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qhuahong
查看: 11196
回復: 2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固態硬碟 SSD] TLC 顆粒時代開始,OCZ Trion 100 240GB 簡測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huahong 發表於 2015-8-31 12:41:4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NAND Flash 中後期時代,毫無疑問將由 TLC 接掌主流產品,不過在此之前的耐用度,則成了相當多人充滿疑慮的問題點。

綜觀市場中目前主流熱門產品,清一色採用 Marvell、Barefoot 或者是 SAMSUNG 控制器,NAND Flash 大多為 MLC 顆粒。不過可以看到今年下半年開始,消費市場中陸續有不同的生力軍竄起。控制器方面,不論是 Silicon Motion 或者是 Phison,都可以看到相當知名的廠牌採用。Phison 更是一絕,從高階 PCIe(NVMe)市場中首先獲得了第二輪話語權;顆粒部分則漸漸從 MLC 轉往 TLC 顆粒,擁有上下一條龍的 SAMSUNG 更是直接在高階市場中強勢轉入 TLC 顆粒進入企業端市場。

這恐怕是許多人無法想像的一件事,耐用度在之前相當差的 TLC 如何翻盤?這件事就好比 MLC 取代 SLC 一樣,前幾年的爭端歷歷在目,不過當市場強制轉入後,聲浪則漸漸從反 MLC 轉往貶低 TLC,來凸顯 MLC 的價值,卻對消逝在消費市場中的 SLC 不再緬懷。以目前網路與市場中的反應中,不難看出 TLC 顆粒目前正在走 MLC 的老路,只是 TLC 目前還找不到墊腳石來墊高自身價值罷了。

本次簡測的 OCZ Trion 100 240GB,入手原因主要為筆者測試用途所需。目前主要測試主機板,經常性需要跳著不同主機板驗證部分功能,只有一顆 SSD 的有限條件下,在不同板子間勢必得放棄測到一半的數據(為求數據誤差小,筆者平台變數縮減到剩測試品一項,處理器、記憶體等變數均為相同)。手中持有的 SSD 在今年早已都成為斷頭貨,筆者購入品牌大多為冷門貨:Corsair Neutron、Force GT,又或者是 Seagate 600、600 Pro 等台灣不太愛賣的產品,畢竟訂價策略都不是壓價搶市型。唯一比較主流的則是 Kingston HyperX 240GB,不過 SandForce 的惡名昭彰,大家都懂,也就不再續入這顆作為測試樣品。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 Trion 100 的外殼,筆者相當中意,銀白色的外殼配上相當簡單的 CIS,加上測試用途,不需要考慮耐用、衰退等問題。另外筆者對於速度要求相當低,連眾人所鄙棄的 Kingston SSDNow V100,都成為目前還在筆者現役平台中的座上賓,可想而知 Toshiba 加上 TLC 並不會成為不買的原因。

2015 年的 Trion 100,理所當然的厚度上面只有 7mm,相較於 Kingston HyperX 短少了一截高度。CIS 簡單明確,型號則是相對低調許多,相較於 OCZ 舊產品,新的好看太多太多,且評價根本就是鹹魚翻身。

002.jpg


殼採用無螺絲的卡榫設計,並沒有保固易碎貼,不過由於無卡榫,拆卸時手不巧的人可能就無法裝回或者變形嚴重,等於保固失效。所以沒事別亂拆,不需要特地拆起來看裡面用誰的顆粒,母公司為 Toshiba,顆粒貨源穩定、價格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再去用白片。

001.jpg


拆開後裡面也是無螺絲,內部還有第二道卡榫固定 PCB,一樣可以取出。裡面的 PCB 並不算長,主要元件都在另一面,只保留了 1 顆記憶體焊點,用於高容量產品。

003.jpg


004.jpg


採 Toshiba 主控(TC58 series:TC58NC1000GSB-10)搭配自家 A19nm TLC 顆粒(TH58TEG9UDKBADE),P/E:3K,與目前的 MLC 一樣。但這東西初期肯定一堆人懷疑是否虛標,經過市場時間驗證後,就會有所解答。PCB 上面配了一顆 Nanya 2Gb 記憶體(DDR3L-1600、NT5CC128M16FP-DI),相較於 DRAMLESS 設計,有 DRAM 在性能方面還是比較有保障的依據。

005.jpg


CPU:Intel Core i5-6600K @Default
Motherboard:ASRock Z170 Extreme7+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3000 4GB @2133
SSD:OCZ Trion 100 240GB @OS and data

PCMARK 8
上為 OS Disk、下為 Data Disk
pcmark 8 storage.JPG


CrystalDiskMark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cdm-1.JPG


cdm-2.JPG


ATTO Disk Benchmark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atto-1.JPG


atto-2.JPG


atto-3.JPG


AS SSD Benchmark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as ssd-1.JPG


as ssd-2.JPG


as ssd-3.JPG


as ssd-4.JPG


HD Tach 8MB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hd tach 8mb.JPG


HD Tach 32MB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hd tach 32mb.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左為 OS Disk、右為 Data Disk
anvil.JPG


數據與目前手中的產品均差不多,兩顆不同環境設定下,可以看到用於資料碟的表現較佳。至於用於系統碟,則受到系統干擾的問題,在 AS SSD 中寫入表現容易出現下滑的數據。

網路中也可以看到 OCZ Trion 100 的數據,普遍都是台系主控目前的通病,無法有效遏止長時間寫入後衰退狀況。不過對於筆者用途來說,僅供測試用系統碟,並不做頻繁寫入,磁碟空間也維持在半盤以下,衰退情況幾乎為零。不過對於一般使用者,不如就將 Trion 100 定位在系統碟以外的多讀少寫的應用,如遊戲專用等非重度負載取向。

另外目前大多數玩家主要用於系統碟環境,倒也不需要太在意衰退問題,畢竟系統主要仍然是在讀取。加上網路上諸多測試下來的結果,沒有出現 0 IOPS 的情形,大多維持在 1000 IOPS 上下,使用過程中很難出現卡頓的情況。
2#
weilee504 發表於 2015-8-31 14:26:22 | 只看該作者
看來ocz自己的控制器晶片加上toshiba開外掛的NAND顆粒供應
性能、保固、穩定性都有大大地提升
最重要的就是
消費者信心也回來了
3#
shiver 發表於 2015-9-11 04:11:24 | 只看該作者
看起來好像也還沒那麼不堪,TLC也沒想像的可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8 05:14 , Processed in 0.138374 second(s), 67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