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32593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冷] InWin BR36 / BR24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箱測試 / 強化核心散熱 分離式水泵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InWin 迎廣科技新款 BR 系列水冷散熱器,除了替 CPU 解熱外,更具備著「冷頭風扇」幫助 VRM、M.2 進行散熱,並採用分離式水泵設計與 Luna AL120 ARGB 風扇,一次滿足散熱、風流與燈效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規格
型號:BR36、BR24
CPU 腳位:Intel LGA 1200/ 2066/ 2011-V3/ 2011/ 1366/ 1156/ 1155/ 1151/ 1150、AMD AM4/ AM3+/ AM3/ AM2+/ AM2/ FM2+/ FM2/ FM1/ TR4
冷排尺寸(長x寬x高):397 x 120 x 27 mm(BR36)、277 x 120 x 27 mm(BR24)
冷排材質:鋁合金
水管:尼龍編織網橡膠管線、450mm(BR36)、400mm(BR24)
水冷頭:銅、塑膠、100 x 100 x 75 mm
冷頭風扇:長效油封軸承、PWM 400 - 2500 +/- 10% RPM、26.93 CFM (Max.)、2.28 mm/H2O
水泵:PPS, GF、5200 RPM +/- 10%、65 x 50 x 31 mm
風扇:Luna Series AL120、長效油封軸承
風扇轉速:PWM 400 - 1800 +/- 10% RPM
噪音值:35.5 dBA (Max.)
風量:82.96 CFM (Max)
風壓:2.31 mm / H2O
接頭:4-Pin (12V, PWM), 3-Pin (5V, ARGB)


InWin BR36 / BR24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箱

InWin BR 系列具備主流的 240mm 與 360mm 兩種規格,型號也相當好辨認 BR24 與 BR36,這系列主要特色為「冷頭風扇」與「分離式水泵」,讓散熱器除了替 CPU 散熱外,同時替 VRM 供電模組、M.2 提供散熱氣流,並帶動機殼內的氣流。

BR 水冷採用銅底微水道接觸 CPU,並採用尼龍編織網橡膠管線與鋁製冷排,而水泵轉速在 5200 RPM,至於冷頭上的風扇則採用油封軸承,轉速為 PWM 400 – 2500 RPM、風量 26.93 CFM、風壓 2.28 mm/H2O。

BR 系列搭配自家 Luna AL120 ARGB 風扇,採用 4-Pin PWM 與 3-Pin ARGB 連接,轉速為 PWM 400 – 1800、風量 82.96 CFM、風壓 2.31 mm/H2O、噪音落在 35.5 dBA。


↑ InWin BR36 與 BR24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外盒則有標示產品尺寸與規格,並相容各家 RGB 燈效。


↑ 箱內包裝。


BR24 與 BR36 差異就在於冷排尺寸,BR24 冷排長度 277mm、BR36 則是 397mm,同樣都是寬 120mm、高 27mm,而俗稱都以安裝的風扇數量來稱呼 BR24 240mm 與 BR36 360mm 冷排。


↑ BR24 與 BR36。


自帶冷頭風扇 分離式水泵

BR24 與 BR36 將水泵移出冷頭後,改設計了一顆有著三扇葉類似於螺旋槳的風扇,上方圓形開口較大吸入氣流後,從下方開孔推出氣流替 CPU 周圍的 VRM 與 M.2 散熱。

冷頭風扇轉速為 400 – 2500 RPM、風量 26.93 CFM、風壓 2.28 mm/H2O,並可透過 4-Pin PWM 控制轉速,但預設上冷頭風扇會自動啟動無論是否有連接 PWM。


↑ 冷頭風扇與螺旋槳扇葉。


↑ 這也讓冷頭造型相當特別,並結合 ARGB 燈效。


↑ 冷頭需連接專屬連接線。


↑ 銅底接觸 CPU;使用前記得撕下保護膜。


水冷的核心之一水泵,則分離至水冷管線上,需透過 3-Pin DC 連接,並建議連接至主板的 AIO_PUMP 插座,並確保預設上為全速運轉 5200 RPM;而水冷管則使用尼龍編織網橡膠管線,BR36 水管長度為 450mm、BR24 則是 400mm 長。


↑ 分離式水泵。


↑ 尼龍編織網橡膠管線。


鋁製冷排則有著 12 道散熱水道與單波鋁鰭片。


↑ 鋁製水冷排。


↑ 冷排鰭片。


Luna AL120 ARGB 風扇,採用油封軸承、9 片白色扇頁,軸芯則有著 ARGB 燈效,而風扇轉速為 PWM 400 - 1800、風量 82.96 CFM、風壓 2.31 mm/H2O、噪音 35.5 dBA,並採用 4-Pin PWM 與 3-Pin ARGB 連接。

組裝時,風扇 4-Pin PWM 需串接至冷頭的連接線,而 3-Pin ARGB 則有提供串接線與 ARGB 控制器;只不過風扇出線非常短,因此這風扇只能搭配 BR 水冷使用。


↑ Luna AL120 ARGB 風扇。


↑ 風扇角落都具備橡膠墊。


↑ 4-Pin PWM 與 3-Pin ARGB 接頭。


最後配件則依據腳位分門別類,下圖左上依序是 Intel 使用的背版、冷頭連接線、BR 系列說明書 QR Code、ARGB 串接線與控制器、冷頭 / 冷排螺絲與散熱膏、Intel / AMD 安裝支架、TR4 / 20XX / 115X / 1200 / AM4 等支撐螺絲。


↑ 水冷配件。


冷頭需連接 SATA 電源、冷頭風扇 4-Pin PWM、冷頭 3-Pin ARGB 與 3 個串接 FAN 插座。


↑ 冷頭連接線。


倘若主機板的 ARGB 針腳數量不夠,風扇的則可使用 ARGB 控制器連接。


↑ ARGB 控制器。


InWin BR36 / BR24 安裝說明與 ARGB 燈效

安裝方面 BR36 / BR24  與一般 AIO 裝法相似,初次安裝的玩家建議掃描 QR-Code 依據步驟安裝;先以 Intel LGA 1200 腳位來安裝,先取出 Intel 專用背版並將螺絲往內旋轉符合孔位,接著將主機板翻過來之後鎖上支撐螺絲。

接著替水冷頭卡上 Intel 安裝支架並撕開保護膜,即可對準支撐螺絲將冷頭闔在 CPU 之上,確認無誤後擠上散熱膏接著用手旋螺絲帽固定冷頭即可。


↑ 裝上 Intel 背版。


↑ CPU 冷頭裝上 Intel 安裝支架。


↑ 對準支撐螺絲並使用手旋螺絲帽固定。


↑ Intel LGA 1200 壓膏狀況。


AMD AM4 安裝則相同,先移除主機板預裝的扣具後,保留背版直接鎖上 AMD 支撐螺絲,並將冷頭裝上 AMD 安裝支架,對準支撐螺絲確認冷頭闔在 CPU 之上,然後擠上散熱膏並用手旋螺絲帽固定冷頭即可。


↑ 移除預裝的扣具換上 AMD 支撐螺絲。


↑ 冷頭卡上 AMD 安裝支架。


↑ 裝上水冷後也不影響 DRAM 空間。


↑ AMD AM4 壓膏狀況。


冷排的安裝則依據機殼的配置有所不同,主要都以機殼前方或上方為主,當然也有不少機殼於主機板右側也有散熱開孔,這也是不錯的冷排安裝位置;只不過 BR 系列連接線較多,因此在整線上會稍微需要點時間。


↑ BR36 燈效展示。


↑ BR36 燈效展示。


↑ 冷頭風扇燈效。


↑ 冷頭風扇燈效。


InWin BR36 / BR24 散熱測試 i9-11900K、R9 5900X

效能測試使用 Intel Core i9-11900K 與 AMD Ryzen 9 5900X 處理器進行測試,搭配的主機板分別為 ROG MAXIMUS XIII HERO 與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都同樣使用 DDR4 8GB*2 3200MHz。

測試時,CPU 為主機板 Auto 行為,僅調整 XMP 運行 DDR4-3200,Intel 平台則關閉功耗限制,而 AMD 則開啟 PBO 功能。


InWin BR24

首先 Core i9-11900K 方面,在預設 4.8GHz 下 AIDA64 CPU 僅 61°C,但還是難敵這代 FPU 的溫度,測試時溫度飆高至紅線 91°C 左右、時脈降至 4.42GHz,還算頂的住沒超過降頻的 100°C 極限,而 Cinebench R23 壓力測試下,時脈則降至 4.7GHz 溫度則壓在 72°C,至於遊戲《電馭叛客 2077》則壓在在 4.8GHz、65°C。


↑ InWin BR24 - Core i9-11900K。


接著 Ryzen 9 5900X 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時脈落在 4.69GHz 時溫度 70°C,而換成 FPU 測試時脈降至 4.6GHz、溫度 89°C,至於 Cinebench R23 下以 4.6GHz 運行維持溫度 85°C、《電馭叛客 2077》遊戲時 CPU 溫度 70°C。


↑ InWin BR24 - Ryzen 9 5900X。


InWin BR36

Core i9-11900K 測試,在預設 4.8GHz 下 AIDA64 CPU 僅 58°C,但一樣難敵 FPU 大魔王,測試時溫度飆至紅線 90°C 左右、時脈降至 4.5GHz,而 Cinebench R23 壓力測試下,時脈則降至 4.7GHz 溫度則壓在 71°C,至於遊戲《電馭叛客 2077》則壓在在 4.8GHz、61°C。


↑ InWin BR36 - Core i9-11900K。


Ryzen 9 5900X 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時脈落在 4.7GHz 時溫度 70°C,而換成 FPU 測試時脈降至 4.6GHz、溫度 88°C,至於 Cinebench R23 下以 4.63GHz 運行維持溫度 84.5°C、《電馭叛客 2077》遊戲時 CPU 溫度 66°C。


↑ InWin BR36 - Ryzen 9 5900X。


從測試來看 BR36 的壓制力比 BR24 好一些,不過兩者對於高核心 CPU 壓制力相近;此外測試加上 VRM 與 M.2 的溫度反應,可發現當使用 FPU、Cinebench R23 測試時 VRM 溫度都有升高,而 M.2 反而是遊戲時被顯卡溫度給熱到提升溫度。

但不論是 i9-11900K 與 5900X 的 VRM 與 M.2 溫度都相當好,這也是因為 BR 提供的冷頭風扇的幫助,下吹的風扇確保氣流可替 CPU 周圍散熱。

在公司冷氣房裸測下,若將冷頭風扇關閉下測試 AIDA64 FPU + CrystalDiskMark 測試同時進行,可見 VRM 最高來到 57°C、而 M.2 SSD 來到 66°C 的溫度,而當冷頭風扇啟動後則可替 VRM 降低 10°C、SSD 降低 26°C 的溫度。

當然這也是因為主機板具備 VRM 與 M.2 散熱片,因此透過 BR 的冷頭風扇即可帶來相當好的散熱加成。


↑ 冷頭風扇 On / Off 差異。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AMD Ryzen 9 5900X PBO On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I HERO、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記憶體:CORSAIR DDR4 8GB*2-3200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64bit


總結

InWin BR24 / BR36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有著不錯的散熱壓制力,可撐住 i9-11900K 的 FPU 壓力測試,而在搭配 Ryzen 處理器上藉由散熱壓制讓 CPU 可有著更高的 Precision Boost 時脈與 PBO 啟用的效能提升。

BR 系列的冷頭風扇,更可替 CPU 周圍的 VRM、M.2 等元件散熱,只要主機板或 SSD 具備散熱片,即可有著更好的散熱加成,也順道解決使用 AIO 散熱下,主機板 VRM、M.2 散熱較差的問題;至於燈效上則以 Luna AL120 ARGB 風扇與冷頭風扇兩處為主,再加上風扇、冷頭、水泵等連接線,DIY 時要稍微花點時間理線。

售價方面,InWin BR24 台灣售價 NT$3,590 元、BR36 台灣售價 NT$4,090 元,價格上屬於中階的 AIO 一體式水冷,藉由冷頭風扇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3 14:54 , Processed in 0.125073 second(s), 55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