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 系列是 Antec 在今年新增的入門等級電源
在瓦數方面的設定倒是跟以往不太相同,僅提供 550w 及 650w 兩款
某種程度上可以解讀成減少先前某些品牌 450w 搭配特定平台與顯卡
使用一段時間有機會出現重開問題的疑慮
姑且不去探究問題到底是在誰身上,直接就給你大瓦數總沒話說
全日系的用料加上 2k 以下的價格算是還蠻有競爭力的
不過想當然爾,轉換效率部分就維持在 80 PLUS 銅牌等級
![]()
包裝正面一覽
![]()
標榜通過 80 Plus 銅牌認證,原廠 5 年保固,2 年換新,用料方面也是一樣提供全日系電容
![]()
背面除了說明之外也有輸出轉換效率以及風扇設定的曲線圖
![]()
內容物包含電源本體、電源線、螺絲跟說明書
![]()
線材方面均採用編織網搭配熱縮套管包覆
![]()
機身貼紙上標有輸出配置,12V 部分採用單路設計,最大輸出 42A (504W)
![]()
散熱採用 12 公分扇
![]()
出風口採用六角形蜂巢開孔,並提供一組硬體開關
![]()
ATX 採用 20+4 pin 設計,其中 4pin 部分可利用卡榫固定,方便安裝
![]()
EPS 8pin 同樣選擇 4+4 組合,熱縮套管比較靠近端子,預留線身不算特別長
打算從背面走線可能稍微麻煩一點
![]()
PCI-E 採用共線設計,提供 2 組 PCIe 6+2 pin
![]()
周邊線材部分提供 3 條,其中 SATA 部分有 2 條,每條擁有 4 組 SATA 電源
SATA 採用刺破型設計,末端同樣為 90 度端子,線長沒有刻意縮減,比較適合應付分散硬碟配置
![]()
molex 4pin 部分維持 1 條,提供 3 組大 4pin 以及 1 組 floopy 軟碟機電源
![]()
內部結構一覽,架構為傳統的雙晶順向搭配單磁放大
![]()
風扇選用 GLOBE FAN 製 B1202512L 雙滾珠軸承風扇
![]()
電源輸入端沒有額外屏蔽或包覆,接上兩顆 Cy 電容做一次 EMI 濾波
![]()
板端再透過兩顆 Cx 配上兩顆 Cy 電容做第二次 EMI 濾波,同時加上一顆熱縮套包覆的 mov 元件處理 surge
![]()
Bulk 電容選用 Hitachi HU 105 度電容 (420v 270uF)
對照其他 550w 銅牌產品來看,NX550 的容值抓得比較緊,在 hold up time 的表現上可能就會比較短一些
旁邊可以看到保護用的 NTC 元件
![]()
監控 IC 選用 Sitronix (矽創) ST9S429-PG14,算是蠻常見的方案
![]()
二次側部分
![]()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 6600K @ 4.5G
MB:ASUS Z170 Pro Gaming
RAM:Avexir Budget Series DDR4-3000 8g x 2 @ 3000
VGA:ASUS ROG MATRIX HD7970 PLATINUM
HDD:Intel SSD 530 120G
PSU:Antec NX550
OS:Windows 10 Pro x64
======================================
![]()
測試部分使用 OCCT 4.4.2 搭配 AIDA64 的數據輸出與電表量測記錄
![]()
閒置功耗 84.6 瓦
![]()
12V 部分實際量得 11.92V
![]()
5V 部分實際量得 5.149V
![]()
燒機時整機功耗約 478.8 瓦
![]()
12V 部分降至 11.77V
![]()
5V 部分為 5.335V
![]()
5V 數據
![]()
12V 數據
![]()
OCCT 3.3V
![]()
OCCT 5V
![]()
OCCT 12V
![]()
雖然說 NX 系列主打的是平價大瓦路線,不過該有的還是不會少
像是基本的全日系電容、編織線材以及高階卡會需要的雙 8pin 配置
周邊線材方面也提供了 8 組 SATA 的配置組合,對於大多數的使用情境來說都相當充裕
整體上算是把預算集中在一般使用者比較關心的部分
不過也因為這樣,架構與部分用料也就有所犧牲,回到傳統的單磁放大
負載下 12V 與 5V 牽制的情況自然也是免不了
只能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端看使用者自己比較喜歡怎樣的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