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透社報導稱,晶圓代工廠格芯(原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指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涉有不公平的競爭行為,並向歐盟執委會的反壟斷機關要求調查一事。
報導指出,格芯對台積電的指控包括以忠誠折扣、排他性條款或罰款等方式威脅客戶,這嚴重影響到包括格芯在內的其他行業參與者的競爭力,格芯要求歐盟官方應注意到少數幾家業內參與者獨霸半導體產業的現象。
針對上述消息,格芯發言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格芯並未主動向歐盟提起投訴,而是在全面配合歐盟的反壟斷調查。」
格芯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官方聲明中表示:「我們對歐盟調查市場反競爭條例以及半導體行業濫用市場壟斷地位的行為一點也不詫異。長期以來,半導體行業就是寡頭壟斷,比如台積電。正如研究機構ICInsights指出的那樣,它對供應鏈產生了無形的鎖定。監管者需要對此密切監控,格芯也自然會全面配合歐洲監管機構,對歐洲和全球的主要產業領域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而對於格芯的指控,台積電官方回應稱,目前並未收到任何主管機關行文,一旦有類似要求,台積電必定全力配合調查。台積電發言人表示:「台積電一向是謹慎守法的企業,外界指控的事情皆與事實不符,台積電是憑藉紮實的基本功以及技術領先的實力,才能與客戶建立當前的信任關係。」
事實上,在兩大晶圓代工廠之間虛與委蛇的背後,是越發激烈的晶圓代工市場的爭奪戰。
目前,台積電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領先其他對手。根據ICInsights的調查報告,台積電去年合併營收接近300億美元(294.88億美元),市場佔有率高達59%;排名第二的是格芯,去年合併營收為55.45億美元,市場佔有率僅11%。緊隨其後的是台灣聯電,去年營收45.82億美元,市場佔有率為9%。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台積電每年都投入上百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旨在努力保持領先地位。而在明年上半年,台積電將率先量產7納米製程。
而格芯CEO桑傑·賈(SanjayJha)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也透露,格芯已經宣布7納米技術將於2018年製成,然後會隨著成本的降低實現量產。「7納米后我們會投入5納米晶元的研製。5納米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面世。」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過,在摩爾定律放緩的背景下,晶元製造商都在應對新的機遇和挑戰。Gartner研究副總裁、晶元行業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生產方面的技術進步放緩了,設計和軟體方面的能力就更加重要了,這也加速了行業的整合。」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格芯就持續虧損。2016年上半年虧損13.5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凈虧損擴大67%,且超過2015年全年13億美元的凈虧損。
不過,格芯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上半年的虧損是在公司整體戰略的計劃之內,因為半導體代工需要巨大的投資,不斷進行工藝的研發,才能持續產生差異化。公司不僅在14納米和7納米方面的研發投入巨大,還啟動了FD-SOI工藝的研發來提供針對移動行業的需求。」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