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今年第一季,華碩 ROG 發布了三款新的電競滑鼠,分別是 Gladius II、Impact、Evolve,其中除了 Gladius II 之外,另外兩款隸屬於整併至 ROG 底下的 ROG Strix 系列,兩個系列的主要區隔可以從微動快拆的有無簡單分辨出來。新的 ROG Strix Impact 在外型上與先前 ROG Sica 相仿,主要面相 MOBA 遊戲玩家,殼體維持小型化的對稱造型同時一些細節上做了修改,並且導入 RGB 燈光與 Aura Sync 燈光同步功能。
包裝與內容物
![]()
包裝正面一覽,Impact 的外盒與目前華碩的 ROG Strix 系列顯卡採用相同的設計風格,均為彩色 STRIX 字樣搭配產品圖。
![]()
![]()
外盒左右兩側標有幾組特色說明,包含支援 Aura Sync 燈光同步、輕量化的設計、採用 50 萬次點擊壽命的歐姆龍微動開關以及具備 DPI 按鍵等。
![]()
背面則有比較詳細的規格列表。
![]()
內容物包含滑鼠本體,ROG 貼紙以及說明書。
![]()
線材採用固定式設計,為了靈活度考量,線材採用較軟的橡膠材質,沒有額外包上編織網,USB 鍍金處理避免氧化。
![]()
滑鼠正面一覽。
![]()
![]()
左右兩側後方採用 ROG 系列特有的馬雅紋,結構上與 Sica 也有些許差異,上蓋部分捨棄原先的雙色作法,增加握持的結構強度。
![]()
左右鍵部分切割,上方滾輪橡膠同樣也導入馬雅紋設計,並額外增添一組 DPI 按鍵與指示燈。
![]()
滑鼠底部一覽,感應器配置於中央,鼠腳採前二後一的設計,並在周圍添加凹槽方便更換,同時由於取消了微動快拆設計,Impact 在殼底也就沒有 Sica 預留的拆卸孔。
![]()
DPI 按鍵與指示燈位於子板,線材可拆,後側配有一組 RGB LED 並利用上蓋框體導光遮光。
![]()
DPI 按鍵採用方形微動,指示燈為白光並加上黑色遮光罩。
![]()
左右鍵採用新款大陸製 D2FC-F-K (50M) 藍點歐姆龍微動開關,滾輪為傳統編碼器結構,編碼器選用 TTC 製品。
![]()
感應器搭載 Pixart PMW3310 這款光學感應器,靈敏度最高可支援 5000 DPI。
![]()
燈光等相關控制則交由 Sonix SN32F235 這款 32bit ARM MCU 負責。
軟體與燈光設定
![]()
軟體部分統一由 Armoury 來進行控制,在按鍵頁面可自由設定 6 顆按鍵的對應功能,除了一般的滑鼠功能外,也支援鍵盤按鍵、巨集、Windows 內建的捷徑功能組合以及多媒體按鍵操控。
![]()
而主要的靈敏度、polling rate、button latency 以及加速設定在效能頁面這邊都能找到,Impact 提供了 2 段的 DPI 切換並能夠從指示燈部分得知目前的狀態,DPI 部分支援 50 至 5000 的設定,最小單位為 50,預設的 polling rate 與 button latency 分別設定在 500Hz 以及 12ms。
![]()
背光方面 Impact 支援恆亮、閃動、多彩循環以及觸發這幾種燈光效果,顏色的挑選上提供了色環、三色色塊以及 RGB 色碼讓使用者輸入,並提供 5 段亮度調整,DPI 指示燈就只有單純的開啟或關閉選項。對於僅選購 ROG 周邊而沒有其他華碩板卡的使用者,Armoury 本身也提供周邊共用的同步燈光設定。
![]()
在巨集部分,Armoury 採用的是常見的錄製用法,並可紀錄實際延遲或是採用固定式的設計,針對多次的操作指令也提供 toggle、播放次數以及僅執行一次的選項,實際錄製時除了鍵盤輸入外,滑鼠點擊操作也包含在內。
![]()
結語
Impact 如同他的前輩 Sica,是一款徹頭徹尾的 MOBA 用鼠,小型鼠身結合輕量化的配置也讓他在移動時能夠更靈敏,左右鍵手感清脆,並維持 ROG 一貫的左右鍵切割加強在點擊方面的速度與爆發力,而滾輪段落感較為含糊,滑鼠中鍵力道適中。在工作高度方面以光碟片進行測試,到第三片光碟停止,LOD 設定在 2.4 - 3.6mm 間。對於執著於 MOBA 的遊戲玩家不妨試試這款具有 RGB 燈光的電競滑鼠。
來源: [XF] RGB 燈光加持 ASUS ROG Strix Impact 電競滑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