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這一波更新亦將 B450 納入 AORUS 系列,並採用了新的命名「B450 AORUS PRO WIFI」。主機板有著帥氣 AORUS 電競加持,不僅支持 Ryzen 與 APU 處理器,更有著雙 M.2 插槽並搭配雙散熱片設計,這代更採用一體式 I/O 背板設計,讓 AORUS 入門 PRO 系列更有特色。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2.4cm)
處理器:AMD Ryzen 1st, 2nd
處理器腳位:AM4
晶片組:AMD B450
記憶體:4 x DIMM, MAX 64GB, DDR4 2933/2667/2400/2133 MHz
內顯輸出:HDMI 2.0、DVI-D
擴充插槽:1 x PCIe 3.0 x16、1 x PCIe x16(@x4)、1 x PCIe x16(@x1)、1 x PCIe x1、1 x M.2 Wi-Fi
儲存埠:6 x SATA 6Gb/s、1 x M.2 Socket 3 22110(PCIe 3.0 x4 & SATA)、1 x M.2 Socket 3 2280(PCIe x2)
網路:Intel GbE LAN、Wi-Fi 802.11ac 2.4/5GHz、BT4.2
音訊:Realtek ALC1220
連接埠:1 x USB 3.1 gen2 Type-A、1 x USB 3.1 gen1 Type-C、6 x USB 3.1 gen1(2 個需擴充)、4 x USB 2.0(4 個需擴充)
GIGABYTE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開箱
技嘉未來主機板將改以 PRO、MASTER 與 XTREME 的命名方式取代以往的 Gaming 3、5、7 等形式。新款「B450 AORUS PRO WIFI」主機板,即是採用 AMD 主流 B450 晶片組的 AORUS 入門 PRO 系列。
B450 AORUS PRO WIFI 支援 AMD Ryzen 與 Vega 內顯的 APU 處理器,具備 HDMI 2.0 與 DVI-D 內顯輸出,可達到 4K 60fps 的輸出能力;記憶體則是標準 4 DIMM 插槽,最大 64GB 和 2933MHz 記憶體時脈。
擴充插槽則是 1 組 PCIe 3.0 x16,以及 1 組 PCIe x16 長度但只有 x4 頻寬與 1 組 PCIe x16 長度但 x1 頻寬;儲存方面 SATA 加到 6 組,並有 2 組 M.2 插槽,第一組支援 22110 長度、PCIe 3.0 x4 與 SATA 通道,而第二組則支援 2280 長度 PCIe 3.0 x2 頻寬。
網路與音效則是採用 Intel GbE LAN 與 Realtek ALC1220 音效晶片;並自帶雙頻 2.4/5GHz Wi-Fi 802.11ac;後 I/O 一樣有著 USB 3.1 gen2 Type-A/C、USB 3.1 gen1 等連接埠,只不過 USB 2.0 必須擴充才能使用。
↑ 技嘉 B450 AORUS PRO WIFI 外包裝,有著 AORUS 鷹頭視覺。
↑ 外盒背面則點出產品規格與特色,包括 4+3 相供電(採用倍相設計)、無線、音效、雙 M.2、RGB FUSION 等。
外觀上維持著 AORUS 設計,素黑的主機板搭配 AORUS 圖騰,而 I/O 外殼、散熱片則以金屬色為主。這張更給好給滿,2 組 M.2 插槽都具備專屬散熱片,即便插槽在顯示卡下方,也能有著不錯的散熱效果。
↑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
↑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右上角區域,有著使用實心針的 ATX 24-pin 供電插座,其左手邊 2 組垂直 SATA 連接埠,則是額外晶片擴充的連接埠。這區亦有著數位燈條 3-pin 針腳可擴充,而另外 RGBW 5-pin 針腳,則挪到 CPU 左下方,讓具備 RGB 燈效的散熱器連接更容易。
↑ 主機板右上角區域。
CPU 這區有著 4+3 相供電、散熱片與 I/O 外殼;CPU 採用單 8-pin 供電,且在供電旁緊鄰 FAN 插座,讓玩家在安裝機殼後方出風扇更方便。
↑ CPU、供電散熱。
↑ CPU 8-pin 供電。
右下角則有 4 組晶片組原生提供的 SATA 連接埠,支援 RAID 0/1/10 等陣列功能。
↑ 主機板 SATA 連接埠。
主機板主要的 PCIe 3.0 x16 有著金屬裝甲,可以強化插槽本身的強度,成載顯示卡的重量,其餘的則還有 PCIe x1、x4 擴充;雖然 M.2 插槽緊鄰 PCIe,也因此技嘉給予雙 M.2 散熱片替 SSD 被動散熱。
↑ 主機板 PCIe 與 M.2 擴充。
↑ M.2 散熱片後方都黏有散熱膠,使用實要先把保護膜撕掉,這樣才有替 SSD 散熱的效果。
後 I/O 採用一體式背板,省去 DIY 玩家組裝時要先上背板的步驟。連接埠則提供 4 組 USB 3.1 gem1、2 組 USB 3.1 gen2 Type C/A,並有著 RJ-45、HDMI、DVI、天線與音效輸出。
↑ 主機板後 I/O 採用一體式背板。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用料
主機板上的功能、I/O 基本介紹的差不多,緊接著便來細看主機板上的 CPU、RAM、VRM 與板載晶片等用料。
↑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完整外觀。
↑ CPU 數位供電控制器 Intersil ISL95712。
↑ CPU 採用 4+3 相的倍相設計供電,一上兩下 4C10N、4C06N MOSFET。
↑ 無線使用 Intel 3168NGW 模組,雙頻 2.4/5GHz 802.11ac 1T1R,最大傳輸值為 433 Mbps。
↑ Realtek RTS5441 做為 USB Type-C 裝置控制晶片;PI3EQX 訊號中繼晶片。
↑ Intel I211 GbE LAN。
↑ Realtek ALC1220 音效晶片與 WIMA Hi-Fi FKP2、Chemicon 音效電容。
↑ 技嘉雙 BIOS 設計。
↑ iTE IT8792E 環控晶片之一。
↑ AMD B450 晶片。
↑ iTE IT8686E 環控晶片之二。
↑ 散熱片、I/O 外殼與背板。
B450 AORUS PRO WIFI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則提供基本配件,包含說明書、驅動光碟、SATA 線材,以及天線、M.2 螺絲。此外,還有著安裝便利工具 G CONNECTOR,可以先將機殼前面板控制針腳,安裝在這個 G CONNECTOR 上頭,在直接插到主機板前面板針腳,即可迅速安裝。
↑ 主機板配件。
B450 AORUS PRO WIFI BIOS 設定
預設進入 BIOS 會來到系統頁面,右側與下方都有額外的工作條,需透過滑鼠來操作。而在進階模式中,有著 M.I.T. 設定頁面,可替處理器、記憶體進行超頻設定,亦可調整電壓等操作。
電腦開機的設定則在 BIOS 功能頁面,週邊設備則可設定主機板上的其餘功能。此外,玩家可直接透過 BIOS 提供的 Smart Fan 功能,自訂每個風扇的轉速曲線,以及該風扇連動的溫度來源,此外亦有環境燈設定,可用來調整主機板 RGB 燈光效果。
↑ 基本系統資訊,右上邊與下方有著額外的控制功能。
↑ M.I.T 提供頻率、記憶體超頻設定,以及電壓調節的功能。
↑ 主要 CPU、RAM 時脈調整。
↑ 玩家可透過 Smart Fan 直接調整風扇的運作曲線。
↑ BIOS 功能。
↑ 週邊設備。
↑ RGB Fusion 燈光控制。
↑ 晶片組設定。
App Center / RGB Fusion / Smart Fan 5 各式軟體支援
技嘉主機板所附贈的軟體,都集中在 App Center 當中,像是更新主機板 BIOS 的 @BIOS 程式,以及 BIOS Setup 可調整 BIOS 設定等,或者 EasyTune、VTuner 等超頻工具,還有 RGB Fusion 與 Smart Fan 5 的設定工具,讓玩家透過 App Center 即可取得主機板所有的軟體功能。
↑ App Center 有著各式各樣的 App 應用。
RGB Fusion 可控制主機板的所有燈光與燈條,預設提供了 9 種燈光效果讓玩家選擇,基本模式可直接控制所有燈效,而在進階模式中,則可依據主機板不同區域來調整燈光燈效,此外也可將主機板的燈光,當作 CPU 溫度監控的指示燈,除指定 CPU 溫度、CPU 使用率、風扇轉速或網路速度等,讓 LED 燈光不僅炫且更有意義。
↑ B450 AORUS PRO WIFI 燈光效果。
↑ RGB Fusion 提供多種燈效讓玩家選擇。
↑ 進階模式,依據主機板不同的區域來調整燈光模式。
↑ 進階模式亦可將主機板燈光當作監控 CPU 溫度使用。
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除了可檢視系統資訊之外,更重要的是可控制 Smart Fan 5 的功能,同樣 Smart Fan 5 有提供自動模式選擇,玩家可直覺的選擇標準、性能或全速運轉,亦可在進階模式中,針對風扇進行 Smart Fan 轉速曲線控制,並提供自動風扇停轉功能。
↑ 系統基本資訊。
↑ 提供簡易的標準、安靜、性能、全速等快速設定,讓玩家即時調整風扇模式。
↑ 當然 Smart Fan 5 亦有完整手動控制功能。
GIGABYTE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以 B45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搭配 AMD Ryzen 7 2700X 處理器,並使用 AMD 信仰 RGB 風扇 Wraith Prism 進行測試;設定上採用 Auto Turbo 設定,記憶體則設定為 3200 MHz 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2700X
主機板:GIGABYTE B450 AORUS PRO WIF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2666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FE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Antec TruePower 7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CPU-Z 檢視 AMD Ryzen 7 2700X 完整資訊,處理器代號 Pinnacle Ridge,為 12nm 製程的 8 核心 16 線程處理器;主機板使用 B450 AORUS PRO WIFI、B450 晶片組;記憶體為 2 DIMM 雙通道 3200MHz;接著透過,CPU-Z Bench 進行測試,Ryzen 7 2700X 單線程 468.3 分、多線程 4785.6 分。
↑ CPU-Z。
使用 CPUmark 99 測試,衡量 Ryzen 7 2700X 單核心性能評比為 626 分;接著再使用 wPrime 測試處理器的多線程運算能力,設定 16 Thread 進行測試,32M 只需 3.8 秒計算、1024M 也只需 98.1 秒就完成。
而 CINEBENCH R15 測試,單 CPU 核心獲得 170 cb,多核心運算 1740 cb,多核心運算能力比起單核強了 10.26x。
↑ CPUmark 99。
↑ wPrime。
↑ CINEBENCH R15。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R7 2700X 花費 121 秒完成渲染。
V-Ray Benchmark 可分別測試電腦的 CPU 與 GPU,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速度,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R7 2700X 花費 76 秒完成渲染。
↑ Corona Benchmark。
↑ V-Ray Benchmark。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雙通道記憶體,運行在 DDR4-3200 MHz 時脈,記憶體讀取 48,928 MB/s、寫入 47,723 MB/s、複製 44,113 MB/s、延遲 67.6ns。
↑ AIDA64。
電腦常使用的壓縮/解壓縮,WinRAR 的基準測試速度為 13,037 KB/s;而另一套 7-Zip 軟體測試則有著 60692 MIPS 的表現。
↑ WinRAR。
↑ 7-Zip。
CPU 影音轉檔方面,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進行測試,R7 2700X 有著每秒 51 fps 的處理能力;而 X265 FHD Benchmark 則有 27.5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儲存測試,則針對 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進行測試,以 SSD 960 PRO 作為系統碟,並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取 3,378 MB/s、寫入 1,993 MB/s,4K 讀取 420.4 MB/s、4K 寫入 356.8 MB/s。
↑ CrystalDiskMark。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PCMark 10 測試,於 Extended 完整測試中獲得 7,493 分。其中 Essentials 基礎電腦測試中獲得 8,815 分,整體電腦在程式啟動、視訊會議、網頁瀏覽等基本操作上有著相當高的成績;而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則獲得 8,177 分,於試算表、文書輸入等操作表現上也相當好;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獲得 8,286 分;而 Gaming 遊戲上則獲得 14,265 分。
↑ PCMark 10。
繪圖效能測試,搭配 NVIDIA GTX 1080 FE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19763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8353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總結
GIGABYTE B450 AORUS PRO WIFI 讓主流玩家在主機板的選擇上,多了更適合電競入門的款式,支持 8 核心 Ryzen 與 Vega 內顯的 APU 處理器,並有著 HDMI 2.0 規格,可達到 4K 60fps 的影像輸出。
擴充上更給予 6 組 SATA、雙 M.2 的配置,雖說 M.2 位於顯示卡下方,但也給予 2 組 M.2 專屬散熱片,可有助於提升 SSD 的散熱效果;這一代也採用一體式 I/O 背板設計,讓玩家在 DIY 組裝時更省事,不怕鎖好主機板卻忘了裝背板的囧事發生。
而 B450 主機板同樣有著免費 AMD StoreMI 儲存裝置加速技術,讓玩家可將 SSD 與 HDD 結合,建立高速、大容量的儲存空間,讓玩家在組裝 Ryzen 主機時,不僅有著著主流、夠用的 B450 主機板,更有著高速、大容量儲存的好選擇。
↑ AMD StoreMI 簡單的操作,即可建立高速、大容量磁碟。
↑ 建立完畢後,系統即有著大容量與高速等特性。
|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