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捍衛戰士之後,視博通在今年六月推出了第二款自有品牌的玻璃機殼
新的魔幻戰士除了將前面板也一併改為強化玻璃之外,導入了目前不管是板卡還是周邊都一定要的 RGB 燈效
並且一口氣放了四顆風扇,算是蠻大手筆,不過也因為這樣,售價部分來到了 3k 附近
結構方面則針對先前捍衛戰士的電源相容性以及散熱部分做了一些小幅度的調整
![]()
箱子老樣子還是很大一個,長寬超過黑貓限制,要寄只能寄大榮之類的
![]()
外箱正面一覽,採用強化玻璃側板,支援 360mm 水冷排以及長 330mm 的顯卡
![]()
側面有著比較詳細的規格列表,機殼是少見的台灣製造
在前方不安裝水冷的情況下,顯卡支援長度可進一步延伸至 400mm
雖然原本的 33cm 對於大多數的卡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CPU 風扇可安裝 175mm 以內的型號,並在機殼背面留下 27mm 的走線寬度
![]()
玻璃側板包覆的相當妥當,避免寄送時損壞
![]()
機殼用黑色的不織布袋子包覆,這次就沒有像捍衛戰士那樣用釘書針固定,比較不會不小心割到手
![]()
配件包含銅柱、螺絲、束線帶跟說明書
![]()
機殼正面一覽,前面板也改成強化玻璃材質,底下只有一個簡單的視博通 logo 跟字樣
![]()
前置面板提供 USB 2.0 x 2、USB 3.0 x 2 以及 3.5mm 耳機麥克風插槽,電源跟硬碟燈號獨立
另外雖然有兩顆按鍵不過沒有重開按鈕,底下那顆是用來調整風扇燈光的
按鍵為長鍵程設計
![]()
![]()
正面的進氣主要透過兩側以及底部開孔達成
![]()
機殼頂部一覽,後方兩側開有條狀的散熱孔
![]()
內側附有可拆的防塵濾網,比較微妙的是拆濾網要先拆掉後方的兩顆螺絲,濾網托盤為金屬材質
![]()
機殼底部一覽
![]()
止滑腳墊為橡膠材質,並且採用螺絲固定
![]()
PSU 底部同樣提供了一組防塵濾網,不過這邊就不需要拆螺絲,僅採用一般固定方式
![]()
機殼背面一覽,PCI 擋板採用非一次性設計
![]()
機殼左右兩側採用燻黑處理的強化玻璃面板,厚 4mm,固定方式與捍衛戰士不太一樣
![]()
![]()
針對先前僅有內側有橡膠緩衝,外側玻璃會直接跟螺絲摩擦的問題
魔幻戰士改成玻璃兩側都有提供固定的橡膠墊片,再透過四顆手轉螺絲由外側鎖上
至於定位點的問題則利用機殼後方與上方的框體來輔助
![]()
前面板採用 6 顆螺絲固定 (左右兩側各 3 顆),拆之前別急著硬拉
![]()
面板線材為固定設計,長度並沒有預留太多彈性,機殼頂部有用一組束線帶固定
![]()
前方預先安裝 3 顆 12 公分 RGB 扇
![]()
機殼內部一覽,採用全黑化處理,結構上採用蠻常見的配置
3.5" 硬碟架靠向 PSU 區塊,同時加上隔板隱藏線材,增加視覺上的清爽度
主要線材開孔有加上防割橡膠環,其他則是簡單摺邊處理
![]()
頂部提供 2 組免螺絲扣具,可用來安裝 12 公分扇
![]()
後方預設安裝一顆 12 公分 RGB 扇
![]()
PCI 擋板採用一般螺絲固定
![]()
正面可以安裝 3 顆 3.5" 硬碟
![]()
底部預留一組 12 公分扇開孔
![]()
機殼背面一覽
![]()
CPU 背版開孔稍微偏小,右上角有預留一組 EPS 8pin 的線材開孔
![]()
左方可安裝 3 顆 2.5" SSD,安裝方面依舊有順序問題
如果要同時安裝 2.5" 跟 3.5" 硬碟,需要先裝 2.5" 不然螺絲會鎖不到
![]()
正面鎖點有巧妙地閃過風扇
![]()
![]()
但電源線材方面依舊是這類機殼的痛處,無預留開孔的情況下比較不建議安裝在側邊
![]()
硬碟架位於底部,可安裝 2 顆 3.5" 硬碟,另外針對捍衛戰士的電源供應器相容問題
新的魔幻戰士預留了一組往前推的鎖點,可支援至長 190mm 的電源供應器
如果不安裝 360mm 冷排,可以在不捨棄硬碟架的同時,安裝比較長的大瓦數模組化電源
![]()
硬碟架部分同樣選用了 3.5" 與 2.5" 共用的相容設計
![]()
線材方面採用全黑化處理並標示燈號正負極
USB 3.0 採用內置 19pin header,無預留相容設計,前置音效端子也僅提供 HD Audio 端子
![]()
前方與後側共 4 顆 RGB 風扇均採用自家的端子設計
從數量上來推測應該分別是 2pin 的風扇電源跟 4pin RGB
稍微修改一下或許有機會相容一般 RGB controller 或主機板,不過這也只是推測而已
![]()
不過也因為用了一堆風扇加上沒有 fan hub 設計,整線就稍微麻煩一些
![]()
![]()
由於用的板子是 X370-PRO,一般板子會放 USB 3.0 19pin header 的地方被拿去放沒用的 Type-C header
偏偏遇到這款機殼的線材偏短,只能之後再找延長線,HD Audio 也是勉勉強強接上
![]()
簡單裝一裝,正面一覽 (整理照片才發現拍的時候忘記插 SATA 線材...XD)
選用滿版 ATX 主機板的話,板子會剛好貼齊線材開孔
![]()
機殼背面一覽
![]()
頂部空間在不裝風扇的情況下還算充足
EPS 8pin 開孔上方還有切開一小角,遇到收縮套包比較近的線也比較能靈活處理
![]()
散熱器選用高 15.2 公分的 Hyper T4,對於支援 175mm 的殼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
電源跟硬碟燈號分別為綠色跟橘色
![]()
燈光效果部分提供 7 種顏色恆亮,加上各色的呼吸燈效果、色彩循環搭配呼吸燈以及漸變效果
分開計算的話總共 16 種效果,當然啦,如果覺得太亮也是有提供關閉燈光的設定,效果可參考底下的影片
單色呼吸
多色呼吸
多色漸變
![]()
就外觀方面來看,魔幻戰士的三面強化玻璃設計結合內建 RGB 風扇與面板導光條
再加上前面板的快速切換按鍵與內建燈效,即便原本的零組件沒有燈光,也可以營造出不錯的視覺效果
而針對高階的模組化電源,同樣採用下置式硬碟架的魔幻戰士也預留了相容調整機制
讓機殼本身的泛用性可以好一些,然而這類型的機殼多多少少會捨棄一些組裝面向的要素
像是側面的硬碟與線材安裝就是一個比較不討喜的地方,同時面板線材的長度也不是那麼的足夠
再加上各大廠本來就有在推廣的同步燈效來說,採用自家規格設計在相容性方面自然比較吃虧
不過如果單純以視覺要素來看,對照起他廠同級的殼來說依舊是便宜許多
端看使用者自己挑選的零組件與需求是否適合這樣的機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