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自2010年針對中低階市場發表的 Clarkdale 架構開始試著將原本位於主機板北橋晶片的顯示單元完全整合進CPU內,以縮減主機板上的晶片數量。隔年發表 Sandy Bridge 架構更則是全面導入 HD Graphics 顯示晶片,雖說性能不是非常威猛,但足以應付基本的文書和娛樂需求,然而對於部分搭配獨立顯示卡的使用者來說,這個內顯的存在就顯得多餘了些,Intel因此在發售工作站/伺服器專用的CPU時也推出了無內建顯示晶片的 Xeon E3-1200 系列。
隨著時代推進,Intel 最新的架構已演化到 Haswell,Xeon E3-1200 也同步更新至 v3 版本。
基本架構主要是4核心/8執行緒,具備8MB的L3快取,共有16條 PCI-E 3.0 通道,支援雙通道 DDR3/L-1600 ECC記憶體。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 Xeon E3-1230 v3,基礎時脈為 3.3 GHz,透過 Turbo Boost 2.0 技術最高可加速至 3.7 GHz,TDP為84W,採用 LGA1150 封裝,與目前通路所販售搭載消費級/商用級晶片組(Z87/H87/B85)的主機板幾乎都相容。
Intel提供的 Xeon E3-1230 v3 測試版CPU實體
可以看到CPU接腳處的電容配置和一般 Core i 系列產品不同。
以下是上機實測
測試硬體平台
CPU: Intel Xeon E3-1230 v3
Cooler: Antec Kühler H2O 920 改雙槽冷排
Thermal Compound: Antec Formula 7
MB: ASUS ROG Maximus VI Formula
RAM: Avexir Core DDR3-2400 4GB*2
Graphic: NVIDIA GeForce GTX 780
Storage: Corsair Neutron GTX SSD 240GB
PSU: Antec HCP-1200W
Chassis: Lubic Open Paltform 3
Monitor: Dell U2410
OS: Windows 7 64 Bit
室溫26゚C,相對濕度65%
BIOS預設模式偵測到的時脈資訊
雖然是伺服器CPU,搭配Z87晶片組還是能啟用 Intel X.M.P. 記憶體超頻功能。
不過CPU倍頻最高就只能拉到37倍,也就是 Xeon E3-1230 v3 經過 Turbo Boost 後最高的時脈 3.7 GHz。
啟動系統後 CPU-Z 的偵測資訊
Cinebench 多執行緒圖形渲染
AIDA64 記憶體頻寬
3DMark 2013
PCMark8
跟消費級最高階的第四代 Core i7-4770K 比起來,主要就是拿掉了內建的 HD Graphics 顯示晶片不鎖頻功能,運作時脈低了 200 MHz,若是對比 Core i7-4770 則時脈僅相差 100 MHz,但是這樣一來零售價就相差了將近 US$60~100 左右。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建構平台時通常會優先考慮搭配獨立顯示卡,因此通常不會用到內顯,反而還會覺得內顯占用系統資源。但可別忘了,少了內顯可就沒辦法支援 Quick Sync Video 高速影像同步轉檔技術。綜合以上幾點,若你完全用不到內顯功能,又需要4C/8T的多核心處理器,Intel Xeon E3-1230 v3 絕對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