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NVIDIA推出核心代號為GK106的GTX660之後,不到一個月之內也終於把GTX660和GTX650中間這一塊巨大的落差補齊。在開普勒世代NV看似取名很混亂,
其實仔細看確實是有脈絡可循:同樣代號,掛上TI的核心規格會比同系列高一階。雖然可能還是會造成消費者混淆,但這樣的做法比起上一代混用相同核心是好上不少。.
趁著有搭刺客教條3的序號卡入手這張顯示卡升級一下另外一台電腦的舊時代眼淚GTS250,至於序號卡連拍照都來不及就被朋友A走了-..-
一起來看看這張GTX650TI PE吧!
▼外盒正面,其實盒子還蠻漂亮的。讓你一眼就看到這張Power Edition的特色:第二代螳螂散熱器、較公版925MHz高出7%的時脈。
▼外盒背面,大多數還是英文介紹最小系統需求以及GTX650TI的特色。
▼直接節錄規格部分,各位就看圖吧。
▼跟前一陣子買的GTX660一樣,外盒可以掀開讓你先看一下裡面的顯示卡,用意大概是可以有更多放介(ㄍㄨㄤˇ)紹(ㄍㄠˋ)的篇幅。
▼掀蓋的上半部大多是介紹微星的軍規第三代用料、MSI Afterburner等等特色,下半部的東西我想各位會更有興趣。
▼第二代的螳螂散熱器使用一個9公分的pwm扇,兩支熱導管搭配高密度的散熱器,銅底鍍鎳的接觸面則是可以防止氧化。
▼介紹一下螳螂散熱器的特色,在後面的燒機測試滿載溫度真如原廠所說不到60度…而第二代螳螂散熱器則是在風扇上也動了一點小心機。
▼最有趣的大概就是這個左轉轉右轉轉的除塵設計了,啟動的30秒內風扇會逆轉將灰塵吹出,30秒後恢復正常的風向,至於效果如何有待時間考驗~
▼外盒部分結束之後來看看內容物:顯示卡本體、D-SUB轉DVI轉接頭、Mini HDMI轉HDMI轉接頭、大4PIN轉6PIN轉接線、說明書和驅動光碟。畢竟是中階卡,配件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終於輪到重頭戲顯示卡本體,前面有提過在第二代螳螂扇風扇上動了一點手腳,就是風扇葉片邊緣的刀鋒扇,據說可以增加20%氣流量。而兩支熱導管延伸出去的螳螂鐮刀則是相當好看阿XD
▼看一下650TI的背面,可以發現在PCB版的後半部是沒有電子元件的,而板上的電子元件安排的空間也是比較大,有4個空焊點。
▼換個角度再看一眼螳螂,兩隻鍍鎳熱導管延伸出來,風扇可以照顧到所有鰭片的位置迅速帶走廢熱。
▼GTX650TI的TDP為110W,只需要單一個6PIN,使用者只要使用350W足瓦的電源供應器就可以輕鬆應付。
接下來我們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Benchmark的部分
測試配備:
CPU:Intel Xeon E3-1230V2
MB:ASUS P8H77-V
RAM:Kingston DDRIII-1333 8GB
VGA:MSI N650GTXTi PE
HDD:WD 640AAKS
SSD:Intel 330 120GB
PSU:Thermaltake SMART 530W
OS:Win7 Ultimate X64
Driver: Nvidia GeForce Driver 306.97
測試軟體皆使用預設值
▼首先是GPU-Z頁面的基本資料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1
▼3DMark 11
▼BIO5
▼The Last Remnant
▼FFXiv 1920*1080
▼MHF絆1920*1080
▼MHF3 1920*1080
▼CALL OF PRIPYAT 1920*1080
▼Heaven Benchmark 1920*1080
▼LP2 DX11
既然買了顯示卡就是拿來玩遊戲的,正好MOH:Warfighter在近日上市,採用和BF3相同的Frostbite 引擎,不過實際遊玩之後畫面感覺卻沒有BF3來得好,可破壞的場景也不算多。
以特效HIGH和ULTRA各運行一次單人模式的第四關並使用Fraps紀錄300秒,這關是要在水災的城市中到達攻擊發起點,我想滿地的水波紋會是一個很好考驗顯示卡效能的關卡。
接下來就隨意欣賞一下遊戲中的幾張截圖
最後的最後,就用燒烤甜甜圈來做個結尾吧!
第二代螳螂扇真的有點猛,僅靠一個風扇就把GK106壓制在59度,在開普勒這一代上NV可以說是完全洗刷以往被詬病的高功耗和高發熱量。
感謝大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