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伊月夜
查看: 58993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MSI首款WiFi 7 Mesh系統登場-Roamii BE Lite Mesh System。Roamii ...

LANCOOL 207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LANCOOL 207重新構想了傳統的ATX佈局,將強大的兼容性和卓越的冷卻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NVIDIA] 尺寸小一號還是很巨大!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顯示卡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NVIDIA 在 2023 年初終於為玩家帶來了做為性價比之選的 70 後綴的 RTX 40 系列顯卡 - RTX 4070 Ti,而華碩的旗艦款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顯示卡,也終於在尺寸上縮小了些,不過也僅是趕上上一代旗艦款的尺寸,因此體積還是很大來到 3 槽,核心時脈也有預超頻,在散熱及性能都有不錯表現。

規格:
圖像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CUDA 核心:7680
記憶體:12GB GDDR6X
記憶體介面:192-bit
核心 Boost 時脈:2780 MHz (超頻模式)
記憶體時脈:1314 MHz (超頻模式)
記憶體資料率:21 Gbps
PCI Express:4.0 x16
輸出接口:3 x DisplayPort 1.4a、2 x HDMI 2.1
HDCP 支援:2.3
供電接口:1 x 16-pin
建議電源供應:750W
尺寸:336 x 150 x 63 mm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開箱

NVIDIA 這次推出的第三款 RTX 40 系列顯卡核心 RTX 4070 Ti,不過如果玩家仔細看,就會發現這個規格就是原本的 RTX 4080 12GB,RTX 4070 Ti 核心部分有 60 個 SM 單元、7680 個 CUDA 核心,這之中包含 240 個第四代 Tensor 核心及 60 個第三代 RT 核心,而 RTX 40 系列支援 DLSS 及 雙 NVENC 編碼器,RTX 4070 Ti 依樣具備,提供玩家全面的 RTX 40 系列功能。

華碩這次推出的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旗艦款,整體在尺寸上終於小了些,長度縮短至 336 mm,厚度也瘦身成功至 3 槽,玩家們不用再為機殼不夠大而苦惱,外觀部分則是延續 RTX 40 系列 ROG Strix 同款設計。

RTX 4070 Ti 核心部分可以透過 GPU Tweak III 軟體,開啟超頻模式後讓 Boost 時脈從 2610 MHz 提升至 2780MHz,而記憶體部分規格為 12BG GDDR6X,能滿足玩多數 AAA 大作 4K 解析度的遊戲需求。


→ 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外觀一覽。


→包裝背面印有產品特色。


→印有電競圖騰的內箱。


由於 RTX 4070 Ti 供電依舊是使用 16-Pin 的 12VHPWR 接頭,因此配件部分依舊可以看到 12VHPWR 電源轉接線,如果玩家不是使用 ATX 3.0 認證的新款電源供應器,就要使用配件中的這條轉接線,轉接 3 個 8-Pin 電源線來為顯卡供電,而在電源供應器部分,官方建議搭配 750W 以上的款式,確保能滿足整機所續供電。


→ 12VHPWR 電源轉接線。


→ 16-Pin 接頭。


→ 3 個 8-Pin 接頭。


另外配件中還有魔鬼氈束帶,在安裝時可以搭配 12VHPWR 電源轉接線使用,讓線材看起來不會凌亂,又可以為信仰充值,而當然配件中也少不了這次 RTX 40 系列獨有的兩用顯卡支撐架,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RTX 4070 Ti 配的兩用顯卡支撐架不是金屬材質,但底部還是有磁鐵,因此使用上還是可以給顯卡穩固的支撐。


→魔鬼氈理線帶。


→兩用顯卡支撐架。


瘦身成功 3 槽厚

外觀部分就還是玩家們熟悉的 RTX 40 系列 ROG Strix 造型,超大的漸層 ROG Logo 營造出霸氣的視覺效果,不過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三個風扇與前兩款稍有不同,這次 RTX 4070 Ti 上使用的是 110mm 直徑的 11 葉軸向式風扇,三顆風扇採正、逆轉交錯排列,雖然風扇與上一代相似,但在尺寸上有加大,性能表現也比上一代強,為這張顯卡提供最佳風流。


→尺寸小一些但依舊方正的 RTX 4070 Ti。


→正面左上角有 ROG 字樣。


→藍紅漸層的超大 ROG Logo。


→直徑 100mm、厚 15mm 的 11 葉軸向式風扇。


顯卡側邊這一代 RTX 40 系列 ROG Strix 回歸簡約設計,拿掉了長長的 ARGB 燈條後,將空間留給散熱器的熱風排出,而在燈效部分回歸單純發光 Logo 設計,作點綴,而在 GEFORCE RTX 字樣上方可以看到雙模式的開關,讓玩家可以在「P Mode」與「Q Mode」之間切換,前者提供更好的散熱效能,後者提供噪音更低的使用體驗,玩家們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在兩個模式之間切換。


→顯卡側邊外觀一覽。


→側邊 ARGB 發光 Logo。


→雙模式開關。


在顯示輸出部分,給到 2 個 HDMI 2.1 及 3 個 DisplayPort 1.4,5 個輸出接口提供最多 4 個顯示輸出,讓玩家在使用上可以更彈性的選擇輸出接口使用,顯卡尾端則是可以看到 2 個 4-Pin PWM 風扇插槽,在裝機上可以將顯卡附近風扇直接與顯卡連接,讓顯卡根據自身狀態調整周圍風扇轉速,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另外尾端有環形 ARGB 燈圈設計,讓顯卡不論橫插或直立,都可以看到動態燈校。


→304 不鏽鋼檔板及顯示輸出一覽。


→顯卡尾端外觀一覽。


→ 2 個 4-Pin PWM 風扇接頭。


→顯卡尾端發光環形燈。


顯卡背面採用大面積金屬背板包覆,在尾端則是有大面積簍空,散熱器讓延伸到 PCB 之外的部分,風流可以直接通過而不用從側邊排出,藉此讓散熱器有更好的散熱效果,而在開孔部分有別於直接挖洞的設計,這邊採用斜向格柵狀的開孔,因此在開孔中間還可以設計一個若隱若現的 ROG Logo,為玩家信仰再充值一波。


→金屬背板外觀一覽。


→金屬背板尾端有通風開孔,柵欄狀設計中央可以看到 ROG Logo。


→金屬背板中央超大 ROG 字樣,右上角印有華碩北投總部的經緯度。


16+3 相供電

散熱器部分在拆開後可以看到,這次 RTX 4070 Ti 金屬背板一側沒有導熱貼,但還是有預留位置讓玩家可以自己貼,散熱器部分則是與 RTX4080/RTX4090 款式不同,RTX 4070 Ti 是使用舊款 MaxContact 精密拋光技術製成的鍍鎳銅均熱板,為核心及記憶體區域導出廢熱,並由 6 跟熱導管貫穿整個散熱鰭片。


→顯卡拆解一覽。


→散熱器由 6 熱管貫穿。


→ MaxContact 精密拋光技術製成的鍍鎳銅均熱板。


PCB 部分中央為代號 AD104-400-A1 的 RTX 4070 Ti 核心晶片,一旁則是 6 顆代號 D8BZC 的 2GB 的美光記憶體顆粒,在供電部分採用 16+3 相數位電源、Super Alloy Power II 頂級鋁合金電感搭配 15K 電容器。


→ PCB 正面。


→ PCB 背面。


→ 16+3 相數位電源一覽。


→ RTX 4090 核心晶片與記憶體顆粒。


GPU Tweak III 軟體

GPU Tweak III 是華碩的顯卡監控與超頻的軟體,在軟體中有提供三個不同性能模式讓玩家可以快速調整模式,當然也可以進行手動超頻,在風扇設定上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預設開啟風扇自動停轉,而華碩在軟體有針對 RTX 40 系列顯卡優化風扇調教,讓這一代的顯卡能夠有最佳的散熱效果即噪音表現。


→ GPU Tweak III 軟體首頁。


→監控頁面一覽。


→ OSD 設定頁面。


→軟體快速開啟頁面。


→軟體內建 GPU-Z。


基本性能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主機板:ROG STRIX Z690-E GAMING WIFI
記憶體:Corsair Vengeance RGB DDR5 6400Mhz CL30 8GBx2
顯示卡: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在 GPU-Z 中,可以看到核心部分採用 Ada Lovelace 架構的 AD104 核心晶片,製程為台積電 4 nm,並有著 7680 個 Cuda 核心,記憶體則為 Micron GDDR6X 192-Bit 12288 MB(12GB),核心時脈為 2310 MHz、Boost 時脈為 1760 MHz、記憶體時脈為 1313 MHz,這次測試在 GPU Tweak III 中開啟超頻模式,因此測試時實際 Boost 時脈為 2780 MHz。


→ GPU-Z。


3DMark 為模擬 3A 級遊戲繪圖運算的效能測試軟體,其中 Fire Strike 系列是模擬 DX11 遊戲運行的情況,在 FHD 解析度的 Fire Strike 測試中,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的顯卡分數獲得了 55,521 分;2K 解析度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的顯卡分數獲得了 27,691 分;4K 解析度的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的顯卡分數獲得了 13,797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DX12 API 測試一樣使用 3DMark 進行,Time Spy 系列則主要是測試 DX12 下的遊戲表現,預設解析度為 2K,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獲得顯卡分數 23,221 分,而 4K 畫質的 Extreme 測試,獲得顯卡分數 11,209 分。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Port Royal 為加入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模擬測試,預設測試解析度為 1440p,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通過測試並獲得顯卡分數 14,318 分,新推出的 Speed Way 測試同樣在 1440p 解析度下進行,不過採用的是 DirectX 12 Ultimate API 開發,設計上應用較多新技術,在測試中獲得顯卡分數 5,496 分。


→ 3DMark Port Royal。


→ 3DMark Speed Way。


在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項目中,進行 DLSS 2 及 DLSS 3 的測試,在實測下 1440p 及 2160p 皆以效能模式進行,4320p 則是以超高效能模式進行測試,DLSS 2 約可提供 2~3 倍性能提升,而 DLSS 3 則是提升幅度會再多一些,值得注意的是 4320p 解析度對 RTX 4070 Ti 來說可能性能會略顯不足,但透過 DLSS 功能就可以讓幀數提升至可玩的狀態,結果供玩家參考。


→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遊戲性能測試

在遊戲測試部分,選擇《電馭叛客 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極地戰嚎6》、《極限競速: 地平線5》、《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微軟模擬飛行》及《虹彩六號:撤離禁區》進行測試,測試解析度使用 1440p 及 2160p 讓玩家做參考。

實測下可以看到 AAA 大作在 2160p 特效全開時,基本都可以有 60 幀以上的表現,除了叫吃性能的《電馭叛客 2077》及《微軟模擬飛行》 FPS 略低於 60 幀,不過也算是稍微關一點特效就能滿足 60 幀,因此對於追求 4K 解析度的玩家來說, RTX 4070 Ti 有著最剛好的性能表現。


→ AAA 大作遊戲測試。


光追遊戲部分如果是較吃性能的遊戲像《電馭叛客 2077》、《看門狗:自由軍團》,2160p 約莫落在 30 幀上下、1440p 則是 60 幀上下,需要開啟 DLSS 才能獲得比較流暢的遊玩體驗,而在 DLSS 3 的加持下,《電馭叛客 2077》能有著近 4 倍的幀數提升,《微軟模擬飛行》也有 2 倍多的幀數提升,在畫質影響不大的情況下,能讓玩家遊玩體驗瞬間翻倍。


→光追遊戲測試。


→ DLSS 3 / DLSS 2 遊戲測試。


創作軟體測試

在影音剪輯軟體部分,由於 RTX 4070 Ti 具備雙 NVENC 編碼器,這次選擇已經支援雙 NVENC 編碼器的 DaVinci Resolve Studio 18 進行測試,首先在影片沒有進行任何編輯及做特效的情況下匯出,RTX 4070 Ti 兩個編碼器能滿載運行,在 H.265 匯出時,能比上一代 RTX 30 系列只有單編碼器的顯卡,耗時縮短 1/3。

匯出設定:
原始檔時長:8 分 37 秒
原始檔解析度:2160p、4320p原始檔幀率:29.97
匯出格式:MP4
匯出解析度、幀率:同原始檔
碼率:80000 kbps
編碼配置文件:Main
碼率控制:可變比特率
Preset:更快
Tuning:High Quality


→ RTX 4070 Ti 影片原檔匯出時負載狀態。


→ RTX 3090 Ti 影片原檔匯出時負載狀態。


→ DaVinci Resolve Studio 18 影片原檔匯出。


不過實際影片創作多半都不是原始影片檔順剪布加特效就直接倒出,因此這邊也使用經過編輯且有加特效的專案進行測試,時測下就會發現因為影片匯出時顯卡處裡特效的效率,會趕不上編碼器匯出畫面的效率,拿產品生產線來比喻,組裝區的產能若是低於包裝區包裝的效率,那麼包裝區在作業時就只能放慢速度配合組裝區,因此顯卡本身性能夠強,處裡特效速度夠快,才能真正讓雙編碼器發揮完整效能,在筆者個人的專案實測下,RTX 4070 Ti 在影片匯出時,兩個編碼器家再一起都跑不到 100%,匯出專案的速度也就會比 RTX 3090 Ti 還要慢一些,但也能看到 RTX 4090 因為性能夠強,匯出專案所需的時間就能比 RTX 3090 Ti 快上不少。

匯出設定:
時長:8 分 37 秒
格式:MP4
解析度:2160p幀率:29.97
碼率:80000 kbps
編碼配置文件:Main
碼率控制:可變比特率
Preset:更快
Tuning:High Quality


→ RTX 4070 Ti 匯出專案時負載狀態。


→ RTX 4090 匯出專案時負載狀態。


→ DaVinci Resolve Studio 18 影片匯出。


生產力測試選擇 Blender 這套跨平台 3D 創作軟體來進行測試,Blender Benchmark 3.4 在測試下,monster 場景結果每分鐘樣本數為 3786,junkshop 則是 1722,classroom 則是 1900。


→ Blender Benchmark 3.4。


Chaos Group 開發的 V-Ray 5 光追渲染軟體,推出了 V-Ray 5 Benchmark 讓玩家可以測試自己的 CPU、GPU 在光線追蹤渲染的性能表現,在 V-Ray GPU CUDA 測試下獲得 2333 vpath,V-Ray GPU RTX 測試下獲得 3142 vrays。


→ V-Ray 5 Benchmark GPU CUDA 測試。


→ V-Ray 5 Benchmark GPU RTX 測試。


溫度功耗

溫度與功耗測試以整平台最高數值為主,搭配的是 i9-12900k 處理器,透過 FurMark、Time Spy Stress Test、GPU-Z,模擬高負載、DX12 遊戲及待機等情況下的溫度及功耗。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待機時溫度為 43 度,整平台功耗 93 W;Time Spy Stress Test 運行時的溫度則為 61 度,整平台功耗 436 W;FurMark 4xMSAA 運行時的溫度則為 59 度,整平台功耗 369 W。


→溫度實測。


→功耗實測。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總結



這次 RTX 4070 Ti 性能表現可以提供 4K 60 幀、2K 100 幀的 AAA 遊戲體驗,而光追遊戲則也可以在開啟 DLSS 後有著不錯的表現,對於玩家們來說這一代的第一款 70 系列顯卡,依舊是性價比表現最好的款式。

華碩這次推出的旗艦款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也終於在尺寸上縮小了些,不過散熱表現依舊亮眼,燒機下只有 60 度上限的表現,也算是令人驚艷。

而在性能方面有雙 Bios 模式讓玩家可以彈性調整,透過軟體也可以開啟超頻模式來讓性能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如果玩家想要性能點滿的 RTX 4070 Ti,就可以參考看看這款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 Ti OC。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5 23:23 , Processed in 0.118358 second(s), 64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