在電源支架側邊!提供一對四的風扇運轉與燈效控制接口~
長按三秒可以切換成由主機板軟體控制燈效,比較特別的是,長按五秒可以直接關閉燈效!


▲電源支架有兩段位置可以提供扣掛,預設掛在上方,實際使用會推薦掛在下面,
讓頂部可以安裝240水冷,掛在上面則無法安裝冷排,且掛上方容易與IO排線擠在一起!


▲主機板後方IO上面有FSP全漢LOGO銘牌,電源延長接口在上面


▲直立與橫向的顯卡安裝方式,都有三槽的可重複式PCIE檔板,特別的是檔板旁邊的防塵蓋採用磁吸式,在安裝上相當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採用傳統橫向方式安裝顯卡,直立槽位可以安裝8公分風扇,但可惜這部分規格較為特殊,若有需求須額外購買!


▲底部預裝硬碟支架,若要安裝風扇須拆除!


▲支援兩個HDD/SSD,實際安裝後,需要接口面對面安裝,稍嫌擁擠一些,並且稍微占用到PCIE第三槽,若如此安裝並使用30系2.5槽厚度顯卡,則可能造成進氣困難影響溫度表現,甚至無法安裝!


▲電源支架部分也可以安裝單個HDD/SSD,側邊預設黏一個控制器,也可以安裝SSD,不過SSD這種東西嘛~拿個雙面膠帶黏一下就好了!


▲其實看到有些人會將電源的風扇位朝向機殼內部,也就是硬碟鎖孔的部分,雖然不安裝硬碟的話沒影響,但其實應該是朝向後側板才是!不然為何要設計成網孔呢~


▲既然談到電源部分,就先來介紹一下這次需要用到的SFX電源!CST351並不如CST350一樣,可以支援安裝一般ATX電源


▲來自全漢FSP的金鋼彈Dagger Pro 擁有十年保固可以當傳家寶,金牌的轉換率、最高達850w的高瓦數、柔軟的扁平線材


▲整體更加詳細的表現可參考港都狼仔的測試數據,後續總結再來談談實際安裝使用心得~


▲ITX主機板,實際安裝後,底部還有兩個穿線孔,但實際上ITX並不需要且後方也沒有空間可以藏線,這部分就顯得有點多餘 …


▲雖然規格上僅寫ITX,但實際上可以安裝到DTX規格也適合,由於這咖機殼我算是比較晚開箱的,所以想再多嘗試一些物理兼容性,後續再來跟大家分享!


▲既然下方可以安裝水冷,那就來實際安裝看看會影響到哪些,先說結論,非常不建議這樣安裝!會遇上許多困難

  • 首先,目前市面上水冷絕大多數的水泵都是在冷頭,就不能冷排裝在下方,會造成馬達空轉,嚴重影響使用壽命!雖然水泵設計在冷排上可以安裝在下面,但空氣在冷頭中也或多或少影響散熱效率!
  • 二來,冷排裝在下面,風道的規劃也是個問題,底下進風來吹冷排,讓顯卡吸收CPU廢熱再往上排風,適合嗎?若是底下排風,則可能造成冷排風扇與顯卡爭搶風道,而且也較違反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物理原則,進而影響散熱效率
  • 第三,冷排裝下面,只能使用直立式顯卡安裝!並且長度、厚度會再進一步受限,電源支架與底部硬碟架上也無法安裝硬碟!
  • 最後,PCIE延長線需要選擇比一般更短的,不易購買!所以,下方冷排主要可能是設計給罕見的240水冷顯卡或是給分體式水冷使用,一般DIY玩家建議還是上置水冷最簡單輕鬆!




▲雖然規格上寫支援336mm長的顯卡,但實際上這張 RTX 3070 Ti Master 的 324mm 是塞不下的!
不過先安裝顯卡再裝電源供應器的話也許可以,但我還是不建議!
不過直立安裝的話可以直接裝入!所以橫向安裝顯卡的長度我會建議320mm以內


▲若要直立安裝顯卡,需要特別找很短的PCIE延長線,即便延長線能夠凹折,也會影響下方安裝風扇或是硬碟空間!
很折騰的呀~而且側板蓋上之後是要看什麼呢!


▲就算電源支架外沒有打算安裝硬碟的話,也不建議將風扇方向轉進來,畢竟也會吸收30系顯卡的部分廢熱,更別說直立式安裝了!


▲若是依照過往機殼的整線邏輯,將所有的線材都往後拉,是沒有辦法蓋上側板的!ARGB線材相當多,整線上需要花費更多耐心


▲側板很淺,沒有太多空間可以容納線材,必須整理好塞在電源供應器下方,相當考驗整線功力!


▲左上方的AC電源延長線與水冷管略為影響,無法再更往後調整了,但反而多騰出了一點空間可以用來藏CPU供電線!


▲經歷過一番波折後總算組裝完成了!


▲線材主要都堆放在電源下方,蓋上側板後就眼不見為淨了,水冷管受到電源位置影響無法走右邊,只能走左邊,需要稍微卡在後方邊框,感覺會影響8公分小風扇的安裝!建議顯卡選擇雙風扇版本,會輕鬆許多~


▲開機點亮後蓋上側板,隱隱約約透露出裡面發光零件~接著就來進行散熱測試吧!



  • 散熱測試說明
  • 接下來進行基本的散熱測試之前,先稍微說明一下設定參數
  • AIDA64 FPU + FurMark 雙烤極限測試 HWiNFO64 擷取數據
  • 冷氣房環境約27度 / 濕度50%,散熱膏非原廠,改測試用的 Y-500
  • 將機殼風扇與水冷風扇調整至滿速狀態,此時
  • 水冷風扇約2000 RPM / 水泵轉速約4000 RPM /機殼前方風扇約1100 RPM / 下方風扇約1400 RPM
  • CPU固定電壓與全核頻率,BIOS設定1.1V + 4.2GHz 功耗約130w
  • 顯卡 GTX 1070 全預設 風扇轉速固定在50% 功耗約160W
  • 雙烤測試三十分鐘 擷取後面十分鐘的平均溫度
  • 首先是風扇調整滿速狀態,此時噪音大約是 53 分貝CPU平均「72.9度」/GPU平均「73.4度」/最高熱點「85度」
  • 接著我想知道側板、前面板、上方濾網所造成的散熱影響有多少,我將側板打開、前面板打開、上方濾網移除,再接近裸測狀態下,繼續雙烤測試10分鐘後CPU最低來到「65.4度」 / GPU最低來到「70.8度」
  • 再來我想知道,下方風扇安裝與否,對於整體散熱性能有多少影響將下方兩顆風扇停轉!CPU平均為「74度」 / GPU平均為「77.7度」 / 最高熱點為「89度」
  • 最後,我使用3D Mark 進行 Time Spy 壓力測試,模擬日常遊戲使用情況,將風扇曲線調整成預設,下方風扇停轉,顯卡風扇轉速固定50%狀態下,CPU平均為「50度」 / GPU平均為「83度」此時水冷風扇轉速約 1500 RPM / 前方風扇約 900 RPM




▲將上述散熱測試結果整理成圖表分析一下

  • 在雙烤測試中,模擬裸測與正常狀態下的表現中差了七度,推測是前方雖然有預裝風扇,但礙於電源安裝與線材整理所佔據的空間較大,加上電源供應器本身高負載時所帶來的廢熱也會進一步影響上方水冷的散熱表現!
  • 在顯卡下方風扇位的安裝與否,較大程度影響了顯卡本身的散熱表現,但前方風扇進氣量因為受到空間的影響,建議下方風扇如果能裝就裝,那怕是使用薄扇,對於機殼整體內部散熱都比較好!
  • 在下方沒有安裝風扇的情況下,預裝的前方風扇與水冷風扇曲線設成一般預設,顯卡風扇設定50%進行Time Spy壓力測試來模擬日常用戶使用情形,溫度表現可以說是很不錯了!在散熱與噪音體驗上取得平衡~




▲在前方IO的Type-C速度實測中,我用手邊的三星T7做測試,理論速度為1000MB/s,而實測均穩定在600MB/s左右,比起一般隨身碟,真是腳踏車見跑車,無論是在大檔案傳輸或是幫手機充電都很方便!


▲最後來跟各位聊一下規格的部份,僅列出一些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來做對比!

  • 兩者基本上體積差異不大,價格也差不多!主要還是寬度的改變,讓CPU散熱器的選擇有了不同方向,CST351塔散支援最大高度僅138mm,一些熱門常見的塔散基本上都沒辦法安裝,最適合的僅剩下利民銀魂 SILVER SOUL 135mm能用了!且適合安裝上置240水冷,所以在散熱器的安裝選項出現了分水嶺~
  • 「要裝水冷的話選擇CST351,要裝塔散的話選擇CST350」
  • CST350我認為蠻適合舊機升級,沿用舊零件更換機殼的好選擇~
  • CST351比較適合選購ITX系列零件來做為新手DIY入門的不錯考量!
  • 雖然兩者的顯卡支援長度也差不多,但為了整體安裝體驗來說我會更推薦使用雙風扇版本的顯卡,若有餘力則可以在機殼下方補上兩顆12公分風扇協助進風,至於後方的8公分風扇規格較為特殊,選擇性不多,見仁見智!
  • 雖然有支援顯示卡直立安裝,但沒有附贈短版的PCIE延長線,相信會考慮這款機殼的玩家們是因為CP值而選購,不會想要再多花一點預算來買PCIE延長線,更別說許多相容性也因此減少了許多,再加上散熱性也打了折扣,我實在不推薦選擇使用直立方式安裝顯卡!



「總結」

  • 首先是包裝與配件部分,我非常喜歡~保護力充足的包材與貼心不織布袋子加上螺絲分類盒,相比起過往常見的保麗龍與透明塑膠袋來說令人滿意!
  • 背板的藏線空間趨近於零,線材建議收納在機殼內的電源附近,在外觀上稍受影響,但也因為沒有推出側透版本,蓋上測板基本沒差~
  • 相似於電扶梯底層的前面板立體格柵造型小巧可愛,按壓前面板上方即可輕鬆取下,機殼整體都有緻密防塵濾網,清潔方便,搭配前方兩顆12公分ARGB風扇與導光條,IO燈控按鍵隨時切換,能高調也能低調~
  • 近年來許多主機板逐漸從高階下放到中階都具有Type-E接口,所以全漢從去年開始所上市的新機殼都導入具有Type-C功能!比起一些廠商都走得再更前面一點!
  • 在選購完較貴的小主機板與小電源後,希望在機殼部份省一些預算,也具有高速Type-C接口,如果體積能接受的話,整體來說CP值很高!
  • 金鋼彈SFX電源部份,CPU單條分出4+4Pin與單8Pin各一組,雖然立意良善,但也讓整體線材較長了許多,在整線上需要花費更多耐心!
  • 複合型的周邊裝置線材,單條就有SATA大4Pin,輕鬆方便~
  • 整體線材柔軟,整線輕鬆,使用體驗良好,智慧停轉與靜音風扇、全日系電容、完整各大項電源保護、金牌轉換率、十年保固,多年電源製造、代工經驗,令人安心~


以上就是我對
【請緊握扶手,站穩踏階!全漢 FSP CST 351 ITX 機殼】
的開箱心得,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想了解全漢FSP CST351 更多產品資訊 : https://bit.ly/3ms7wEz
#全漢 #FSP #CST351 #小機殼 #SFX #SFF



「全台最大3C發燒友聚集地https://discord.com/invite/jing
歡迎對科技充滿好奇心的玩家加入」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5-1-29 06:30 , Processed in 0.200772 second(s), 58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