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25770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SAMSUNG T7 Shield 移動固態硬碟

    [*]超快的移動固態硬碟,比傳統外接 HDD 快 9.5 倍 [*]堅固的儲存 ...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SUS 華碩] ASUS ROG RAMPAGE VI EXTREME 開箱測試 / 極致 RGB 裝甲 X299 之顛 [XF]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Intel Core-X 極致系列處理器與 X299 主機板的問世,讓華碩最高階的 RAMPAGE 再次披掛上陣,推出「ROG RAMPAGE VI EXTREME」主機板,可謂 X299 主機板之顛,採用 EATX 尺寸主機板,並有極致 AURA RGB 裝甲,通電後的燈光讓裝甲千變萬化,而獨家的 DIMM.2 可支持 VROC 陣列以及 10G LAN、U.2、802.11ad 等旗艦規格,最頂級的 X299 主機板。

    規格
    尺寸:EATX(30.5cm x 27.7cm)
    處理器:Intel Core X 系列處理器
    處理器腳位:LGA 2066
    晶片組:Intel X299
    記憶體:8 x DIMM, MAX 128GB, DDR4 4200+(OC)/2666 MHz
    擴充插槽:4 x PCIe 3.0 x16、1 x PCIe 3.0 x4
    多顯卡:4-Way NVIDIA SLI / AMD CrossFireX
    儲存埠:6 x SATA 6Gb/s、1 x M.2_1(SATA / PCIe Gen3 x4);CPU 通道 2 x M.2 PCIe x4(DIMM.2)、1 x U.2
    網路:Aquantia AQC-107 10G LAN、Intel I219V、Wi-Fi 802.11ac 2x2 MU-MIMO、Wi-Fi 802.11ad 1x1 60GHz、BT 4.1
    音訊:ROG SupremeFX 8ch S1220 音效晶片、ESS SABRE9018Q2C DAC/AMP
    USB埠:2 x USB 3.1 (Type A / C)、1 x USB 3.1 前置插座、8 x USB 3.0;板載擴充 4 x USB 3.0、2 x USB 2.0


    ROG RAMPAGE VI EXTREME 主機板開箱

    這代 RAMPAGE VI EXTREME 也跟著 Formula 穿上盔甲,但這件可有著 AURA RGB 燈光加持,在未通電狀況下,外觀呈現金屬銀色的質感,通電後辦透明的通透感與 RGB 燈光的變化,更讓 RAMPAGE VI EXTREME 美輪美奐,這張可謂 RGB 效果最漂亮的一張主機板。

    RAMPAGE VI EXTREME 採用 EATX 尺寸,並提供各種高階規格,支持 Intel Core X 系列處理器 LGA 2066 腳位,有著 8 DIMM 四通道記憶體,最大可安裝至 128GB 容量與 DDR4 4200+ 超頻時脈。

    PCIe 擴充插槽則有著 4 組 PCIe 3.0 x16,可支持 4 卡 x16, x8, x8, x8 SLI 或 CrossFireX 多卡技術,並還有一組 PCIe 3.0 x4 插槽;儲存方面,除了基本 6 組 SATA 6Gb/s 連接埠之外,還有一組 M.2_1 支持 SATA 與 PCIe Gen3 x4 介面。

    特別的是由 DIMM.2 擴充的 2 組 M.2 介面,使用 CPU 所提供的 PICe 通道,這設計讓 DIMM.2 的兩根 NVMe SSD,可使用 Intel VROC 建立可開機的 RAID 0 陣列;此外儲存擴充的 U.2 同樣使用 CPU 通道,但會與 DIMM.2 的第一組 M.2 共用通道。

    網路方面則是各種堆料,內建 Aquantia AQC-107 10G LAN 與 Intel I219V GbE LAN,以及 60GHz  的 Wi-Fi 802.11ad 1x1 與 Wi-Fi 802.11ac 2x2 MU-MIMO 等高階網路晶片;音效則是使用 ROG SupremeFX 8ch S1220 音效晶片與 ESS SABRE9018Q2C DAC/AMP,搭配 Sonic Studio 音效強化。

    最後,USB 則有 2 組 USB 3.1 Type A/C 介面與前置插座,在主機板後方亦有 8 組 USB 3.0,此外內接插座還有 4 組 USB 3.0 與 2 組 USB 2.0 擴充;整體來看,RAMPAGE VI EXTREME 有著最旗艦的規格,與全新打造的極致 RGB 裝甲,更是主機板顏質系的代表。


    ↑ 主機板外盒。


    ↑ 背面則有特色介紹,如 10G LAN、Wi-Fi 802.11ad、RGB 燈條、LiveDash 與 DIMM.2 等特色。


    EATX 尺寸的 RAMPAGE VI EXTREME,又穿上 RGB 盔甲整體相當霸氣,平時未通電裝甲以金屬銀色為主,而 PCH 散熱片除了有 ROG 雕刻 Logo 之外,亦有著髮絲紋處理;主機板背面,則在 VRM 後方與左側有著金屬背板,而左的背板下埋有 RGB 燈條,更可增添主機美感。


    ↑ ROG RAMPAGE VI EXTREME 外觀。


    ↑ 背面有著金屬背板與 RGB 燈光。


    主機板右上角,在 ATX 24-pin 供電下方有著 Probelt 接點,可利用三用電表測量主機板各區電壓;而在 ATX 24-pin 旁邊則是前置 USB 3.1 插座;右上角有著開機 START 與重開 RESET 按鈕,並有著 Safe Boot 安全開機與重試 ReTry 按鈕;對於安裝多卡的玩家,有著 4 DIP 指撥開關(Safe Boot / ReTry 按鈕旁),可透過開關關閉對應的 4 組 PCIe 插槽,如此一來在測試多卡問題時,就無須將顯示卡移除。

    右上角還有著 DIMM.2 插槽、3-pin 數位 RGB 針腳與 CPU 風扇插座。


    ↑ 主機板右上角,集結各式開關與控制按鈕。


    ↑ CPU 8 相數位供電。


    ↑ CPU 採 8+4-pin 供電輸入。


    ↑ 左上角 I/O 外殼也有著髮絲紋與金屬銀的造型。


    主機板左下角,則有著 6 組 SATA 與 1 組 U.2 等連接埠;且在主機板右側下方,則有著整條 RGB 燈光效果。

    RAMPAGE VI EXTREME 設有雙 BIOS 設計,在主機板右下角紅色按鈕 BIOS Switch 按鈕,按下後即可切換 BIOS,確保主機板運作正常;而 PCH 下方則有著水冷偵測、VROC、EXT FAN、前置面板控制針腳。


    ↑ 主機板右側的 SATA 與 U.2 連接埠;底下則有著 RGB 燈光。


    ↑ 紅色按鈕即是 BIOS Switch 按鈕。


    PCIe 插槽則提供基本 4 組 PCIe x16,最高可支持到 4 卡 x16, x8, x8, x8 SLI 或 CrossFireX;此外還有著 1 組 PCIe x4 擴充,此外 x16 插槽都有著金屬外殼,可增加插槽的耐重與耐壓力。


    ↑ 4 組 PCIe x16、1 組 PCIe x4。


    後方 I/O,同樣已經欲裝 I/O 背板,如此一來 DIY 裝機時更省了麻煩,且可增加接頭與插槽的緊密性,更可杜絕灰塵;後 I/O 提供 Clear CMOS 與 USB BIOS Flashback 按鈕,與兩個金色 2x2、黑色 1x1 Wi-Fi 天線接孔。

    後方有著 8 組 USB 3.0 與 2 組 USB 3.1 Type A /C 介面,後方 I/O 相當充裕;黑色的 RJ-45 插座則是連接 10GbE LAN,同樣可向下相容 1GbE 與 5GbE,另外紅色的 RJ-45 插座則是 Intel GbE LAN;至於音效輸出,除了是鍍金插座之外,通電後更有 LED 背光,讓玩家在連接音效裝置時更便利。


    ↑ 主機板後方 I/O 背板。


    ↑ 連接電源之後,後方的 3.5mm 音效接孔則會透過 LED 背光,區分不同的連線功能。


    而 PCH 下方藏著一組 M.2 插槽,這組則是使用 PCH 通道,支持 SATA 與 PCIe,只可惜這套 RGB 盔甲並非金屬材質,無法連代替 M.2 進行散熱。


    ↑ 鬆開螺絲即可取下外殼安裝 M.2 SSD;內部盔甲採用透明材質,目的就是未了讓 RGB 燈光可均勻擴散。


    ↑ 也因此塑膠外殼就無法替 M.2 散熱了。


    ROG RAMPAGE VI EXTREME 主機板用料

    緊接著便來細看主機板上的 CPU、RAM VRM 與板載晶片等用料。


    ↑ 卸下散熱片、RGB 盔甲後的主機板完整外觀。


    ↑ 主機板背面。


    ↑ 記憶體這側採用 2 相 DiGi+ ASP1250 數位供電。這區有著 PCIe 開關(4 DIP 指撥開關),以及記憶體、開機燈號指示。


    ↑ CPU 供電使用 DiGi+ EPU ASP1405 控制器。


    ↑ CPU 採用 8 相供電,每一相有著 IR3555 整合型 MOSFET、電感與電容。


    ↑ 另一側記憶體  2 相 DiGi+ ASP1250 數位供電。


    ↑ 後方 I/O 使用的 ASM1074 USB 3.0 擴充晶片。


    ↑ Aquantia AQC-107 10GbE 網路晶片,可向下相容 1GbE 網路。


    ↑ 後方 I/O 使用的 ASM3142 USB 3.1 控制晶片。


    ↑ NUVOTON NCT6796D 環控晶片;右上角則是 Intel I219V 網路晶片。


    ↑ ROG SupremeFX 8ch S1220 音效晶片與 ESS SABRE9018Q2C DAC/AMP 晶片。


    ↑ 提供給 VCCIO 與 VCCSA 的兩相 Digi+ ASP1405 數位供電。


    ↑ ASUS Pro Clock 時脈產生器,可透過主機板的 TPU 連動 EPU 與 Pro Clock 晶片,提高 CPU 超頻性能。


    ↑ 一字排開的 ASM1480 PCIe 切換器。


    ↑ BIOS 電池則是直接黏在主機板上(空間不足所致),電池上方有顆 STM32F072CBU6 ARM 微控制器 MCU。


    ↑ TPU 控制 EPU 與 Pro Clock 讓超頻更穩的晶片;右手邊則是 ROG 晶片。


    ↑ TPU。


    ↑ X299 晶片組。


    ↑ 前置 ASM3142 USB 3.1 控制晶片。


    ↑ 前置 ASM1074 USB 3.0 擴充晶片。


    ↑ BIOS 則位於主機板背面。


    ↑ PCH 與 VRM 散熱鰭片;VRM 散熱鰭片透過熱導管連接,銜接至後方 I/O 區域,並替 10GbE 網路晶片散熱。


    ↑ RGB 盔甲,內部都是半透明材質,外殼上則有金屬銀的處理。


    ↑ 金屬背板上的 ROG 電路板。


    ROG RAMPAGE VI EXTREME 配件一覽

    配件方面更是相當齊全,有著 ROG 大貼紙、說明文件、杯墊之外,6 條 SATA 線材、3 條熱敏電阻,以及 2-Way / 3-Way / 4-Way SLI 橋,與擴充用的 EXT_FAN 電路板與連接線材;此外還提供 VRM、DIMM.2 專用風扇支架、RGB 燈條延長線、顯示卡支撐架等配件。

    高階板子,都將驅動、工具放進 USB 當中,所以就不用再準備光碟機了。


    ↑ 基本配件大全套。


    ↑ VRM 散熱支架,可安裝 50mm 或 80mm 的散熱風扇。


    ↑ 只不過主機板上方這區域只有 CPU_FAN 與 OPT_FAN 插座兩組,若安裝時可能要使用擴充板來擴充風扇數。


    ↑ DIMM.2,可安裝兩組 NVMe SSD,並使用 CPU 通道可建立 VROC 陣列。


    ↑ DIMM.2 散熱支架,同樣可安裝 50mm 或 80mm 的散熱風扇。


    ↑ 主機板提供 1 組 4-pin RGB 針腳與 2 組 3-pin 數位 RGB 針腳,延長線則各提供一組。


    ↑ 1 組是 2x2 天線另一組則是 1x1 天線。


    ↑ 顯示卡支撐架,可直接鎖在機殼 PCIe 槽上。


    ↑ 實際安裝,需注意機殼的相容性(部分機殼在 PCIe 檔板這有突起物,可能導致無法安裝支架)。


    ROG RAMPAGE VI EXTREME BIOS 設定

    BIOS 提供 Extreme Tweaker 超頻介面,內有著完整的超頻項目可讓玩家調整,並有著 AVX Offset 設定等選項;而在進階 CPU Storage Configuration 設定當中,則可將主機板的 PCIe、DIMM.2、U.2 開啟為儲存裝置,讓玩家建立 VROC 陣列。

    而在進階內建裝置設定中,更可調整 DIMM.2 的 M.2_1 是使用 CPU 通道或者 PCH 通道,板載相當多的功能,都可在 BIOS 中微調。


    ↑ BIOS 概要頁面,有著電腦基本資訊。


    ↑ Extreme Tweaker 超頻時脈設定。


    ↑ Extreme Tweaker 電壓控制。


    ↑ CPU Storage Configuration 可將 PCIe 獲 DIMM.2 指定為儲存裝置開啟 VROC。


    ↑ 內建裝置設定,可調整 DIMM.2 的 M.2_1 使用的通道。


    ↑ 內建裝置設定。


    ↑ 啟動設定選單。


    ROG 超值軟體 給的更多

    ROG 有著強悍的硬體設計之外,軟體方面給的更多,讓玩家可免費享受一些額外的軟體功能,像是 AI Suite 可用來管理主機板 TPU、EPU、Fan Xpert…等快速超頻管理工具,並監控水冷、風扇等資訊;GameFirst IV 網路優化軟體,可自動依據應用類型來排序優先權,並利用 LAN + Wi-Fi 來保證遊戲連線品質;Sonic Studio 與 Sonic Radar 則是用來控制主機板音效,以及將遊戲音效對應至方為雷達上的超強硬用;除此之外,更提供 RAMCache、CloneDrive 等免費應用,讓玩家可透過記憶體加速磁碟,或透過電腦來複製磁碟。


    AURA Sync

    如今華碩旗下具備 AURA RGB 燈效的產品已相當多,像是 ROG Claymore 機械式鍵盤、ROG Spatha、Gladius II、Pugio 等電競滑鼠,以及 STRIX 顯示卡與 ROG、STRIX 主機板等產品;倘若各個產品都獨自亮燈,那充其量就是台電子花車而已,因此華碩將其整合,讓主機板統一燈號,達到各個裝置同步燈光效果。

    新版本 AURA Sync 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功能,像是有著 RGB、HUE 色盤控制,並可調整色彩的明亮度與色彩飽和度,而某些燈效中更可控制燈光變化的速度,比起上一版本有著更多的控制功能,而在 AURA Sync 設定頁面中,更可調整 ADD strip 的控制燈數。

    而 AURA Sync 軟體,除了可用來控制主機板各部位燈光之外,也能統領顯示卡、鍵盤、滑鼠等周邊,達到燈效同步,昇華燈光裝飾作用,甚至連 RAM 記憶體的燈光都可一同控制。


    ↑ AURA Sync 除了可控制主機板燈光燈效之外,更可同步其他 AURA 周邊裝置。


    ↑ 帶有 2D 層次的 RGB 燈光效果。


    ↑ 不同角度的燈光變化又不一樣。


    ↑ 第一次看到這張點燈後的樣子,真的讓人動心。


    ↑ 年度最美 RGB 燈光主機板。


    ↑ 可控制一般 4-pin RGB 燈條與 3-pin 數位 RGB 燈條。


    LiveDash

    華碩新系列高階主機板,都將原本的 Q-LED 指示燈號,改為進階版的 OLED 顯示器,LiveDash 於開機時會顯示目前開機狀態與 Q-CODE,方便玩家排除問題,而在開機後之後則可顯示 CPU 時脈、溫度、電壓等基本資訊,玩家亦可透過 LiveDash 軟體修改顯示的文字、圖形,甚至啟動為音樂模式。


    ↑ LiveDash OLED 控制項目。


    ↑ LiveDash 資訊展示效果。


    AI Suite 3

    AI Suite 集成 TPU、EPU、DIGI+ 電源控制,以及風扇控制 Fan Xpert 4,讓玩家可以透過這套軟體來控制、微調電腦設定;並有著 5-Way 優化功能,可自動將電腦調節為性能模式提升效能。


    ↑ AI Suite 3 可快速替電腦超頻,亦可監控電腦資訊、調整風扇轉速。


    MemTweaker

    可讓玩家透過軟體,直接調整 8 組記憶體的各項 Timing 參數。


    ↑ 提供給進階玩家使用的記憶體參數調整。


    GameFirst IV

    為了提升玩家進行遊戲時的網路順暢到,華碩採用自行開發的 GameFirst IV 網路優化軟體。GameFirst IV 基本上無須任何操作,預設採智慧模式運作,會依據應用優先權來調整封包,以達到順暢網路遊戲體驗,而在新版本中更可結合 Wi-Fi,將瀏覽器、Line 等應用設定為使用 Wi-Fi 頻寬,而遊戲或者影片串流,則可繼續使用乙太網路來連線。


    ↑ 透過 GameFirst IV,更可有效利用主機板的 10GbE / 1GbE LAN 與 Wi-Fi,將應用分散給不同的網路晶片,提升整體連線品質。


    Sonic Studio III & Sonic Radar III

    新一代的 Sonic Studio III 軟體,除了可透過 Sonic Studio Effects 強化音效之外,更強的是能夠依據不同應用,來指定音效輸出的路徑,例如:用電腦觀看電影時,可以直接透過 HDMI 輸出影音訊號給擴大機,而擴大機再分別將音訊出給音響、影像輸出給電視使用;而當在遊戲時,也可以自動將遊戲音訊,輸出給電競耳機,讓玩家無須手動切換,一切音效管理通通交給 Sonic Studio III 即可。


    ↑ Sonic Studio 基本設置,可開啟 Sonic Studio Effects 強化音效。


    使用上,Sonic Studio III 會自動偵測應用程式,接著在高級設定當中,將 DEVICE ROUTING 給開啟之後,就能依據不同應用來選擇輸出的音訊裝置;且可以依據不同應用來設定音效與等化器,並可將設定儲存起來進行備份。


    ↑ 高級設置中,可依據應用程式來調整音效路由,讓不同應用輸出至不同的音效裝置。


    ↑ 錄音強化功能。


    Sonic Radar III 則是分析遊戲音訊,並透過雷達顯示,將聲音的方位給「指示」出來,對於需要聽音辨位的遊戲,這功能對於初學者可以說是相當強大,新版本的 Sonic Radar III 提供了雷達、3D 指針與信號顯示器,讓玩家可以看見聲音方位;Sonic Radar III 在《鬥陣特攻》遊戲當中也相當有效,不論敵友只要聲音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顯示在雷達上,而在軟體的編輯頁面當中,也能設定圖像的透明度與位置,喜愛射擊遊戲的玩家,但又是聽力苦手的玩家,可以試著用這套軟體來試試。


    ↑ Sonic Radar III 遊戲測試影片。


    ↑ Sonic Radar III 效果預覽,玩家可先播放音樂,試試效果;編輯頁面中,則可調整雷達、3D 指針與信號的顏色、位置等屬性。


    ↑ 設定頁面中,會自動掃描啟動的遊戲,若支援的遊戲則會列在此清單中。


    ↑ 預設開啟 Sonic Radar III 與支援的遊戲後,啟動遊戲就會看到雷達指示,若各位想手動開關,則有熱鍵可以設定與使用。


    ↑ 設定中更提供音效引擎調整功能。


    CloneDrive

    可以讓玩家複製或對拷 HDD 和 SSD,若各位發現硬碟最近出現噪音、不穩定,或透過軟體檢查時發現問題時,就能透過 CloneDrive 對硬碟進行 1:1 複製;或當各位想將系統升級成更大容量的 SSD 時,完全不需要重新安裝系統,即可透過 CloneDrive 來進行複製,除複製之外也能將硬碟的資料,轉存成映象檔來保存。


    ↑ CloneDrive 使用時,只要選擇好來源磁碟,以及目的磁碟之後,就能開始對拷,操作相當簡便。


    RAMCache II

    此軟體,可以對電腦中的主要磁碟,進行記憶體快取,換句話說就是將一小部分的記憶體,當作磁碟的前級緩衝區,如此一來就能加速磁碟的讀/寫速度;而操作上,只需選擇預加速的硬碟,以及設定快取記憶體容量,容量多寡與各位系統記憶體有關,設定個 1GB 就已相當夠用。


    ↑ RAMCache II,指定硬碟後選擇容量即可,操作相當簡單。


    ↑ 掛上 RAMCache 後的性能。


    RAMDisk

    則可將系統記憶體分配出一小區塊做為磁碟來使用,可用來提升程式快取檔案的速度,但也需注意虛擬的 RAMDisk 關機後資料會消失,因此該軟體會自動回存 RAMDisk 的資料至系統碟當中,使得關機速度會變慢,但可讓玩家有著超高速的儲存池可使用。


    ↑ RAMDisk。


    Keybot II

    縱使玩家使用一般無巨集的機械式 / 薄膜鍵盤,只要將鍵盤 USB 連接在主機板後方 Keybot USB 埠之後,即可透過此軟體來自定義鍵盤 F1-F10 的按鍵功能,指派巨集、字串、功能或捷徑等按鍵,這也是 ROG 提供給玩家的超值附加功能。


    ↑ Keybot II。


    ROG RAMPAGE VI EXTREME 主機板效能測試

    接著便透過各式評分軟體,來測試 ROG RAMPAGE VI EXTREME 搭配 Intel Core i9-7980X 處理器,在主機板預設設定下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7980X
    主機板:ROG RAMPAGE VI EXTREME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4-32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系統碟: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電源供應器:Antec TruePower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高效能)

    CPU-Z 檢視 Core i9-7980XE 完整資訊,處理器代號 Skylake-X,為 14nm 製程的 18 核心 36 線程處理器;主機板使用 ROG RAMPAGE VI EXTREME,X299 晶片組;記憶體使用 4 DIMM 四通道 3200MHz;接著透過,CPU-Z Bench 進行測試,Core i9-7980XE 單線程 494.5 分、多線程 7322.8 分。


    ↑ CPU-Z 處理器資訊。


    使用 CPUmark 99 測試,Core i9-7980XE 獲得了 737 分;接著再使用 wPrime 測試處理器的多線程運算能力,預設 4 Thread 進行測試 32M 花了 9 秒計算、1024M 則要 278.5 秒,接著將多線程改為 36 Thread 再測試一遍,32M 只需 4.5 秒計算、1024M 則要 58.2 秒就完成。

    而 CINEBENCH R15 測試,單 CPU 獲得 193 cb,多核心運算 3364 cb,多核心運算能力比起單核強了 17.40x。


    ↑ CPUmark 99 測試 737 分。


    ↑ wPrime 測試,4 Thread 32M – 9s、1024M – 278s、20 Thread 32M – 4.5s、1024M – 58.2s。


    ↑ CINEBENCH R15 測試,CPU Single Core 193 cb,CPU 3364 cb。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i9-7980XE 花費 56 秒完成渲染。


    ↑ Corona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可分別測試電腦的 CPU 與 GPU,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速度,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i9-7980XE 花費 38 秒完成渲染。


    ↑ V-Ray Benchmark。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雙通道記憶體,運行在 DDR4-3200 MHz 時脈,記憶體讀取 89,688 MB/s、寫入 79,079 MB/s、複製 77,934 MB/s、延遲 67.6ns。


    ↑ AIDA64 記憶體測試。


    壓縮測試,先使用 WinRAR 進行測試速度為 21,331 KB/s,而 7Zip 測試則有著 93018 MIPS 的表現。


    ↑ WinRAR 測試。


    ↑ 7Zip 測試。


    CPU 影音轉檔方面,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進行測試,i9-7980XE 有著每秒 59.3 fps 的處理能力;而 X265 FHD Benchmark 則有 64.1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儲存測試,則針對 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進行測試,以 SSD 960 PRO 作為系統碟,並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取 3,445 MB/s、寫入 2,004 MB/s,4K 讀取 896.3 MB/s、4K 寫入 833.0 MB/s;而 Anvils 測試,4K QD16 隨機讀寫分別是 155K、244K IOPS。


    ↑ CrystalDiskMark SSD 960 PRO。


    ↑ CrystalSSDMark SSD 960 PRO。


    ↑ Anvils SSD 960 PRO。


    PCMark 10 測試,於 Extended 完整測試中獲得 7,803 分,其中 Essentials 基本電腦測試中獲得 8,627 分,整體電腦在程式啟動、視訊會議、網頁瀏覽等基本操作上相當順暢;而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則獲得 7,394 分,於試算表、文書輸入等操作表現上也相當順暢;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獲得 9,555 分;而 Gaming 遊戲上則獲得 16,438 分。


    ↑ PCMark 10。


    繪圖效能測試,搭配 NVIDIA GTX 1080 FE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6,341 分,而在不同解析度下的 Fire Strike Extreme 與 Ultra 測試中分數相當。


    ↑ 3DMark Fire Strike Physics 26,341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Physics 26,235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Physics 26,337 分。


    ↑ 3DMark Time Spy CPU 11,352 分。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CPU 7,906 分。


    而 UNIGINE 遊戲引擎的 Heaven 測試於 Extreme 設定下獲得平均 137.4 fps、Valley 平均 103.3 fps,而最新的 Superposition 1080p High 測試則是平均 81.56 fps。


    ↑ UNIGINE Heaven 137.4 fps。


    ↑ UNIGINE Valley 103.3 fps。


    ↑ UNIGINE Superposition 81.5 fps。


    總結

    ROG RAMPAGE VI EXTREME 第一眼就能讓玩家感受到 RGB 魔幻魅力,亦是目前 RGB 燈光效果下最漂亮的一張主機板;而除了外觀的絢爛之外,RAMPAGE VI EXTREME 更提供各種高端規格,可推動 Core i9-7980XE 18 核心性能怪獸,並有著最高 DDR4 128GB 擴充,讓需要影音工作站等級玩家,又有了新的選擇。

    RAMPAGE VI EXTREME 透過 DIMM.2 擴充 M.2 介面,更直通 CPU PCIe 通道,可建立 VROC RAID 陣列,將儲存 IOPS 升到極速;另一方面更可 4-Way SLI 或 CrossFireX 多顯技術,打造最強悍的算圖工作站;網路連線更是囊括高階晶片,有著內建 Aquantia AQC-107 10G LAN,讓內網儲存傳輸更快速,並有著 Intel 1GbE LAN 相輔,無線網路更可達 802.11ad 60GHz 的最高傳輸速率。

    這張 RAMPAGE VI EXTREME 無疑是 X299 主機板的最高階產品,提供各式各樣的旗艦功能,讓頂尖玩家可享受到最新的科技與速度;倘若玩家亦是超頻箇中好手,更可將 Intel Core-X 處理器極致性能完美發揮,今年最頂級的主機板「ROG RAMPAGE VI EXTREME」。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2-23 21:09 , Processed in 0.104656 second(s), 4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