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qxxrbull
查看: 22433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源類 PSU] NZXT C850 金牌電源供應器 / 十年保固、全模組設計、全日系電容,接頭更豐富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xxrbull 發表於 2020-4-23 16:58:1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NZXT-C850_774x300.jpg


在今年 1 月時,NZXT 推出了 C 系列電源供應器,整體共有三個型號與瓦數,分別為 650、750、850W,全部皆具備十年保固、80 PLUS 金牌轉換效率與全模組化的設計,整體而言當然是隸屬於高階的電源產品定位。

先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了 750W 版本的 C750,這回我們將介紹其中瓦數最大的 850W 版本 : C850, 並詳細介紹給各位玩家這款電源在內部構造與相關的輸出表現。

產品規格一覽 :
產品型號 : NZXT C850
規格標準 : ATX 12V 2.4
保固 : 10 years
輸入電壓、電流 : 100-240 VAC、10A-5A
PFC 類型 : 主動式 PFC
轉換效率 : Up To 92%
尺寸 : 150(L) x 150(W) x 86(H)
MTBF : 100,000 hours
運作溫度 : 0~50°C
安規規範 : CB / CE / FCC / TUV / cTUV-SUDus / China CCC / Taiwan BSMI / Australia RCM / EAC
風扇尺寸 : 120mm
80 PLUS 認證 : 金牌認證
接頭 : 1 x ATX 20+4 Pin、2 x CPU EPS 4+4 Pin、6 x 6+2 Pin PCI-E、8 x SATA、6 x Molex


不僅瓦數提升,接頭介面更豐富

相較於 C750 而言,選擇 C850 的理由除了瓦數的提升以外,在接頭方面更是相對豐富,在 PCI-E 接頭上由原本的 2 組 4 個提升至總共 3 組 6 個,此外更具備了兩組 CPU EPS 4+4 Pin,對於現今越來越多主機板選擇使用雙 EPS 供電的設計,選擇 C850 可以說是更加適合。






↑ 外包裝一覽,這回 NZXT 在 C 系列上的外包裝都是採用白色搭配靛藍色的簡約風格配色。


↑ 包裝內部有著 BUILD THE EXTRAORDINARY 的文字。


產品內部包含電源供應器本體、模組線、電源線、螺絲、說明書等配件,模組線收納包裝特別也採用湛藍色配色。




↑ 相關配件與模組線材一覽,對於有用不到的多餘模組線,玩家可以直接收納於收納包中,十分方便。


模組化線材與電源線一覽。實際量測線材長度,ATX 20+4 Pin 為 63 公分,PCI-E 兩個插槽分別為 69 與 75 公分,CPU EPS 為 68 公分。SATA 線材分別四個孔為 51、61、72、82 公分。 Peripheral (Molex 4 Pin) 的 3 個插槽長度分別為 51、61、72 公分。




↑ 線材實際長度量測,在此處也可見到主要的 ATX 24 Pin、PCI-E、CPU EPS 線材尾端皆有加上電容,提供更優質的輸出表現加成。






↑ 電源供應器本體一覽,後方有風扇智慧停轉的按鈕。


↑ 模組化接線板位置。


↑ 輸出與規格資訊銘牌。


海韻金牌架構,主電容容值提升,最佳相容性與可靠性的保證

本次評測我們將這款 NZXT C850 的電源進行拆解,以解析內部用料細節給各位玩家看。

外殼拆解一覽,相信對於資深玩家而言,一眼即可看出這款 PSU 採用了海韻代工的方案與架構,為各位玩家帶來最優質的用料與最可靠的架構與相容性保證。




↑ 外殼拆解圖片。


↑ PCB 背面,採用黑色的 Solder Mask,焊點方面做工十分優秀,整體完全沒有用到飛線,製造工藝十分良好。


↑ 在風扇方面採用鴻華 HA1225H12F-Z FDB 軸承扇,12V、0.58A、2200 rpm。並且貼有塑膠導風板將氣流導向電源內部發熱量較大的部件。


一次側 EMI 方面具備 Champion CM02X X 電容放電 IC,相較於一般使用放電電阻並聯在 X 電容上的設計,能夠減少電力必須通過電阻而造成的功率損失。這也是許多高階高轉換效率所必備的料件之一。AC 輸入端 (一階 EMI) 方面具備 1 個 Cx 與 2 個 Cy 電容,實體開關僅切斷棕色 L 線。




↑ 電源輸入端一覽,背面可見 Champion CM02X X 電容放電 IC。


二階 EMI 位於 PCB 板上,包含 1 個 Cx 電容,兩個共模電感,2 個 Cy 電容。保險絲採用直立式安裝並加上熱縮套,MOV 湧浪保護元件也位於此處。


↑ 二階 EMI 一覽。


橋式整流器部分採用兩枚 LITEON GBU1508,並鎖在散熱片上加強散熱。APFC Boost 電感採用封閉式 PQ 型磁芯元件形式,另一旁可見用於 PFC Pi-type filter 的藍色 MPE 電容。


↑ 橋式整流器元件、MPE 電容一覽。


↑ 此處可以看到 APFC 電感上方有著 Seasonic 的標誌。


APFC 開關晶體與升壓二極體均鎖在散熱片上加強散熱。APFC 開關晶體型號為兩枚英飛凌 IPA60R180P7S,APFC 升壓二極體則為意法半導體 STTH8S06D,陰陽 (A、K) 極上皆有套上磁珠。此處另可見 NTC 與繼電器,NTC 用以抑制 Inrush Current,而繼電器 (Relay) 會將 NTC 短路,去除 NTC 作用所造成的轉換功率損失,同樣是為了增進轉換效率而設計的。


↑ 一次側 APFC 與 NTC、Relay 相關元件一覽。APFC 開關晶體在 Gate 極上有額外套上磁珠,抑制寄生震盪。


↑ BULK 電容 (APFC 主電容) 採用日立 HU 系列 400V 680μF、耐溫 105°C,相較於 C750 的 560μF 有所提升。


↑ APFC 控制器採用虹冠 CM6500UNX,算是十分常見的 APFC 方案。


NZXT C850 採用全橋 (Full-Bridge) 架構,因此主具備四枚開關晶體,均採用虹冠 GPT10N50ADG,具全絕緣封裝設計可避免灰塵或濕氣累積造成打火或短路的狀況,同樣皆在 Gate 極上有額外套上磁珠。


↑ 主開關晶體一覽,晶體本身接處於散熱片上散熱。


電源中間的部分為 LLC 電路區,可見 LLC 諧振電感、諧振電容、一次側電流 CT (比流器),一旁驅動隔離變壓器也位於此處。


↑ LLC 諧振電感 (白框)、諧振電容 (橘框)、一次側電流 CT 比流器 (綠框)、驅動隔離變壓器 (黃框) 一覽。


↑ 主變壓器特寫一覽。


二次側採用同步整流 (SR) 與 DC-DC 方案。+12V 採用同步整流控制,+5V 與 +3.3V 則採用位於 Riser Board 上方的元件以從 +12V D2D 轉換出去的方式輸出。LLC 控制器與同步整流均採用 IC 為虹冠 CM6901T6X SLS (SRC/LLC+SR) 方案。


↑ 虹冠 CM6901T6X SLS (SRC/LLC+SR) IC。


+12V 同步整流晶體為 4 枚 Nexperia PSMN2R6-40YS LFPAK 封裝,位於 PCB 板背面。並且透過正面額外加大的散熱片協助散熱。


↑ Nexperia PSMN2R6-40YS 同步整流 MOSFET。


↑ 正面散熱片一覽,各有額外加上鰭片增加散熱能力。


+3.3V 與 +5V 採用 Riser Board 上方的元件進行轉換,子板上方均採用固態電容,具體晶體與控制器型號由於被後方散熱片擋住故無法得知。若從海韻相同架構相同瓦數的產品推斷,應同樣為 Anpec APW7159C 雙通道 DC-DC 控制器,搭配六枚英飛凌 BSC0906NS ( +3.3V 與 +5V 各使用三枚) 的 MOSFET 達成。


↑ DC-DC Riser Board 一覽,後方散熱片具導熱膠接觸相關元件以加強散熱。


+5VSB 直接自 AC 轉換,採用杰力 EM8569C (整合 PWM 待機控制器與內建 MOSFET) 、待機輔助變壓器,並搭配 MCCSemi MBR1045ULPS 進行輸出。


↑ Excelliance MOS EM8569C IC 與待機輔助變壓器一覽。


↑ MCCSemi MBR1045ULPS 位於 PCB 背面。


電源管理監控 IC 與隔離高 / 低壓區的光耦合器皆主要位於 PCB 背面。電源管理監控 IC 採用 Weltrend  WT7527V,提供 OVP / UVP / OCP / SCP 等保護,並接受主機板發出的 PS-ON 信號與生成 PG (Power Good) 信號。


↑ Weltrend  WT7527V 電源管理監控 IC。


↑ 三枚光耦合器。


在二次側電容方面也均採用日系電容。固態電容方面採用 FPCAP、日本化工 PSF、PSE 的廠牌品種,部分電路上甚至更進一步使用 FP5K 的高壽命品種。電解電容則為日本化工 KY、KZE 與 Rubycon YXG 的廠牌與系列。在使用壽命方面提供相當不錯的保障。


↑ 電容用料一覽。


電源模組化接線板上方亦放有數枚電容增進輸出品質。


↑ 電源模組化接線板正面一覽。


NZXT C850 電源用料簡表
內部用料簡表
架構一次側
全橋 LLC 諧振
架構二次側
DC-DC + 同步整流 (SR)
一次側
EMI Filter
4x Cy 電容 (主要)、1x Cy 電容 (for +5VSB)、2x Cx 電容、
2x 共模電感, 1x Champion CM02X、1x MOV
橋式整流器
2x LITEON GBU1508 (800V, 15A)
APFC 開關晶體
2x Infineon IPA60R180P7S (650V, 18A @150°C, 0.34Ω)
APFC 升壓二極體
1x STMicroelectronics STTH8S06D (600V, 8A)
BULK 電容
1x Hitachi HU 400V 680μF 105°C
主開關晶體
4x Champion GPT10N50ADG  (500V, 9.7A @25°C, 0.7Ω)
APFC 控制 IC 
Champion CM6500UNX
二次側
二次側濾波電容
電解電容
固態電容
同步整流 IC
+12V : CM6901T6X
同步整流晶體
4x NXP PSMN2R6-40YS (40V, 100A @25°C, 2.8mΩ)
DC-DC 控制 IC
+3.3V & +5V : 1x Anpec APW7159C (?)
DC-DC 晶體
+3.3V & +5V :  
6x Infineon BSC0906NS (30 V, 40 A @100 °C , 0.0045Ω @25°C) (?)
監控 IC
Weltrend WT7527V
風扇
鴻華 HA1225H12F-Z FDB,12V、0.58A、2200 rpm
+5VSB 電路
Rectifier
1x MCCSemi MBR1045ULPS (45V, 10A)
控制 IC
Excelliance MOS EM8569C
*(?) 表示僅為推測,無法完全確定。


NZXT C850 電源電壓穩定度測試

本次測試使用高階的 I9-9900K 平台。並且搭配 AMD Rx Vega 64 與 AMD Rx Vega 56 兩張顯卡進行測試。以確保能夠達到足夠的功耗。

測試平台:
CPU: Intel i9-9900K
RAM: 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16G (8Gx2)
MB: 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Z390
VGA:
AMD Rx Vega 64 公版 x1
AMD Rx Vega 56 公版 x1
SSD: Corsair MP600 1T M.2 2280 PCIe SSD
PSU: NZXT C850 (測試主角)
OS: Win10 x64 Pro 1909
INPUT VOLTAGE : AC 110V / 60Hz


這次我們將具備電力監測功能的延長線接上電源線,來進行測試。此延長線可同時測得電壓、電流、功率、交流電頻率、Power Factor (P.F.) 值等數值。

量測使用优立得 UT61-E 電表,並使用其附帶的 RS232 Data logging 功能於另一台電腦上記錄數據,以 EXCEL 來製作折線圖表並以 Windows 內置的剪取工具編輯。

測試使用以上配備,使用 Furmark GPU Stress 對整個平台進行負載測試;一開始先以待機狀態量測 2 分鐘,之後運行上述程式 6 分鐘,再關閉 2 分鐘。每次測試總共約 10 分鐘,以觀察電壓變化。


↑ 實際裝機情況一覽。





↑ 待機時,110V AC 端耗電約 57.70W。測試時 110V AC 端耗電約 601.2W。另外受惠於主動式 PFC 架構,P.F. 值幾乎都有 0.9 以上。


測試結果如下圖。


↑ CPU EPS 4+4Pin +12V 量測結果。


↑ PCI-E 6+2Pin +12V 量測結果。


↑ ATX 20+4Pin +3.3V 量測結果。


↑ MOLEX 4Pin +12V 量測結果。


↑ MOLEX 4Pin +5V 量測結果。


NZXT C850 心得結論 : 用料小提升,模組線接頭數量增加

對於 NZXT C850 而言,架構方面自然是一樣的,整體的用料中比較大的差距就在於 BULK 電容採用了較大的容值,此外在模組線材方面也附上了更多的數量,尤其以 CPU EPS 4+4 Pin 附上兩條這點,對於現今越來越多主機板為了應付逐漸增長的 CPU 耗電量而轉用雙 EPS 的設計恰好更可以應付。

電壓表現方面,以本次採用一般 DIY 平台的測試結果顯示,最低電壓與 +12V 偏離約 0.98%,其餘 +5V 與 +3.3V 更是有著更低的偏離,整體的輸出表現可說是十分的優良。

無論是 NZXT 的 C750 或是 C850,整體的用料與輸出表現都是相當不錯的,玩家們可以根據自己所選擇的零組件進行適合的瓦數選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4 15:42 , Processed in 0.104444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