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qxxrbull
查看: 58816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MSI首款WiFi 7 Mesh系統登場-Roamii BE Lite Mesh System。Roamii ...

LANCOOL 207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LANCOOL 207重新構想了傳統的ATX佈局,將強大的兼容性和卓越的冷卻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IOSTAR 映泰] BIOSTAR B560GTQ 開箱測試 / 中階定位、功能齊全、還能超記憶體的主機板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xxrbull 發表於 2021-3-30 21:00:0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ntel 在 500 系列晶片組上這回終於再次放寬對於中階晶片組的相關限制,以往在 B460 晶片組上記憶體最高僅被限制於 2933,這回 B560 總算開放了搭配 K 系列 CPU 可以解放上限的設計。

BIOSTAR 這回推出了 B560GTQ 這張主機板,相較於上一代 B460GTQ,最大的升級就在於 CPU VRM 改用了主要為 DrMOS 的設計,讓供電方面更加穩定可靠,並且在 B560 原生的 Type-C USB 3.2 Gen2x2 也有具備,有線網路的部分也採用了 2.5G,整體在各方面的規格可以說是大大升級。

產品規格一覽 :
尺寸:M-ATX (24.4 x 24.4)
支援處理器類型:Intel Comet Lake , Rocket Lake-S
處理器腳位:LGA 1200
晶片組:Intel B56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擴充插槽:1 x PCIe 4.0 x16 (from CPU , x16)、1 x PCIe 3.0 x16 (x4)、1 x PCIe 3.0 x1
儲存埠:6 x SATA 6Gb/s、
1 x M.2 Max Type 22100 (PCIe 3.0 x4 & SATA)、1 x M.2 Max Type 2280 (from CPU , PCIe 4.0 x4 only for Rocket Lake-S)
有線網路:Realtek RTL8125B 2.5G
音訊:Realtek ALC 1220 Audio Codec
後方 USB 埠:3 x USB 3.2 Gen 1 (Type-A)、2 x USB 3.2 Gen 2 (Type-A)、1 x USB 3.2 Gen 2x2 (Type-C)、2 x USB 2.0 (Type-A)
前方 USB 埠:1 x USB 3.2 Gen 1 19 Pin 前置插座、2 x USB 2.0 9 Pin 前置插座
內顯輸出 : 1 x HDMI、1 x DP、1 x DVI


BIOSTAR B560GTQ 開箱 : 繼承以往風格設計

在外包裝上 B560GTQ 繼承以往映泰的風格,採用黑灰的外包裝,同樣也具備 VIVID LED DJ RGB 燈效與對應的 +12V RGB、ARGB Header,同時在這回更是支援了 PCI-E 4.0 (取決於 CPU)、USB 3.2 Gen2x2 的支援,讓傳輸效能更上一層。




↑ 外包裝一覽,背面標註產品相關特色。


主機板外觀,採用 M-ATX 標準正方形 (24.4 x 24.4) 的版型,具備兩條 PCI-E x16 插槽與兩根 M.2 插槽,基本上足以滿足裝機甚至中高階用戶的需求,同時 PCB 板與 M.2 散熱片皆有特別設計的灰色與青藍色的線條點綴,並且在後 I/O 上蓋與 PCH 的散熱片部分都具備 RGB LED 燈光,燈光可以透過 Vivid LED DJ 進行調整,後 I/O 也是採用高階主機板會使用的一體式擋板設計,讓安裝上更加順手。




↑ 主機板外觀一覽。


PCIe 的部分,總共兩根長度為 x16 的插槽,皆具備金屬裝甲加強保護,其中第一條的通道自 CPU 拉出,實際頻寬為 x16,並且搭配 Rocket Lake-S CPU 可以支援 PCI-E 4.0 的規格,第二根則是至 PCH 拉出,最高速度為 PCI-E 3.0 x4,以及一根 PCI-E 3.0 x1 的插槽。

本體也具備兩根 M.2 插槽,其中第一根由 CPU 拉出,僅在使用 11th Gen Rocket Lake-S CPU 可以支援,並且支援 PCI-E 4.0 的規格,如果用 10 代的 CPU 則無法使用這條插槽,第二根則是自 PCH 拉出,通道方面則是 PCIe 與 SATA 都支援,此外還有一個專用於無線網卡的 M.2 E-Key。

以及 6 個 SATA 插槽,SATA_6 與下方那條 M.2 共用通道,SATA 的部分則是接頭採用全 90 度的設計,確保不會與過長的顯卡產生物理干涉。


↑ PCIe、M.2、SATA 插槽一覽,PCIe x16 皆具備金屬裝甲加強設計。


↑ M.2 裝甲拆卸後的樣貌。


CPU VRM 散熱片特寫,整體上完整覆蓋 VCore 與 VCCGT 的部分,讓運作過程更加低溫穩定可靠。


↑ CPU VRM 散熱片特寫。




↑ I/O 上蓋與 PCH 裝甲位置的 RGB 燈光發光特寫,預設為藍色燈光。


RGB Header 特寫,一個 +12V RGB 與兩個 +5V ARGB 皆位於右上方 CPU 插槽附近處,此處還有開機狀態指示燈,方便用戶除錯。


↑ RGB Header、開機狀態指示燈特寫。


前 USB 的部分包含兩組 USB 2.0 與一組 19 Pin U3 Gen1,在這張板子也做出了在前面板的 TB3 Header,用戶可以搭配獨立的 Thunderbolt 3 擴充卡連接使用,享受 TB3 介面的急速傳輸。


↑ 19 Pin U3 Gen1 位於 SATA 插槽上方。


↑ 本體內建 TB3 Header,9-Pin USB 2.0 也有高達兩組共四個數量,相當充足。


後 I/O 一覽,具備 1 個 Type-C 的 USB 3.2 Gen 2x2、2 個 Type-A 的 USB 3.2 Gen 2、3 個 Type-A 的 USB 3.2 Gen 1、、PS/2 鍵鼠介面、HDMI/DP/DVI 影像輸出、2.5G 網路孔、天線,音效輸出。


↑ 主機板後方 I/O,在 USB 埠方面並沒有明確的顏色區分 U3 Gen1、2,用戶需要稍微記一下,天線的部分這張板子預設並無附上 WiFi 子卡,用戶可以自行添購,甚至可以考慮最新規格的 WiFI 6E AX210 子卡。


配件部分,包含基本的說明書、4 條 SATA 線材、光碟。


↑ 主機板配件。


BIOSTAR B560GTQ 用料一覽 : 11 相 DrMOS 供電有感升級

前面已講解 BIOSTAR B560GTQ 大致上的規格、外觀等設計與特色,接著我們將散熱片移除,以進一步分析主機板上的用料與電路等細節。




↑ 散熱片移除後,主機板正反面一覽。


↑ 拆卸的散熱片。


↑ M.2 的部分,兩條背面都有導熱膠涵蓋,並且都可以獨立拆卸不影響其他裝甲的部分。


↑ CPU VRM 散熱片,MOSFET 與電感都有兼顧到。


如同前言所提及,這回 BIOSTAR B560GTQ 的 CPU VRM 的部分升級了整合上下橋與 Gate Driver 的 DrMOS 料件,並且還是 On-Semi 廠牌,中階定位的板子上一樣也有著相當優質的用料。

VRM 供電部分,總共採用 Vcore、VCCGT、VCCSA、VCCIO 10 + 1 + 1 + 1/1 相的設計,此外在這回所採用的 Renesas Intersil ISL69269 PWM 主控支持三路輸出,因此可以直接控制 Vcore、VCCGT、VCCSA。

在 VCore 與 VCCGT 方面採用 10+1 相供電的設計,由 ISL69269 輸出 10+1 相 PWM 訊號,每相採用 OnSemi NCP303151 DrMOS (整合 HS + LS + Driver),每顆連續電流可達 50A,配置共 10+1 組,並每組於後方串接 0.15μH 電感。

其餘兩個主要電壓 VCCSA、VCCIO 則是分別位於與 VCore 同一排和 CPU 下方,VCCSA PWM 訊號一樣由 ISL69269 輸出 1 相,MOSFET 採 Sinopower SM4337NSKP + SM4364NAKP 1H1L 配置,Gate Driver 為 Renesas RAA220002,同樣也於後方串接 0.15μH 電感。

VCCIO、VCCIO_2 皆分別採用 OnSemi 的 NTMFS4C029N + NTMFS4C028N 1H1L MOSFET,PWM 與 Gate Driver 則是由 Anpec APW8828 負責的配置,此處靠近主板右側的部分為 VCCIO_2,須待日後 Rocket Lake S CPU 推出後才得以有用,因此筆者以安裝 i9-10900K 的狀況下實際量測皆約為 0V。

在電容方面,前後端輸入輸出固態電容採用高達 10Khr 壽命的製品,相較於多數中階主機板僅會採用 5Khr 的品種,可見超越同級產品的用料風範。


↑ 相關供電布局一覽。


↑ 供電元件特寫。


CPU EPS 採用 8 Pin 的設計。


↑ CPU EPS 插座特寫。


記憶體供電方面,主要 VDDQ 採用 1 相供電,PWM 與 Driver 的部分採用 ANPEC APW8828,MOSFET 則是皆採用 OnSemi NTMFS4C029N + NTMFS4C028N、1H2L 配置,電容一樣採用 10Khr 固態電容,VTT 則是採用 RICHTEK RT9045GSP 方案,位於 ATX 20+4 Pin 旁。


↑ DRAM VDDQ、VTT。


採用 ASMedia ASM1480 16 to 8 差分訊號切換器負責 PCI-E 3.0 部分的通道分配。


↑ ASMedia ASM1480。


在這回 Intel 11 代 Rocket Lake-S CPU 的內顯方面也終於原生支援了 HDMI 2.0,為了確保輸出品質,在這張板子上也添加了 ITE IT66318FN 重定時緩衝器優化訊號。


↑ ITE IT66318FN。


有線網路晶片採用 Realtek RTL8125B 2.5GbE LAN,並於後方具備防突波數據汞。




↑ Realtek RTL8125BG 2.5GbE LAN 與防突波數據汞。


↑ 環控晶片採用 ITE IT8625E。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 1220 音效晶片,並搭配日系 CHENICON 音效專用電容。


↑ 音效布局 / 元件一覽。


↑ 在 RGB LED 方面採用 Elan eKTF5832 8-bit 微控制器進行控制。


後方 USB 3.2 Gen1 採用 ASMedia ASM1464 做為 ReDriver IC,USB 3.2 Gen2 與 2x2 的部分也具備 Diodes PI3EQX1004 與 PI3DPX1207C 做為 ReDriver IC。


↑ ASMedia ASM1464、Diodes PI3EQX1004、PI3DPX1207C ReDriver IC。


在這張板子後方的 USB Type-C 採用 ITE IT8851FN 實現 DFP/UFP/DRP CC 邏輯控制。


↑ ITE IT8851FN。


放有一枚 ASMedia ASM1074 USB 3.2 Gen1 HUB 晶片提供足夠的 USB port 數量。


↑ ASMedia ASM1074。


BIOS SPI Flash 採用 Winbond W25Q257JVEQ,單顆容量為 32 MB,並且具備 SPI TPM Header,可以讓用戶連接相關的加密狗模組,一旁也有 JSPI 可以直接以杜邦線連接燒錄機對 IC 進行燒錄。


↑ BIOS 晶片與 SPI TPM Header。


Intel B560 PCH 晶片組與其主要供電電路特寫。


↑ Intel B560 PCH 晶片組。


為了證實 B560 確實解禁了記憶體超頻,我們先使用既有的 I9-10900K 並搭配高頻記憶體測試,實際進入 BIOS 開啟 XMP 後確實可以以 4000 MHz 的時脈運行。


↑ 載入 XMP 後的情況一覽。


BIOSTAR B560GTQ BIOS 介紹 : 完整功能控制

BIOSTAR B560GTQ 的 BIOS 同樣分成簡單模式與進階模式的設計,在簡單模式下可以滿足單純僅需要調整開機順序、載入 DRAM X.M.P 參數的入門玩家,進階模式則是針對電壓與頻率有進階調整需求的玩家進行相關設定,以及 Resizable BAR 當然也是支援的,並且同時也具備直接自外部 USB 讀取 BIOS 檔案進行更新的 BIO-Flasher 功能。


↑ BIOS 開機圖片一覽,。


↑ 簡單模式一覽,可針對一些簡單的選項進行調整。


↑ A.I FAN 風扇智慧調整。


按下 F7 即進入進階模式,其中 BIOS 的優化頁面能夠讓玩家進行相關頻率與電壓調整的功能,玩家可依據需求來進行調整,另外用於風扇調整、RGB LED 的功能選項也在此處,分別為按下 F5 與 F6 啟動 A.I FAN 與 Vivid LED DJ,開機順序設定則是位於啟動項目中。


↑ 左側即可一覽 CPU、RAM 的頻率。


↑ 進階欄目中可以針對主機板許多內部的介面與外部設備進行調整,監控系統的 Hardware Monitor 也位於此處。


↑ 手遊模擬器玩家需要開啟的 VMX 預設為開啟。


↑ PC Health,A.I TP 預設為關閉,如果玩家的裝在散熱極差的機殼或環境則可以考慮開啟以保護 VRM 元件,但效能可能會降低。


↑ Re-Size BAR 預設為關閉,可在此開啟,




↑ 晶片組,SA 的部分可以調整 PCI-E 的速度為 Gen4 或更低,有使用顯卡延長線的用戶可以在此調整。


↑ 啟動項目中可以調整開機順序。






↑ 優化欄位則是調整各項頻率與電壓的位置,能夠針對詳細的電壓與 PL 設定調整。


↑ Vivid LED DJ RGB 燈效調整。


↑ BIO-Flasher。


BIOSTAR B560GTQ 軟體介紹 : RacingGT 提供全方位系統調整

BIOSTAR B560GTQ 同時也附加了許多額外的軟體,讓玩家們能夠簡單的在系統中進行有關功能的調整,除了基本的一些超頻、RGB 等等的 RacingGT 以外,在系統中還能夠直接進行 BIOS 的更新,十分方便。








↑ RacingGT 能夠查看系統相關資訊,設定 Vivid LED DJ RGB 燈效、A.I FAN、系統參數監控等設置。


↑ BIOS Update Utility 可以直接在系統中更新與保存 BIOS。


↑ BIOSCreen 則是可以讓玩家自定義 BIOS 的開機畫面。


BIOSTAR B560GTQ 效能測試 : 平價 11 代 CPU 搭配的主機板好選擇

效能測試方面,處理器使用 Intel I9-11900K 這顆高階的 CPU,設定上採用記憶體內建的 XMP Profile : DDR4-3600 MHz CL14,並搭配 AMD RX6800XT 公版顯卡與 280mm 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此外 BIOS 中也有開啟 ReSize BAR。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I9-11900K
CPU 散熱器:Corsair iCUE H100i RGB PRO XT 240mm 一體式水冷
主機板:BIOSTAR B560GTQ
記憶體: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顯示卡:AMD RX6800XT 公版
系統碟:Seagate FireCuda 520 2T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SSR-850FX FOCUS Plus Gold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64bit


首先先測試 PCI-E 的部分,在這代 I9-11900K 終於可以提供 PCI-E 4.0 的通道,我們實際測試運行於 CPU 所拉出的 PCI-E 通道的 M.2 與顯卡裝置來看,都可正常在 PCI-E 4.0 下正常運作。




↑ 實際測試 AMD RX6800XT 與 Seagate FireCuda 520 2T SSD 都可運行於 PCI-E 4.0。


CPU-Z 一覽,可一覽平台資訊,處理器為 Intel I9-11900K,代號 Rocket Lake,採用 14nm 製程,有著 8 核心 16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BIOSTAR B560GTQ;記憶體為雙通道 8GB x2 DDR4 3600MHz;顯示卡搭配 AMD RX6800XT 公版,另外也有內建 CPU Benchmark。


↑ CPU-Z Benchmark,單核 703.8 分,多核 6614.0 分。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一覽,記憶體使用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 記憶體兩條,並且開啟 XMP。


↑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讀取 47043 MB/s、寫入 34637 MB/s、複製 37650 MB/s、延遲 65.6 ns 的表現。


CPUmark99 測試,主要測試處理器單執行續的運算能力,分數為 960 分。


↑ CPUmark99 單核效能。


CINEBENCH R20 與 R23 是基於以 CPU 進行圖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測試項目,11900K 在 R20 版本測試可達到 5897 pts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3 版本更有著 15291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為 629 cb、1622 pts。


↑ CINEBENCH R20 與 R23 測試。


7-ZIP、WinRAR 以多核心進行壓縮與解壓縮性能測試,性能分別為 71540 MIPS 與 24418 KB/S。


↑ 7-ZIP 20.02 alpha 效能測試。


↑ WinRAR 效能測試。


Corona Benchmark、V-Ray Benchmark 兩者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並以完成時間、單位時間渲染量為評比指標。


↑ Corona Benchmark,總花費時間為 91 秒。


↑ V-Ray Benchmark,性能為 16707 ksamples。


影音轉檔方面分別採用 X264 與 X265 FHD Benchmark,11900K 於 X264 項目中有著 67.84 fps 的表現,而 X265 則有著 45.77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PCMark 10 Extended 主要以衡量整機整體的性能作為綜合評估標準的測試,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使用情境,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 LibreOffice 進行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進行測試,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內容進行。

11900K 搭配 AMD RX6800XT 獲得了總分 10394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0334 分,生產力則有 8162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項目獲得 14044 分,遊戲方面則是獲得了 26628 分。


↑ PCMark 10 Extended 詳細分數一覽。


遊戲效能方面以 3DMark 進行,搭配 AMD RX6800XT 顯示卡進行測試,在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7408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0456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BIOSTAR B560GTQ 心得結論 : 記憶體解禁、平價也能帶來優質效能

相較於 Intel 在自家 LGA1200 平台上的前一代 B460 晶片組上,對於記憶體上仍然是採取鎖定頻率上限的設計,這使得玩家們若是搭配一般的記憶體,即無法完整的發揮所有記憶體甚至整個平台的效能。

而這回 Intel 將定位在中接主流的 B 系列 B560 晶片組解除了記憶體頻率限制,對於不打算對 CPU 做出超頻的用戶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福音,而 BIOSTAR 推出的 B560GTQ 這張主機板採用了能夠相容多數機殼的 M-ATX 尺寸,同時具備 11 相 DrMOS 供電的設計也能夠確保 CPU 本身供電上的充足與可靠,整體來說相較於上一代是大大的升級,如果想要選擇平價定位、優質用料與功能性充足的一張主機板,這回 BIOSTAR 所推出的 B560GTQ 絕對是個優質的好選擇。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6 00:35 , Processed in 0.128149 second(s), 64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