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辦的機器人挑戰賽(DRC)將來自世界各地共 25 支隊伍在 6 月 5 日和 6月6日 匯聚到加州波莫納來角逐共計 350 萬美元的獎金。
(參加本屆 2015 DRC Fina 的部分隊伍)
這種看似「瘋狂的」的賽事已經不是 DARPA 第一次舉辦了,早在 2004 年 DARPA 就在沙漠中舉辦了獎金達 100 萬美元的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比賽的內容是在一定時間內制造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現在無人預的情況下行駛 142 英哩。當然,車輛行駛的路段多為石礫,急轉彎坡道,沒有任何車道線及路標,車輛只能通過 GPS 導航來完成任務。
在那次無人駕駛比賽中催生出了許多優秀團隊,有不少參賽人員先後被 Google 錄用並開發出真正能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
然而今年的DRC Final 的任務主題是——救援。
(本屆比賽上參賽機器人需要完成的 8 件救援任務)
由一場災難而受到啟發的競賽
這次 DARPA 以救援機器人為主題的靈感來自於 2011 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盡管在事故現場上救援隊伍派出多架救援機器人,但由於通訊的限制及事故現場等原因,那些救援機器人不但沒起到任何作用,還添了不少麻煩。
本屆機器人挑戰賽主旨在召集全世界研發人員通過比賽而產生突破性的軟體及硬體技術,進一步促進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舉辦方希望在本次比賽出現的部分功能可在今後代替人類去執行危險人物,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傷亡並挽救更多生命。
由於我們生活及工業的日常工具都是為人類設計的,所以救災機器人必須要能夠模仿人類去操縱工具。這也是 DARPA 選擇與波士頓動力公司合作,利用 Atlas 機器人為創造平台的一大原因。
(最像人類的機器人 Atlas)
在 DRC 決賽上,各參賽隊伍的機器人需要在 1 個小時內完成駕駛,下車,開門,擰扳手等擬人化操作。盡管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十分簡單,但是讓機器人做到,那真是難上加難。
(本屆 DRC 決賽上參賽機器人在無人幫助情況下需要按照流程逐步完成任務)
將科技前沿與實際用途相結合
雖然這些機器人在視頻中的表現有點「蠢萌」,但實際上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機器人所應用的技術非常前沿且實用。
DARPA 通過「一較高下」的方式促使各個團隊的前沿技術應用於實際用途,大大的增加了人工智能的可應用性。也許不久以後這些在比賽上出現過的功能在就可以影射到具體產品上。
入圍決賽的團隊必須先通過虛擬機器人挑戰賽及初試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裏 DARPA 會綜合考核團隊的軟硬體開發能力。通過審核的這些隊伍將收到由波士頓動力提供的一部 Atlas 和部分研發經費。當然,這些團隊也採用可以自己研發的試驗機參與比賽。
在參賽隊伍裏不乏有來自卡內基梅隆,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開發團隊,也有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等高科技研究所的研發人員。這些由「名家之手」打造的機器人形態各異,驅動方式,重量體積和實現功能都千差萬別。
(來自 NASA JPL 的 RoboSimian,因其爬蟲般的外形在 25 支團隊中被譽為「最不像人的機器人」)
經過兩天的鏖戰,一支來自韓國的團隊(Team KAIST)和兩支來自美國的團隊 (TEAM IHMC ROBOTICS&TARTAN RESCUE) 獲得了冠軍(同取 8 分)。值得一提的是,多次獲得 DARPA 相關比賽獎項的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 TARTAN RESCUE 團隊憑借新一代 CHIMP(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智能移動平台) 又一次站在了 DRC 的冠軍獎台上。
CHIMP 不同於 Altas 的雙足行走方式,它採用四足履帶行走方式,這樣就避免了機器人行走在不平坦地形上的失衡問題。CHIMP 還採用高階操作命令及低階自治運動混合的方式來彌補災難救援時的信息通信的局限性。在處理問題時,操縱者只需提供給 CHIMP 的一個基本指令即可實現機器人的自主行動。
其周身 360°的傳感器也能夠視時模擬災難現場的 3D 圖像傳送至上位端。而且 CHIMP 可以憑借三指手爪及特別設計的驅動關節完全適應人類的操控方式。
不同於 CHIMP 的「四足行走」方式,在此次比賽上以 44 分 28 秒的時間拿到冠軍的韓國團隊 Team KAIST 開發的 DRC-HUBO 有著明顯的亞洲風格。
(DRC-HUBO 外形與日本 ASIMO 同屬於一種風格)
「HUBO」項目系列從 2002 年就已經開始運作。既不同於 CHIMP 的履帶行走方式也不同於 ALTAS 的液壓驅動,DRC-HUBO 通過電機控制實現姿態控制,並結合多年積累的行走算法,能夠使 DRC-HUBO 完成不同程度的步伐及彎曲動作,而且它有直立行走,下跪通過輪子滑動兩種行動方式,極大增加了 DRC-HUBO 的通過性。
(DRC-HUBO 的兩種不同行走方式)
與其說是機器人領域中的奧運會,不如說是一個「世博會」
DARPA 機器人挑戰賽不僅僅是一個「比較誰更全能」的競賽,還有很多面向非參賽人員的互動供大家參與。
在 2015 DRC Final 上參展的團隊多大 77 家,其中不乏有 GE,NASA 約翰遜航天中心等專業科學研究院,也還有很多面向愛好者和創客家的創新展商。
例如 SoCal Maker Convention——主要面向於電子硬件愛好者展示並普及 Geek 範兒的產品社區。該社區十分關註愛好者對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展台上,你們不僅可以親手操縱無人機和 3D 打印機,還可以學到許多關於硬體及編程的知識並將它們付諸於一些智能硬體小樣上。
有意思的是,比賽前夕,官方會面向接受中小學教育的美國學生徵集一段 2 至 3 分鐘的視頻(Robots 4US),具體內容為闡述你所認為的機器人該如何幫助人類改變生活。賽會評為將會從「觀點,語言,創意,視頻質量」等出發點進行評判。獲勝的五位小朋友將會受邀全程參觀本屆機器人挑戰賽決賽。
正如 DARPA 所期望的那樣,大家在這裏不只是觀看刺激的機器人競賽,更能近距離接觸科技前沿,從而相互激發新想法。
這場「不僅限於名次」的科技盛會進一步拉近了人類與機器的距離,人工智能不是那個只能從文獻或者期刊上了解到的高大上領域。不久後的你將改變世界。
舉辦過無人駕駛競賽,又舉辦了救援機器人比賽,下一次該輪到什麽領域?
資料來源:GEELP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