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自己在一般家用環境裝3.5" SCSI/SAS HD就很希望有個機箱設
計,以增加自己使用彈性,無奈因為買的多半是15000rpm的HD,高發熱量
幾乎沒有合適的產品。當時的2.5" SAS HD又只有10000rpm就一直沒更換。
直到SSD加速普及化時,低發熱及高效能的存取速度,逐漸地增加了數顆
SSD來用,然而透過轉接盒也不是辦法,剛好ICY DOCK出了這款8合1的2.5"
儲存裝置抽取盒,方便性大增。
以下為簡單數位相機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外盒正面照,採環保紙盒,左上方載明它屬於ToughArmor系列,左下方
簡述產品特色,特別強調它是全金屬製。該公司官網影片秀出ToughArmor
可歷經車輛碾過而完好如初,不過小弟心臟很小顆沒法實地測試。
外盒背面照一樣是九國文字簡述,美中不足的是此款抽取盒僅支援7mm厚度
的HDD/SSD,若是標準9mm厚度或更厚的HDD就要利用前一代六合一的抽取盒。
外盒側邊則是簡述產品的其它特色,也介紹了安裝及散熱機制。
轉接盒裝在塑膠袋內,最上面附著一張安裝說明書。
全部的包裝就是一張說明書、固定螺絲及抽取盒本體,不過其中有個很像
作模型會用到的待拆卸零件設計,蠻好奇是啥?
原來是抽取匣編號提示,共設計了8顆,算是貼心的設計。
使用方式就像說明書那樣安裝法,不過小弟記性還好就暫不用它。
抽取匣前視圖,長方型格狀式被動散熱設計。
只要輕押這邊就可以彈開抽取匣。
側邊安裝處也採鏤空散熱設計,剛好CoolerMaster機殼免螺絲固定可卡住。
h
抽取盒底部採霧黑金屬色系。
抽取匣長這個樣子,外邊附個緩衝彈簧,來個疊疊樂。
安裝2.5" HDD/SSD需鎖上附贈螺絲。
把全部抽取匣拿出後,來個空空的空視圖。
抽取盒背後機構示意,採2組SATA電源接頭,並提供2組主動式散熱風扇以
抽取熱廢氣。
SATA接頭及電路板就長這個樣子。
全部拆光光後的金屬機殼,看起來或許真的有那麼點粗勇。
把SSD裝好後推進抽取盒內。
只要抽取匣安裝HDD/SSD,一推進抽取盒就通電亮出綠燈,讀寫時會閃爍。
不明顯?那把四周燈光弄暗點看仔細。
擺回機殼內,一整個ICY DOCK系列產品,但我不是該公司的人,只是一般
user,剛好滿足我抽換2.5"或3.5" HDD/SSD需求。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701
CPU: i7-3930K oc 4.6G
RAM: Team Xtreem LV DDR3-2400 4G*4
SSD: Sandisk Extreme Pro SATA 6Gb/s 240GB f/w:X21200RL
OS SSD: Fujitsu FSX-240GB SLC SSD 接在H710P上
Raid: Dell H710P 強制掛上LSI MegaRAID 9265-8i Driver
測試碟串接法: 直接把SATA線接在X79 SATA 6Gb/s接頭
OS: Windows 7.1 SP1 Ultimate x64
X79 RSTe Driver: 掛上Intel C600/x99 v4.1.0.1046,不用舊版的v3.x
測試方式以SSD裸接於x79 SATA 6Gb/s作基準,再比較透過抽接盒的速率是
否會出現明顯的耗損率?因測試數據過多,皆自行整理後採Excel圖表彙整
比較呈現。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有些許效能損
耗但差異不大,應該在誤差值內,比較明顯差別在Access Time。
將 Block Size設為8MB,測試循序讀/寫。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轉接及裸接互有
所長,落在軟體測試的誤差範圍內。
AS SSD全測過一輪,並測試Copy Benchmark,因為此套軟與x79 RSTe有點
相容性問題,寫入效能會略低於一般H/Z系列RST速率。
ATTO Diskbenchmar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及2GB,
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兩種模式分別測試。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測試50MB~4000MB的全數容量測試,4KQD32
寫入測試似乎讓MB998一路挨打。
HDTune v5.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File Benchmark選項則
是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
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PCMark 7測試。
TxBench採隨機寫入資料方式,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
將所有的數值作個總結表,比較透過轉接盒後的傳輸耗損率為何?
總結下來透過抽取盒使用的效能與裸接大致接近,儘管MB998的平均值均高於
X79裸接測試值,仍應視為軟體誤差值,基本上兩者使用效率差不多。
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一個5.25"空間裡可安裝8顆2.5"裝置,提供最大使用效率概念。
2. 只需兩組SATA電源降低了多電源線安裝的困擾。
3. 傳輸效率幾乎無損耗。
4. 高硬度的金屬外殼提供2.5" HDD/SSD最佳保護。
5. 簡便的熱插拔抽取設計。
缺點
1. 價格稍高。
2. 不支援9mm或更厚的HDD/SSD裝置。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
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