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GTX 970推出已經1年左右,其高性價比仍是讓使用者列為顯示卡升級的選項之一,也趁著這次Skylake-S上市搭配新平台,重新的測試其效能表現,讓有興趣入手的使用者可以有參考的依據,NVIDIA Kepler 架構的成功,從市場上 GeForce GTX 600、GTX 700 系列顯卡的熱銷盛況就可略知一二,新一代 GeForce 700 系列延續 Kepler 架構的威力,之前推出的GTX 780 Ti/ GTX 780 / 770 /760等顯示卡產品,針對專業繪圖及運算需求的TITAN等,在晶片製程與良率精進之後已讓玩家們體驗不俗的效能表現,首款採用Maxwell世代GPU核心為採用GM206的GTX 750 Ti,有效展先新世代GPU核心的威能,近期NVIDIA更推出採用更高階版本GM204核心而成GTX 980/970,擁有絕佳的效能表現,性價比也是相當高GeForce GTX 970 採用GM204核心,製程為28nm,CUDA Core 總數為1664個。基礎時脈設定為 105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178 MHz,記憶體部分為 256-bit 頻寬搭配GDDR5記憶體,搭配 GDDR5 4GB顯示記憶體,記憶體運作時脈為1750MHz(等效7.0GHz),需要2組PCI-E 6Pin(或1組PCI-E 8Pin)供電,TDP為145W,也是支援PCI-E 3.0傳輸介面技術的顯示卡。
ASUS STRIX系列顯示卡是專為高階使用者及追求低噪音所開發的頂級單核心顯示卡產品,主打特色就是讓使用者在遊戲時不用被高階顯示卡散熱器所發出的噪音影響遊戲體驗,提供使用者更為安靜的遊戲環境,ASUS STRIX GTX 970 4G其基礎時脈設定為 1114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253 MHz,電源需求部分需要使用1組 8 pin 的 PCI-E 電源輸入,提供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更充裕的供電能力,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黑色配色為主,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系列產品的貓頭鷹之眼的設計,GPU部分配置2支8mm+1支10mm銅鍍鎳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搭配上雙9CM風扇的散熱設計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以下是簡單的開箱測試。
GeForce GTX 970 規格
![]()
換裝Bitspower 專為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所設計的水冷頭
![]()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外盒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
ASUS主流產品電競風格設計的外觀,專為電競遊戲熱血的使用者所設計。
GeForce GTX 970
![]()
GPU部分使用GeForce GTX 780 所打造而成,並能提供的極致繪圖運算效能。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產品特色
![]()
![]()
4GB GDDR5、待機時0dB散熱設計、數位供電設計及獨家設計GPU Tweak功能。
超頻版本
![]()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基礎時脈設定為 1114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253 MHz,較公版基礎時脈設定為 1050 MHz,搭配 GPU Boost 技術平均可將時脈加速到至少 1178 MHz高出一些。
外盒背面產品特色介紹
![]()
![]()
![]()
簡要介紹產品技術及組成,展示顯示卡的特色及外觀,較公版GeForce GTX 970更強的效能、更冷靜的散熱能力、更優質的供電設計及用料及調教軟體。
內包裝
![]()
![]()
![]()
採用精品級的包覆,有效使用防震泡棉保護,避免於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傷。
顯示卡配件
![]()
說明書、驅動程式等。
顯示卡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顯卡本體
![]()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本體,屬於非公版設計。
STRIX 系列設計LOGO及字樣
![]()
![]()
顯示出屬於新款STRIX系列之作,主打強勁效能及優越靜音散熱設計,風扇軸心則是貼有代表系列產品的貓頭鷹之眼的設計。
輸出端子
![]()
![]()
提供2個DVI(1個DVI-I,1個DVI-D)、1個HDMI及1個DisplayPort介面,輸出介面並採用保護套處理,支援多卡繪圖部分提供2組SLI連接埠,支援3WAY SLI技術。
SLI橋接端子
![]()
提供2組,可組成3-way SLI。
電源供應接口
![]()
![]()
需要1個8PCI-E供電接口基本能滿足供電需求,也保留一定設計餘裕給喜歡挑戰極限的使用者做效能調教,也貼心設有電源接口連接LED燈號指示,在上機之後,如未正確連接會顯示紅色燈號,正確連接之後會顯示綠色燈號。
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外觀設計
![]()
外觀部分則是採用霸氣的紅黑色配色,GPU部分配置2支8mm+1支10mm黑化熱導管搭配綿密鋁鰭的模組,並搭配上雙9CM風扇的散熱設計將熱量向I/O介面端及顯示卡尾端排出。
顯卡背面
![]()
![]()
除了使用散熱強化背板外,整體用料相當不錯。
移除顯卡散熱器及強化背板
![]()
![]()
顯示卡拆解
![]()
可以發現原廠除了散熱強化背板之外,GPU部分也使用HDT技術,確保熱量能夠迅速的被帶走。顯示卡採用佔用2 Slot散熱設計,GPU配置2支8mm+1支10mm熱導管散熱器設計,搭配2組9CM下吹式的風扇,散熱方面應具有不錯的壓制力。
顯示卡用料及細節
顯示卡裸卡正面
![]()
PCB本體部分則是可以看到GPU使用了6相供電,記憶體則使用了1相供電,SLI橋接端子則有2組。
GPU
![]()
GPU晶片依然由台積電代工,正式版的晶片代號為 GM204-200-A1。
前端用料
![]()
中後端用料及細節
![]()
![]()
GPU供電部分使用了6相 DIGI+ 數位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
![]()
採用自家的DIGI+數位PWM控制晶片。
GDDR5
![]()
採用SAMSUNG K4G41325FC-HC28 (等效運作時脈7.0G)GDDR5 8顆組成4G之容量。
效能實測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6600K ES @4.7G
RAM:Kingston HyperX Fury DDR4 2666 16G kit @ 3000 16-18-18-36
MB:ASUS Maximus VIII Hero
VGA: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原廠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CrystalMark2004R3
![]()
CINBENCH R10 X64
![]()
CINBENCH R11.5 X64
![]()
CINBENCH R15 X64
![]()
PCMARK 8
![]()
PCMARK 7
![]()
3DMARK
![]()
3DMARK 03
![]()
3DMARK 06
![]()
3DMARK VANTAGE
![]()
3DMARK 11
![]()
FURMARK 1.17.0
![]()
COMPUTE MARK
![]()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
Final Fantasy XIV ARELIM REBORN Benchmark
![]()
FINAL FANTASY XIV: Heavensward Benchmark
DX9
![]()
DX11
![]()
勇者鬥惡龍
![]()
結語
小結:
NVIDIA GTX 970推出雖然已經1年左右,但在中高階顯示卡產品部分,仍屬性價比蠻高的產品,在1萬元左右預算下,是眾多玩家優先考量的顯示卡產品之一,在這次的效能實測表現也是相當不錯,自NVIDIA GTX 700系列推出以來,在中高階顯示卡產品已經奠定相當穩定的基礎,但是NVIDIA除了有效應對之外,近期也陸續推出中階的GTX 960及GTX 950顯示卡,來補齊中階顯示卡產品線,讓預算不高的使用者一樣有不錯的產品可以選用,ASUS Strix GeForce GTX 970 4GB 擁有的CUDA Core 總數為1664個,搭配ASUS STRIX系列產品獨有的軟硬體設計,確實將顯示卡的表現再次推升,這點在這次的效能評測裡也可以發現,確實能將遊戲大作遊戲體驗維持在一定流暢程度,提供使用者最加的硬體設計及遊戲體驗,GPU供電部分使用了6相 DIGI+ 數位供電及採用PCI-E 8Pin外接供電,也能讓使用者有挑戰效能極限之可能,搭配NVIDIA所推出GeForce Experience 加值應用軟體,能讓玩家體驗到最炫麗、最順暢的遊戲體驗,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