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yuntop
查看: 23378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FSP MP7 Black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散熱效能 [*]先進的反重力熱管 [*]雙塔風扇,極靜設計 [*] ...

SAMSUNG T7 Shield 移動固態硬碟

[*]超快的移動固態硬碟,比傳統外接 HDD 快 9.5 倍 [*]堅固的儲存 ...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火力展示最佳選擇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開箱完整評測 / 文末抽獎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yuntop 發表於 2023-9-7 11:46:4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LIAN LI 與 der8auer 共同合作的最新力作 O11 Dynamic EVO XL 全塔機殼,也就是玩家們俗稱的 O11D EVO XL,支援正轉與倒置兩種安裝模式,多項模組化可變動設計以及可拆式 A 柱等,為玩家們帶來新一代最完善雙艙結構機殼選擇,最多支援三個 420 mm 水冷排與 11 個風扇安裝,核心硬體則支援 E-ATX 主機板、460 mm 顯示卡、167 mm 風冷塔散安裝,更酷的是這款機殼還同時支援兩張顯示卡火力展示!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規格:
尺寸:522(長)x 304(寬)x 531.9(高)mm
顏色:黑、白
材質:鋼材、4.0 mm 鋼化玻璃、鋁
主機板:E-ATX(寬 280 mm 以下)、ATX、Micro-ATX、Mini-ITX
CPU風冷:最高 167 mm
顯示卡:460 mm
電源供應器:ATX 220 mm
風扇安裝位(上+側+底+後):140 mm 3+3+3+0 個、120 mm 3+3+3+2 個
水冷排支援性:上方 420 / 360 mm、側面 420 / 360 mm、底部 420 / 360 mm
機殼 I/O 埠:4x USB 3.0、USB 3.1 Gen2 Type-C、HD AUDIO、LED Color、LED Mode
硬碟與儲存槽:三個 2.5 吋、四個 2.5 / 3.5 吋複合式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開箱

於 2022 年 6 月 30 號在“LIAN LI 2022 Digital Expo 2.0”首次登場的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終於在玩家們久候將近十四個月後登場了,筆者其實在當時的影片出場時就相當期待了,並天真的以為會在 2022 Q3 就上市,殊不知一等就等到了現在。

作為 O11 Dynamic EVO(俗成 O11D EVO)的後繼加大款式,O11 Dynamic EVO XL 延續了相同的產品特點,例如:倒置模式、可拆式風扇安裝支架、可變動 I/O 埠、顯示卡吊掛安裝等,更將規格提升至全塔機殼規格的擴充空間,在設備的擴充安裝上能比 EVO 有更多使用選擇。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本身的長寬高尺寸為 522 x 304 x 531.9 mm,比 O11 Dynamic EVO 的 465 × 285 × 459 mm 稍微大一些,尤其是長度與寬度部分增加了約 6 cm,畢竟要能夠安裝三個 420 mm 水冷排,機殼所需佔用空間增加是必須的。

顏色選擇 O11 Dynamic EVO XL 首發僅有黑白兩色可選擇,定價分別為新臺幣 7200 與 7500 元,想選擇白色款式裝機的玩家們需追加 300 元白色稅,相比起 O11 Dynamic EVO 定價的 4700 和 5000,分別多上了 53% 及 50%,與 2019 年所推出的前一代 O11 Dynamic XL ROG Certified 則有 12% 跟 17% 差距。


∆ 白色款 O11 Dynamic EVO XL 尺寸為:522 x 304 x 531.9 mm,定價為 7500 元。


關於 LIAN LI 旗下的機殼筆者有使用過 O11 Dynamic 與 O11 AIR MINI,並開箱測試過 LANCOOL III、LANCOOL 216、V3000 PLUS 等等,O11 Dynamic 與 O11 AIR MINI 是跟 O11 Dynamic EVO XL 相同的雙艙安裝結構。

該結構最特別的就是將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移到主板後方整線空間,讓機殼底部完全提供給風扇安裝,並讓前方與側邊側板改為玻璃以獲得最佳硬體展示性,O11 Dynamic EVO XL 在前方與側面同樣使用了 4.0 mm 厚的全透度鋼化玻璃。

但在移除兩片強化玻璃之前,LIAN LI 為了穩固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性,在兩片玻璃側板的上方各鎖有螺絲,以避免運送過程時玻璃脫落受鎖,所以在拆玻璃之前要先將上蓋拿起,將兩個固定螺絲卸除才能拆除強化玻璃面板。


∆ 兩個固定螺絲要先拆除,無法移除玻璃面板時不要大力出奇蹟。


∆ 前方玻璃清楚展示內部,旁邊設有一個 RGB 燈條但筆者覺得相對低調。


∆ 側面玻璃也是使用卡榫固定。


∆ 機殼底部有側抽式防塵濾網。


機殼出廠預設的 I/O 埠安裝於機殼前方,提供了一個 USB 3.1 Gen2 Type-C、4x USB 3.0、HD AUDIO 複合式音源孔,另外的開機鍵、重啟鍵、LED Color、LED Mode 等,則是另外側置於右側的整線空間那一面。


∆ USB 3.1 Gen2 Type-C、4x USB 3.0、HD AUDIO。


∆ LED Color 跟 LED Mode 可以設定機殼燈條的顏色與模式。


O11 Dynamic EVO XL 延續了 I/O 埠位置可變動的設計,以應對不同使用情境需求,只要將底部的卡扣按下然後往左推及往下就可取出,再根據安裝方向的不同去調整整線扣以及走線方向,雖然方便拆裝但筆者覺得推出的方向不太直覺性。


∆ 面向側邊安裝。


∆ 機殼後方安裝。


O11 Dynamic EVO XL 的後方安裝空間出廠配置為上下各一個遮片,這個模式下主機板上方有著 82 mm 的上置水冷安裝空間;下方則有 90 mm 安裝空間,後方支援 12 cm 風扇安裝且配有八個 PCIe 擋板,PCIe 安裝空間為無橫桿設計能夠相容大多數的顯示卡直立安裝支架。

左半邊則是整線空間以及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但筆者先前於 LIAN LI 2022 Digital Expo 2.0 看到這款機殼時,有一個相當感興趣的設計重點,那便是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的三種變化,O11 Dynamic EVO 機殼上可以將硬碟籠與電源供應器交換位置抑或是安裝雙電源供應器,而在 EXPO 2.0 與 Gamers Nexus 影片中 O11 Dynamic EVO XL 的展示樣品確實都可以交換位置,但實際上市後卻捨棄了這項功能筆者覺得相當的可惜。


∆ 出廠配置後方空間一覽。


∆ 電源供應器與硬碟通風空間。


∆ 概念展示時說可以變動三個電源安裝位置,但很可惜實體並未採用。


O11 Dynamic EVO XL 使用了與 O11 AIR MINI 相同的可變動高度安裝配置,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求而去調整機殼後方與主機板安裝空間的高度,而且是直接將兩個核心區塊合併成一體式架構,單論調整過程的方便性會比起 O11 AIR MINI 方便許多。

拆裝過程中僅需要動到旁邊的四個手轉螺絲即可,其餘地方的固定方式皆採用卡榫,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主機板安裝區塊與機殼後方是直接組成一體,所以在調整安裝配置的過程中可以順便安裝主機板。


∆ 灰色的是螢幕出線孔,而機殼後方安裝區塊與遮片都由右邊手轉螺絲搭配卡榫固定。


∆ 一體成形拆裝過程更有效率。


下置配置可以搭配想在機殼上方安裝漢堡排水冷的方式,讓機殼上方與主機板有著 118 mm 的天花板高度可使用,而主機板與底部的空間就會剩下 54 mm,下置配置時機殼後方可以安裝到兩個 12 cm 風扇。


∆ 下置配置展示,該模式後方可安裝兩個 12 cm 風扇。


上置配置與下置配置相反,是將整個安裝空間往上提高讓主機板與機殼底部獲得 126 mm 的空間,主機板與機殼天花板的空間則是剩下 46 mm,三種模式下對於機殼頂部和底部水冷或風扇的安裝相容性並沒有變化,頂多只有後方風扇在下置配置時可以安裝兩個 12 cm 風扇,所以就看各位玩家的使用需求去調整尤其是漢堡排安裝需求。


∆ 上置配置。


機殼背面的鋼材側板仍延續了雙區塊通風網孔,這部份的設計從 O11 Dynamic 就沒有變動太多(但確實也沒什麼好改的),為了避免風扇運轉時的進塵問題,鋼材側板底下貼有兩條的磁吸式防塵濾網減少進塵。


∆ 鋼材側板有兩個進風區塊。


∆ 防塵濾網展示。


∆ 磁吸式濾網建議使用乾布清潔。


機殼背面整線空間向來都是雙艙機殼的核心重點,O11 Dynamic EVO XL 可以分為三個區塊,左邊是風扇安裝支架區塊最大支援 420 / 360 mm 水冷與風扇,中間則是 2.5 吋硬碟安裝板及走線通道,右邊為複合式硬碟籠與電源安裝位置。

藏線空間通道約有 8 cm 左右的深度可以使用,並搭配 ㄇ 字形整線扣和魔鬼氈束線帶幫助整線,若很不幸你的整線技巧尚須磨練,也可以使用遮線擋板直接由「眼不見理線法」裝飾,使用絞鍊轉軸與磁吸式固定的遮線擋板同時還能安裝三個 2.5 吋硬碟,用來固定風扇 Hub 或是 RGB 控制器等也相當適合。


∆ 背面使用空間大致分為三個區塊。


∆ 中間為走線通道,磁吸式遮線擋板可以固定三個 2.5 吋硬碟。


∆ 整線扣搭配魔鬼氈束線帶用於整線,底下設有多個可調整孔位。


∆ 藏線空間深度為 8 cm。


機殼相關的 I/O 線材有做全白化處理裝全白主機更有主題性,機殼開機鍵等接頭做了統合設計直接插上主板不用分類,這些小細節必須給予 LIAN LI 好評。

O11 Dynamic EVO XL 在前面板處設有 RGB 燈條,燈條本身可以連接主機板 5V 3-Pin ARGB 插槽來同步燈光效果,也能使用 LIAN LI 自家的 SM Type 接頭,連接 UNI FAN 等產品控制器 HUB 上的 SM Type Port 同步燈效,另外 RGB 燈條以及其控制器需要一個 SATA 提供額外供電,想要使用的話必須要接上(但筆者覺得還好就沒特別接了)。


∆ 機殼 I/O 線材都有白化設計。


∆ 機殼 RGB 燈條同步線材由 SM Type 轉 5V 3-Pin ARGB 連接控制端。


O11 Dynamic EVO XL 支援 ATX 規格的電源供應器,官方標註支援最長 22 cm 的電源安裝,雖然筆者測量約莫有著 30 cm 藏線空間,但實際安裝 19 cm 電源時就會遇到線材不夠塞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走線通道的中間段是線材必經之路,因此供電線材容易與其他線材塞車,所以筆者更建議搭配至少 16 cm 以下的電源安裝體驗會比較好。


∆ 支援 22 cm 的 ATX 電源安裝,但筆者更建議搭配 16 cm 左右的電源裝機體驗會最好。


∆ 設有多處整線束帶以及橡膠圈。


後方有兩組複合式硬碟安裝籠,每組硬碟籠可以支援兩個 2.5 / 3.5 吋硬碟安裝,也就是說 O11 Dynamic EVO XL 算上旁邊遮線擋板安裝位置,最多有著三個 2.5 吋及四個 2.5 / 3.5 吋複合式安裝位置。

硬碟籠本身使用絞鍊側出方式來方便玩家們拆裝硬碟,硬碟安裝盤採用滑軌形式進出,上方由手轉螺絲搭配 OPEN 及 CLOSE 轉向標示來固定滑軌,避免運送過程中滑軌意外滑出。


∆ 側轉式硬碟籠。


∆ 滑軌固定用手轉螺絲「順緊逆鬆」,裝好硬碟記得要鎖上。


∆ 滑軌展示。


∆ 每個硬碟籠支援一個 120 mm 薄扇(厚度 15 mm)來散熱,解決雙艙機殼被人詬病的硬碟散熱問題。


硬碟籠的四個硬碟安裝位置支援熱插拔功能,且機殼已經預先設置好熱插拔連接線材了,每組硬碟籠需要一個 SATA 供電及兩個 SATA 埠。


∆ 硬碟熱插拔接口。


∆ 熱插拔背面展示,來源於:Gamers Nexus 的影片截圖。


∆ 熱插拔線材展示(黑色)。


機殼側風扇支架可單獨拆卸下來,將手轉螺絲拆下後按壓上面的平頭螺絲,接著把整個風扇支架往斜上拉出即可,可以根據實際安裝需求來調整四種模式,預設模式下會把側面安裝空間分給藏線空間與主分艙,預設情況下藏線空間有著 40 mm 的安裝深度;另一面的主分艙則有 81 mm 可以使用。

將側風扇支架翻面之後,主分艙可以獲得 117.2 mm 的深度;藏線空間則為 0,在厚度較厚的顯示卡吊掛安裝時可以搭配這一面使用,包含上下翻轉的話等於有四種模式可以用。

風扇支架最大支援 420 / 360 mm 規格的水冷排安裝,以及 3x 140 mm 與 3x 120 mm 風扇安裝,比起 O11 Dynamic EVO 多了 420 mm 規格可裝。


∆ 側風扇支架由手轉螺絲固定,上方平頭螺絲為快拆按鈕。


∆ 預設模式下整線空間面有 40 mm 可以用,安裝厚風扇也可以。


∆ 可拆式側邊支架支援 420 / 360 mm 規格的水冷排和風扇安裝。


機殼上蓋設置大面積通風網孔機殼有足夠排熱空間,上蓋由後方單顆手轉螺絲固定卸除後即可往後抽除,機殼上方風扇支架支援 3x 120 / 140 mm 風扇與最大 360 / 420 mm 水冷排安裝,整個支架由旁邊的兩個螺絲固定,移除固定螺絲後可以將支架單獨拿下安裝風扇或是水冷排。


∆ 大面積散熱網孔設置。


∆ 機殼上方支援 420 / 360 mm 風扇與水冷排安裝。


∆ 上置風扇支架固定螺絲。


∆ 可單獨拆卸方便安裝風扇或水冷。


機殼底部與上方與側邊風扇支架一樣,都支援 3x 120 / 140 mm 風扇與最大 360 / 420 mm 水冷排安裝,且也與上方支架相同由兩個螺絲固定,基本上設計就與上方支架是一模一樣。


∆ 底部同樣支援 420 / 360 mm 風扇與水冷排安裝。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安裝空間展示

將機殼的雙面玻璃給卸除後帶大家稍微看一下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安裝空間,LIAN LI 順應新一波的潮流將機殼其中一根梁柱改成可拆式設計,俗稱 A 柱的結構柱由上下各兩個螺絲固定,卸除後即可獲得更好的硬體展示性,270 度的內部觀賞視角確實相當漂亮。


∆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安裝空間。


∆ 預裝 A 柱展示。


∆ 可拆式 A 柱由上下共四個螺絲固定。


∆ 拆除後確實有相當不錯的展示性。


O11 Dynamic EVO XL 支援最大寬 280 mm 的 E-ATX 與 ATX、Micro-ATX、Mini-ITX 主機板安裝,風冷塔散最高支援 167 mm 的安裝空間,顯示卡最長相容 460 mm 可以使用,其實單論主機板、顯示卡、風冷等核心硬體安裝空間來說,僅有顯示卡有著較長的 460 mm 安裝空間(O11 Dynamic EVO:426 mm),其餘的兩個部分都與 O11 Dynamic EVO 相同。

而 O11 Dynamic EVO 的 426 mm 顯示卡安裝空間,筆者認為也足夠現在這個世代的旗艦型號顯示卡使用了,所以「核心硬體安裝空間」並不會是你從 O11 Dynamic EVO 升級成 O11 Dynamic EVO XL 的理由,如果你還是想換 O11 Dynamic EVO XL,恭喜你確診換換病。

主機板安裝位置的上方、下方、右側方皆設有多個走線橡膠圈,預設的側風扇支架與主機板裝水平面約有 5 cm 深度,但官方標註與下置風扇安裝支架有著 11.7 cm 的距離,筆者的這 5 cm 深度是提供給比較極端情況下所參考,實際上安裝 E-ATX 主機板也不會越過這 90° 轉角,所以側面水冷唯一有可能就只有跟超級長的顯示卡才會打架。


∆ E-ATX(寬度上限 280 mm)、167 mm 風冷、460 mm 顯示卡安裝空間。


∆ 側邊走線孔以 90° 設置,安裝 E-ATX 主機板不會覆蓋到。


∆ 側風扇支架預設安裝形式,最少也有 5 cm 可使用深度。


∆ 後方安裝為出場配置的情況下,機殼天花板有著 82 mm 空間可以安裝上置水冷。


O11 Dynamic EVO XL 這次使用免工具 PCIe 固定方式,8 個 PCIe 擋板都是由磁吸式夾具搭配卡榫固定,在替換顯示卡等 PCIe 設備時能夠加方便,減少鎖螺絲的麻煩時間,但 O11 Dynamic EVO XL 上的 PCIe 擋板相對也是特規,弄丟的話無法使用其他 PCIe 擋板來安裝。


∆ 免工具的磁吸式 PCIe 固定方式,拆裝 PCIe 設備相當方便。


∆ 預設模式下底部與主機板底部有 9 cm 距離。


機殼本身附贈的配件相當多元,其中包含了:螺絲盒、顯示卡支撐架、一次性束帶、整線扣、風扇架遮片、HD AUDIO 延長線等等。


∆ 螺絲還是沒分類直接一袋很可惜,旁邊另有主機板桐柱套筒跟 15 mm 薄扇固定用螺絲。


∆ 顯示卡支撐架可以搭配顯示卡直插安裝使用,與 DER8AUER 合作徽章可以自黏。


∆ 風扇遮片可以搭配側風扇支架使用,減少不必要的風流產生。


LIAN LI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PW-PCIV-90W 顯示卡延長線材開箱

若有觀看過 O11 Dynamic EVO 的相關資料就知道,O11 Dynamic EVO 可以透過配件實現顯示卡垂吊安裝,O11 Dynamic EVO XL 同樣也可以透過額外加購的顯示卡垂吊配件組,來完成顯示卡垂吊安裝跟火力展示的用途。


∆ PW-PCIV-90W 顯示卡延長線材與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


∆ 90 cm 長的 PW-PCIV-90W 顯示卡延長線材,可能因為機殼配置的關係需要更長延長線搭配使用。


想要垂釣的話這次 O11 Dynamic EVO XL 同樣把豎立顯示卡支架與延長線材分開賣,這次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定價為 220 元,PW-PCIV-90W 顯示卡延長線材則是 3050 元,另有要提醒各位
O11 Dynamic EVO 所使用的豎立顯示卡支架是無法通用在 O11 Dynamic EVO XL 上的

配件中除了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本體外,還提供了顯示卡支撐架、一次性束帶、顯示線材出線擋板等等。


∆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內容物一覽。


顯示卡垂吊安裝方式是將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鎖在側風扇支架上,想垂吊安裝顯示卡側邊的風扇安裝空間也不會犧牲,也就是說顯示卡與三個 120 / 140 mm 風扇是可以同時安裝,讓風扇幫助顯示卡背板進行散熱作業,對於 RTX 3090 這種背面有 VRAM 顆粒的顯示卡來說幫助很大。

O11DEXL-1W 豎立顯示卡支架有三種安裝高度可以調整,最長支援 358 mm 的顯示卡安裝;而最短的模式支援 328 mm,使用者可以跟實際使用需求去做調整,例如往內固定的話可以獲得更多螢幕線材調整空間,或是迴避與上置水冷安裝空間的重疊,但實際上筆者即便使用最外側的固定鎖孔(MAX:358 mm),也不會與上置水冷卡到,螢幕線材的走線空間也相當足夠。


∆ 首先將可拆式側風扇支架拆卸下來,安裝風扇上去。


∆ 再來把垂吊支架固定在鎖孔上,鎖孔有三種高度可以鎖。


∆ 接著固定把顯示卡鎖上,接好 PW-PCIV-90W 顯示卡延長線材。


O11 Dynamic EVO XL 的顯示卡垂吊安裝可以分成上下朝向(以螢幕輸出接口朝向判斷),顯示卡朝上安裝的話 PCIe 延長線材是朝左邊出線,並直接經過藏線區塊及相關通道;顯示卡朝下安裝延長線材是朝右邊出線並繞過後方風扇,也就是說延長線材在走線上可能要調整一下。

側風扇支架的下方留有部分走線孔給顯示卡供電線材通過,假設跟筆者一樣將側面風扇裝滿三個且觸底安裝的話,顯示卡供電線材就必須從這個小孔過去。


∆ 搭配 MSI GeForce GTX 1070 Quick Silver 8G OC 顯示卡安裝展示。


∆ 顯示卡延長線安裝展示。


∆ 顯示卡供電線材走線展示。


∆ 後方展示。


LIAN LI VG4-4-V2W 顯示卡垂直套件開箱

LIAN LI 隨著這次 O11 Dynamic EVO XL 的更新,一同更新了相容於全塔(Full Tower)與 ATX 中塔機殼(ATX Mid- Tower),所使用的 VG4-4-VG2W 顯示卡垂直套件(Universal 4–Slots Vertical GPU Kit),定價為新台幣 1999 元。


∆ LIAN LI VG4-4-V2W 顯示卡垂直套件(Universal 4–Slots Vertical GPU Kit)內容物。


∆ 標配一條 PCIe 4.0 x16 顯示卡延長線材,有著三個 PCIe 延長線固定鎖孔。


∆ 並支援 4-Slot 厚的顯示卡使用。


顯示卡垂直套件可以拆除部分結構,搭配 O11 Dynamic EVO 可拆卸區塊一起使用的話,可以讓顯示卡垂直套件更往上一點安裝,但 O11 Dynamic EVO XL 並沒有相同的可拆卸區塊,所以想要搭配 O11 Dynamic EVO XL 安裝的話,實際上並不需要特別使用到這個功能。


∆ 可拆卸區塊可搭配 O11 Dynamic EVO 使用。


∆ 在 O11 Dynamic EVO XL 上會因為設計問題被擋住螢幕輸出接口。


實際搭配 MSI GeForce GTX 1070 Quick Silver 8G OC 顯示卡安裝,安裝的過程體驗與 LIAN LI 這兩年所推出顯示卡垂直支架差不多。


∆ 顯示卡安裝展示。


∆ 安裝在最上面的時候還有 2-Slot PCIe 擋板可以用,也就是說會占用 6-Slot。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實際安裝展示與散熱性能測試



筆者接著也把主力機硬體安裝在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上,跟各位玩家分享一下安裝體驗心得,並進行散熱性能測試提供結果給玩家們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PBO Enable)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主機板:MSI MEG X670E ACE (BIOS 版本:7D69v193[Beta version])
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7200 MT/s 16GBx2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3060 Ti GAMING Z TRIO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11G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2H2
系統碟:MSI SPATIUM M371 NVMe M.2 1TB
儲存碟:Toshiba 1TB 3.5吋硬碟
儲存碟:Kingston KC3000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遊戲碟:CS2140 M.2 2280 NVMe Gen4x4 SSD 1TB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機殼: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水冷風扇:3x ARCTIC BIONIX P120 ARGB
後進風扇:1x ARCTIC BIONIX P120 ARGB
底部風扇:3x MSI MEG SILENT GALE P12
側邊風扇:3x XPG VENTO PRO 120 PWM
顯示卡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536.67


筆者對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幾個部分,我第一款入手 LIAN LI 旗下的機殼其實是 O11 Dynamic,後來選擇更換的原因是因為顯示卡直立架實在是太難裝了。

接著更換成 O11 AIR MINI 使用,雖然顯示卡直立架有因為 O11 AIR MINI 模組化的設計比較好用,但顯示卡直立時會遮擋住 AIO 水冷頭,而且在硬體擴充安裝上也較為保守,所以後來也把 O11 AIR MINI 給換掉了。

而 O11 Dynamic EVO XL 除了有充足的擴充性外,根據筆者的觀察顯示卡垂吊與垂直安裝是能夠同時相容,而且也標榜著可拆式 A 柱等特色,對於顯示卡與模型的火力展示擺放相當適合。


∆ 實際安裝展示。


∆ 拆除 A 柱。


∆ 全透度玻璃側透展示。


∆ 因為電源實在太長了(跟我一樣),導致線材很難整理…所以蓋上就當沒這一回事。


這次特別大動工更換成 O11 Dynamic EVO XL 最重要的就是雙顯示卡安裝,目前市面上能夠同時以「非直插」安裝方式相容兩張顯示卡的機殼實在很少,絕大多數的機殼僅能夠用直立或是直插二擇一,相容性更好的全塔式機殼大多只能夠直立安裝一張顯示卡,想要完整火力展示兩張顯示卡的機殼,一直是機殼渣男我這一年來尋尋覓覓的主要目標。

而 O11 Dynamic EVO XL 雖然能夠相容兩張顯示卡以「直立」和「吊掛」安裝,但還是有些地方是要調整的,我原本預計是將 3060 Ti 以吊掛方式安裝;1080 Ti 用顯示卡直立來安裝,但後來發現吊掛的顯示卡延長走線要好看,只能夠選擇第一槽以外的 PCIe Slot 插槽,因此筆者最終選擇將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以吊掛方式安裝並連接兩個副螢幕,而主力顯示卡 3060 Ti 則是搭配顯示卡直立套件,以及主機板 PCIe 5.0 x16 插槽安裝。


∆ 顯示卡吊掛安裝,上置水冷以常規形式安裝的話不用擔心會去卡到。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渦輪顯示卡意外適合吊掛展示,風流規劃上也相當符合邏輯。


∆ 兩張顯示卡互不干涉。


∆ 側面風扇與顯示卡背板距離。


想要以「直立」和「吊掛」兩種安裝方式同時使用,還有另一個部分要去做調整,那就是兩條顯示卡延長線材的規劃,顯示卡延長線材安裝在主機板 PCIe 插槽後會需要一段水平距離的使用空間,預設情況下的顯示卡直立套組是將延長線材固定在最內側,最靠近主機板的那組鎖孔會導致兩條延長線材擠壓到,所以要將顯示卡直立套組的線材往外一個鎖孔固定,讓兩條延長線材稍微保持距離一點。

另外顯示卡直立套組雖然有三個 PCIe 鎖孔可以用,但最外面的那個鎖孔實際上不建議使用,因為筆者實際使用後發現顯示卡的輸出接口被機殼結構擋住了,所以除非你想直立的 PCIe 設備沒有要外接線材,不然筆者只建議使用中間跟內側的這兩段鎖孔。


∆ 顯示卡安裝在最外側鎖孔直立後與主機板的距離,後來將線材往內縮一階固定。


「雖然」O11 Dynamic EVO XL 支援機殼 A 柱可拆的功能,而且展示簡潔度上確實真的很不錯,但筆者在實際使用上還是有覺得可惜的地方,拆除 A 柱後機殼本身的物理結構絕對會有所改變,所以「絕大多數」擁有這樣設計的機殼,會因為上方本身的重量而導致有點形變問題。

O11 Dynamic EVO XL 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且安裝上置水冷後形變問題會間接導致卡榫槽位移,兩片玻璃面板在安裝上會有明顯卡榫與卡榫槽距離很遠的狀況,在最後的安裝結尾會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在喬玻璃側板固定。


∆ 移除 A 柱後會有縫隙。


∆ 模型展示。


∆ 桌面擺放。


LIAN LI O11 Dynamic EVO XL 機殼散熱性能測試


機殼散熱性能測試部分將 AMD Ryzen 9 7900 處理器手動開啟 PBO,並開啟 Game Boots 以及 A-XMP Profile,所有的風扇包含一體式水冷 PUMP 在 BIOS 中調整為全速。

軟體使用 AIDA64 CPU+Furmark,來模擬高負載壓力狀態下的溫度數據,另外會使用 3DMark 中的 Fire strike 模擬 1080P 畫質遊戲運行情境,而數據收集則使用 HWiFO64 收集並紀錄最高溫度與功耗。

在測試中 AMD Ryzen 9 7900 於 AIDA CPU 項目與 Furmark 雙烤測試中,功耗最高達到 125.5 W 的 7900 溫度為 76.1 °C;顯示卡 MSI GeForce RTX 3060 Ti GAMING Z TRIO 則是 68.7 °C,模擬遊戲運行情境的 Fire strike 測試中 Ryzen 9 7900 最高溫度為 77.9 °C;而顯示卡溫度則是 69 °C。


∆ 散熱性能測試圖表。


而擔任副螢幕顯示輸出用途的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11G 顯示卡,則是單獨進行 OCCT AVX2 進行壓力測試,因為我一時之間找不到可以讓兩張顯示卡同時燒機的設定,所以就另外單獨測試 GTX 1080 Ti FE 了。

在 OCCT AVX2 測試中 AMD Ryzen 9 7900 因為我手動開啟了 PBO 設定所以溫度最高達到 95 °C 左右,PBO 本身特殊的機制在高負載運算處理下,只要散熱性能足夠我就是頂爛,所以在 OCCT AVX2 是一定會碰到 95 °C 的,這也是為何筆者沒有使用 AIDA64 FPU 進行測試,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11G 顯示卡最高溫度為 84.38 °C,溫度表現上與裸測平台測試成績相同。


∆ OCCT AVX2 散熱測試。


總結與心得



總結來說 LIAN LI 新款全塔機殼 O11 Dynamic EVO XL,最大支援了三個 420 mm 的水冷排與風扇安裝,以及 E-ATX 主機板、460 mm 顯示卡、167 mm 風冷塔散等高規格擴充性,對於硬體擴充需求較高的 PC DIY 玩家來說也絕對足夠,雙艙安裝結構 O11 Dynamic 系列最有特色的就是主分艙空間相當大,因此想要搭配分體式水冷安裝也沒問題。

不得不講在硬體擴充性以及安裝小巧思設計上,O11 Dynamic EVO XL 確實符合集大之作的佳名,各項模組化安裝設計在硬體安裝過程中體驗也相當不錯,更有著充足的整線空間搭配整線扣與遮線擋板等,讓眼不見為淨法流派又有一款機殼可以選擇。

散熱性能測試也無可挑剔,畢竟 O11 Dynamic EVO XL 最多可式支援 11 個風扇安裝,實際搭配 AMD Ryzen 9 7900 與 RTX 3060 Ti、GTX 1080 Ti 進行測試,溫度表現都與裸測平台相差無幾,這次連同雙艙機殼為人詬病的硬碟散熱問題,也透過 15 mm 薄扇安裝來解決了。

但 O11 Dynamic EVO XL 還是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最重要的還是拆除 A 柱後機殼會有形變,且玻璃面板卡榫與溝槽會無法對上位置的問題,筆者認為依照 LIAN LI 本身的能力來說,這個問題是必須要改進的。

安裝過程中比較煩心的還有一個地方,背後的兩個硬碟籠雖然由絞鍊固定形成側開方式相當方便,但若是有額外的卡扣能夠固定硬碟籠會更好,筆者在安裝過程中抬起時硬碟籠一直盪來盪去的實在很煩心,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可變動的設計也被移除,筆者個人認為相當的可惜。


以上就是今天的開箱,有甚麼問題歡迎留言詢問討論!有時間我都會回覆,這裡是古代靈異雙頭戰象 AKA 機殼渣男,感謝妳今天的收看~88。




抽獎詳細

本次將抽出一個 Montech MKey 鍵盤尺寸與顏色隨機,本次活動僅抽出一名得獎者。

只要在
巴哈姆特的本篇開箱文中留言或是回覆即可參加抽獎,不知道要說什麼,可以吹捧一下我的英俊美貌或是文筆,即可獲得抽獎資格,留言時間到 9/30 半夜十二點,抽出得獎者後請將宅配資訊在三天內以「站內信」給我,等我有空的時候會安排宅配寄出,因為宅配時間來收件的時候我需要特別留在家,因此抽獎和寄出時間以我為主。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5-1-7 10:20 , Processed in 0.137793 second(s), 61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