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可穿戴設備可能不需要你開關,因為它一直在線。
非常不同於智能手機市場,那裏 20% 的主要用戶購買了大約 80% 的產品。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和可穿戴市場的未來地圖會是一個長尾圖——一個高度碎片化的市場。
根據美國技術調研與咨詢公司 Gartner 發布的最新報告,到 2017 年, 50% 的物聯網終端產品(可穿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來自成立 3 年以下的初創企業。也就是說那些有可能改變我們生活的產品,現在還在又一個車庫創業者的腦袋裏。5 年後,一半左右的產品會迎來銷售的引爆點,另外一半會繼續邊緣化,但是這個市場上的產品將會異常豐富。
Gartner 預計,整個物聯網中最好賣的產品會是 LED 智能燈泡,在 2020 年時年出貨量可以達到 10 億件。而可穿戴設備中最受歡迎的將是頭戴式藍牙耳機,到那時銷量將高於每年 1 億件。我們現在所談論的智能手錶、智能服裝、智能眼鏡、手環以及其他運動監測設備,將會密集地排列在年出貨量略小於 1 億件的軸線上。
到 2020 年,戴在手腕上、別在身上或者戴在頭上的都算上,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超過 5 億件。整個物聯網將有 100 億的出貨量。
如果你對這些數字沒有概念,可以用今年的數字做個對比。今年 Gartner 預計,智能手錶、手環和運動監測設備的出貨總量將達到 7000 萬件,比 2014 年增加 38%——一個大額兩位數增幅。而在接下來的 5 年裏,可穿戴設備將很可能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
但即使如此,未來 5 年,可穿戴設備仍然無法動搖手機的地位。它將作為智能手機延伸的觸腳,用傳感器為手機提供可供分析的數據。手機的背後,是雲存儲和雲計算中心支持的數據分析。
總有一些新的技術會更受歡迎。其中“保持一直在線技術”將會是一個趨勢。Gartner 預計,智能可穿戴設備將會普遍配置 DSP 芯片,一種快速處理語音通話信息的芯片。大部分手機通過它保證我們聽到的對話幾乎沒有延遲。Siri 等語音助手的流行,會成為不便輸入文字的智能可穿戴產品人機互動的主要方式。
然後,更靈敏的光電半導體將嵌入耳塞式耳機、臂帶或腕帶等可穿戴式運動產品。更細緻的觸覺反饋技術,比如 Apple Watch 上的線性諧振致動器,將提供更好的互動體驗。一種低電量消耗的微控制器,將會持續監控感測信號,在必要時將主處理器從自動休眠模式中喚醒,以降低電量消耗。柔性電池和適形傳感器,這些一度應用到電子紋身上的技術,也會被越來越多利用起來。
Gartner 的研究主任 Annette Zimmermann 在採訪中特別提到,Apple Watch 的出現讓智能可穿戴設備備受關注,想要和蘋果競爭的三星、索尼和聯想等公司,需要拿出更有吸引力的產品,還要在整個生態系統上下功夫。
Gartner 的研究認為, 可穿戴設備廠商追求的應該是產品的高價值,而不是產品的低價格。這種價值來自於更好的垂直解決方案與可穿戴設備生態體系。三星收購的智能家居平台 SmartThings,蘋果的健康平台 Healthkit 都在嘗試使眾多可穿戴設備產生的數據變得有意義。
資料來源: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