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先進的製造工藝一直是Intel的殺手鐧,但如今卻陷入尷尬境地,10nm工藝已經遲到了三年,而且還要繼續等待,弄不好得2019年下半年才能大規模量產。
相比之下,對手們卻是銜枚疾進,台積電、三星都正在投入7nm工藝的量產,AMD也用上了12nm,第一次在數位上超越了Intel。
雖然不同家的工藝沒有直接可比性,Intel的在技術上確實也相對先進不少,但是能拿出來讓客戶認可,就是硬道理。
AMD銳龍二代使用的12nm,其實就是GlobalFoundries 14nm的優化升級版,有些類似Intel的14nm+、14nm++。
AMD表示,12nm大大提升了電晶體性能,最高工作頻率提高了200MHz,同時全核頻率降低了約50mW,同等頻率下功耗降低11%,同等功耗下性能提升16%。
從產品規格看,二代銳龍確實在保持功耗基本不變或略有提升的情況下,實現了頻率的大幅提升,多核心加速也更高。
GamerNexus對比測試了銳龍7 1700、銳龍7 2700X兩代產品的頻率/電壓曲線,證實12nm的效果確實相當明顯。
1700在全核3.5GHz頻率下的最低電壓為1.069V,此時內部核心溫度49℃,EPS12V電路電流為7A,對應功耗86W。
2700X則只需要0.906V電壓,降低了多達15%,溫度也僅39.8℃,電流降至5.6A,功耗約69W,節省了20%。
隨著頻率提升,2700X始終都只需更低電壓即可穩定運行,4GHz頻率下為1.162V,1700則需要1.406V,仍然差了15%。
再往上超,1700配原裝散熱器就跑不動了,2700X則能繼續達到4.1GHz,對應電壓1.244V。
接下來給2700X換一個更好的Tt散熱器,可以一路超到4.2GHz,此時電壓仍然只有1.381V,相比於4GHz 1700也低了2%!
不過頻率超過4.1GHz之後,2700X表現不是很穩定,偶爾會崩潰,尚不清楚是達到了超頻極限,抑或測試樣品體質問題、散熱問題。
但無論如何,銳龍二代憑藉新工藝和優化架構,運行所需電壓更低,對應的功耗和發熱量也更低,對超頻也更有利。
1700頻率/電壓對應表
2700X頻率/電壓對應表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