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挑戰輕薄筆電市場,AMD Ryzen 5 4500U 小測HP Probook 635 Aero G7 背面拆機照一、前言 AMD 自2017年起憑藉著 Zen 架構的優勢不斷地從 intel 的手中攻城掠地,前些時間 Passmark 資料庫中的 AMD CPU 在桌上型機型的占比竟小幅超越intel,縱然該資料庫仍無法完全詮釋整個 x86 CPU 的完整情況,但是除此之外無論是過去所公布過的德國消費級CPU銷售佔比或是各地AMD CPU的購買、缺貨情況,甚至是現今各廠商對於 AMD 相關產品的投入程度;AMD CPU 在效能上、CP值上對 intel 的威脅可見一斑。 然而,除了桌上型電腦領域之外,另一個 AMD 久攻不下的筆記型電腦,在Ryzen 2000U/H、Ryzen 3000U/H的推出下,雖然已經有顯著的市占率進步並且也有相對多的廠商開始共同投入 AMD CPU 機型的設計與生產,但是原先最高4C8T的核心配置,在 intel 隨後推出 6C12T、8C16T的10代機型後,其優勢是蕩然無存,更別說單核心效能更加卓越的 11 代機型。 AMD 這邊自然沒有坐以待斃,隨著 Zen 2、Zen 3的陸續推出,其實在 2020 年就已經有 Ryzen 4000U/H 系列的推出,可惜相應的筆電機型引進台灣的速度還是不快,已經推出了半年有餘,商務、輕薄筆電的選擇也是到了年末才慢慢多了起來;以這樣的步調,筆者預測可能在 2021 年的第一季也會宣布 Ryzen 5000U/H 系列的 CPU 產品,然而實際的筆電產品要完整可能同樣也要等到年末了。 二、機型介紹本次測試的機型是 HP 的商務輕薄機型 HP Probook 635 Aero G7,屬於商務文書導向,在效能上面自然會是比較保守的配置,由筆者在2020年年末購入。 本機型重量僅 1Kg 左右, 配備有雙記憶體插槽,單一個插槽最高可支援到 16GB DDR4–3200;提供兩個 USB 3.0、一個耳機麥克風複合孔、一個 USB Type-C 帶PD充電、一個HDMI輸出與一個傳統變壓器供電。 測試機型詳細規格: CPU: AMD Ryzen 5 4500U 6C6T RAM: 24GB DDR4–3200 22–22–22–52–74 1T GPU: AMD Vega 8 (384) VRAM:系統指定 512MB SSD:WD SN730 512GB
R5–4500U CPU-Z 資訊
R5–4500U AIDA CPUID三、測試
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7.01.64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7.01.64 CPU-Z 版本皆為 1.94.8 x64 R5–4500U單核心 490.1 R5–4500U多核心 3108
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9.01.64(Beta)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9.01.64(Beta) CPU-Z 版本皆為 1.94.8 x64 R5–4500U單核心 164 R5–4500U多核心 896.8
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9.01.64 AVX2(Beta)CPU-Z 自帶測試使用版本 19.01.64 AVX2(Beta) CPU-Z 版本皆為 1.94.8 x64 R5–4500U單核心 503.1 R5–4500U多核心 2726.1
CineBench R10 R5–4500U單核心 9160cb R5–4500U多核心 38656cb R5–4500U OpenGL 10969cb-gfx
CineBench R11.5 R5–4500U單核心 2.03pts R5–4500U多核心 9.90pts R5–4500U OpenGL 60.64 FPS
CineBench R15 R5–4500U單核心 175cb R5–4500U多核心 859cb R5–4500U OpenGL 71.95 FPS
CineBench R20 R5–4500U單核心 455pts R5–4500U多核心 2153pts
CineBench R23 R5–4500U單核心 1168pts R5–4500U多核心 5552pts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 R5–4500U CPU Mark 12028分 R5–4500U 2D Graphics 614分 R5–4500U 3D Graphics 2261分
AIDA64 記憶體讀取測試 30815MB/s
AIDA64 記憶體寫入測試 30238MB/s
AIDA64 記憶體複製測試 26396MB/s
AIDA64 記憶體延遲 99.2ns
AIDA64 CPU Queen 43313
AIDA64 CPU PhotoWorxx 21755 MPixel/秒
AIDA64 CPU ZLib 364.2 MB/s
AIDA64 CPU AES 41768 MB/s
AIDA64 CPU SHA3 1313 MB/秒
AIDA64 FPU Julia 42231
AIDA64 FPU Mandel 23026
AIDA64 FPU SinJulia 6504
AIDA64 FP32 Ray-Trace 7347 Kray/s
AIDA64 FP64 Ray-Trace 4108 Kray/s
AIDA64 GPGPU 測試
AIDA64 RAM and Cache 測試
四、小結 在 Ryzen 5000 系列上市前夕,做這篇 Ryzen 4000 的介紹好像有些太晚,不過以目前 AMD Ryzen 系列皆大量缺貨,並比較台灣在 Ryzen 筆電產品線的鋪貨速度;即使在上周的 CES AMD 與相應的品牌廠商都宣布在 1/23 後陸續上市 AMD 系列的筆電產品,但是目前已經曝光的產品其實都不算多,也偏向高階電競與消費級產品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如本次測試平台的文書取向、商務應用取向的機型尚不多見。回顧 Ryzen 4000 在台鋪貨的歷程,Ryzen 5000 的商務機型可能也要到 2021 年末或是2022年初才會進到台灣,數量可能也不會太多。 目前 AMD 全系列CPU無論是桌上型或是移動機型都有大量缺貨且漲價的狀況,甚至以目前的消費級市場而言桌上型 CPU 的市場吸引力是無法與 intel 10代CPU一戰;然而,反觀筆電市場,Ryzen 4000 系列得益於核心配置的大幅改變與 Zen 2 的架構改善,一改 Ryzen 3000 的尷尬效能定位,無論在輕薄市場或是高階市場都成就了高效能的CPU解決方案。 以目前intel 11代移動平台的效能測試而言,雖然憑藉著多樣機型與平台的高度整合性,AMD機型仍無法如桌上型市場般大幅度的增加市占率;但是純粹以效能面而言,AMD 即使是 Ryzen 4000 系列仍能提供不俗的運算效能,現在欠缺的其實是更多的機型開發與市場舖貨。 最後,Ryzen 5000 許多的測試結果已經流出,憑藉著 Zen 3 的單核心效能增幅或許能夠再度提高 AMD 平台在文書、商務上的使用者體驗;確實以目前而言AMD平台的整合性仍不及intel平台,卻也期待透過 Ryzen 4000/5000的激勵能有更多優秀的機型面市,再讓整個硬體市場有不一樣的火花。
By Allen Wang 本文圖文 採 CC-BY-SA 4.0 釋出 取自網路圖片為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