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在這波較平價的6代機器裡,除了上一篇介紹的P15F V5外,還有17.3吋的P17F V5
這款P17F V5在規格與散熱系統皆與P15F V5相同
唯一的差別僅在尺寸及鍵盤的使用
P17F V5因機身較大,所以採用了2.2mm鍵程的鍵盤,大大提升了打字的手感
面板的部分雖不像P15F V5是採用IPS面板,但是使用了72%NTSC廣色域面板
所以在面板顯色的部分有較優於P15F V5
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台大尺寸的遊戲機吧!
內盒的部分,因是P系列的機種,所以一樣採用彩色內盒
![]()
拿出筆電後,在機身上一樣有使用黑色棉套套住
![]()
P17F V5在鍵盤與螢幕中間有多了一塊薄布,如果比較在意面板黏附到鍵盤上的污垢
建議在蓋上螢幕時多墊上這塊布
![]()
機器的外型與上一代的P17F V3一樣
![]()
鍵盤的配置屬於標準鍵盤樣式
![]()
鍵盤鍵程高度為2.2mm,非常適合長時間打字的鍵程
![]()
電源開關的部分設計在右上角
![]()
數字鍵上方有著數字鎖指示燈、大小寫指示燈及滾動鎖定指示燈
![]()
機器的左下角也有四個燈號
分別為電源指示燈,電池充電指示燈,硬碟存取指示燈及飛航模式指示燈
![]()
觸控板的設計為一體式觸控板
![]()
A蓋的樣式
![]()
在機器左邊的I/O部分,有電源孔、D-SUB介面、網路孔、USB3.0*2及HDMI
![]()
右邊的I/O部分,有光碟機、USB3.0*1、USB2.0*1及音源孔
![]()
機器背蓋的樣式
![]()
一樣只鎖了兩根螺絲,所以在拆卸下非常方便
![]()
散熱器的部分與P15F V5一樣,都採用全銅的散熱器
![]()
P17F V5目前市售有兩款板本,一款有搭配SSD,另一款則是提供擴充的插槽
![]()
提供兩個記憶體插槽,預設已裝上一條8G記憶體
![]()
傳統硬碟皆搭配1T/7200轉硬碟
![]()
無線網卡使用M.2的插槽
![]()
這代的HM170晶片組皆有使用鋁箔貼紙來幫助散熱
![]()
主機板上的電池一樣都是使用CR2032的規格,以便日後沒電時可方便更換
![]()
P17F V5與P15F V5的電池都是使用可拆式的
![]()
電池容量為4400mAh 48.84Wh
![]()
變壓器使用120W薄型變壓器,所以攜帶上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
![]()
電源開關在開機後,會發出藍色的光亮,提醒使用者電腦已開機
![]()
=====================================================
看完相關外觀後,底下要簡單介紹一下P17F V5所搭配的規格與軟體
在CPU的部分一樣採用I7 6700HQ
![]()
GPU的部分一樣使用較中階的GTX950M 2GD3
![]()
記憶體的部分,這批是使用創見8G/1600 D3的記憶體
![]()
面板的部分使用的是群創的17.3吋面板
![]()
這塊面板雖使用TN面板,但色域上則有到72%NTSC等級
可視角度在左右也可達70度
![]()
軟體的部分一樣有內建Smart Update軟體供使用者方便更新驅動及軟體
在更新前建議一定要先更新Smart Update後再更新其他軟體
![]()
另外也提供了Smart USB Backup,可讓使用者自行做出還原隨身碟
提供給自行加裝SSD的朋友能快速轉移系統
![]()
P17F V5也提供設定鍵盤及滑鼠的巨集軟體
![]()
![]()
![]()
CONTROL CENTER控制軟體,提供簡單的效能設定選項
![]()
風扇也可自訂溫度達幾度後會啟動,對於抑制噪音來說有不錯的效果
![]()
在設備的選項可針對觸控板與視訊鏡頭做開啟與關閉的動作
![]()
遊戲選項內可關閉WINDOWS鍵的功能
![]()
最後簡單做個相關測試,因這款機型未搭配SSD,不過搭配了7200轉的硬碟
所以我就針對這顆傳統硬碟來做個簡單測試
![]()
3DMARK11的測試,這幾天天氣有較冷,所以跑完測試的溫度也非常低溫
CPU溫度最高僅來到64度
GPU溫度最高則來到53度
![]()
以上為新一代的P17F V5的簡單介紹,機器外觀雖中規中矩
但週邊與散熱都是針對長時間使用的朋友來設計
對於長時間打報告的使用者來說,鍵程2.2mm可增加非常好的打字手感
長時間打字下來對於手指的舒適度也可提高
而機器的散熱能力,針對玩遊戲的朋友來說,也可保持良好的散熱狀態
這點可參考在P15F V5的遊戲測試那篇,因這兩台在散熱的模組上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長時間玩遊戲下,機器也不會有過熱的狀況發生
這部分在這價位的機器上算是非常優異的
規格的搭配上也提供兩款規格供選購,有SSD及無SSD版本
在M.2的插槽上也可提供到NVMe PCIe X4的效能
想要更高急速SSD的朋友,可購買單硬碟的版本回去自行擴充
這樣的規格搭配也可增加進階使用者自行DIY的樂趣
大致上的外觀與規格介紹就到這邊,感謝大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