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EnterBox
查看: 147499
回復: 0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REVENGER PRO 4K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極致電競滑鼠 體驗無與倫比的精準與操控力,Revenger Pro 4K為追求卓越 ...

FSP MP7 Black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散熱效能 [*]先進的反重力熱管 [*]雙塔風扇,極靜設計 [*] ...

SAMSUNG T7 Shield 移動固態硬碟

[*]超快的移動固態硬碟,比傳統外接 HDD 快 9.5 倍 [*]堅固的儲存 ...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DSLR相機] 從 APS-C M50 升級到 Full Frame R6 的旅程,Canon EOS R6 開箱上手 ft.SanDisk、STC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EnterBox 發表於 2022-3-22 20:49:3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jpeg


雖然早前從 Canon EOS R5/R6 的各種規格流言,到真的發表我都一直有在 follow 訊息,但比較處於很有興趣,但沒有打算入手的角度,就是當成一個目標和夢想來說嘴。這次換到 R6,主要是舊的這台 M50 有一些問題非常影響工作效率和心情。

02.jpeg


最大的困擾是 M50 表面蒙皮的老化變糊,這非常惱人。每次碰到相機手就會黏到,而拍攝時經常是一下摸產品、調整角度,一下摸相機調整拍攝方式、按快門。手指就會黏黏的,一直碰到產品和相機,清潔上也很麻煩。

03.jpeg


但其實我是很愛惜、尊重電腦、相機器材的個性,例如我絕對不會一邊吃東西一邊摸相機跟電腦。而且我的手也不容易出汗,平常也不會手髒去摸相機,所以我猜是環境太潮濕,加上這個材質可能太「環保」了,才導致老化這麼快。接下來大概就是要看看防潮箱了,我可不希望 R6 也步上 M50 蒙皮老化的後塵。

04.jpeg


為了這個問題,我找了蝦皮、淘寶,都沒有找到合適可以更換蒙皮的零件。打電話問了 Canon 原廠,他們說這個一定要現場看才能報價。

05.jpeg


我就很難理解,已經明確就是要換機殼蒙皮,報個價就可以,為什麼一定要現場才能給報價。而疫情和工作繁忙之下,我真的不想為此跑到古亭,也就同時一邊在網路上看看有沒有人有類似經驗,找到似乎有人有經驗原廠換這個蒙皮的價格是兩三千。也詢問一些店家,都表示沒有修這台的蒙皮。

06.jpeg


而這台機器二手價格大概也不到一萬了,我實在不想為此花兩三千,因此先把老化非常嚴重的後側蒙皮整個移除,至少不會黏得滿手都是。如果有哪裡有在修,或自己可以買料來試試看,還請大家指教。

07.jpeg


與其修舊機器,不然就買新的吧。這是我這次換 R6 最大的推力,不然我覺得 M50 真的是工作上非常好用的機器,用得也非常順手,很多功能都可以做到盲操了。

08.jpeg


R6 相較 M50 有很多優點、缺點可以談,而且很多東西也是一體兩面,沒有那麼絕對的對錯。拍攝開箱上沒有影響的我先不說,不然優缺點對比可以講很多東西。

09.jpeg


4K 畫質超好。但是以前用 M50 拍 1080P,滑軌、電動轉盤輕微晃動,其實在畫面上看不出來。但現在用 R6 4K 就會很明顯,這種震動後期調穩定、防手震,有時也去不掉,所以攝影器材要更穩,拍攝要更小心。產品維護也是,現在的灰塵、瑕疵在 4K 下很明顯,因此拍攝期間要更警惕自己或拍攝的人,要讓產品保持乾淨、沒有落塵、手油、指紋。

10.png


光線不多時畫面噪點也不會太嚴重,R6 底大一級真的壓死人。而且 R6 在這方面的能力其實還比 R5 強。R6 全畫幅因為光圈較大,景深比較淺一點,嘉紹對焦也很準,可以更突出要拍攝的產品部分。但相對來說對焦就要更有目的性,不然畫面主題性會差很多。

11.jpeg


M50 有個很小麻煩,就是快拆板會擋住電池跟記憶卡的蓋子。每次拍攝到要換電池,就要整下來換,裝回去又要校準,真的有點煩。

12.jpeg


現在 R6 記憶卡在側邊不可能卡到,底下電池蓋也可以完全打開,不用卸下快拆板,真的是方便很多,很爽!

13.jpeg


R6 機身重量變重,對雲台負荷變大,考慮油壓雲台要換好一點才會更穩。還有現在鏡頭變大,有時一些角度會撞到滑軌,是當初沒想到的問題。USB-C 可充電也是不錯,這樣小旅行時用 USB-C PD 也可以在關機時進行充電,防塵蓋的手感也相當好。

14.jpeg


現在如果出外拍一些廣角的影片,像之前去小米店面升級,單兵作業的話就可以考慮捨棄電子三軸,因為內建的防手震真的很強。但如果是用到非廣角端、拍近物、產品,腳架和三軸還是必備。

15.jpeg


體感上來說,電池續航力兩台感覺差不多,可能 M50 原廠電池還是好一點。但 R6 是全畫幅拍 4K 60FPS,壓力大得可不是一點點,我覺得很夠用。好在 R6 本身過熱的限制,也不太可能一整天拍,所以工作上目前雙電池接力還行。如果沒有過熱問題導致拍攝時間限制,按照我卯起來拍的速度,可能要三顆電池來替換。

16.jpeg


之前都是剪輯 1080P 10 分鐘左右居多,我腦袋真的是撞到,第一次測試 R6 素材為主,剪輯 4K 60FPS,40 分鐘。剪輯本身很順,不虧是 i9–9900K。但是 FCPX 專案檔達到 400GB,iMac 桌機記憶體 40GB 也跳視窗說不夠用。突然有點後悔之前沒用 OWC 64GB 套件,這樣就有 72GB 了。之後可能要來考慮一下。

17.jpeg


最後一個小缺點,R6 開機真的比 M50 久,有時等的時間會讓我思緒出竅一下「我是誰?我在哪?我在等什麼?」整體看下來,缺點大多是比較雞毛蒜皮,依舊是利大於弊,整體對工作品質的提昇是立竿見影。

18.jpeg


雖然同事都是用 SONY,只有我用 Canon,所以大家一直遊說我「出佳為尼」。但我對 SONY 的操作介面和機身握感真的難以適用,這是我最難克服的門檻。此外對於我這種連調色、裁切都懶得做的人,Canon 直出的顏色非常貼近真實,出名的像是膚色的表現真的比 SONY 好很多。雖然我很少拍人像,但是在外拍攝風景,我個人覺得 Canon 的顏色表現也更符合個人喜好。

19.jpeg


但是同事都用 SONY,在鏡頭上就可以有更廣大的資源群,畢竟 SONY 不管是 Full Frame 還是 APS-C,都是採用 E-mount,真的是很方便,副廠鏡頭資源也很多。反之現在選擇 Canon EOS RF,不只官方鏡頭很少,副廠也只有零星幾隻。但我覺得 Canon RF 還是未來的趨勢,如果真的要進一步擴張鏡頭,透過 RF-EF 轉接也可以有很大量的二手鏡頭可以收。比較遺憾的就是,原本在 EF-M 的系統、三顆鏡頭就毫無轉接可能,變得非常孤立。因此接下來會考慮將 EF-M 的幾個鏡頭出售。

20.jpeg


在文章拍攝上,其實用哪一台解析度都是非常夠的。但是在影片拍攝上,我想將影片製作從目前 1080P 將一些企劃的影片推升到 4K 60FPS。因此在選擇上,自然就不會考慮 R 和 RP,至少需要考慮 R6 才能有 4K 60FPS。而沒有選擇 R5,只要是價格高出一截,雖然多了 4K 120FPS 和 8K 30FPS。但以目前工作型態,幾乎不會用到 8K。而 4K 120FPS 的放棄,我可以接受 R6 用 1080P 120FPS 來拍出特定慢動作運鏡,也想省下 R6 跟 R5 四萬元的價差。

21.jpeg


記憶卡方面,我選擇兩張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 記憶卡128GB,它是 UHS-II 規格,標示讀取可以到 300MB/s,一張價格大概是五千多。而 R6 具備雙 SD 卡槽,所以就一次配兩張。錄影工作上可以設定成雙卡備份,或是一張紀錄 RAW 一張紀錄 jpeg。

22.jpeg


速度需求方面,以 R6 縮時拍攝的 4K 29.97FPS All-I 來說,官方規格是 470Mbps,換算約 60MB/s,在 SanDisk Extreme PRO SDXC UHS-II V90 記憶卡 260MB/s 的寫入速度看來根本是輕輕鬆鬆,對我們平常拍攝 4K 60FPS IPB Light 來說更是毫無壓力。

23.jpeg


濾鏡 STC,包括 UV 保護鏡、CPL 偏光鏡和 VND 濾鏡共三片 67mm 的濾鏡,也是為了搭配之後 67mm 的鏡頭,大家猜得到是哪一顆嗎?經常在論壇上看到大家分享,說這個台灣品牌的產品本身就很讚,完全不輸國外老牌產品,而且售後服務、客服都很好。

24.jpeg


加上我身邊有朋友買過也說很讚,讓我一直很想在新的系統使用 STC 的濾鏡,這次使用後,各個濾鏡真的比我之前用的濾鏡好很多。

25.jpeg


而大家都知道的 R6 4K 過熱的問題,入手前我也做了很多功課。但找到國內外的影片、文章提到拍攝情況與我的工作型態都不太一樣,因此只能說有參考價值,但沒有找到明確可靠的答案。所以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展示店測試長時間拍攝的狀況,甚至有點不放心,我剛好算是借了一台 R6 在公司使用,調適幾次工作流程也還 OK,沒有緊繃碰到過熱問題,但不斷倒數的可拍攝時間,還是滿有壓力的。

26.png


當然也測試了一下 4K 60FPS HDR 在工作流上的可行性,發現公司的 iMac 5K 27 2019 i9–9900K,在 Final Cut Pro X 可以達到普遍大家認為的順剪。真的是滿爽的,頂多是肉眼稍微感受到手眼不協調的延遲,而且 iMac 風扇會整個飆起來,工作感受不是很好。所以我還是選擇 4K 60FPS IPB Light 拍攝,也可以減少檔案儲存的壓力,剪輯時 iMac 就跟以前一樣非常安靜,CPU 佔用不到 10%。

27.jpeg


一系列測試、工作流調整都沒問題後,就更加堅定換 R6。新機到手後測試幾天沒問題,拍了幾個產品的案子也算順利,我就將韌體升級到 1.5 的版本,希望拍攝時間有近一步被拉長。

28.png


不過我個人體感覺得,韌體 1.5 版本似乎更容易撞到過熱問題,網路上也有一些抱怨。很奇怪的是 1.5 版在拍攝的頭幾分鐘,拍攝時間下降速度飛快,比實際拍攝時間還短,感覺不是很好。有時懷疑 1.5 似乎開倒車了。而且他 散熱、補回可拍攝時間要等很久。現在我已經學會放慢一點拍攝的速度,並且減少拍失敗的機率,避免讓他出現過熱警告,更加珍惜可以拍攝的每一分每一秒。但即便這樣,拍個一~兩小時,就要關機讓他散熱一段時間,很影響工作節奏。我大概可以出去吃個飯,休息一下或是洗個澡,一小時多後再回來繼續拍攝差不多。變得有點要遷就相機,而且看著可拍攝時間快速下降,壓力也滿大的。誠摯希望 1.6 版本的韌體可以有比較好的調整。

29.jpeg


但整體來說,4K 60FPS 從 5.1K 超採樣的規格,超強的 ISO,還有很穩的防手震,這些方面我依然覺得 R6 是一台很棒的 4K 錄影機。拍照方面,2000 萬畫素真的是很可惜,數毛不能很過癮。但受惠於像素降低、畫質表現更好、雜訊更少,檔案體積相較 M50 下降也是額外小優勢。

30.jpeg


此外機身防手震真的很厲害,原本出遊會想帶穩定器,現在如果不是商案、工作,輕便出去玩一玩,我都懶得帶三軸。不只是拍照的快門時間可以進一步拉長,錄影防手震效果也很厲害。

31.png


目前搭配 RF24–105mm f/4–7.1 IS USM,真的是很便宜的鏡頭,表現也不俗。如果換到更高階的 RF24-105mm f/4L IS USM,雖然官方規格寫說跟入門款一樣是 5 級防手震。但我實測過一些片段,紅圈這顆鏡頭的防手震是明顯更好的。關於這點還有很多可以聊~

32.png


可是…R6 居然在今年一月大降價,降低的價格比 R5 還兇,不是說缺貨嗎?沒想到馬上折一萬一。不過當初買的價格也滿實惠的,即便知道不是最便宜,但跟現在也沒差太多,因此心理落差不會那麼大,只能這樣自我安慰。

老實說後來 A74 上市,也是可以達到 4K 60FPS,公布的價格也很香,雖然我沒那麼習慣 SONY,但在耳濡目染和同事的威逼利誘下,還是有了解 SONY 的動向。但回到買的時機點,假設當時 A74 已經上市,我還是會選 R6 而不是 A74。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5-1-11 00:26 , Processed in 0.084453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