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Team 發表於 2015-9-2 15:10:35

ASUS Z170 Pro Gaming - 物美價廉、入門首選的 Skylake 主機板

近年來主機板晶片組大多分為 3 個主流階級,分別為高、中、低階,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功能面上的短缺,進而製造出差異化定價。不過近年來你大多可以發現,隨著市場萎縮,加上 Intel 對於晶片組之間的差別定價並不夠明顯,越來越多高階晶片組,賣著中低階產品的價格。這種破壞性定價策略,給了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相當大的微調空間。例如預算先天條件不高的玩家,目前也因廠商高階低賣的情況,而有了登頂機會。不過買到高階晶片組中的平價型號,是否仍保有物美價實,成了許多人討論的重點。

本篇的主要重點因應而生,將透過目前位於主流中堅報價的 5 千元上下產品,ASUS Z170 Pro Gaming 評測。解析高階 Z170 晶片組,在將價格壓低後,會帶給消費者什麼樣的菜色,是否仍然是一道鹹淡適中的佳餚。

ASUS Z170 Pro Gaming 不同於部分中低價位產品,在板型的尺寸方面仍然維持在標準 ATX 上,這點相當不錯,為什麼如此說呢?基本上 ATX 板型擁有較大的面積,在 Layout 方面擁有相對較寬裕的空間,信號品質較不易受到空間限制出現干擾。另外元件的擺放也可較鬆散,不需要過度集中,且鎖孔完整的關係,較不會出現安裝上施力過當的問題。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1.jpg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8.jpg

PCIe Slot 採常規配置,提供 x16/x1 各 3 根,另外位置的配置也依照一般使用習慣所作,第一根 PCIe 3.0 x16 底下不留插槽。同時為了部分擴充卡玩家,第一條採 x1 配置,避免因擴充卡問題,阻礙散熱效率。不過這邊可以明顯發現到個插槽之間,並沒有放上用於濾波用的電容,雖然這些東西並非強制,且品質過關即可,但這種東西就如同保險,多多益善總是好事。不過以目前市場中的中低價產品,這類不影響消費者權益的小細節,大多成為了廠商優先刪減的元件,畢竟元件即使再便宜,量大仍然是筆可觀的金額。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2.jpg

CPU VRM,採 4+2+1 相配置,其中 Vcore 採兩兩並聯的方式,Vgt 則是獨立兩相,兩者 PWM 共用同一顆 PWM。Vcore 方面採 1H1L 配置、Vgt 則因相數較少,採 1H2L,並沒有因低價位而降低至單相設計。Vsa 則是位於處理器下方,並未與兩大 VRM 放於同一處,結構上採 Switching Regulator,電壓精準度在水準之內。整體表現尚可,也可以看到價格因素,刪去了在 Deluxe 等高階產品中所強調的 Dual PWM。一般玩家倒不需要擔心少掉一顆 PWM 會對使用有什麼影響,畢竟電壓仍然可調控,只是在 PWM 控制精準、速度方面,沒有那麼快,而這個影響只會在極限超頻中放大,一般人即便只使用線性電源,不說白也感受不出任何差異。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3.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5.jpg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6.jpg

VRM 一隅,可以看到 ASUS 在輸入濾波方面,給了一顆電感。這東西在低階產品中相當難登場,畢竟 VRM 前端本就會有高壓濾波電容,在這裡的電感只能算是插花角色。不過這邊 ASUS 相當大方的給了,算是表面工夫作的相當確實的環節。畢竟與 PCIe 濾波電容相比,這邊的影響對於超頻性的表現,脫不了干係的前提下,多給少錯,消費者心安,ASUS 倒也賺了個好名聲,皆大歡喜。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7.jpg

RAM VRM 採 1+1 相,考量到空間不多的問題,Vpp 丟到 DIMM 下方,Vdd 採 1H2L 配置,眼尖的玩家,應該早已發現到位於 DIMM 與 CPU 之間,少了一顆電容。該電容為輸出濾波用途,少掉會怎麼樣嗎?不影響,畢竟還有一顆,這部份恐怕是 ASUS 在量測時通過,為了精簡成本所作的考量,動手能力強的玩家,自己對照旁邊那顆電容補上同壓同容值也可以。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5.jpg

SATA I/O 僅留了 1 埠 SATA Express,並沒有將 Z170 最高 3 埠 SATA Express 全數開出,僅提供了 SATA 6Gb/s 與 M.2 GEN3 x4 的功能。另外考量晶片組只提供 6 埠 SATA 的關係,為了 match 這個層級 SATA 裝置較多,M.2 佔用時,仍可提供 5 埠 SATA 6Gb/s,這點主要透過 Z170 PCH 提供的 Flexible I/O 進行,不需要額外的 PCIe Switch。

在 Z170 PCH 熟悉度方面,ASUS 確實是熟悉太多,怎麼說呢?綜觀目前 Z170 產品,可以發現到部分廠商的 M.2 不論使用哪一種傳輸協定,均需要佔用 2 個 SATA 埠,ASUS 則是只佔用 1 埠。怎麼做呢?由於 Z170 PCH 在 SATA #0#1 屬於可在不同通道間切換的特殊屬性,ASUS 的作法其實相當簡單,M.2 使用通道 #15#16、SATA Express 則是 #19#20,SATA 6Gb/s 則是 #21~#24。當 M.2 使用 PCIe 協定時,SATA #0#1 是設定在通道 #19#20 上,並會因此佔用,改用 SATA 協定時,僅需要將 SATA #0 切換至通道 #15 上即可,將 Flexible I/O 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4.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1.jpg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Z170 PCH Flexible IO.png

主機板下緣前段,提供常見的 USB、Front Panel Header,另外也將上代 Deluxe 所開發的 Ext Fan function 下放到 Pro Gaming 身上。提供多風扇玩家們更簡單值覺得控制方式,透過 ASUS 軟體,即可完美解決系統風扇在不同負載間的轉速調控。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0.jpg

後段則放了 COM、TPM Header,另一驚喜則是 ROG EXT 也成了座上賓。在 Pro Gaming 身上可以看到 Deluxe 與 ROG 兩種混血功能,除了相當特別之外,也讓 ASUS 相較於其它業者,多了更多一些的特色賣點。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9.jpg

Back I/O 給了相當豐富的介面種類,除了基本的 USB 2.0/3.0/3.1 之外,影像輸出方面則一次給了 DisplayPort、HDMI、DVI-D 與 D-Sub,滿足中階玩家中五花八門的需求。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6.jpg

背面電路則是 ASUS 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全面保護,基本的 ESD、PPTC 與 TVS 皆是基本配備。這些小細節對於一般使用者來看,長時間扮演配角角色,畢竟保護這種東西,只有發生時才有感。且一般家庭電腦數量與廠牌非複數時,即有可能在問題發生時無法分辨出差異,理所當然成為廠商精簡的首要環節,一般人也甚少仔細探討這塊。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4.jpg

音效電路則簡化許多,並沒有如同 ROG 系列中許多音效處理元件,僅具備基本的用於輸出、入端的交連電容。看這 layout 可能許多人會認為僅給了前置 headphone,實際上 ASUS 針對前後 Audio 均給了各 2 顆交連電容,小電容則用於 Codec 輸入端的交連電容。除此之外,也放了一顆 Ti R4850I OP,整體配置不算豪華,維持在中價位常見的設計。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07.jpg

Fan Port,ASUS 選擇透過 Super I/O 統一管理,並沒有如其它競品一樣採多晶片的方式處理之。這點也是 ASUS 一直以來的作法,為了高整合度,不惜開發專用晶片達成目的。除了簡化元件與線路複雜度之外,整合後也不易成為被模仿的對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2.jpg

散熱片採塑料卡榫固定,體積雖然不大,不過可以看到上頭開了數條開口,主要在增加表面積強化解熱效率。PCH 散熱片則因應兩顆螺絲固定的問題,加了 2 顆墊片,避免晶片受力不均造成崩壞的問題。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013.jpg

ASUS Z170 Pro Gaming 的整體表現,配上它的售價,稱得上名符其實。對比競品間定價與產品內容,硬體可能稱不上頂尖,不過在硬體之外的軟、服務方面,ASUS 提供的內容可是別家無法比擬。五年保固之外加上軟體經過多年磨練後推出的高整合產品,相當值得在口袋名單中擺在前位。

CPU:Intel Core i5-6600K @Default
Motherboard:ASUS Z170 Pro Gaming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3000 4GB @2133
SSD:OCZ Trion 100 240GB、Intel 750 Series 400GB
PCMARK 8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pcmark 8 home.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pcmark 8 creative.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pcmark 8 work.JPG

上為 OCZ Trion 100 240GB、下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pcmark 8 storage.JPG

CrystalDiskMark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cdm-1.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cdm-2.JPG

ATTO Disk Benchmark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tto-1.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tto-2.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tto-3.JPG

AS SSD Benchmark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s ssd-1.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s ssd-2.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s ssd-3.JPG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s ssd-4.JPG

HD Tach 8MB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hd tach 8m.JPG

HD Tach 32MB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hd tach 32m.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左為 OCZ Trion 100 240GB、右為 Intel 750 Series 400GB
https://picx.xfastest.com/picture/ASUS Z170 Pro Gaming/anvil.JPG



ASUS Z170 Pro Gaming
Cinebench
CPU
R10 1CPU7718
R10 xCPU27110


R11.56.83


R15591


OpenGL
R109817


R11.545.26


R1550.4


SiSoftware Sandra 2015
算數處理器-單線程
總計本地功效 (GOPS)21.08
Dhrystone整數 AVX2 (GIPS)32.6
Whetstone浮點數 AVX (GFLOPS)16.45
Whetstone雙精度浮點數 AVX (GFLOPS)11.29


算數處理器-多執行緒
總計本地功效 (GOPS)85.48
Dhrystone整數 AVX2 (GIPS)129.18
Whetstone浮點數 AVX (GFLOPS)65.92
Whetstone雙精度浮點數 AVX (GFLOPS)48.53


.NET 算數-單線程
總計.NET功效 (GOPS)4.77
Dhrystone整數.NET (GIPS)2.78
Whetstone雙精度浮點數.NET (GFLOPS)7.31
Whetstone.NET (GFLOPS)9.15


.NET 算數-多執行緒
總計.NET功效 (GOPS)17.7
Dhrystone整數.NET (GIPS)10.38
Whetstone雙精度浮點數.NET (GFLOPS)28.1
Whetstone.NET (GFLOPS)32.42


多媒體處理器-單線程
總計多媒體功效 (MPixel/s)58.65
多媒體整數 x32 AVX2 (MPixel/s)76
多媒體雙整數 x16 AVX2 (MPixel/s)33.49
多媒體四整數 x1 ALU (kPixel/s)306
多媒體浮點數 x16 FMA (MPixel/s)66.76
多媒體雙精度浮點數 x8 FMA (MPixel/s)39.77
多媒體四精度浮點數 x2 FMA (MPixel/s)1.64


多媒體處理器-多執行緒
總計多媒體功效 (MPixel/s)234.26
多媒體整數 x32 AVX2 (MPixel/s)309.22
多媒體雙整數 x16 AVX2 (MPixel/s)136.86
多媒體四整數 x1 ALU (MPixel/s)1.23
多媒體浮點數 x16 FMA (MPixel/s)259
多媒體雙精度浮點數 x8 FMA (MPixel/s)160.52
多媒體四精度浮點數 x2 FMA (MPixel/s)6.57


.NET多媒體-單線程
總計多媒體.NET功效 (MPixel/s)4
.NET多媒體整數 (MPixel/s)8.82
多媒體雙整數.NET (MPixel/s)8.63
多媒體四整數.NET (kPixel/s)159
.NET多媒體浮點數 (MPixel/s)1.5
多媒體雙精度浮點數.NET (MPixel/s)4.65
多媒體四精度浮點數.NET (kPixel/s)324


.NET多媒體-多執行緒
總計多媒體.NET功效 (MPixel/s)15.35
.NET多媒體整數 (MPixel/s)33
多媒體雙整數.NET (MPixel/s)34.23
多媒體四整數.NET (kPixel/s)627
.NET多媒體浮點數 (MPixel/s)6
多媒體雙精度浮點數.NET (MPixel/s)18.45
多媒體四精度浮點數.NET (MPixel/s)1.29


加密解密性能-單線程 AES256 +SHA2-256
密碼學頻寬 (GB/s)2.15
加密頻寬/解密頻寬 AES256-ECB AES (GB/s)3.72
散列頻寬 SHA2-256 AVX2 (GB/s)1.24


加密解密性能-多執行緒 AES256 +SHA2-256
密碼學頻寬 (GB/s)7.65
加密頻寬/解密頻寬 AES256-ECB AES (GB/s)11.68
散列頻寬 SHA2-256 AVX2 (GB/s)5


科學分析-單線程 FP64
科學的績效匯總 (GFLOPS)10.19
一般矩陣乘法(GEMM) FMA (GFLOPS)19.21
快速傅立葉變換(FET) FMA (GFLOPS)5.4
N體模擬 FMA (GFLOPS)4.24


科學分析-多執行緒 FP64
科學的績效匯總 (GFLOPS)25.28
一般矩陣乘法(GEMM) FMA (GFLOPS)69.4
快速傅立葉變換(FET) FMA (GFLOPS)9.21
N體模擬 FMA (GFLOPS)17


財務分析-單線程 FP64
總期權定價的性能 (kOPT/s)4.44
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Euro) (MOPT/s)18.81
二項式期權定價(Euro) (kOPT/s)6.21
蒙地卡羅期權定價(Euro) (kOPT/s)3.18


財務分析-多執行緒 FP64
總期權定價的性能 (kOPT/s)17.93
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Euro) (MOPT/s)76.56
二項式期權定價(Euro) (kOPT/s)25
蒙地卡羅期權定價(Euro) (kOPT/s)12.88


多內核效率-多執行緒
內聯核頻寬 (GB/s)11.2
內聯核延遲 (ns)52.7


記憶體頻寬-單線程
總體記憶體性能 (GB/s)18.45
整數記憶體頻寬 B/F AVX2/256 (GB/s)18.33
浮點數記憶體頻寬 B/F FMA/256 (GB/s)18.56


記憶體頻寬-多執行緒
總體記憶體性能 (GB/s)21.8
整數記憶體頻寬 B/F AVX2/256 (GB/s)21.61
浮點數記憶體頻寬 B/F FMA/256 (GB/s)22




緩存與記憶體-單線程
緩存/記憶體頻寬 FMA/256 (GB/s)49.14
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1D (GB/s)165
二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2 (GB/s)72.14
三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3 (GB/s)47.79


緩存與記憶體-多執行緒
緩存/記憶體頻寬 FMA/256 (GB/s)138.47
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1D (GB/s)714.25
二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2 (GB/s)343.66
三內部資料快取記憶體 L3 (GB/s)188.07


視頻記憶體頻寬 Direct3D 11
總體記憶體性能 (GB/s)14.2
內部記憶體頻寬 (GB/s)29.38
資料傳輸頻寬 (GB/s)6.86
時間複製容量 (ms)4.25
時間閱讀容量 (ms)31.73
時間來寫容量 (ms)10.46


視頻渲染 Direct3D 11
總結著色性能 (MPixel/s)208.17
浮點著色 真 (MPixel/s)397.64
半精度著色性能 真 (MPixel/s)396.12
雙精度著色 真 (MPixel/s)109
四精度浮點著色 模擬 (MPixel/s)61.62


視頻渲染 OpenGL
總結著色性能 (MPixel/s)209.59
浮點著色 真 (MPixel/s)377
半精度著色性能 真 (MPixel/s)376.25
雙精度著色 真 (MPixel/s)116.52
四精度浮點著色 模擬 (MPixel/s)66.9


媒體轉碼測試 FHD Video H.264 硬體加速
轉碼頻寬 (MB/s)8.42
轉碼頻寬 AVC > H.264 (MB/s)8.31
轉碼頻寬 H.264 > H.264 (MB/s)8.53


媒體轉碼測試 FHD Video H.264 軟體
轉碼頻寬 (MB/s)3.16
轉碼頻寬 AVC > H.264 (MB/s)3.12
轉碼頻寬H.264 > H.264 (MB/s)3.2

weilee504 發表於 2015-9-9 13:50:50

「在 Pro Gaming 身上可以看到 Deluxe 與 ROG 兩種混血功能,除了相當特別之外,也讓 ASUS 相較於其它業者,多了更多一些的特色賣點。」

真的耶
這種價位可以享受到兩種高規型號的好處
也算超值的

odin6661 發表於 2015-9-29 17:16:02

極具參考價值,辛苦了,感謝!

ace22 發表於 2015-10-19 21:59:17

另一片ITX規格的PRO GAMING不知道何時會上,我想組台小PC放在客廳啊...

白狼騎士 發表於 2015-11-6 15:13:03

好一個CP值足夠的雙重享受啊!!

kenneth97 發表於 2015-11-6 23:18:21

感謝大大這麼詳細的測試,不過買到這麼高階的主機板不超頻玩一下怎麼對得起它。{:1_1:}

小鄍 發表於 2015-11-11 10:56:35

高階的超頻 我想會很穩定 哈哈

rainy健 發表於 2015-11-12 19:17:11

五千左右阿..z版我可以

smile-miss 發表於 2015-11-16 21:32:39

難怪H170也這麼受歡迎~Z170又強大多了耶~

stone_rock 發表於 2015-11-17 22:35:18

感謝樓主用心的測試,新一代平台又是個新開始了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ASUS Z170 Pro Gaming - 物美價廉、入門首選的 Skylake 主機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