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BA OCZ RD400 目前在國外的已經賣翻天了,各項表現評比都十分亮眼,但目前台灣尚未開始販售,只能從國外的電商平台來取得,而手上拿到的TOSHIBA OCZ RD400 256GB為之前參加OCZ的體驗活動,以下內容為產品的測試及個人心得。
TOSHIBA OCZ RD400目前共有兩種版本,一種是裸條M.2,另外一種就是手上的有附轉卡的款式,容量共有4種,分別為128GB / 256GB / 512GB / 1024GB,因此組合可能會有8種,NVME 與 PCI-e Gen3 x4的規格都是為了獲得更快速的效能表現,而官方公布的效能也十分亮眼,後面會有實際上機測試的數據。
目前OCZ自從歸入TOSHIBA,品牌的定位上有點類似ASUS底下的性能品牌代表”ROG玩家共和國”,因此包裝上看到TOSHIBA並不要覺得奇怪,外觀設計上還是以OCZ的原本的元素居多,藍色炫光線條搭配黑灰色的底,充滿了科技感。
背部有許多產品資訊與規格,最下方也有台灣的BSMI字號,看樣子TOSHIBA OCZ RD400也為台灣市場做好準備了,但目前礙於政治因素,這邊就不再多加敘述,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產地不是中國製,也不是台灣製,而是菲律賓生產製造。
打開包裝後,TOSHIBA OCZ RD400是用塑膠盒固定住,除了說明書指南外,多加了短擋板,可讓一些半高的機殼或是伺服器機箱平台做使用。
撕開貼紙後,主控為TOSHIBA自家調教的TC58NCP070GSB,搭配2個TOSHIBA 15nm MLC (TH58TFT0JFLBAEF)與1個SAMSUNG DDR3-1600 512MB (K4E4E324EE-EDCE) 做為緩衝。
接下來就是直接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機來測試性能到底能夠多什麼境界。
下列配備是所使用的測試平台配備,供大家參考
處理器 (CPU) Intel Core i5-6600K (3.5GHz boost 3.9GHz)
主機板 (Motherboard) GIGABYTE Z170X-UD5 TH
記憶體 (RAM) AVEXIR DDR4-3000 8GB *2 (X.M.P)
顯示卡 (Graphics Card) POWERCOLOR R9 270 2GB
硬碟儲存 (HDD)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電源供應器 (PSU) FSP HYDRO X 450W 80+ Gold
散熱器 (Cooler) be quiet! DARK ROCK 3
機殼 (Chassis) 裸測架 – 主機板盒子
作業系統 (OS) Windows 10 Pro x64 (1607)
環境溫度 32℃
監測溫度工具 FLIR ONE
CrystalDiskInfo + CrystalDiskMark 5.1.2
AS SSD Benchmark 1.9.5986.35387
ATTO Disk Benchmark
HDD Tune 5.60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1.0
TxBENCH
PCMARK 8
AJA System Test 2.1
在眾多的軟體測試中,TOSHIBA RD400 256GB的讀取是可以破2000MB/s,寫入方面也落在1000MB/s左右,若今天你是要拿來做高畫質的影像剪輯,或是建置VM虛擬機器,TOSHIBA OCZ RD400會是不錯的選擇,前提是你CPU要夠力啦XD。
TOSHIBA RD400 256GB 的溫度變化
在M.2 SSD上,溫度可以說是一大重點,因為溫度會影響到性能表現,
在紙盒牌裸測架上是完全沒有撞風的,測得溫度也最真實的,
這邊使用FLIR ONE 熱顯像儀直接監測RD 400上的發熱源溫度。
左邊為待機的熱顯像圖,右邊為高負載下的熱顯像圖,
由上依序為緩衝記憶體、主控制器、MLC記憶體顆粒。
TOSHIBA OCZ 專屬軟體:SSD UTILITY
INTEL、PLEXTOR、SANDISK..等多家SSD大廠都有專屬的軟體,TOSHIBA OCZ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軟體:SSD UTILITY,但僅限於旗下子品牌OCZ使用,TOSHIBA目前則沒辦法使用,玩家可以透過軟體來了解SSD的健康度狀況,看看連續一個禮拜日操夜操健康度已經被我玩到變成99%了。
另外韌體是否有無更新也可以透過SSD UTILITY來了解,至於其他進階設定則是看玩家有無需要用到,一般使用是無須再多做其他設定。
========================== 我是分隔線 ==========================
看完上面的一些心得與性能評測表現,你可能還會許多問題想了解,這邊就先整理出一些問題來Q&A,希望大家能夠更了解TOSHIBA RD400 256GB的一些不一樣。
Q1:為什麼主機板有M.2接口,怎不拆下來在主機板上實測一下性能差異?
A1:因為當時手上拿到的這片RD400 上的螺絲鎖太緊了(磅數太大?),導致本人手殘旋到螺絲都繃牙了,前幾天申請AWP已經換回一組新的了,也算是目前保固上能與INTEL匹敵的優質服務XD。
Q2:為什麼我NVME SSD無法跑到破千的速度?
A2:請先看看自己的系統驅動是否有支援NVME (Windows 10即內建);假設有,請到裝置管理員 -> TOSHIBA RD400 右鍵內容原則 -> 將”在裝置上啟動寫入快取” 與 “關閉裝置的Windows寫入快取緩衝區排清” 給勾選起來,相信SSD的性能就會全部都爆發出來啦。
Q3:既然都測來當系統碟,那是否有無拿來當儲存碟的性能數據比較(SSD淨空狀態)
A3:通常買這個玩家大部分都會拿來當系統碟居多,但這邊還是有實測一下相關的數據供大家參考一下。
CrystalDiskInfo + CrystalDiskMark 5.1.2
AS SSD Benchmark 1.9.5986.35387
ATTO Disk Benchmark
HDD Tune 5.60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1.1.0
TxBENCH
PCMARK 8
Q4:那NVME M.2 / SATA M.2 / SATA3的SSD到底差距有多少?
A4:這邊有過往的所測的紀錄供大家參考一下,有本次的RD400 256GB,以及走SATA M.2的PLEXTOR M7V 256GB,與2.5” SATA介面的TRION 150 240GB,差不多的容量、差很大的性能數據!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PLEXTOR M7VG 256GB
OCZ TRION 150 240GB
Q5:使用NVME的SSD開機跟2.5”的SSD開機速度會不會差很多?
A5:這邊就拿RD400與TRION 150來比較一下,基本上兩者都能夠再30秒內完成開機,但RD400會再快一些。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OCZ TRION 150 240GB
Q6:很多人都說M.2 SSD很怕熱,如果加強散熱後的表面是否會變好?
A6:這邊直接用ADDA金標4000rpm的風扇來吹RD400,在溫度上可以抑制在40度內,當然在性能讀寫表現上變得更好一些。
撞風後的數據
撞風後的溫度對比 (左邊是未撞風的溫度;右邊是撞風後的溫度)
本次實測的心得大概就簡單快速的講一下:
1. 並不是M.2介面就是高速,回頭看看Q4 & A4就知道。
2. SSD怕熱,所以在DIY組裝上盡可能挑選對流較好機殼來做搭配,或是另外在機殼上額外來做改裝,如果說你是要用在筆電上,效能一樣是很強悍。
3. 目前台灣尚未販售,如果要從國外買回來也不是不行,不會因為你買水貨就喪失原有的保固。
以上是本次TOSHIBA OCZ RD400的測試心得,如果覺得哪個方面想要再了解的,歡迎私訊給我,有時間一定會再補測試一些東西讓大家來參考看看,以上。
來源: TOSHIBA OCZ RD400 256GB 高速開箱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