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Dufu 於 2024-10-2 11:09 編輯
【前言】
相信大家在剛開始準備組裝一台電腦的時候,對於主機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器,肯定是特別地不知所措,該選擇什麼功率,找哪個品牌,以及銅牌金牌白金等等認證代表著什麼意涵?
由於不知道該怎麼做選擇,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逃避,或是跳過,先去搞其他的零件,最後看看自己口袋裡還剩多少,再依照價格去做選擇,反正都能開機都能用,便宜一點也無妨~
曾經是這麼做,或是想要這麼做的請不要害羞的舉起你的手來!然後狠狠的給自己一拳 XD
今天就來透過全漢這款新推出的 VITA 系列電源,跟大家聊聊電源應該怎麼選購比較好~
▲本次開箱的電源為全漢的新系列命名,因為大家實在太愛簡稱了!之前較長的名字讓大家覺得難搞,所以這次用了比較簡單的名字,叫做咪塔~
【新系列的命名】
今年 ComputeX 2024 全漢在新電源上分了三種不同定位,來滿足不同的使用環境,分別為最頂級的 MEGA,主流級的 ADVAN,經濟入門型的 VITA,在名稱的後綴 GM 則是用來分別他的轉換效率以及出線方式
80 PLUS 轉換率認證分為銅牌(BRONZE)、銀牌(SILVER)、金牌(GOLD)、白金(PLATINUM)、鈦金(TITANIUM)
電源輸出線材的方式有分為全模組、半模組、非模組,又稱直出,不過全漢新系列只分為全模組的代表 M,直出線的 D,所以透過後綴可以直接判斷它的類型,例如說 VITA BD 就是銅牌轉換率、非模組線材的直出電源,MEGA GM 就是金牌轉換率、全模組電源,依此類推
▲左上的圖片是電源的風扇與噪音,滿速僅有 800 rpm 左右而已,看起來想吵都難!轉換率的部分有點特別,依照圖表來看應該是白金等級了,卻還是標示著金牌,這點反向虛標有點玄~
▲雖然電源外盒背後有標示線材與接口數量,但卻沒有標示到線材的長度,好在官方網站上的介紹圖片有,這邊就直接幫大家抓出來參考,都是相當標準的長度~
▲全漢製造的電源由國內專業的視博通所代理,本身擁有 10 年的超長保固之外,憑著購買發票的日期開始計算,在前兩年內有遇到任何故障都可以進行快換!也就是不會特別在拿回去工廠檢測與維修,直接拿一個全新品與你做更換,不需要等待,超級方便~
▲或許是 VITA 的定位為入門級別,在包裝內部走一個比較簡潔環保的路線,沒有特別用珍珠棉包覆,線材也是直接捆著平放而已,沒有採用塑膠袋或是尼龍袋、不織布袋做額外包裝,雖然陽春了點,但該有的都有~
▲除了電源本體以及上述提到的線材之外,裡面還附了一個電源啟動器、兩條理線用的魔鬼氈、固定螺絲、AC 電源線材,雖然是白色電源,但主要只針對於模組線材以及電源外殼作白化處理,其他更多的小小細節就稍微可惜了點~
▲電源 AC 線材為 LINETEK 台灣良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規格為 10A/125V/1.25mm²,基本上用來帶 1000w 也可以,應付 750w 綽綽有餘~
▲電源的 24Pin 為 20+4 分離設計,並無硬性固定連接,在插線的時候會沒那麼順手,建議先裝小 4Pin 再接 20Pin 會比較方便一點
▲其實電源啟動器只是將線材中的 Power On 與其中一個接地互相短路來達到開啟的目的而已,但連接啟動器的做法看起來比較高級 XD
▲模組化線材全面採用扁平的線材設計,並且接頭也一併做了白化處理,這點倒是挺細節的!還有另一處細節我對比了黑色款的 12VHPWR 線材,雖然維持扁平設計,但有額外做編織網包覆,而白色就沒有了~
▲我看其他開箱的版本,在 12VHPWR 線材上並沒有額外標示瓦數,而我開箱的卻有標示 300W,看到這裡,你是否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沒有標示瓦數的版本才是新款 12V-2x6,如果你會這麼想就代表你不夠了解!
【12VHPWR 與 12V-2x6 有什麼不同?】
聽到兩個新的詞,先不要慌,在線材本身是完全一樣的,並沒有任何區別,不關線材的事情!都能夠互相通用,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真正改動的地方在於插座上!最主要是顯卡端與電源端的 12VHPWR 接口,首先得要先了解一下,12VHPWR 接口總共有 16 Pin,其中上面 4 個細細的是訊號接針,主要輸出的是下面的 12 個輸出接針,12V-2x6 就是把這兩組接針的【長度】進行了小小的改動!
在這個插座的內部結構上,將原本 12VHPWR 接口的信號接針往後縮短了一些些,然後把供電接針往前加長了一點點,如此一來比起舊的接口來說,在確定訊號有連接上之後,輸出供電的接針能夠更加地深入,進一步確保內部針角之間的接觸面積!如果沒有確實插緊,因為訊號的針腳縮短,在沒有確認到輸入訊號的狀態下就不讓線材進行供電,進而防止燒毀的憾事發生!
在電源端,可以透過標示著「12V-2x6」來確認是否已經更新標準,而顯卡端與線材上的接口則是透過插座外是否有標示「H++」來確認,如果顯卡端還是用著 H+ 的舊規範,那麼就代表顯卡端比電源端更需要注意是否插緊,如果說你買的新顯卡已經有 H++ 標示,但電源端還不是 12V-2x6 新規範,那麼就要小心電源端的接口可能要注意有沒有穩穩地插牢!
▲在 VITA GM 的 12V-2x6 模組線材的接頭上可以看到側邊有標示著 H++,代表它採用了 ATX 3.1 / PCIe5.1 的新規範!
▲雖然是白色款式,不過接口端還是黑色,甚至連螺絲也還是黑的,對於像我這種白色強迫症末期的患者來說是種折磨!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對應著白色模組線的白色接頭可以比較明確的看到是不是有插好~
▲接口數量與線材數量剛剛好吻合,而且線材柔軟,對於整理線材方面會是很不錯的體驗,在主要的上下兩端接口的間隔也恰到好處,要拔除也是相對友善的~
▲一款合格的電源從生產製造到上市販售都需要經過好多道的認證與流程~全漢電源在視博通代理之下,出廠時都會貼上生產年月份,以便於讓大家方便出保,理想情況下當然還是希望大家把當初購買的發票給保存好,哪怕只是拍照保留電子檔都好!
▲在其中我還發現了一個細節,在電源外殼上的所有固定螺絲,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十字螺絲,採用較為特規六角螺絲,避免普通用戶出於好奇想拆開來看!
▲在電源後方僅有電源開關,沒有智慧停轉的按鈕,但從外盒底部以及官網上的說明圖示來看,在負載 60% 之前,風扇都不超過 500 RPM,比機殼內裝的風扇待機時的轉速還要低,基本上不用太過擔心電源風扇噪音問題~
▲官網介紹是寫說採用 12 公分的 HYB 液壓軸承風扇,雖然風扇沒有跟著進行白化處理,不過多數機殼的電源位置都是看不到的朝下進氣,這點可以說是沒什麼影響~
▲在電源的功率上主要是看 +12V 是不是有如同規格上所標示的瓦數,在+12V 上的最大電流為 62.5A,根據 P=IV 可以得知剛好就是電源標示的瓦數了,通常會相同或是略低一點點都可以看做它是足瓦的電源~
【該如何挑選適合功率瓦數?】
這裡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新手思維誤區,以為買 750W 的電源回來用,就是一直在 750W 的電,所以只挑選剛好夠用的瓦數,甚至還以為越低越好,這樣才能節省電費,這是錯得離譜!
電源瓦數的標示是它的上限值,並不代表著它一直消耗著麼多電,用電的程度取決於它後方所提供的零件需要多少電!如果你是想要省電那就得看轉換效率,從插座的交流電轉換成電腦用的直流電,之中的轉換會產生一些額外的消耗,如果想要省電就得降低這些額外耗損,也就要看轉換效率如何,而 80 PLUS 認證就是看這個~
不過 80 PLUS 認證也就只單純針對轉換率而已,其他詳細紋波等數據並沒有太過詳細的琢磨,雖然能夠做到白金甚至鈦金級別轉換率的電源,通常用料差不到哪裡去,但極端一點來看的話,只單純對轉換率的用料下手,其他地方縮水也不無可能,所以並不能夠單純從 80 PLUS 認證來判斷電源的用料!
該如何挑選適合的功率瓦數其實是有公式的,礙於篇幅有限,建議大家去看更專業的影片說明或是找尋一下電源瓦數計算網站,如果想要更懶人一點的話,就看目前使用的顯卡推薦瓦數,再看看自己是否要再加個 150W 左右的冗於~
但如果你是富哥,不在意價格,也並不是直接無腦選購 1600w 超大功率電源沒事了,在低負載的情況下,轉換率通常不會太理想,LLC 諧振電路在低負載下效率更低,反而發熱會較為嚴重!
▲以本篇開箱的 750w 為例,最多就是用到 RTX 4070 Ti Super 的這個等級,要再往上到 RTX 4080 級別的話,就會建議 850W,當然 750w 也不是不行,但就是要再詳細去計算你目前安裝的零組件與使用習慣了~
▲電源本體的長度僅有 14 公分,算是目前主流級別的小巧了,加上模組化線材的接口長度,基本上只要機殼有個 17 公分的電源空間都不是問題~
▲接下來就是好好來燒機測試一下它的穩定性!由於 30 系顯卡相較於 40 系顯卡來說,它的峰值功耗要來得更高,所以其實 30 系的顯卡更適合使用新的 ATX 3.0 之後的規範!
【什麼是 ATX 3.0 / ATX 3.1 規範,兩者有何不同?】
由於 30 系顯卡的功耗較高,所以相對的峰值功耗也就更高,在 ATX 3.0 標準出現之前,電源所採用的規格就統稱為 ATX 2.X,舊的規範並沒有特別要求瞬間的峰值功耗承載能力,所以就很容易觸發電源的保護功能,這也是為何 30 系顯卡在軟體顯示的時候功耗並不高,但還是建議採用比推薦瓦數還要高的電源原因之一
由於 ATX 3.0 的新標準跟著 12VHPWR 新接口在相同時期推出,所以多數廠家通常會將新的電源同時加入新的規範與接口,但其實兩者指的並不是同一件事情,ATX 3.0 的電源可以沒有 16Pin 接口,甚至逆天一點的廠商也能夠做出 ATX 2.X 規範的電源並帶有 16Pin 的接口!因為同時支持 ATX 3.X 協議以及附帶 12VHPWR 接口時,在標準裡面的性能要求才是最高的,所以大部分的廠商才會把這兩個東西放在新電源裡面~
ATX 3.1 標準主要就是基於 ATX 3.0 標準,對於 16Pin 接口做了改進,加強了電氣性能與安全性,名字從舊的 12VHPWR 改成新的 12V-2x6,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地方做了改動,那就是「保持時間」,降低了一點點標準,縮短了 5ms,實際使用上影響不大,廠商可以在這個部分節約一點成本,改投入到其他零件的用料上,至於其他詳細的測試結果,就得看專業的評測了!
▲既然提到了專業評測,這就不是詩人的能力範圍了,如果只是單純雙烤燒機測試給大家一些軟體顯示數據,並沒有辦法給出太多實際意義的內容,在港都狼大還沒對 VITA 伸出狼爪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看「Cybenetics」的認證報告書,他們對於不僅僅對於電源的轉換效率做了測試,也有對了電源風扇的噪音進行評量!
▲透過這個測試結果報告的內容,有一些東西蠻值得跟大家分享的,首先就是這個風扇,官方網站說明是 HYB 液壓軸承,不過測試報告卻寫的是來福軸承,先不論好與壞,但資訊有所出入還是會讓我覺得有點憋扭~
▲在認證報告書中也有測得風扇轉速,在超載 110% 的情況下,轉速會飆高到 1663 RPM,在滿載 100% 中也有個 1342 RPM,這個部分又跟官方網站上的資料又有所不同了!詩人會更加傾向選擇相信 Cybenetics 的測試內容
▲內部用料的詳細規格,在報告書中也有列出來,官網上確實沒有特別提及【全部】都採用日系電容,只是提及電源選用品質優良的日系電容,所以應該只能說是『主』日系電容吧!
▲剛剛有提到的保持時間,不僅僅有滿足已經縮水後的 ATX 3.1 規範,同樣也滿足了 ATX 3.0 的標準,證明在保持時間這一塊,全漢是沒有特別因為 ATX 3.1 而縮水的~
▲在經過一段燒機測試與遊戲使用之下,依然頭好壯壯用起來沒遇到什麼問題,唯一的問題只有我還找不到一款看得順眼的 40 系白色顯卡來給大家飽飽眼福,下次一定!這次只能先跟大家說聲抱歉了~
「總結」
在僅有 14 公分長的小體積下,搭配上柔軟且扁平的模組化線材設計,裡面也有額外附贈兩個魔鬼氈來協助理線,在整理線材的過程中算是相當輕鬆,無論是對於機殼的電源空間或是背板深度都有很不錯的安裝體驗~
在噪音體驗方面,使用下來並不會特別覺得是電源風扇在吵,相信其他零件負載拉高後的噪音一定都能輕鬆掩蓋過去,在 Cybenetics 認證中給到了 A+ 等級,僅次於 A++,屬於 15~20 分貝的低水平,是個相當安靜的電源!
從 ATX 3.0 規範推出之後就有了新的災情,各種不幸燒毀的事件令人心驚膽戰,使用者的焦慮也一層層地被疊高,隨後又推出了 ATX 3.1,接口的結構也從 H+ 變成 H++,希望不要再有燒毀問題了,不然不知道 H 後面得有多少個 + 才夠用!
雖然 12V-2x6 並沒有保證一定不會出現接口燒毀,但至少增加了一些安全性,具體增加了多少不知道,不過從回報案例上來看確實有趨緩了許多,剩下的就只能繼續由時間來驗證了~
在 VITA GM 650W 級別中並沒有 12V-2x6 接口,必須 750w 以上才有,白色版本就沒有 650w 的級別,最低就是 750w 起步,最高來到 1000w,哪怕是應付 RTX 4090 也沒問題! 除了 12V-2x6 接口外,也有兩組 PCIe 6+2 Pin 接口可以使用,無論是 A 卡、N 卡還是 I 卡都能夠用,750w 的功率也足夠應付目前主流的顯卡級別,價格上已經與 ATX 2.X 相差無幾,無論是目前使用新顯卡還是舊顯卡,只要未來有考慮要升級電源的話,都可以優先考慮 ATX 3.1 規範的電源~
由於詩人並不是專業測試電源好壞的大佬,只能從一位普通的使用者角度給大家一些使用體驗心得,雖然扁平線材柔軟易用給予好評,不過在 CPU 4+4 Pin 的體驗上不是特別好,在 MB 24 Pin 的 20+4 分離也是同樣道理,希望是有滑扣類型的設計來固定在一起,需要分離時也可分離!
VITA 的定位屬於較為入門級別的款式,主打一個經濟實惠,750w 為 $3490,黑色款會再減一百塊,所以其內部用料為主日系電容,不過仍然有給到十年保固,兩年快換,如果有更高要求的話,可以期待一下之後推出的 ADVAN 系列!
以上就是我對
【「穩」得太逼真FSP 全漢 VITA GM 系列 ATX3.1 PCIe 12V-2x6】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