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ay_Night
查看: 7406
回復: 1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SAMSUNG T7 Shield 移動固態硬碟

    [*]超快的移動固態硬碟,比傳統外接 HDD 快 9.5 倍 [*]堅固的儲存 ...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儲存其他 Others] 【開箱簡測】銀與紫的相戀--Akitio USB 3.1 擴充卡 + Neutrino 冰極光 U3.1 2.5" 外接盒(圖多,不...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ay_Night 發表於 2015-10-26 17:2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年前測試一堆USB 3.0 UASP外接盒,一年後隨著USB 3.1問世,但
    週邊產品相對寂靜,反映了PC週邊市場的蕭條。想替目前手中多出的
    SSD找個外接盒當隨身硬碟,USB 3.0 UASP頻寬始終讓我不滿足,網
    路看了USB 3.1週邊測試,興起也來組個USB 3.1平台試試。本篇只是
    初始,除了這次測試外,也將陸續測試其它2.5" USB 3.1外接盒敬請期
    待。


    以下為簡單手機相機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因為X79主機板沒有USB 3.1擴充能力,遍尋市售USB 3.1擴充卡有的
    用料蠻省的,有的偏貴,剛好Akitio的價位帶落在個人可接受範圍就
    順手一起買。

    環保紙盒包裝,上面貼張貼紙簡述產品規格及特性。



    打開紙盒簡單的氣泡袋藏著擴充卡。



    擴充卡包裝就這麼簡單,一張卡及兩顆螺絲,沒附上任何Drivers CD,
    有需要的可能需要去官網或是網路資源下載。



    擴充卡正面的用料看來還不錯,附有SATA電源接頭。在這個擴充卡不
    是黑就綠或是黃色的年代,看到這卡大膽配上紫色,令人耳目一新。



    擴充卡的背面用料也蠻紮實的,為v1.0版,不知以後是否會再出其它
    版次的擴充卡?



    看看後擋板的輸出接頭,採一Type C、一Type A連接,提供使用上
    的串接彈性。



    USB 3.1從2014年底問世以來,一直期望有其它家廠商針對Host端
    作出對應產品,很可惜的都落空,目前還是只有ASmedia 1142獨挑
    大樑。





    再來就看這次測試的主角冰極光U3.1,它的前一代U3 UASP版在小弟
    的使用經驗還不差,且看新一代的表現。

    外盒正面簡單敘述產品特色,幾項產品特色列述,支援到12.5mm厚的
    HDD,應該算是目前相關USB 3.1外接盒支援幅度最大的2.5"產品。



    外盒背面也滿滿的規格表,最大支援容量為2TB,可在PC/Mac下用。



    外盒側標就簡潔地寫著 Neutrino U3.1,除與前代有所區別,也帶點
    Mac簡潔風。



    拿掉外盒後,延續前代設計仍是環保簡單素雅的內盒。



    開箱囉,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產品說明書。



    移開說明說就看到外接盒本體。



    再把外接盒的隔間盒取出,盒底放著相關配件。



    所有的配件排排站,它所附的USB 3.1線為Type C to Type C,線長
    僅30cm。



    外接盒本體僅套個透明塑膠袋作為保護。



    外接盒上面示意圖,走簡潔風,採霧銀色系,外觀摸起來平整,正面
    有該公司的英文縮寫Logo。



    外接盒底部維持前代不規則設計,增加散熱空間及硬體強度。



    背照,只提供USB 3.1接頭。



    內部接頭載板示意,提供HDD/SSD四角螺絲鎖孔,與前代不同的是這
    回底板沒有挖空是完整的一塊,鋁架維持前一代的挖空設計。





    USB 3.1橋接晶片也只有一家產品,就是ASmedia 1351。





    傳統HD沒法達到速率,為了要驗證運作中的USB 3.1極速,拿出這次
    測試的Samsung 850 Pro 256G SSD來實測,應該沒幾家的SSD會
    快過它。



    通電後前端面板會亮出藍燈,讀寫時藍燈也會一閃一閃的,與前代設計
    不太一樣。



    考慮到若要順便測試USB 3.0相容性需要一條Type C轉Type A線,在
    店家買了條有牌子的線,線材穩定性有點疑惑(又是測試過程中另一插
    曲),測完這次後就去找了別條的線換了它,所有測試週邊及開箱照到此
    為止。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701
    CPU: i7-3930K oc 4.6G
    RAM: Team Xtreem LV DDR3-2400 4G*4
    SSD: Samsung 850 Pro 256G
    OS SSD: Fujitsu FSX-240GB SLC SSD 接在H710P上
    Raid: Dell H710P 強制掛上LSI MegaRAID 9265-8i Driver
    USB 3.1 控制卡: Akitio MP-HU316A-AKT v1.0
    USB 3.0 控制卡: 網購不知名Renesas/NEC µPD720201卡
    測試碟串接法: 直接把USB 3.0線接在擴充卡擋板, USB 3.1採
    Type C to Type C、USB 3.0採 Type C to Type A
    OS: Windows 8.1 Enterprise x64


    本篇測試僅提供Windows 8.1 UASP裡的USB 3.0/USB 3.1與SATA
    6Gb/s耗損率差異比較,Windows 7 BOT測試日後會再出篇多家外接
    盒效能PK比較文,測試及整理圖表需費時,敬請稍候。

    考慮到圖表太多可能會浪費太多網路頻寬,改將所有數據抄錄至Excel
    檔作比較,若喜歡看截圖者,敬請原諒。


    AIDA64 Extreme Edition的Read Test Suite,分別設定Block為
    1MB及8MB來測試,USB 3.1讀取速率幾乎已跟SATA 6Gb/s差不多。





    AIDA64線性讀寫測試,設定Block Size為8MB作為測試基準。
    USB 3.1讀取速率已近SATA 6Gb/s、寫入速率稍慢點。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寫入
    速率一樣略慢點。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預設Compression 100%模式,把容量
    值從1GB~32GB針對不同格式全測試一輪,強制設定採取Write
    Through 模式進行寫入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USB 3.1與SATA 6Gb/s不相上下,寫入略慢,不管如
    何都將USB 3.0的速率遠拋於後。



    4K讀寫測試,係目前USB 3.0/3.1的難以克服的點,讀取速率都低於
    SATA 6Gb/s,寫入測試更輸SATA 6Gb/s一大截。



    4KQD4讀寫測試,仍為目前USB 3.0/3.1的難以克服的梗,讀取速率
    都低於SATA 6Gb/s,寫入測試更輸SATA 6Gb/s一大截。



    4KQD16讀寫測試,也一樣地讀/寫速率都落後SATA 6Gb/s一大截。



    32K/128K讀取分項,讀取速率大多落後於SATA 6Gb/s一截。



    看一下Anvil's讀寫分數的差異。







    AS SSD全測過一輪,並測試Copy Benchmark,因為此套軟體與x79 RSTe有點相容性問題,
    SATA寫入效能會偏低,因此USB環境下的相關寫入測試乍看會贏過甚多,但在Copy
    Benchmark測試就較趨近於正常化。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針對了64K、64MB、256MB、
    512MB、1GB及2GB分別測試。本篇僅測試Overlapped I/O模式,
    Neither模式日後再公開。

    64K讀取在中段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寫入
    則是前段USB 3.1均落後,遲至末段速率才不相上下。




    64M讀取在中段起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
    USB 3.1寫入前段均落後,遲至末段速率才不相上下。




    256M讀取在中段起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
    USB 3.1寫入前段落後較大,遲至末段速率落差逐漸縮減。




    512M讀取在中段起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
    USB 3.1寫入前段落後較大,遲至末段速率落差逐漸縮減。




    1GB讀取在中段起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
    USB 3.1寫入前段落後較大,遲至末段速率落差逐漸縮減。




    2GB讀取在中段起USB 3.1略快於內接SATA,末段速率不相上下;
    USB 3.1寫入前段落後較大,遲至末段速率落差逐漸縮減。




    以Transfer Size 8192K為基準,把所有不同檔案長度作個歸納。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挑容量值50MB、500MB、1G、
    4G、8G及32G等六組參數測試。

    Seq Q32T1 (SSD循序讀寫)測試,USB 3.1不論讀寫測試均小輸
    SATA 6Gb/s。


    4K Q32T1 (SSD 4K讀寫)測試,USB 3.1不論讀寫測試均小輸
    SATA 6Gb/s。


    Seq讀寫測試,USB 3.1讀取速率與SATA 6Gb/s不相上下,寫入顯
    然不及SATA 6Gb/s。


    4K讀寫測試,USB 3.1不僅落後SATA 6Gb/s,部分測試還落後USB
    3.0,寫入測試遙遙落後於SATA 6Gb/s。



    NetworkDLS - DiskMark拿來試看看,它寫入測法與RSTe不相容,
    因此SATA 6Gb/s測試結果也偏低。



    HDTune 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線性讀寫測試,平均讀取速率略快於SATA 6Gb/s,應屬誤差範圍值;
    平均寫入略慢於SATA 6Gb/s,不論是USB 3.1或USB 3.0的Access
    Time明顯慢於SATA 6Gb/s。




    HDTune 額外讀寫測試(Extra Test-Read/Write),讀寫速率均慢於
    SATA 6Gb/s。




    HDTune 隨機讀寫測試(Random Access-Read/Write),讀寫速率
    均慢於SATA 6Gb/s。




    File Benchmark選項則是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
    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
    Mixed。因RSTe相容性問題,File Benchmark 4KB相關SATA
    6Gb/s寫入值較低。

    循序讀寫,不論那個模式中USB 3.1讀取速率與SATA 6Gb/s不相上
    下,寫入就稍慢些。




    4K Random Single Read/Write測試,不論那個模式中4K讀取速率
    均低於SATA 6Gb/s。




    4K Random Multi Read/Write測試,檔案容量愈大,外接盒讀取速
    率就沒法同步增加,USB 3.0環境下也不見得弱於USB 3.1環境。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HD-Tach RW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InHouse DiskBenchMark,USB 3.1循序寫入略慢於SATA 6Gb/s,
    隨機寫入也因與SATA 6Gb/s似有相容性問題而偏低,USB環境均勝於
    SATA 6Gb/s。





    Parkdale v2.95根據Block Size 64K或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
    4000MB全測過一輪,本篇測試先PO出Block Size為1MB的圖表。循
    序讀寫測試,USB 3.1落後SATA 6Gb/s不多,惟若Random QD32
    讀取測試雖稍慢,寫入測試則明顯落後。





    PCMark 7測試,部分應用環境USB 3.1略快於SATA 6Gb/s。









    PCWizard 2014,顯然是UASP USB 3.0/3.1的致命測試軟體。



    最後作個簡單的測試總表,若把所有SATA 6Gb/s偏弱測試選項加入,
    USB 3.0/3.1勝過X79 SATA 6Gb/s;若把SATA 6Gb/s於測試軟體
    中不相容的項目剔除並加以比較,USB 3.1外接速率損耗率與內接相比
    竟低於20%,若接回USB 3.0環境的損耗率約39%。





    測試結論

    優點
    1. UASP環境下的循序讀寫速率已近於內接SATA 6Gb/s。
    2. 支援目前市上多數厚度的2.5" SSD/HDD,且可達2TB容量。
    3. 被動式鋁合金外接盒散熱速度還不差。

    缺點
    1. 4K/4KQD16或4KQD32讀寫較弱。
    2. 內附USB 3.1 Type C線材較短,且未附Type C轉Type A線。
    3. 未附Drivers CD,若要在Windows 7以下環境使用需自行下載。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
    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2#
    fairybear 發表於 2015-10-27 11:05:5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辛苦了!! 非常詳盡的測試~~一定要給樓主一個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2-24 02:17 , Processed in 0.073543 second(s), 29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