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Gaming主機板最近可打得火熱,各大主板廠無不使出渾身法術精進自家的Gaming產品,但是金字塔頂端的產品往往是看的到吃不到,Z97雖然比H97多了超頻功能但在這效能過剩的時代其實不超頻也相當夠用,所以又回到原點了,真的有捏XX的必要硬上Z97嗎?還是乖乖用H97比較划算呢?
i7 5775C最近剛上市我也特地透過國外朋友帶了一顆回來台灣,就趁這機會一起看看它葫蘆裡到底裝甚麼藥吧!
開箱&產品外觀
▼今天的主角是華擎Fatal1ty H97 Killer(以下簡稱H97 Killer)
▼現在各家大廠都在打保固大戰,不久前還跟原X屋合作推出一年免費換新的方案,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有好無壞
▼Gaming主機板沒有戰對加持怎麼行呢?
▼配件一覽,彩色I/O背板感覺還不錯,只是SATA線只有兩條似乎不太夠
▼主機板四周用厚厚的泡棉包覆並以束線帶固定,把運送途中因碰撞而損壞的機率降到最低
▼主機板外觀,紅黑的配色感覺蠻高檔的XD
▼記憶體的部分礙於晶片組的限制所以最高時脈只到1600MHz,另外24Pin電源插槽旁有一組原生USB3.0 Pin腳讓使用者連接至機殼
▼再來看到CPU供電的部分,整排電感超壯觀的XD
▼控制CPU供電的ISL9582四相PWM控制晶片
▼打開蓋子看一下,除了確定是1150腳位以外還發現裡面的SMD電容塞滿滿(這是好事~)
主板擴充能力:
再來看到擴充槽的部分,這張主機板支援CrossFire所以有兩條PCI-E X16插槽,而且還有M.2與SATA Express等次世代的傳輸介面看起來真的相當豐富,但殘酷的是Intel H97晶片先天性不足只支援8條PCI-E通道,無法提供這麼多這麼大的頻寬來支援這些高速設備。其實算一算便可知道,M.2與SATA Express各需要2條總共4條PCI-E通道,主板上還有2條PCI-E X1與1條PCI-E X4插槽,到目前為止就需要10條PCI-E通道,這還沒加上Killer網卡與ASM1083 PCI控制器的通道需求喔!!所以資源是一定需要共享的,使用者並無法同時使用這些高速裝置,關於詳細的共享方式可以參考下面的官網截圖。
但我必須說這點並不是華擎的錯,畢竟晶片組不給力的情況下除非使用PCI-E橋接晶片不然誰來做都一樣,而且這些問題就連本是同根生的Z97也無解,使用者只能視需求擇一使用,但我相信會同時使用這麼多高速設備的人應該不多,一般使用上應該不至於會造成困擾,而且如果真有這需求我想直接上X99會是更好的選擇XD
PCI擴充槽由上至下分別是:
PCI-E 2.0 X1
PCI-E 3.0 X16
PCI-E 2.0 X1
PCI-E X16(2.0 X4模式)
PCI
PCI
▼其中由於H97沒有配置原生的PCI,所以主機板上的兩條PCI是由ASM1083晶片支援
▼兩條PCI-E X16插槽之間夾了一個Gen2 x2規格的M.2擴充槽,長度支援上有 30, 42, 60, 80 以及 110 mm
▼SATA_4和SATA_5與 SATA Express共用插槽,在SATA Express裝置連個影子都沒的情況下,各位就放心的把它當成普通SATA插槽使用吧
▼H97 Killer主機板採用Qualcomm的Killer網卡,音效部分則是ALC1150音效晶片並搭配德儀的NE5532運算放大器與日本Nichicon電容
▼所使用的德儀NE5532運算放大器為SOIC-8封裝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沒辦法自行升級
▼I/O部分,支援三螢幕輸出所以有三種顯式輸出介面,USB2.0/3.0數量也是相當足夠,音效部分有S/PDIF輸出,整體來說還蠻豐富的
i7 5775C測試
Intel Broadwell的規格介紹我這裡就不多說了,但還是簡單提一下Broadwell與前代產品最大的進展在於內顯效能的提升,全新的Iris Pro 6200顯示核心到底可以帶來怎麼樣的表現會是本次測試的重點。內顯要強的訣竅在於記憶體時脈一定要高,但礙於H97晶片組記憶體時脈最高只到1600MHz,但我想會用內顯的使用者購買高時脈記憶體的可能性不高,所以我還是依舊使用這個設定不再另做超頻。
▼CPUZ&GPUZ,CPUZ可以正確辨識但GPUZ還不行,請注意CPU時脈比4GHz起跳的i7 4790K下降許多
▼CinebenchR15測試
▼HyperPi 1M測試
▼3DMark測試,效能不差喔!
▼Heaven4.0測試,效能不要開太高的話FPS還有49.4,以內顯來說一點都不遜色
▼Final Fantasy XIV效能測試
▼失落星球2遊戲測試,這裡就跑得有點吃力
▼惡靈古堡遊戲測試,雖然只是DirectX9.0C非主流的DirectX11但還是顯得有些吃力
▼最後附上CPU全速燒機的溫度測試,因為時脈比 i7 4790K下降許多,所以在溫度表現上相當好
結論
主機板的功能相當豐富,不論 USB數量、M.2、SATA Express、Killer網卡等功能該有的都有,以這價位來說要有這麼多功能的主機板選擇不多,但也礙於晶片組的限制有些地方沒辦法發揮的十全十美,例如M.2就無法上到Gen3 X4的頻寬,我想這點就需要各位自行評估有無這方面的需求了。
i7 5775C的內顯效能的確比上一代提升許多,雖然說一定無法跟中高階顯卡比,但如果只是偶爾玩玩線上遊戲的話其實內顯就相當夠用了,沒必要再去買一張效能差不多甚至更差的低階顯卡。i7 5775C的時脈比4790K低非常多從原本的4.0GHz降到3.3GHz,這代表溫度與功耗也會跟著下降,從燒機測試可看出用千元以內的12公分塔型散熱器就可輕鬆的將溫度壓在60度上下,這是前所未見的成績阿!
早在Broadwell上市前各大主板廠就紛紛釋出新版Bios讓9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能支援Broadwell CPU,但無奈的是雖然功耗與溫度降低但其實CPU本身的效能也因為時脈降低而下降,Broadwell主打的是內顯效能而它確實表現得非常好! 但我相信會買到i7的玩家應該還是用獨顯居多,究竟Intel這步棋為什麼要這樣下? 耐人尋味阿! 聽說Inte並不打算將Broadwell引進台灣零售市場,所以想體驗這顆CPU威力的朋友只好像我一樣找管道取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