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wi0342
查看: 27466
回復: 2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MD] 這一天~我終於再次感受AMD的溫暖~R5 1600+B350+WRAITH MAX+RX570開箱測試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wi0342 發表於 2018-3-11 22:44:3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於是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與AMD共同奮戰抗敵的日子
1.png


一、回憶錄
說起與AMD的因緣,就不免深深地沉浸在回憶之中,大學第一次擁有電腦是AMD的低階核心散步龍,當年玩起暗黑破壞神2可謂虎虎生風,甚至還連開兩年BOT沒有關機(結果是主機板先掛掉)。畢業先從軍報國,在退伍之際,第一次嘗試組電腦依舊毫無懸念的選擇了AMD,而且還是中高階的ATHLON 3200+,在當時AMD確實有一股不可名狀的魔力在吸引著我。所以之後陸續換了雙核省電版本X2 5050e,和當時CP值頗高的X2 245,在使用上的體驗都非常不錯,尤其是主機板一路更新BIOS上去即可支援新的CPU,對當時經濟不富裕的我來說真心實用,至今回想起ATHLON X2的美好時光依然感動。

▼有圖有真相之感動的延續
2.jpg


或許是產品策略上的問題,真正的分水嶺從AMD發展多核多工,i家則是在低功耗下維持高時脈做努力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以當時的市場而言,多核並無太多優勢,不管在遊戲或者美工等程式,只能說當時的軟體還無法跟上其硬體規格,加上推土機或者飛龍系列在功耗和溫度上的負評頗多,對一般的消費者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最後當i家SNB平台如雷霆般的降臨於世,還在觀望的我也只能棄守AMD投入i家的懷抱(然後就用到現在…這個號稱i家最後的良心之作)。

▼有圖有真相之請原諒我的離開
3.jpg


即便還在使用core i,個人對AMD關愛之心卻從未改變,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極為深刻。POE(中譯流亡黯道)尚未來台時,在國外已素有超越暗黑3的盛名,而且吸引眾多多粉絲朝聖,在討論版上也有人針對這款優化極差的遊戲提出配備需求等級的疑問,個人在一則回覆”APU輕鬆應付POE”的內容中提出質疑,結果引來不少玩家砲轟,認為我過於小看APU,但是同樣是六人特效滿天飛的副本狀態,我的core i3+9800gt還勉強能跟跑,朋友的APU從頭卡到結束,我實在是不認為APU的效能可以應付POE,個人之後沒再加入討論,不過對於玩家們守護AMD的心還是頗認同。但是中文化的POE正式登台後,我從未在討論版看到有人推薦APU或者AMD的任何配備。

▼不管是CPU還是GPU,AMD在選擇上處於被動的刻板印象很難改變
4.png


直到2016年,北極星架構的顯示卡如平地一聲雷般的崛起,AMD在市場上投下了第一顆震撼彈,兼具高效能低功耗的優勢,加上固有的價格誘因,瞬間受到許多人的關注,也許是長期以來對i或是N家的止步不前感到無奈,POLARIS系列顯示卡在全球市場上幾乎是一貨難求,並在隔年將新一代的CPU ,RYZEN系列也跟著投入戰場,從高階的R7,中高階的R5,到中低階的R3,AMD在一年的時間就將整個產品線完善,並提供超頻X系列給躍躍欲試的玩家們大展身手,一時間整個討論版對Ryzen的話題不斷燃燒,也讓沉寂多年個人對AMD的熱情再度爆發。

二、啟程的開始
1.開箱產品介紹
本次由XF提供的產品有四個,分別是
▼AMD Ryzen 5-1600
5.jpg


▼AMD WRAITH MAX幽靈風扇
6.jpg


▼ASUS PRIME B350M-A
7.JPG


▼ROG-STRIX-RX570-O4G-GAMING
8.JPG


<AMD Ryzen 5-1600>
R5 1600作為一個中高階CPU,不僅具有6核多工的處理效能,加上TDP65W的低電量,在遊戲順暢的體驗下依舊能維持良好的功耗和溫度控制,作為性價比第一首選核心當之無愧。

▼”不要問我為啥麼跪著”和”豈可讓你嬌貴的身軀碰到地板”
9.jpg


10.jpg


▼玩一下疊疊樂(上下順序我敢發誓絕對沒有特別意思~)
11.jpg


▼CPU本體在盒內蓄勢待發等待破繭而出
12.JPG


▼後方有寫到製造地區有中國、馬來西亞和台灣(難道真有機會拿到MIT嗎?)
13.JPG


▼破開包裝的一瞬間是興奮和期待的
14.jpg


▼左邊是裝有CPU的盒子,右邊則是原廠內附的散熱器AMD Wraith Spire (附帶一提,1600X是沒有附原廠散熱器的喔)
15.JPG


16.jpg


▼Wraith Spire散熱器為下吹式風扇,底部已塗滿散熱膏,風扇接頭是4PIN,透過旋轉螺絲固定四腳柱
17.jpg


▼R5-1600本體亮相,正面和背面針腳照,可惜不是台灣製
18.jpg


▼世代交替的瞬間,當下真是感概萬分,過往榮耀即將由現在的RYZEN R5-1600來繼承,期許未來能激盪出更加熾熱的光芒
19.jpg


▼新舊散熱器比一比,這是X2 245短版的散熱器(有點髒勿介意),當時的上下扣式比起i家真的超級容易安裝,外型也是傳統的方形,整體外觀跟等下要介紹的WRAITH MAX反而有點相似
20.jpg


▼RYZEN R5-1600官方網址如下:
https://www.amd.com/zh-hant/products/cpu/amd-ryzen-5-1600

<AMD WRAITH MAX幽靈風扇>
這款散熱器在AMD界可說是夢幻等級的逸品,入手難度極高,是AMD幽靈風扇系列中最頂級的,不僅在運作中十分的安靜,散熱效率也非常優秀,加入RGB的功能後,外在質感更上一層,完全不輸其出色的效能。

▼"捧著AMD WRAITH MAX獻給你”與”左擁右抱就是爽”
21.jpg


▼與 AMD Ryzen、第7代A系列和 Athlon處理器相容(AM4腳位)
22.jpg


▼可自訂燈效,端賴主機板的支援度,涵蓋各大廠的RGB程式皆可控制,包括 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Biostar VIVID LED DJ 和 ASRock RGB LED
23.JPG


▼正面是一個方形的風扇,內外圍環繞的白圈即是燈效展示處,風扇接頭是4PIN
24.jpg


▼雙扣環加上方型風扇設計有懷念的感覺
25.jpg


▼4導熱管設計,底部已塗有散熱膏,塔式散熱鰭片質感很好,在解熱能力上的表現亦十分出色
26.jpg


▼RGB燈光接線,四個插孔對應主機板的RGB針腳
27.jpg


▼WRAITH MAX比起WRAITH SPIRE體積確實要大上不少,但高度比一般塔扇還低,所以無須擔心機殼寬度不夠
28.jpg


▼AMD WRAITH MAX官方網址如下:
https://www.amd.com/zh-hant/technologies/cpu-cooler-solution

<ASUS PRIME B350M-A>
ASUS PRIME B350系列中階主機板,價格十分親民,搭配RYZEN平台CP值超高,雖然B350M-A是好裝機的M-ATX尺寸,但是在規格上一點都不馬虎,除了LED燈光模組增加外觀辨識度,還支援原生M.2和USB3.1閃電般的儲存及傳輸速度,利用多重硬體防護來維持組件穩定度。透過專屬UEFI BIOS和AI Suite3,即便是一般使用者,也能輕鬆完成超頻和風扇設定。
▼PRIME B350M-A配件一覽
29.JPG


▼sata線 L型和直條各一
30.JPG


▼主機板本體,M-ATX尺寸,長寬比例差不多
31.JPG


▼重點的五大防護
32.jpg


33.jpg


▼DDR4記憶體插槽,時脈最高可支援到3200MHz,單邊固定夾設計讓安裝更加便利
34.jpg


▼強化的PCIE插槽,Q-Slot固定夾是透明的,透過底部光軌散發光芒
35.jpg


▼M.2插槽
36.JPG


▼支援AM4腳位的CPU插槽,熟悉的上下卡榫固定底座
37.jpg


▼RGB、CHA_FAN和CPU_FAN針腳位置,要打造閃亮亮平台就靠你們啦
38.jpg


▼不鏽鋼IO背板,有支援超快傳輸速度的USB3.1
39.JPG


▼有支援六組SATA,右上獨立出來的兩組5_6號不知道啥麼原因,接上硬碟會卡頓,確定不是線材的問題,因為換接其他SATA接孔以後就沒有卡頓的狀況
40.jpg


▼音訊光軌實照
41.JPG


42.jpg


▼ASUS PRIME B350M-A官方網址如下:
https://www.asus.com/tw/Motherboards/PRIME-B350M-A/overview/

<ROG-STRIX-RX570-O4G-GAMING>
RX570是RX470的升級進化版,主要提升GPU時脈。STRIX-RX570的時脈在電競模式下高達1300MHZ,在遊戲運行上十分順暢,透過ASUS獨家軟體GPU TWEAK II,輕鬆調整顯卡細部設定和風扇控制,並支援Aura Sync RGB 同步燈效,打造個人專屬風格。

▼STRIX-RX570的彩盒標示為OC超頻版本,並支援AURA SYNC,可透過AMD專屬軟體對顯示卡設定及驅動更新
43.jpg


▼除了顯示卡本體還有信仰之眼貼紙和驅動光碟,雙風扇設計簡單俐落
44.jpg


▼後方IO的配置有兩組DVI、一組HDMI和一組DP
45.JPG


▼散熱器為四根散熱導管設計
46.JPG


▼8PIN電源接頭與會發光的信仰之眼同側
47.JPG


▼前方可以外接一組4PIN風扇,可透過GPU TWEAK II來調整轉速
48.JPG


▼其外型與STRIX RX470幾乎一樣,擺在一起根本分不出來,最明顯的大概就是VGA電源的部分,RX470是6PIN,RX570則是8PIN
49.jpg


▼ROG-STRIX-RX570-O4G-GAMING官方網址如下:
https://www.asus.com/tw/Graphics ... 4G-GAMING/overview/

2.組裝過程
為了迎接這個感動的時刻,決定拿出新的機殼,還準備了發光的風扇來搭配WRAITH MAX和B350M-A的炫炮特效,本來還想放入燈條,但是只有一個RGB插座給WRAITH MAX用所以果斷捨棄。至於組裝的步驟和順序純粹只是個人習慣,想嘗試組裝的朋友請隨意參考即可。

▼機殼是F.D的Define C TG,因為有玻璃測透,閃亮亮的特效展示是必須的,包括兩顆前後風扇用Enermax的D.F Vegas,沒有機會亮相的酷媽燈條,硬碟分別是3.5吋的Seagate SSHD和 2.5吋的Sandisk extreme pro 240G
50.JPG


▼記憶體用威剛的XPG 3000 8GB一條,POWER是沒有模組化的BE QUIET E7 GOLD 550W(等下才會切身了解到整線上的痛苦)
51.jpg


▼組裝第一步從機殼開始著手,除了檢查螺絲配件,也可以觀察一下整個機殼的配置,如果可以,盡量能把它脫到一件不剩,呈現最赤裸的狀態,並思考組裝和整線的過程。
52.jpg


▼將原本機殼內附風扇拆下,換上D.F Vegas風扇
53.jpg


▼將電源供應器放入,線材整個拉出來(雖然看起來很亂,不過接線上面通常會很清楚標示CPU,VGA還有SATA等,按照步驟一個一個接起來就好)
54.jpg


▼觀察正面和背面的走線孔位和主機板放置處,這是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步驟,好的走線能讓組裝過程事半功倍
55.jpg


▼Prime B350M-A的尺寸很好安裝,從檔板處放入鎖上螺絲即可,將主電源24PIN和8PIN的CPU分別接上主機板,通常從走線孔位拉出來即可連接,顯示卡VGA的線也順便拉到前方預備
56.jpg


▼將機殼IO配置的線接到主機板,SATA線接上同時拉到後方,這樣整個布線大致完成,
57.JPG


▼終於要把R5 1600放入,先觀察主機箭頭的位置與CPU相互對應,卡榫打開將CPU輕輕放置在插槽處,如果針腳沒有對到基本上是無法放入,這時候要溫柔再溫柔,不然如果針腳弄歪,一切都GG了
58.jpg


59.jpg


▼放置散熱器這個步驟需要一點技巧,因為WRAITH MAX的扣環安裝不是這麼容易,如果沒有裝過類似塔扇的人會害怕是正常的,記住四步驟扣壓扣壓,第一扣是將沒有散熱器卡榫的扣環套到固定底座,個人是習慣先扣上方底座卡榫,第二壓是用力按壓下方的扣環(不用擔心壓壞CPU) ,第三扣是把扣環扣上下方底座卡榫,最後按壓散熱器卡榫使其固定即能完成
60.jpg


▼將CPU風扇和RGB線都接在主機板上
61.jpg


▼安裝記憶體很輕鬆,雖然之前有說過WRAITH MAX的體積比較大,但是即便是最靠近的位置也不會卡到,所以絕對可以放心插好插滿
62.jpg


▼把顯示卡安裝好,插入8PIN的VGA電源,前方的作業至此大部分完成
63.jpg


64.JPG


▼後方安裝3.5吋SSHD和2.5吋SSD,這時會有一個強力的建議,選擇扁線的模組化硬碟吧,圓捆的編織線材又大又難整理,如果沒有整好基本上側板是無法蓋上去的
65.jpg


▼穿好機殼的衣服,放上美美的玻璃透測,等待開機的瞬間
66.jpg


▼雖然B350M-A不能調整RGB燈效,但是主機板的PCIe 插槽及音訊軌跡與WRAITH MAX光芒相互輝映依舊令人賞心悅目,D.F風扇的藍色也為其添加了神秘的氣氛
67.JPG


▼WRAITH MAX的迷幻光暈彷彿要將眼睛吸入,完全寂靜無聲的感覺,我看了五分鐘左右才回過神來
68.JPG


三、承繼過去展望未來
個人的WIN10是使用隨行版,所以在本次開箱測試中就不啟動WIN10了,請多多擔待。整整六年沒有更新電腦設備的我,對B350的UEFI BIOS和AI Suite3其功能之便利讚不絕口,只需選擇想要的模式,譬如省電或是性能等,就會有AI對針對超頻和風扇轉速自動處理。AMD的設定軟體比以前更加豐富,不僅可以跟手機連線做到溫度和核心頻率監控,在最新版本還加強電競遊戲的同步功能,使其運行更加流暢,錄影和直播功能也一應俱全,而且可以依據各遊戲型態自定義顯卡效能輸出,完善的程度令人驚豔。所以除了基本的測試外,也會對上面提到的軟體有更詳細的介紹。

1.專用軟體介紹
<UEFI BIOS>
▼ASUS專屬的BIOS介面,簡易模式非常簡潔,常用功能都在這
69.JPG


▼簡易風扇設定,可以使用AI最佳化自動調整風扇參數
70.gif


▼EZ系統有三種模式標準、節電和華碩最佳化,當選擇模式後,進階選項中的AI TWEAKER數值會更動
=>標準模式
71.jpg


=>節電模式
72.jpg


=>最佳化模式
73.jpg


=>開啟D.O.C.P會將記憶體調整到原本該有的頻率
74.JPG


▼可以自行手動調整數值,EZ系統模式會變為自訂,我把CPU調到3.8GHz,記憶體則是上到3200MHz
75.JPG


▼儲存並重新啟動時會通知有更動的數據
76.JPG


<AI Suite 3>
在BIOS設定完風扇或是超頻設定後,若還想要再更改數值,使用AI Suite 3就可以輕鬆搞定。
▼AI Suite 3的四大功能DIGI+ VRAM、 EPU、TurboV EVO和Fan Xpen
77.png


▼DIGI+ VRAM可依使用需求決定電壓參數,也可分別對CPU和Dram作個別調整
78.jpg


▼EPU依據使用者狀態來控制電腦休眠時間和風扇運作的轉速,可選擇的模式有三種,高效能、省電和離開模式,
79.jpg


81.png


▼TurboV EVO 能快速調整CPU時脈,更動電壓數值,如果擔心自己技術不成熟,一鍵超頻方式也是很推薦的選擇
82.jpg


▼Fan Xpent 透過風扇調教,可以讓CPU風扇和系統風扇(CHA FAN)有四種參數可以調整,靜音、標準、強風和全速運轉
83.png


84.gif


=>個人是覺得標準和強風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在測試或者遊戲時會開全速運轉,噪音不會很大
85.png


86.png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目前最新版本的18.3.1有針對最近較火紅的電競遊戲做優化,使遊戲運作更加順暢
87.jpg


▼以PUBG為例,可以針對各遊戲作客製化的顯卡參數
88.jpg


▼Enhanced Sync透過同步增強使遊戲反應速度更快並減少畫面撕裂感
89.png


▼Radeon Chill智慧省電技術,透過控制畫面張數來節省顯示卡的耗電量,可以設定最小和最大FPS的數值,當遊戲屬於閒置狀態,Chill就會啟動將FPS輸出控制在最小值,直到正常進行時才會回復
90.png


▼Radeon WattMan為電源管理技術,對顯示卡做細部調整,以因應各遊戲需求
91.png


=>GPU TWEAK II雖然也可以對顯示卡參數做調整,不過WattMan是可以針對各遊戲去做客製,實用度更高
92.jpg


▼Radeon ReLive AMD專屬的錄影和直播軟體,可以設定解析度和FPS值,讓畫面輸出穩定而清晰
93.jpg


▼Radeon Overlay 在遊戲中按Ctrl+R就會出現設定畫面
94.png


95.JPG


=>提供即時錄影、直播和截圖功能
96.jpg


=>系統監控功能可以針對CPU和顯示卡運作狀況做全面監控,並可紀錄檔案做後續參考
97.jpg


=>開啟Radeon Chill智慧省電功能節省顯卡耗電
98.jpg


=>色彩輸出調整
99.jpg


▼AMD Link不僅可以透過手機來監控CPU和GPU的狀態,還能在手機上操作截圖錄影和操作等功能
100.png


=>實際操作流程
A.手機開啟AMD Link後掃描
101.PNG


102.PNG


B.AMD Link顯示已連結即可使用(愛瘋掃描速度非常快,好不容易截圖成功)
103.png


=>功能介紹
A.即時監控畫面
104.PNG


B.一鍵按下即可錄影、截圖和直播
105.gif


2.基本跑分測試
首先說明一下原本R5 1600時脈是3.2GHz,我在UEFI BIOS設定上直接做超頻調整,最穩定的狀態下是保持在3.5GHz,記憶體的時脈也上到2993MHz,畢竟官方也把超頻範圍設定在3.2~3.6之間,又搭配了頂級的WRAITH MAX幽靈風扇,不嘗試OC一下太可惜了。另外顯示卡RX 570的部分,個人習慣不將顯示卡風扇調到全速測試,最多65%是極限,如果再提升風速會讓噪音很大
<CPU時脈3.5GHz>
▼3D MARK跑分
106.png


107.png


▼3D MARK11跑分
108.png


▼CPU-Z效能測試
109.png


▼CINEBENCH 15測試
110.png


▼AIDA 64記憶體測試(2993MHz)
117.png


▼AIDA 64燒機15min穩定度測試
118.png


透過AI Suite 3直接超頻後,發現3.8GHz已經是在不調整電壓或其他參數下最穩定的數值,超過可能會有當機的狀況發生,這部分可能跟主板或CPU體質相關,因為在AIDA 64的壓力測試下,搭載WRAITH MAX的R5 1600溫度控制表現相當優異,所以個人是認為散熱器影響因素不大。

<CPU時脈3.8GHz>
▼3D MARK跑分
119.png


120.png


▼3D MARK11跑分
121.png


▼CPU-Z效能測試
122.png


▼CINEBENCH 15測試
123.png


▼AIDA 64記憶體測試(3200MHz)
124.png


▼AIDA 64燒機15min穩定度測試
125.png


總結: 從3DMARK可以看到超頻至3.8GHz的CPU分數大幅提升,從INEBENCH 15和CPUZ的測試中,多核效能的分數非常漂亮。顯示卡RX570則維持其高水準的表現,在AIDA64壓力測試下,即便非全速風扇,最高溫度僅到72度,在溫度和效能表現上相當平衡

3.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R5-1600 OC 3.8GHz
散熱器 AMD WRAITH MAX幽靈風扇
ASUS PRIME B350M-A
威剛 XPG 3000 8G OC 3200GHz
顯示卡 ROG STRIX RX570
SSD Sandisk extreme pro 240G
SSHD Seagate火梭魚 2TB
*錄影和截圖是用Radeon Overlay來搞定,方便又實用
*用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開啟遊戲,所以包括Enhanced Sync和Radeon Chill都已經開好開滿了

<虹彩六號>
不久前剛改版,配備需求並不算非常高,R5 1600可以輕鬆駕馭,FPS雖然常常因為轉換場景會產生120忽然突降到70,但是遊戲進行中沒有延遲感
▼圖像設定值採系統預設
1111.png



->內建校能檢測
1113.png


▼遊戲截圖
2018.03.03-20.52.png


2018.03.11-22.50.png


2018.03.11-22.55.png


▼錄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_Q-eUWap8

<PUBG>
絕地求生是最近超火紅的大逃殺遊戲,最近AMD驅動改版有新增對PUBG的優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實際測試的結果大概落在70fps上下,整體運行很順暢
▼圖像設定預設是高畫質
2018.03.12-19.39.png


▼遊戲截圖
2018.03.12-00.12.png


2018.03.12-00.06.png


2018.03.12-00.07.png

▼錄影
https://youtu.be/SDGf8f3YOl8

<FF15>
聽說對AMD的顯卡不友善,剛好STEAM有開放試玩,順便測試一下,雖然遊戲還算順暢,但是FPS浮動很大從40~70都有,打怪時偶爾有延遲感,或許真的對A卡優化不足
▼圖像設定預設為高
2018.03.12-20.00.png


▼遊戲截圖
2018.03.11-23.22.png


2018.03.11-23.24.png


2018.03.11-23.25.png

▼錄影
https://youtu.be/agLvU_xGYNM

▼依照版上朋友的建議
將畫質設定在標準,整體流暢度提高很多,除了駕車時會自動降到50FPS左右,其餘時間大多維持在60FPS
2018.03.12-20.03_01.png


2018.03.12-20.08_01.png


2018.03.12-20.10.png


四、旅程結束期待再相會
其實Ryzen一代已經上市近一年,即使與本次開箱產品類似的評測文已經很多,但是相信仍在猶豫或觀望的人更多,尤其是最近二代相關資訊不斷流出,強大的單核效能或許更能刺激一般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重點是在更新bios以後,X370和B350都能支援二代Ryzen,只是某些新功能可能會被閹割,但是這樣對小資族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訊,當時還有小小肖想一下不知有沒有舊換新的服務之類。

近兩個禮拜對這次開箱產品的體驗,不管是遊戲或者一般使用都很順暢,整個組裝和重灌WIN10都沒碰到任何問題,R5 1600作為中高階核心搭配STRIX RX570顯示卡,就這次測試的三款遊戲完全能輕鬆應付,雖然AMD在最近有對PUBG做優化更新,但是這段時間遊玩的過程都很順,完全沒感覺到差異,重點是溫度的部分控制得相當好,雖然CPU是得力於AMD WRAITH MAX才能有相當的壓制力,個人對WRAITH MAX這個夢幻逸品是讚譽有佳的,效率高加上燈效外型超美觀,很難不勸敗,至於RX 570即使維持65%風扇轉速,遊玩超過3小時的遊戲也差不多70度左右,在溫控和效能方面表現也很優秀。B350M-A作為一個平價的主機板,規格齊全不說,連超頻到3.8GHz也是相當輕鬆,過去真的很難想像超頻如此的簡單,這也多虧了ASUS在BIOS或是AI Suite上下的功夫,唯一遺憾是RGB的部分沒有支援AURA SYNC覺得頗為可惜,不能讓WRAITH MAX也跟著同步嗨起來。

美夢般的兩星期很快就過去了,未來還有更多AMD的產品正在蓄勢待發,加上AMD的驅動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也在近一年的時間功能越來越豐富,不再只是驅動更新或是調整顯示卡的參數,利用手機就能輕鬆監控和即時錄影直播的AMD Link,媒體串流設定部分也更詳細的Radeon Relive,節省顯卡耗電量的Radeon Chill,還有減少撕裂和增加反應速度的Enhanced Sync,即便在遊戲中也能監控硬體設備或是直播錄影相關訊息的Radeon Overlay,AMD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逆襲只是一個開始,我殷切期盼能看見ATHLON時代的榮光再現。


*更新資訊
▼CPU-Z 1.83版本跑分測試,多核分數非常漂亮
1111.png


▼AMD驅動更新18.3.2
1112.png


遊戲測試
<虹彩六號>
感覺順暢度比之前提升更多,預設畫質下都有破百FPS,在放炸彈或者投擲手榴彈的流暢度有提升
預設畫質
▼截圖
1515.png

▼影片
https://youtu.be/rZsqDd8mvYc

高畫質
▼截圖
1517.png

▼影片
https://youtu.be/dWrNgz0erSc

<PUBG>
戰鬥時FPS穩定在65~75,比起前一版浮動差距變小,實際體驗其實差不多順暢,開了AMD監控才發現超吃記憶體
▼影片1
https://youtu.be/7h9pcloFDIE

▼影片2
https://youtu.be/XSPnFJD_358

<FF15>
整體FPS提升了5左右,戰鬥的場景雖然浮動很大但是不會像之前那樣卡頓,所以這次新版本確實感覺對FF15有優化
▼截圖
13.png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q2lIgWOl_w

<刺客教條起源>
使用系統內建校能評估做測試,硬體需求真的頗高
▼極高畫質測試僅34FPS,進入遊戲大約在42~50左右
1313.png


1314.png


▼高畫質測試雖然只有44FPS,進入遊戲能穩定在55~60左右
1315.png


1316.png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2#
方小白 發表於 2018-3-12 19:06:20 | 只看該作者
多謝分享,很詳細的開箱評測文,其實之前 AMD決定發表 Ryzen CPU 的時候,我就決定要組 AMD 的平台來玩看看,我買的是 1700 CPU,效能也沒讓我失望。今年就看到APU 的上市,也不禁讓我想躍躍欲試,畢竟 內顯 是AMD的強項啊。
3#
 樓主| dwi0342 發表於 2018-3-12 19:50:05 | 只看該作者
方小白 發表於 2018-3-12 19:06
多謝分享,很詳細的開箱評測文,其實之前 AMD決定發表 Ryzen CPU 的時候,我就決定要組 AMD 的平台來 ...

感謝回覆
AMD內顯真的不錯
但是要搭配雙通道高時脈的記憶體效果才會顯現
像現在記憶體和顯示卡價格飛漲的時代
真的選哪個都不划算啊

期待二代Ryzen有更多的驚喜
以目前流出的資訊來看
加強單核效能
更強大的超頻功能
希望不要只是符合期待
而是超乎想像的期待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5 01:15 , Processed in 0.163467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