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wu.hn8401
查看: 8536
回復: 0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處理器 主機板] DIY硬體趨勢:AMD Ryzen爆發要死拼Intel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wu.hn8401 發表於 2017-1-16 12:38:5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年對於科技界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一年,因為2016年,虛擬實境增強技術(VR)憑藉強大的硬體快速的興起,這一波浪潮一直延續到今年,而科技一直都是日新月異,快速的向前發展,2016已經過去,2017已經來臨,今年的DIY硬體外設會有什麼創新呢?

說到DIY硬體,肯定先說的就是三大件了,前幾天,有個朋友想裝一台高端的桌上型電腦,在糾結用7700好呢?還是6700好,其實兩者都好,有錢買貴的肯定沒錯,你說有木有?看看2017年這三大件會玩什麼新花樣呢?

值得期待的CPU:AMD Ryzen系列

理由:重新向Intel發起挑戰,有望拉近差距
“A網友:Intel又擠牙膏了!B網友跟帖:都怪AMD不給力!”這是CPU評測文章中評論區出現最多的回復之一。而這種調侃可能在今年會有所減少,因為AMD回來了,帶著全新的14nm Ryzen回來,Ryzen不單只在制程工藝上追上Intel的14nm,同時重新設計了CPU的內部架構,注重單核性能的提升,對比上一代挖掘機架構有40%!更重要的是加入超執行緒技術!Ryzen最高規格的SR7型號有挑戰Intel至尊系列的i7-6900K的性能。
 
975f609d9a5b4df9b9ba88635bf1884b.jpg

從目前已公佈的軟體跑分和遊戲演示來看,Ryzen的表現都略有優勢,如果Ryzen真的能到達預期的性能,那麼AMD要重新殺回高端CPU市場還是比較有希望的!加上有針對性的定價和型號的對位,儘管AMD Ryzen絕對性能上未能實現完全的逆襲,但至少拉近彼此之間的性能差距,擴大市場份額,目前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有望被打破。

值得期待的CPU:Kaby Lake奔騰系列

理由:Intel入門CPU終於升級規格了 雙核四執行緒看齊i3
Intel的CPU規格一直都有嚴格的規定,四核八執行緒的i7/E3,四核四執行緒的i5,雙核四執行緒的i3,雙核雙執行緒的奔騰,能超頻的K版只有i7和i5,這種設定已經延續多年,一直都木有打破!不過隨著多核化的趨勢,無論應用軟體或者遊戲,還是使用者使用電腦的習慣都對CPU的多核化有新需求,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至2015年期間,不少熱門的3A大作的最低遊戲需求都將雙核雙執行緒規格的CPU排除在外!
 
0143d41918a743b1854bcceb350e757e.png

一下子引起不少關於雙核雙執行緒的CPU是否需要淘汰的思考,筆者當時更是推出系列文章大膽預測傳統的雙核規格的CPU該淘汰了!果不其然就在今年的7代酷睿Kaby Lake上傳統的雙核的雙核CPU得到升級!
 
這一代的奔騰全系都得到升級,包括T版(節能版):G4620、G4600、G4560,、G4600T、G4560T,在原有的兩個物理核心的基礎上加入超執行緒功能,實現了四個邏輯核心,大致規格直接看齊i3系列!雙核奔騰規格升級直接拉高了入門CPU的性能水準,最受惠的當然是用戶群體最龐大的吃瓜群眾......

值得期待的顯卡:AMD Radeon VEGA

理由:AMD的絕地反擊,勢必會帶來顯卡市場的新格局!
從AMD 2017年1月5日的VEGA架構首度預覽中我們可以看到VEGA為顯卡領域帶了一些新的變革,其中包括革命性的高頻寬緩存(HBC)、VEGA全新可程式設計幾何流水線、全新的下一代計算引擎單元(NCU)和全新的高級圖元引擎等四大主要特點。

而在今年的CES上,AMD就展示了基於Vega 10核心的原型卡在暢玩《毀滅戰士4》時候的4K 表現。且AMD顯卡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向PC world透露,即使從效率更高的Vulkan切換到老邁的OpenGL,VEGA依舊可以打敗GTX 1080。基於Raja這樣的自信,讓我們對全新的VEGA架構產品有了十分的期待。而N卡那邊則是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當前的顯卡市場可謂是暗潮湧動,我們也是期待並相信VEGA真的有能力改變現有的顯卡市場格局,一切都將在2017年上半年見分曉!

主機板今年有啥好期待的呢?

Intel的消費級200系主機板已經在十天前正式發佈了,更新的技術都已經被說爛了,除了那個連實物都還沒能看到的Intel Optane(閃騰)之外,可以說是毫無亮點了,因此在這條產品線上的新東東就沒什麼好期待的了。

值得期待的主機板:下一代發燒級主機板X299

理由:日常升級,但怎麼也是旗艦主機板
根據可靠的情報透露,X299會在今年computeX露臉,但按照Intel的套路,去年發佈的10核CPU i7-6950X擠的牙膏已經夠多了,下一代至尊級CPU即使有升級,提升也不會非常明顯,因此我期待的並不是X299這一晶片組,而是技嘉最近新推的頂級子品牌AORUS所帶來的新頂級X299主機板和新玩法,由於AORUS是初來乍到的品牌,必定需要一款超給力的產品來打響頭炮,X299晶片組顯然具備了這個潛力!

這一系列型號是歷代發燒級平臺中至高無上的產品,每代都能給人驚喜,大廣全的超頻功能、豐富的擴展能力、豪華不計成本的用料、酷炫的AURA燈效,雖然我不買,但看看都是很愉悅的事兒...

2017值得期待的主機板:RYZEN的坐騎 AMD B350主機板

理由:2017年性價比之選的主機板應該就是它!
為什麼我說的不是X370呢?顯然B350才是真正最暢銷以及競爭最激烈的晶片組,在這一戰場中,各品牌都會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來贏取用戶的青睞,也會有豐富繁多的系列產品出現,最好賣的估計會紮堆在500-700元這個區間,而且很有潛力成為新的卡巴標配。

機電未來的新玩法:燈效玩得更出色

值得期待的主機殼元素:RGB光效

理由:RGB鍵盤、RGB主機板、RGB 顯卡等等,怎麼可以少得了
2016年,先馬 方舟、安鈦克 魅影GX1200、鑫穀 雷諾塔T3等產品的出現告訴我們,單調的單色風扇光效時代或將終結。2017年,很多主機殼將標配RGB光效燈帶以及RGB散熱風扇,通過主機殼內部的光效控制器,讓用戶切換不同的光效或如呼吸燈、閃爍效果等不同模式光效。討厭光效的人可無視,但對於喜歡光效的玩家來說,這無疑又是主機殼行業的又一里程碑。

值得期待的主機殼元素:鋼化玻璃材質或將最大普及

理由:為了突出上面的RGB燈效
前兩三年,側透逐漸盛行,亞克力側透成為了大部分遊戲主機殼的標配。而在去年,為了讓主機殼得到更加絕佳的光效,全面積亞克力側透開始取代小面積亞克力側透成為遊戲主機殼的新主流。2017年,比亞克力材質擁有更高透光度的鋼化玻璃材質或將代替亞克力材質成為遊戲主機殼的新寵兒。

值得期待的電源元素:神說也要有光

理由:主機殼都有光了,電源怎麼不可以有呢?
對於一眾硬體來說,PC電源可謂是光效元素發展得最慢的硬體,粗略數數市面上的光效電源其實並不多,而就算有價格也並不低。而在2016年,先馬推出了實力先鋒系列電源,價格不高且帶光效,迅速成為性價比之選。在2017年,隨著其他硬體在光效元素上的飛速發展,擁有光效元素的電源也將與之搭配帶領一股新風潮。

硬碟與記憶體合二為一的時代到來

值得期待的SSD:Intel Optane閃騰

理由:顛覆傳統存儲方式 掀起存儲革命
Intel Optane" 閃騰 "是由英特爾與美光聯合開發的全新記憶體標準,結合了 DRAM 記憶體的高速度與 NAND 快閃記憶體的資料保持性,為系統加速而獨立劃分出來,擁有更快的速度且均衡壽命,可以和記憶體、HDD/SSD 共存,説明整機提速。

新品為Intel Optane Memory 8000P 系列,採用PCI-E 3.0 x2 M.2介面,支援NVMe,有M.2 2241與M.2 2280兩種規格。僅擁有16GB和32GB兩種容量,容量是個坑,太小了。但性能方面有驚喜,32GB 版本最高讀取速度為 1600MB/s,寫入速度 500MB/s;4K 隨機讀取部分為 300K IOPS,4K 隨機寫入是120K IOPS。16GB版本讀取為 1400MB/s,寫入最高為300MB/s;4K 隨機讀取為285K IOPS,4K隨機寫入是70K IOPS。這麼小的容量可以實現如此快的讀寫速度,腦補一下512G/1TB 容量版本閃騰的速度吧。價格還沒有公佈,估計非常昂貴!

如今,Optane閃騰的出現,一併解決記憶體與硬碟的遇到困境。它的速度快、回應快,具備大容量,斷電資料不丟失,可以存儲資料,堪稱記憶體與硬碟的完美結合體。未來,SSD與記憶體會不會消失,是有可能的。Optane閃騰預計將在今年臺北展上亮相,非常值得期待的Intel黑科技產品。

值得期待的顯示器技術:OLED與量子點技術會迎來正面較量

理由:三星表示在2017年不再生產OLED顯示器
在2016年的時候,OLED就已經被眾多的人認為是取代液晶顯示器的技術,而且在上周的CES 2017上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OLED顯示器以及OLED TV,但是作為顯示巨頭的三星對於OLED卻有點不悄一顧,雖然量子點技術就目前來說稍微落後於OLED技術的發展,但是三星卻表示在2017年不再生產OLED顯示器,而是在量子點技術上全面的發力,而且在CES 2017上也看到三星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量子顯示器——CH711。

所以在2017年,在顯示器技術方面,將會迎來OLED與量子點技術的正式競技,誰勝誰負,還是兩者共存,只能交給時間去證明了。
 
值得期待的更高端電競顯示器:刷新率會再次刷新,曲面依舊火熱

理由:電競行業的發展為電競顯示器製造了良好的機會
電競在2016年依舊火熱的進行著,所以電競顯示器仍然是2017年的大趨勢,現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電競顯示器刷新率都維持在144Hz,但是毫無疑問,在2017年,刷新率回突破這個極限,而且華碩也已經計畫在2017年發售ROG新版顯示器PG258Q,刷新率就達到了240Hz。

而且在今年的CES上,我們就看到了眾多顯示器品牌開始向“曲面+電競”的這條道路發展,顯示器在2017年的細分會更加的明顯,電競顯示器會越來越成為玩家們的選擇。

值得期待的高解析度顯示器:2K成為主流、4K漸漸成熟,8K或許成為噱頭

理由:為了迎合更大尺寸顯示器的需要,也是未來高清所需
電視已經向8K邁進,而顯示器對於高解析度的追求肯定還會繼續,以前1080解析度的顯示器隨著顯示器螢幕尺寸的增大以及2K的普及,在2017年會漸漸的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2K會在2017年成為主流甚至是標配的顯示器解析度,而4K顯示器也會隨著使用者對於顯示器螢幕增大的需求而漸漸的被消費者所接受,以前覺得25寸用個4K沒鳥用的思維即將被打破。

值得期待的燈效:聯動將會成為高端賣點

理由:玩家有了更高逼格的需求
無論是雷蛇的守望先鋒套裝,還是賽睿最新驅動加入的遊戲震動回饋,還是華碩的ROG外設與板卡進行燈光聯動,遊戲外設不滿足於單純的燈效,甚至關聯遊戲內部,外設燈光隨著英雄選擇與遊戲場景變化,2017年機械鍵盤的燈效不會就此停止,但只有高端的品牌會玩得溜,至於普通品牌,更多責任在於普及。

值得期待的機械鍵盤:模組化會成為熱點

理由:迎合不同玩家的需要
2016年年底華碩ROG CLAYMORE的推出讓模組化重新納入了考慮範圍,此前異極戰魔者將組合造型運用到機械鍵盤,讓鍵盤功能更豐富,既是突破又是有噱頭,獲得了不少玩家的青睞,而就像薄膜鍵盤向遊戲發展,最後將觸控板、顯示幕加入,機械鍵盤會否如此,這個也要拭目以待了。

值得期待的軸體:不同新軸體出現

理由:追求手感,永無止境
隨著國產軸體質量的提升以及筆記本使用者對按鍵手感追求,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新的軸體,它們不再僅限於類MX軸體,而更像CHERRY老舊的ML軸,ML軸輕薄更適合嵌入到筆記本中,在給用戶帶來機械手感的同時厚度大大減小,而且聲音也不大,隨著遊戲本越來越普及,筆記本玩遊戲也將變得普遍,薄型機械鍵盤與遊戲本融合也是機械鍵盤的轉型。

值得期待的軸體:插撥軸有望火起來

理由:網咖的興起,為插撥軸創造了條件
過去一年裡,國產機械鍵盤大肆興起,其中拔插軸也成了不少廠商的噱頭。講起拔插軸這東西,他確實滿足了部分發燒友體驗不同軸體的需求,進一步發展客制化,但從實際出發,拔插軸最主要的還是解決鍵盤返修的問題,如果每個軸去脫錫拔出再焊,工程步驟那要多少。

拔插軸可進可退,可以用以解決網吧解決鍵盤返修問題,也可用于高端定制化服務,但還是要看細節以及個性化,不然的話讓高端鍵盤看著像低端網吧鍵盤。而且目前有個問題就是配件並不好買,我們知道並不能夠做到完全相容市場在售的多種軸體,而且不少產品目前的設計還有些許缺陷,針腳很容易在插的過程折彎。

值得期待的音效:浸入式音效將

理由:為VR帶來更好的音效體驗
VR是不是下一個IT產業的競爭點,相信不用小編多說什麼各位早已了然。確實,VR行業的指數性增長,從內在的硬體到外在的視頻、遊戲等,現在連在淘寶買買衣服鞋子之類的,都有VR視角的實物展示功能。相對的,面面更真實、立體都是只是在“視覺”這一部分做文章,提升,那就非VR音訊技術莫屬。從視、聽兩部分入手,虛擬實境技術將給予人更強的浸入式體驗。

今年不管是國外的知名廠商,還是國內少部分新興廠商,動手解決VR音訊技術成為他們最為重要的發力點之一。不過有一句說一句,VR音訊與VR視頻又不太一樣,它對於聲音的採集技術難度打成本過高、相關的技術人才不足,也導致了它目前尚未大力推廣的根本原因。即便是現在已有VR音訊的產品,資源豐富程度上也遠遠不及VR視頻或者VR遊戲,使用者花費大價錢購買了設備不能用,此番尷尬的場景該怎麼解決,似乎不是短時間內能輕易解決的事情。

值得期待的耳機:不再高貴的降噪耳機

理由:國產降噪耳機把入門門檻降低了
降噪耳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鼎鼎有名的BOSE最讓人關注的,也是因為他們的QC降噪耳機系列。為什麼它會流行起來,其實說來也簡單。試想想現今工作、生活的節奏如此之外,許多人用耳機聽歌的場景多半是在公車、飛機或是辦公室裡。人們在百忙之中抽出點時間,戴上耳機放鬆放鬆身心,或許不再是追求它有多麼多麼好的音質,在嘈雜的環境下即便是萬元以上的設備,不能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都是白搭。降噪耳機也是處於此目的而生,我們迷戀的正是它們所營造的“與世隔絕”。

各個廠商也紛紛看中了這個市場,今年裡要是不推出款降噪耳機,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你是某音訊品牌。老套路的話:廠商之間的競爭,往往在最後都會打價格戰。以前一副主動降噪耳機可能得要3000以上,現在國產或是國外品牌都紛紛把價格線拉低到了1500甚至是千元以內,在“降噪”與“音質”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其中性價比高的產品凸顯了很多,降噪耳機不再那麼高貴,普通消費者也將更願意去選擇它們。或許新的一年裡“降噪”將成為每個耳機的標配功能之一,而非以前的一個單項賣點。

值得期待的耳機:智能化耳機

理由:方便用戶的操作,更懂你的操作
就像前面提到的降噪耳機一樣,今年許多新款耳機都在往智慧化的路線上去靠攏。耳機可以觸摸操控、自動識別佩戴狀態、心律檢測甚至是如國內的FILL,都在自家的產品上集成了智慧語音控制這一概念。耳機的基本功能不斷地進行升級,附屬的功能不斷進行增加,不光是聽個響就夠了,未來的耳機在功能上只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聰明”,前提也是在目前行業內音訊技術的瓶頸日益突出,消費者的需求不光是耳機能聽音樂、看電影之類的基礎功能,多元化的高度集成,造就未來的耳機產業必然走向智慧化。

相對的,今年裡也湧現出了一瓶“智慧”音響,就好比如亞馬遜Echo。它雖然是隸屬亞馬遜智慧硬體生態圈的一部分,但它卻是想成為下一個家居生活的接入口。放眼看看國內,諸如基於阿裡雲平臺的智慧音箱也是不少,它們大多數是WIFI音箱,除了WIFI音箱常有的線上音樂功能之外,更多是如何做到更智慧。

有的產品也是集成有智慧語音輸入功能、有的則可搭配手機APP的進行拓展,更有甚者,小編聽說已有少部分國產廠商正在研製具有能“主動學習”的人工智慧產品。這些都不是在放空炮講大話,Echo已經能做到“明天會下雨嗎?”“哪裡有餐館?”等一系列人機互動的智慧操作。未來的一年裡,你的家裡沒准就會有一個能聽懂你心思的產品,你不需要提出你的問題,只需對著它回答“Yes or No”即可。

值得期待的音訊技術:無線將會成為主流

理由:擺脫線纜的束縛
在今年,如果你選購一款新型耳機或是音響,它們除了能通過有線的方式與設備相連之外,基於藍牙的無線連接往往也都是有的。哪怕以前歸屬HIFI圈的產品,今年國內的漫步者和惠威等幾大品牌的新品2.0音箱,都將藍牙功能當成了一項標配功能。確實,有線與無線的差異並不單純只是在那一根線上,更簡約、無拘無束的音訊傳遞方式,給人的體驗上提升可不是一點點的。無線音訊的概念從早先年一直抄到現在,似乎就沒消停過,人們的理論點也從無線音質差,慢慢轉變成“接受”的態度。

說到無線音質差,不得不提一下今年裡無線音訊技術的發展,如索尼LDAC技術正在切身解決無線音訊頻寬小、穩定性差之類的問題,從SBC到APT-X AAC到現在的LDAC,可支援3倍于常規藍牙的頻寬,也就是將傳輸速率提高到了990kps,基本可以滿足24bit/96KHz品質的音樂壓縮傳輸與還原。但單純解決頻寬並不意味著音質上就能完全得到改善,不可否認的是,有線與無線之間的差異正在逐步縮小,或許等到明年更新技術的推行,老燒們也將對“無線音訊”無話可說了。

未來很遙遠,未來也可能觸手可及。每一年的開端都會有個CES展會為我們展示未來一年來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肯定2017年大趨勢仍然會以“智慧化”與“互聯網化”這兩個詞作為主導。

資料來源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8 02:42 , Processed in 0.125952 second(s), 64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