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ucial Pro DDR5–6400 超頻版記憶體主打的就是一個高 CP 值,少數如這套記憶體只賣 $2,699,還有黑白兩色可選。相較於中、小品牌偶爾超殺的價格,有時也是要賭一把保固。但 Crucial 是業界數一數二的大品牌,過去保固服務算是不錯。
![]()
目前 DDR5 6400 雙通道,16GB x2 的平價款價位大概是 $3,400~$4,000。當然 $4,000~$8,000 的款式也大有人在,可能是有燈光、超頻效能更強…等。
![]()
其他品牌 DDR5 6400 大多標示是 CL32,而 Crucial 這套則是 CL38。相應在價格也便宜了很多,所以我覺得滿有看點的。
![]()
如果真的是預算吃緊的玩家,可能也會選擇 DDR4 的平台搭配過去兩三代的處理器。但現在新平台基本上都是很難選擇 DDR4,就算有,選擇性也少很多,有些甚至只能選擇 DDR5。
![]()
這邊也羅列了一下 Crucial 第一代、上一代、這一代 DDR5 所使用的顆粒,全部都是自家美光顆粒,這也是 Crucial 在品質、保固上相較模組廠更有優勢的地方。
Crucial DDR5–4800,使用 Micron D8BNJ
Crucial Pro DDR5–6000 超頻版記憶體,使用 Micron D8GCD
Crucial Pro DDR5–6400 超頻版記憶體,使用 Micron D8GVH
![]()
相較上一代,感覺這次記憶體外殼金屬散熱片變難拆了。當然這個拆散熱片的行為可能是會破保的,所以請不要輕易嘗試。
![]()
外觀還是跟上代一樣,維持了簡約俐落的造型。有別於上一代 DDR5 6000 拿到的生產地都是 Mexico,這次 DDR5 6400 都是 Malaysia。
![]()
這次搭配的就是 Intel 最新的桌機平台 Arrow Lake,也就是上市前俗稱的第 15 代。由於 Crucial Pro 這套記憶體更早發布,所以在記憶體的包裝上還是寫 12~14 代,但 Arrow Lake 的 DDR5 當然也是可以支援的哦。
![]()
CPU 使用最高階的 Core Ultra 9 285K,等級相當於以前 14900K 這樣的旗艦型號。這代 CPU 算是轉型陣痛期,所以效能進步有限,甚至是倒吸牙膏,但是功耗上倒是有下降。所以有別於過去我通常會在 i9 使用水冷方案,這次我選擇的是風冷的散熱方式。
![]()
選水冷的話,通常就比較不用擔心水冷頭跟記憶體機構干涉的問題,反倒是塔散因為熱管和散熱片造型,可能會卡到主機板上的零件或是記憶體。若插兩條,也就是插在第二條、第四條,也不太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但如果是想插到四條記憶體的使用者,這個是需要多留意的狀況。
![]()
Crucial Pro DDR5–6400 超頻版記憶體是自帶散熱片的記憶體,以摺紙工藝作為外觀啟發,整體是比較樸素務實的造型,也沒有 RGB 燈光,也比較不會有過於挑高而卡到散熱器或是擋到塔散的風扇。
![]()
這顆塔散是 FSP MP7,好處是一開箱他都幫你裝好兩顆風扇了。只要裝好扣具、塗好散熱膏,整個蓋上去就好。不過最後把散熱器鎖在扣具上時,要經過散熱器上開的孔,但是他開的孔太小,我習慣的起子插不進去,只能用 FSP 隨附的。如果是一般消費者用個五年後要拆機,發現沒有適合的起子,整顆 CPU 就出不來了,所以這把起子根本是 CPU 的鑰匙,千萬別搞丟!
![]()
主機板的部分,搭配 ASRock Z890 Taichi Lite。相對原本 Taichi 便宜 $1,000,關鍵規格幾乎一樣,因此在 CPU 和 DRAM 的超頻性能上都不俗。
![]()
SSD 部分搭配 Crucial T705 2TB,是目前消費級規格相當拔尖的 SSD。過去我們有在 Z790 平台上測試過,理想條件下的循序讀寫的確能接近官方標示的 14,500MB/s 和 12,700MB/s。而像這樣的 PCIe Gen5 除了價格高,溫度也不容小覷,所以他自帶了散熱片。其他電腦零組件,就列在這邊。
CPU:Intel Core Ultra 9 285K
Cooler:FSP MP7 BLACK
MB:ASRock Z890 Taichi Lite
RAM:Crucial Pro DDR5–6400 32GB Kit (16GBx2) UDIMM: OC Gaming Memory Black
Graphic:CPU integrated Intel Graphics
OS SSD:Crucial T705 2TB PCIe Gen5 NVMe M.2 SSD with heatsink CT2000T705SSD5
PSU:COUGAR GEX 750W
Chassis:STREAMCOM BC1.1
Monitor:ASUS ProArt PA279CV
OS:Microsoft Windows 11
![]()
首先看到兩條 DRAM 的情況下,因為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預設就可以開出 DDR5 6400,所以開出 XMP DDR5 6400 CL38 是理所當然的。除了這組 Profile,他還有 DDR5 6000 CL36 可以選擇。如果你的電腦兩組都可以開,而你不知道選哪一個的話,我建議選 DDR5 6400 CL38 這組就可以了。
![]()
在第一組 XMP 的條件下,不加電壓直接改時脈,測得能動、能過測的就是 DDR5 7000。
![]()
而第二組 XMP,雖然你可能單看規格參數,不用看測試數據,都知道是第一組比較好,實測也的確是如此。不過有些主機雖然是 DDR5,但他不見得能跑到 DDR5 6400 這個時脈,這時則第二組參數具有其實用性。
![]()
在第二組 XMP 中也嘗試了藉由拉低時序來提高效能,最低能拉到 CL32,CL30 就開不了了。效能也有提升一點點,但沒有拉時脈那麼明顯。
![]()
四條全上的時候,倒是發現一個滿酷的狀況。如果有帶散熱片的記憶體要從外觀分正反面的話,我通常會說有寫產品規格、詳細資訊的那面是背面,正面通常是 Logo。在 DDR5 時代,絕大多數品牌都是把 Logo 面向 ATX 24pin 這側,背面面向 CPU。
![]()
而 Crucial 就不一樣,他們通常是把記憶體的 Logo 面向 CPU,背面朝向 ATX 24pin,比較特別。在安裝黑色這套 DDR5 6400 時,我也是根據以前的經驗順順裝。
![]()
但是安裝第二套白色時,我突然發現裝不進去,那手感就是 DDR5 裝反的手感。這時我才發現 DDR5 6400 這套記憶體,他的黑色款、白色款雖然規格都一樣,但是外觀設計朝向是相反的,算是個意外的插曲。
![]()
後來詢問原廠得知,Curcial 的確在最近部分產品有做這個調整,改為將 Logo 面向外側,顧及大多數消費者的習慣。
![]()
安裝上四條後,直接開出 XMP Profile 1 的 DDR5 6400。這種一派輕鬆其實並不容易,因為通常插上四條記憶體時脈速度會需要降低才能運作。
![]()
如之前在 DDR5 6000 有提到 Crucial 具有 Performance Recovery 這個功能,讓記憶體在插滿四條時也能發揮原本的速度。雖然這代 DDR5 6400 的網站和文宣上我並沒有看到 Performance Recovery 的相關介紹,但四條插下去跑 6400 CL38,沒有遇到問題,甚至最高拉到 DDR5 6800 也有過燒機。所以我想這應該也算是個隱藏功能,如果是想插滿四條記憶體的人,更是不可忽略。
![]()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目前 DDR5 6400 還只有 16GB x2 的選項,並沒有更高容量的版本,所以四條最大容量也只有 64GB。但據我所知,2025 年初將推出 32GB x2 的版本了,那就可以插到 128GB 了!
![]()
假設是一些現在比較省吃儉用的過季平台,但他對 DDR5 的時脈支援沒那麼高。例如手上另一台桌機是 AMD Ryzen 9 7900X 搭配 ASUS ProArt X670E,這顆 CPU 原生支援兩條記憶體只到 DDR5 5200。
![]()
插上 Crucial 這套 DDR5 6400,EXPO I Profile 會卡畫面。但是切換到 EXPO II Profile 就可以順順使用了,就當成是 DDR5 6000 CL36 使用。
![]()
我覺得對於電競職業選手或對最新規格為追求的超頻玩家來說,DDR5 6400 還只是起步規格,通常都會選擇時脈更高的規格,然後再進一步超頻推高時脈同時拉低時序。雖然價格更高,但對這樣的族群來說都還在可接受範圍,且帶來的遊戲畫面提升,如 FPS、Low 1% FPS 在數據上是明顯有差且划算的。不過對於大多業餘玩家或是一般使用者,時脈的提升對於效能有限,特別是 FPS 上的差異,只要不掉幀、Low 1% FPS 夠高,高於一定幀數後對肉眼的感受就不明顯。
![]()
而記憶體在這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不要成為整體系統的瓶頸,真的效能的上限還是要看顯卡效能。
![]()
而 Intel 現在最新的平台就是支援 DDR5 6400,搭配 Crucial Pro DDR5–6400 16GB x2 超頻版電競記憶體,除了可以透過 XMP 開到與 CPU 相同的 6400,還可以將時脈拉到 DDR5 7000,表現也很不錯。優缺點我們上面也有提到,若是考量這個價格的話,在價格仍滿有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