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9166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桌機筆電 Desktop & Notebook] 脈衝潮化!MSI Pulse 17 AI C1V 電競筆電開箱測試 / Core Ultra + RTX 4070 新體驗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AI PC 世代的中階高效的脈波潮流款「MSI Pulse 17 AI C1V」,搭載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筆電獨立 GPU 與滿血 140W 的高效能,讓遊戲玩家可擁有 RTX AI 的強大推論運算能力與 DLSS 3 補幀遊戲加速,更具備 Intel NPU 讓筆電在使用電池的狀況下,也可提供長時間的 AI 輔助應用,而且在低調沈穩的外觀下內裝可有著潮流塗裝,讓玩家不論在遊戲、工作都能獲得大升級。

MSI Pulse 17 AI C1VGKG 規格
系統:Windows 11 Home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185H 6P+8E+2LPE  16C22T 5.1GHz 45-115W
NPU:Intel AI Boost
記憶體:16GBx1、DDR5-5600、SO-DIMM x 2
繪圖晶片:獨顯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筆電 GPU 140W Dynamic Boost、內顯 Intel Arc
主螢幕:17\" QHD(2560x1600) 240Hz、16:10、IPS、MUX Switch
儲存空間:1TB PCIe 4.0 NVMe M.2 SSD、1 x M.2 PCIe 4.0
鍵盤:24-Zone RGB、100% 含數字鍵、Copilot Key
I/O 連接埠:RJ-45、3.5mm 耳機 / 麥克風、1 x USB 3.2 Gen2 Type-C (DP/PD 3.0)、3 x USB 3.2 Gen1、1 x HDMI 2.1 (8K @ 60Hz / 4K @ 120Hz)
音效:2x 2W Audio Speaker、Nahimic 3 Audio Enhancer, Hi-Res Audio Ready
網路:1GbE LAN、Wi-Fi 6E AX211 + Bluetooth 5.3
電池:90WHrs、4 芯鋰離子電池
變壓器:20V 12A 240W
尺寸:383.2 x 279.9 x 22.2-29.7mm
重量:2.8 Kg
視訊鏡頭:HD type 720p30fps、3D Noise Reduction、鏡頭蓋


外顯低調 潮化內裝!MSI Pulse 17 AI C1V 電競筆電開箱測試

脈衝潮化的新款 MSI Pulse 17 AI C1V 電競筆電,維持著沈穩低調的機身造型,但鍵盤內裝則有著新設計的脈衝 PULSE 塗裝,並搭配含有數字鍵的 24 區 RGB背光鍵盤、置中觸控板,以及 17 吋 16:10 窄邊框 2K、240Hz 螢幕,讓筆電整體視覺造型更顯得現代許多。

新款 Pulse 17 AI C1VGKG 採用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處理器,採用 6P+8E+2LPE 的三層混合架構核心共 16 核 22 執行緒的筆電處理器,並搭載著 Intel AI Boost NPU 處理器;顯示晶片一樣使用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筆電 GPU,並有著滿血 140W 的高效能與硬體獨顯 MUX 切換功能。

只不過這台記憶體僅預裝 1 根 16GB DDR5-5600,但提供 2 個 SO-DIMM 插槽,這邊建議玩家記憶體插滿雙通道會比較舒服;系統碟則是 1TB PCIe 4.0 NVMe M.2 SSD,並保有一個 M.2 PCIe 4.0 讓玩家擴充;此外,3 個 USB-A 5Gbps、1 個 USB-C 10Gbps 支援 DP 影像輸出 / PD 3.0 快充,還有 HDMI、有線 1GbE RJ-45 網路埠、3.5mm 耳機孔、Wi-Fi 6E 無線等齊全 I/O 功能。


↑ 筆電外盒。


Pulse 17 AI C1VGKG 外觀有著過往旗艦機種的影子,筆電表面是低調的霧黑搭配黑色龍盾招牌。筆電採用窄邊設計的 17 吋螢幕搭配長機身,可以讓筆電內部有著更充足的空間規劃 Cooler Boost 5 動態散熱配置。


↑ 霧黑、黑魂龍盾招牌。


↑ 筆電採用 20V 12A 240W 變壓器。


17 吋 QHD+ 2K 240Hz IPS 螢幕 / 硬體獨顯切換

獨立 GPU 效能足夠的狀況下,電競筆電也紛紛升級至解析度較高的 2K 規格,讓玩家能欣賞細膩的遊戲世界與畫質。新款 Pulse 17 AI C1V 採用 17 吋 16:10、QHD 2560x1600 解析度,這比例在筆電上有著更佳的螢幕佔比與窄邊框設計。

電競方面螢幕支援 240Hz 高更新率,可以提供玩家滑順、穩定不撕裂的遊戲影像;而搭配 MSI Center 軟體可自行切換獨顯模式的 MUX Switch,讓玩家在遊戲時獲得最佳的反應速度與低延遲;至於外出使用時則可切換回 Optimus 內顯獨顯混合的模式,獲得最佳的電池續航能力。


↑ 窄邊框的 17 吋 QHD+ 2K 電競螢幕。


↑ 點亮 2560 x 1600、8-bit、RGB、SDR、240Hz 規格。


筆電螢幕上方有著 HD 視訊鏡頭 720p30fps 解析度,可搭配 NPU 使用微軟 Studio 特效,替視訊鏡頭加上背景模糊、自動追蹤、眼神聚焦等功能;而且只要關上鏡頭蓋,會從硬體層關閉視訊鏡頭,確保玩家的隱私。


↑ 視訊鏡頭搭配 NPU 處理微軟 Studio 特效。


↑ 鏡頭蓋。


24 區 RGB 背光、1.7mm 按鍵行程、緊湊數字鍵區

這台機身亮點莫過於鍵盤面的 PLUS 脈衝塗裝,加上 24 區的 RGB 背光鍵盤,替 Pulse 17 AI C1V 帶來低調沈穩的外觀與潮流化的內塗裝設計。筆電鍵盤一樣有著 WASD 半透明鍵帽、1.7mm 按鍵行程,以及緊湊配置的數字鍵盤與方向鍵,讓玩家在遊戲、打字時有著明確的段落手感。

而這代筆電觸控板也改為置中對齊,全平面的觸控板與隱藏的下沉左右按鍵,讓玩家在一般文書工作、電腦操作上也相當順手。


↑ 潮流化的鍵盤面塗裝。


↑ 半透明 WASD 按鍵。


↑ 右上角的電源鍵與整合的數字鍵盤。


↑ MSI Center 軟體中可藉由 Mystic Light 調整鍵盤燈效。


I/O 配置:1GbE LAN、USB-C 10G DP/PD、HDMI 2.1 支援 2 螢幕輸出

筆電的 I/O 配置相當充足,包含 3 個 USB-A 5Gbps、1 個 USB-C 10Gbps 還支援 DP 影像輸出與 PD 3.0 快充功能,並有著 1GbE RJ-45 網路埠、3.5mm 耳機麥克風、HDMI 影像輸出等連接埠,讓玩家在連接多螢幕、滑鼠鍵盤或其他周邊時都不用擔心 USB 不夠的問題。

最多可有著 2 個外接螢幕輸出,需使用 USB-C DP 或 HDMI 2.1 連接埠即可擴充。而  USB-C DP 使用內顯輸出,因此需將筆電設定為內顯 / 獨顯混合模式下才可啟用這功能。


↑ 筆電左側 I/O:USB-C 10Gbps DP / PD 3.0、USB-A 5Gbps。


↑ 筆電右側 I/O:3.5mm 耳機麥克風、USB-A 5Gbps。


↑ 筆電後方 I/O:USB-A 5Gbps、HDMI、RJ-45 網路埠、DC In。


Cooler Boost 5 動態散熱配置:5 熱管、雙風扇、4 鰭片出風

筆電底部有著大面積的散熱開孔與腳墊,而網孔下也可窺見 Cooler Boost 5 動態散熱配置。


↑ 底部散熱進氣造型。


散熱配置上主要採用 3 根熱導管貫穿 CPU、GPU 與 4 組散熱鰭片,而在左手邊 GPU 段則有 U 字回繞的熱導管加強散熱、右手邊的 CPU 則多加一根熱導管替供電模組散熱。

此外記憶體插槽也有著金屬罩保護,筆電提供 2 個 DDR5 SO-DIMM 插槽,預裝了一根 16GB DDR5-5600 記憶體;筆電也提供 2 個 M.2 插槽,系統使用 1TB PCIe 4.0 NVMe M.2 SSD。


↑ 散熱配置 5 熱管、雙風扇、4 鰭片出風。


↑ 2 個 DDR5 SO-DIMM 插槽。


↑ 2 個 M.2 插槽。


↑ 電池規格為 5815mAh 90Wh。


MSI Center 筆電總管:監控、效能設定與 MUX 獨顯直連切換

軟體方面通通交給 MSI Center 來處理,包含著硬體資訊監控功能,像是 CPU、GPU、DISK、Memory 使用率、風扇轉速、網路、溫度等資訊都可在硬體監控中檢視,而主要的功能設定則在上方的功能選單中可以找到。


↑ MSI Center 硬體監控。


首先功能當中的「使用情境」可以切換筆電的工作模式,有著:微星 AI 智慧引擎、極致效能、平衡、安靜、超級省電等模式,一般建議使用平衡即可,而當需要最強筆電效能時可以切換至極致效能,但相對的風扇噪音較大聲。

此外,下方的「顯卡模式切換」即是上述所提的 MUX 硬體切換、顯卡直連的功能,一般預設會使用 MSHybrid 模式內顯、獨顯混合使用,而在連接電源玩遊戲時則可切換至獨立顯卡模式,讓筆電螢幕由獨顯負責輸出。


↑ 使用情境設定。


↑ 硬體切換會需要重新啟動。


而在「一般設定」當中則可找到筆電的一些基本功能的設定與開關。


↑ 一般設定。


↑ 支援中可進行線上更新、復原等服務。


Pulse 17 AI C1V 創作 PR、LR、DaVinci、Blender 測試

Pulse 17 AI C1V 效能測試,設定為極致效能、獨立顯卡模式。筆電主要規格為 Intel Core Ultra 9 185H、16GB DDR5-5600、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筆電 GPU 140W。

CPU-Z 檢視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處理器資訊,代號  Meteor Lake、7nm 製程 6P+8E+2LP 核心 22 執行緒的筆電處理器,最高 Boost 時脈 5.1GHz、熱功耗為 45W TDP;記憶體為單通道 16GB DDR5-5600。


↑ CPU-Z。


GPU-Z 檢視 GeForce RTX 4070 筆電 GPU 資訊,有著 4608 個渲染核心、8GB GDDR6 記憶體、GPU Boost 時脈 1705 MHz,並啟用 Resizable BAR,測試時驅動版本為 NVIDIA 565.90。NVIDIA BIOS 顯示 GPU 最高功耗上限為 140W、預設 55W。


↑ GPU-Z。


Adobe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Classic 則透過 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測試工具;測試的兩個工作情境,Image Retouching test 為使用 Photoshop 進行照片的邊修,並記錄每個步驟的時間,而 Batch Processing test 則是批次使用 Lightroom 進行大量照片的調整與輸出。

Pulse 17 AI C1V 獲得 6286 分的成績,影像編修 6940 分、批次處理 5694 分的成績,性能夠用但相對處理器效能較低。


↑ 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Blender 是跨平台、開放源碼的 3D 創作工具,支援著 CPU 與 GPU 的渲染加速功能,以及各種 3D 作業:Modeling、Rigging、Animation、Simulation、Rendering、Compositing 與 Motion Tracking 等。

通過 Blender Benchmark 3.1.0 測試,RTX 4070 在 monster 場景達到 1748.76、junkshop 場景 826.09、classroom 場景 903.99 的每分鐘 Sample 數量,大幅提升 3D 渲染、創作的速度,更稍比 CPU 渲染來的快速許多。


↑ Blender GPU。


↑ Blender CPU。


Pulse 17 AI C1V AI 運算測試 / Stable Diffusion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提供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與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的兩種測試情境,並支援 ONNX runtime with DirectML、NVIDIA TensorRT 與 Intel OpenVINO 的推論引擎。

Pulse 17 AI C1V 採用獨顯 RTX 4070 8GB 使用 TensorRT 引擎進行測試,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可達到 1540 分、花費 64.9 秒推論出 16 張圖片、每張圖片需要 4 秒的推論時間。

緊接著採用更複雜的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模型,Pulse 17 AI C1V 可獲得 953 分、花費 629.5 秒推論出 16 張圖片、每張圖片需要 39.3 秒的推論時間。


↑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RTX 4070。


↑ Stable Diffusion XL 1.5 (FP16)、RTX 4070。


同樣使用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測試,這是針對 NPU 所提供的 INT8 精度的測試,將推論 Steps 降至 50、照片數也降至 8 張的輕量測試情境。

Pulse 17 AI C1V 藉由處理器的 AI Boost(NPU)使用 OpenVINO 引擎進行測試,Stable Diffusion 1.5 (INT8) 可達到 400 分、花費 624.2 秒推論出 8 張圖片、每張圖片需要 78 秒的推論時間。


↑ Stable Diffusion 1.5 (INT8)、NPU。


UL Procyon 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 則是針對多款神經網路模型進行測試,並可選擇 Integer、Float16/32 等不同測試精準度。測試成績除了總分外,也會有 MobileNet V3、ResNet 50、Inception V4、DeepLab V3、YOLO V3 與 Real-ESRGAN 等模型的平均推論時間與總推論計數等資訊提供用戶參考。

這測試使用 RTX 4070、TensorRT 引擎、float32 精度進行測試,Pulse 17 AI C1V 可獲得 873 分的成績。


↑ UL Procyon 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


Geekbench AI 支援各種 AI 框架、引擎與硬體的跨平台測試工具,囊括各種 AI 應用情境 Image Classification、Image Segmentation、Object Detection、Face Detection、Pose Estimation、Depth Estimation、Image Super Resolution 與 Style Transfer 等進行測試,並提供單精度、半精度的成績與量化 Quantized 分數。

首先使用 OpenVINO 框架、CPU 運算 Core Ultra 9 185H 獲得 8682 量化總分、單精度 3147 分、半精度 3208 分的成績;接著改用 GPU RTX 4070 運算獲得 14077 量化總分、單精度 18068 分、半精度 27809 分的成績。


↑ Geekbench AI CPU。


↑ Geekbench AI GPU。


Pulse 17 AI C1V 電腦效能跑分測試

CINEBENCH R23,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渲染性能;而新版本 2024 全面採用 Cinema 4D 預設的 Redshift 渲染引擎開發,並包含 GPU、CPU 的完整測試並支援跨平台的性能比較。

Core Ultra 9 185H 在 R23 版本獲得 CPU nT 19686 pts、1T 1832 pts 的性能;2024 版本,GPU 達到 10758 pts、CPU nT 1057 pts、1T 107 pts 的成績。


↑ CINEBENCH R23、2024。


Geekbench 6 CPU 測試採用資料壓縮、圖像處理、機器學習、程式碼編譯等綜合測試,來頻估處理器的單核心與多核心性能;而 GPU 測試,則包圖像處理、計算攝影、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等工作,並採用 OpenCL API 進行操作。

Pulse 17 AI C1V 在 Geekbench 6 CPU 達到多核心 11228 分、單核心 2430 分;GPU 測試則有著 114316 分的成績。


↑ Geekbench 6 CPU。


↑ Geekbench 6 GPU。


AIDA64 記憶體測試,Pulse 17 AI C1V 採用單通道 DDR5-5600 16GB 記憶體,記憶體讀寫 40148 MB/s、36585 MB/s、記憶體延遲 138.9ns。


↑ AIDA64 記憶體。


Pulse 17 AI C1V 筆電使用 1 個 1TB PCIe 4.0 NVMe M.2 SSD 做為系統碟,效能上 CrystalDiskMark 測試可達到循序讀寫 4683.22 MB/s、3618.22 MB/s 的效能。


↑ CrystalDiskMark。


電腦整體性能先以 PCMark 10 進行測試,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Pulse 17 AI C1V 達到 7747 分的成績,這效能無疑能滿足文書工作、上網等電腦基本使用需求,一般電腦工作 9582 分、生產力 10297 分、數位內容創作 12787 分的成績,測試時 CPU 最高時脈記錄在4.76GHz。


↑ PCMark 10。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快速測試筆電對於舊款 DX11 API、AAA 遊戲的性能表現,主流的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測試 Pulse 17 AI C1V 獲得 27293 分 Excellent 成績。Time Spy 則是採用 DirectX 12 API 所設計的測試情境,同樣是鎖定在 AAA 遊戲等級,成績達到 12480 分 Excellent 評價。

Speed Way 則是採用 DirectX 12 Ultimate 開發的及時光線追蹤測試情境,包含著 DirectX Raytracing tier 1.1 的即時光追全域照明、光線追蹤反射、Mesh Shader 等新一代繪圖技術。Pulse 17 AI C1V 獲得 3014 分、30.14 FPS 同樣 Excellent 評價。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Speed Way。


Pulse 17 AI C1V - 4 款電競遊戲效能測試

4 款入門電競遊戲《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英雄聯盟》、《APEX 英雄》與《Counter-Strike 2》(CS2)等遊戲,肯定是不少玩家都玩過、電腦有裝過的基本遊戲,測試為 2560 x 1600 解析度、特效最高設定。

Pulse 17 AI C1V 於射擊始祖的《CS2》平均 125 FPS、《APEX 英雄》平均 175 FPS、《英雄聯盟》平均 218 FPS、《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平均 239 FPS,能夠滿足玩家基本所需的電競遊戲效能,看清敵人的每一個動作。


↑ 4 款入門電競遊戲測試。


Pulse 17 AI C1V - 7 款遊戲效能測試

7 款 AAA 遊戲平均效能,同樣測試 2560 x 1600、特效全開進行測試,遊戲測試名單有入門的《F1® 22》、《古墓奇兵:暗影》、《地平線:期待黎明》,以及吃重效能的《邊緣禁地 3》、《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碧血狂殺 2》與《戰神》等測試。

Pulse 17 AI C1V 遊玩這 7 款 AAA 遊戲平均可達到 78.2 FPS,面對吃重效能的遊戲像是《刺客教條:維京紀元》平均 79 FPS、《碧血狂殺 2》平均 58.3 FPS 與《戰神》平均 62 FPS。


↑ 7 款 AAA 遊戲測試。


Pulse 17 AI C1V - 7 款光追 DXR 遊戲測試

7 款光追 DXR 遊戲測試,有著最新《黑神話:悟空》、《阿凡達:潘朵拉邊境》,以及《電馭叛客 2077》、《蜘蛛人:麥爾斯·摩拉斯》、《漫威星際異攻隊》、《極地戰嚎 6》與《巫師 3:狂獵》等遊戲。測試使用 2560 x 1600 解析度,特效 / 光追最高設定外,也會啟用 DLSS 加速,詳細設定請參考圖表說明。

Pulse 17 AI C1V 在 1600p 解析度、DLSS 3 加速下,讓《黑神話:悟空》平均 78 FPS、《巫師 3:狂獵》達到平均 73 FPS、《電馭叛客 2077》平均 89.6 FPS 的出色效能;7 款光追遊戲平均可達 84.1 FPS,不論是新加入光追的遊戲,都可藉由 DLSS 3 AI 補幀獲得出色的性能表現。


↑ 7 款光追 DXR 遊戲測試。


Pulse 17 AI C1V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同樣設定為極致模式分別測試待機、AIDA64 CPU、Cinebench R23 與模擬遊戲的Time Spy Stress test(GPU)壓力測試,以及《電馭叛客 2077》遊戲後的溫度表現。

Pulse 17 AI C1V 待機時 CPU、GPU 溫度在 47°C、39.1°C,而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 10 分鐘溫度來到 86°C,而 Cinebench R23 CPU 10 分鐘測試 CPU 溫度稍高 96°C;測試期間觀測到 CPU 功耗最高介於 90W 左右。

模擬遊戲的 Speed Way Stress test 測試下 CPU 92°C、GPU 73°C 的溫度,至於光追遊戲的測試《電馭叛客 2077》遊玩時 CPU 93°C、GPU 74°C;測試期間觀測到 GPU 功耗維持在 130W 左右。


↑ 溫度測試。


遊戲測試時,筆電鍵盤表面最熱點出現在鍵盤前方 49.4°C、WASD 按鍵區約 42.5°C、手托區 30.7°C,一般使用上設定為平衡模式即可。


↑ 熱像儀鍵盤表面溫度。


Pulse 17 AI C1V 續航力測試

筆電續航測試使用 PCMark 10 Battery Profile 的 Modern Office 情境,模擬筆電在文書工作時的續航表現。Pulse 17 AI C1V 設定為 50% 螢幕亮度、Wi-Fi On、MSHybrid 模式。

設定為平衡模式時可達到 3 小時 47 分的續航表現,接著切換為安靜 / 最佳電源模式後可達到 4 小時 18 分的續航時間。


↑ 筆電續航測試。


總結

MSI Pulse 17 AI C1V 讓中階主流玩家,有著低調沉穩的帥氣外觀與脈衝潮流內裝,以 Core Ultra 9 185H 處理器搭配 RTX 4070 筆電 GPU,讓玩家輕鬆享受 AAA 遊戲平均 78.2 FPS,最新光追遊戲通過 DLSS 3 AI 補幀加速平均 84.1 FPS 的順暢電競與遊戲體驗。

除了影音娛樂與遊戲外,若將 Pulse 17 AI C1V 做為主要的工作、文書機種,則建議可以多安裝 1 個 16GB 記憶體,如此一來也就不用擔心應用程式吃太多 RAM;此外,還有一個 M.2 SSD 可擴充,這樣多一個 D 碟也比較方便儲存工作上的資料。

MSI Pulse 17 AI C1V 台灣售價為 NT$ 60,900 元,中高規的配置保有不錯的擴充空間,以及充足的 I/O 功能,滿足玩家遊戲與工作使用等需求。

來源: 脈衝潮化!MSI Pulse 17 AI C1V 電競筆電開箱測試 / Core Ultra + RTX 4070 新體驗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4 06:12 , Processed in 0.102086 second(s), 5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