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N260GTX-OCSP還熱騰騰的插在主機板上賣力演出時,小弟又收到微星提供的老大哥N275GTX-OCSP,這下子不得以只好請260GTX讓一讓了,畢竟這是師出同門的老大哥啊。微星在這次的TWIN FROZR雙風扇的設計上,一共有兩款產品,皆是屬於NVIDIA高階的GTX200系列,而且這兩款都被歸類於特仕版的等級,也都有微星官方的超頻調教,讓顯示卡的效能更加的強悍。
GTX275是屬於目前可自己Design的最高階NVIDIA單卡,不同於以往只有打入中低階產品才開放自家Layout,這次275就讓大家盡情發揮,所以各家顯示卡廠無不拿出看家本領來設計,而微星算是動作相當快的了,NDA解除後,第二家聽到消息的就是微星,也因此,這次我們消費者多了很多選擇,而不是只有貼紙跟包裝不一樣而已。
大家都知道275與4890的NDA是同一天發布,這個對戰的意味相當濃厚,因此看來此戰避無可避,小弟在當時拿到的是275,至於4890則是自掏腰包購買,目的就是等到這一天對戰時刻的來臨。現在ATI也已經發布官方支援的驅動,這樣武器都準備妥當,兩軍對峙狀態可說是一觸即發,這次的ATI 4890會絕體絕命嗎?
![]()
N275GTX-OCSP乍看之下還真的與N260GTX-OCSP一模一樣,單就外觀而言,我只能從風扇上的型號,以及前方鎖DVI槽檔板的微星簍空字體的不同來分辨。
![]()
供電部分也一樣,兩個6p向上的插pin,而固態電容位置都完全相同。
![]()
唯一的不同就是這邊而已,這是斜體小寫的msi,N260GTX-OCSP則是正體大寫。
![]()
看來也只有把它脫光一途。
![]()
散熱器的尺寸,用料都與GTX260-OCSP一樣。
![]()
GPU是09年第8周的G200-105-B3版本。
![]()
記憶體的部分則不同於260的Hyrix,而是SAMSUNG的GDDR3,這是官方公布有1.2Ghz實力的記憶體,效能相當值得期待。
N275GTX-OCSP
![]()
平台都與測試GTX260、ATI 4890時一模一樣,因此偷個懶改下顯卡編號就好。
![]()
測試的項目與4890相同,而且關閉PhysX功能,這一來兩者間的差異變數就更小了,我們就先來看看275的部分吧。
![]()
3DMARK 06 1680x1050,noAA得分15571。
![]()
3DMARK 06 1680x1050,2AA得分14809。
![]()
3DMARK 06 1680x1050,4AA得分13669。
![]()
3DMARK 06 1680x1050,8AA得分11089。
![]()
3DMARK 06 1920x1200,noAA得分15045。
![]()
3DMARK 06 1920x1200,2AA得分13761。
![]()
3DMARK 06 1920x1200,4AA得分12486。
![]()
3DMARK 06 1920x1200,8AA得分10424。
![]()
3DMARK VANTAGE H模式,得分H8444。
![]()
3DMARK VANTAGE X模式,得分X5754。
![]()
FARCRY2 Timedemo,設定1680x1050以及1920x1200,特效HIGH。
![]()
關閉PhysX的FARCRY2,結論也跟我上次說的260關閉PhysX差不多,沒有影響。
![]()
H.W.A.X執行1680x1050,特效HIGH,8AA平均有120張。
![]()
H.W.A.X執行1920x1200,特效HIGH,8AA平均有106張。
![]()
X3 1680x1050,特效HIGH,8AA平均有76.698張。
![]()
X3 1920x1200,特效HIGH,8AA平均有72.938張。
![]()
Last Remnant,1680x1050,平均有111.25張。
![]()
Last Remnant,1920x1200,平均有90.66張。
![]()
待機狀態的GPU溫度約49度,風扇出力25%。
![]()
執行1280x1024,8AA視窗模式燒機600秒,溫度上升到80度,風扇會自動加速到100%。
ASUS ATI-4890
![]()
這片卡的開箱已經很多人開到爛掉了,這邊就省略,先來看看GPU-Z吧,它也是55nm製程,記憶體GDDR5,1G的容量,而對上超頻過後的275,GDDR3,896MB的記憶體容量,我覺得也不會不公平,兩者各有領先對手的部分,如果真要搞的一模一樣,那現在幹嘛分甚麼NVIDIA還是ATI咧?接下來有關於測試的部分,將全部以圖表說明,要看截圖的話請到這邊: [XF]超低溫,超效能完全解放的微星 NVIDIA GTX 260+詳細測試,內有VS 4890的部分。
![]()
先來看一下3DMARK06的整理,這些都是開啟3DMARK06的預設值,只有修改解析度與反鋸齒測試。
![]()
這是VANTAGE的部分,也是以3DMARK VANTAGE預設值下去跑,所有場景都有開啟的成績。
![]()
再來是FARCRY2,解析度都維持HIGH,DX10,剩下就是調整解析度與反鋸齒設定。
![]()
這是另外三個遊戲,除了Last Remnant不能調整反鋸齒以及特效外,其他兩個軍執行HIGH解析度,8AA Full screen測試。
交叉對比圖表整理篇
![]()
先看完275的截圖報告後,為了方便對比,這邊再做一次詳細圖表整理,就能夠一目了然。以3DMARK06的測試結果來看,兩種解析度下的275表現都相當強,尤其是最近比較貧弱的4AA、8AA,也只有8AA的部分小輸4890一些些。
![]()
即使關閉PhysX後,275GTX在VANTAGE兩個高解析度測試也同樣能夠穩佔上風
![]()
FARCRY2的Timedemo也都是強壓4890。
![]()
在這三款DEMO遊戲之中,除了X3小輸三張FPS,在H.W.A.X以及Last Remnant都贏過4890。
結論篇:消費者才是第一!
這張275的效能簡直就是GTX 280 OC版本,但卻又是新製程的55nm晶片,在測試上的結果,以往3DMARK系列不能跟4800相比的AA值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使得在這個部分幾乎是KO掉4890,以所選擇的幾款遊戲效能來看,275果然贏面相當大,而且還有ATI目前無法跟NVIDIA相較的物理運算再加持下去,效能更是精進,以價錢來說,275的價位目前幾乎是跟4890差不多,我想這個勁敵的出現,ATI應該會反映在目前的4800系列上面,這也會連帶使得275往下降價,不論如何,這對消費者都是種利多,任君挑選,雖然小弟已經購入了這片4890,但是如果讓我重選,我還是比較推薦微星這個OCSP系列的這兩張(N260GTX-OCSP、N275GTX-OCSP)所以我說,兩強相爭到頭來,消費者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