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看結論吧!!
測試表明,Ivy Bridge的性能和我們預估的差不多,其中處理器方面在同等價位下相比Sandy Bridge可以提升5-15%。看 起來不是很大,但現代處理器的IPC其實並不容易大幅提高,特別是Intel這些年本質上都在使用Core酷睿架構,產品卻是幾乎一年一代的更新升級,更 何況Ivy Bridge只屬於重點改進工藝的Tick步驟,而不是強化架構和性能的Tock步驟。簡單地說很像是當年的Penryn比之Conroe。
GPU圖形核心的進步更閃耀。雖然沒有Sandy Bridge的提升那麼快,但是Ivy Bridge終於讓Intel集顯能夠滿足那些入門級遊戲玩家的需要了,很多時候都可以媲美GeForce GT 440這樣的獨立顯卡,1366×768、1680×1050這樣的解析度下也能取得30FPS以上的幀率,偶爾甚至能超過50FPS,只是畫質方面需要不小的妥協。簡而言之,HD Graphics 4000到來之後,399元以及更低端的獨顯就沒必要存在了。
DX11、OpenCL的支持都讓Ivy Bridge有了更多看點,而初步測試證明其平行計算能力似乎還真不錯,有了更多叫板AMD APU的實力。
說起APU,HD Graphics 4000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在A8系列面前基本是一敗塗地,面對中端的A6系列倒是可能還有些機會,不過AMD的第二代Trinity APU也快發佈了,進步幅度同樣會非常大,而且高端還將增加A10系列,Ivy Bridge自然要被甩得更遠了,明年的Haswell即使保持這樣的進步速度也不成。
22nm新工藝帶來的低功耗和節能效果非常明顯,這一點從熱設計功耗95W降至77W就能看出來。在繁重處理器負載下,典型桌面系統功耗可以節約30W左右。如果放在筆記本上,繁重任務下的電池續航時間無疑會更長一些,但日常情況下可能不會有太大差別。
/------------------------------------個人淺見區----------------------------------------/
簡單分析一下Ivy Bridge的賣點
1. 效能比SNB多5-15%
2. 內顯效能比SNB高一個Level,大約跟AMD A6 系列APU差不多,低於A8 系列一個Level
3. 耗電量下降(實際上在電費以及筆電續航力上應該感覺不會太明顯)
相較於之前第一代Core I系列到SNB的進步,這次的進步顯得少了許多,個人猜測現有的SNB會漸漸消失,慢慢由Ivy系列取代~
內顯效能目前僅看到HD4000的表現,中低階的CPU會採用HD2500的規格,效能應該不會像HD4000這麼亮眼,到時候AMD Trinity一出來就有好戲可以看了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