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ufu
查看: 20715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機殼類 Cases] 「勤儉持家的入門機殼」大飛 darkFlash DK353 開箱評測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ufu 發表於 2024-3-9 09:28:5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

才剛過完農曆新年,你是否也跟我一樣蠢蠢欲動,迫不急待想要幫自己的電腦整理一下,順便換個機殼呢~



朋友在大掃除的時候,發現家裡的舊電腦,雖然性能依然可以應付日常使用需求,偶爾跟朋友下下英雄聯盟戰旗,不需要額外的去升級內部零組件,但那外殼少說也用了七年,已經忍不住開始癢了!



除了許多小地方開始老化生鏽,甚至那個開機鍵有時候還得碰碰運氣,按太小力感應不到無法開機,按太大力整個按鍵還凹陷卡進去!



這個時候來更換機殼,不僅可以為這台老電腦帶來全新的氣象,也能夠順便改善功能性的問題,更進一步還能夠改善散熱或是擴充性~



如果你是電腦小白,或許可以從入門級別的機殼開始著手,只是單純更換機殼的話,其實相對簡單容易上手的!如果萬一不幸手殘弄壞,也剛好給自己找到藉口可以買新的!



今天要來開箱一咖相對入門的機殼,darkFlash 的 DK353,價格僅僅只有千元左右,給了前三後一總共四顆風扇,至於其他細節的表現如何就一起來往下看吧~



▲整個箱體不算大,機車前置空間勉強塞的下,由於價格相對親民,所以在很多細節上都是能省則省,接下來我也不會以太高的標準去看待它!



▲在外箱上標註了六大特色,最大支援 360 水冷、能裝到最多八個風扇、塔散高度限制 165 mm、有基礎防塵能力、支援高速的 USB 3.0、線卡長度限制 34 公分,更多詳細的內容參數我會放到最後面整理成表格給大家~



▲取掉箱裝內的保麗龍包材與塑膠袋之後,就是機殼本體了,本次開箱的版本為黑色,另外還可以 +100 選擇另一款白色~



▲入門級別的機殼有很多都是打孔玻璃,這咖 DK 353 也不例外,所以在第一個步驟要進行時,需要先讓機殼躺著,玻璃面朝上來轉開螺絲,千萬不要貪圖一時方便,一個不小心手殘就會讓機殼碎裂成蜘蛛網!



▲在玻璃側板的內外都有一層防護膜可以撕除,經過測量後,玻璃的厚度為標準的 4mm,而非較薄的 3mm



▲撕除玻璃內外的防護膜之後可以發現,玻璃的四周邊角沒有額外進行膠條防護,取下時的放置一定要特別注意!黑色款式有經過一定程度的暗化處理,如果想要全透玻璃的話就要選擇白色款式~



▲雖然玻璃沒有膠條防護,但與機殼相連接的地方不是硬碰硬,在機殼四週邊角上有額外貼有泡棉來緩衝



▲打開玻璃側板後,喜提機殼內一張說明書,雖然沒有中文,但相信大家看圖說故事應該沒問題的吧~



▲整體內部樸實無華,最大支援 ATX 規格的主機板,如果是家裡舊電腦通常都不會是 E-ATX,這部分倒不用太過擔心~



▲機殼前面板預先安裝好了三個 12 公分定光彩虹風扇,採用塑膠卡扣固定,從下面往外掰開,第一次開啟的話都會很緊!難免會自我懷疑一下,這個時候不用想太多,你只需要大力,剩下交給奇蹟~



▲前面板上方就是機殼的 IO 區域,開機鍵、LED 鍵、兩個 USB 2.0 加一個 USB 3.0 以及耳機與麥克風的獨立插孔



▲由於機殼的 IO 朝上,家中灰塵容易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影響,長時間沒有清潔容易導致接觸不良,大飛也很貼心地在配件中給了防塵塞,非常實用~



▲想要拿到配件,首先就得拆開機殼右側板,因為位置在主機板後面,所以又俗稱為背板!擰開上下兩個手轉螺絲,因為不是防脫落款,要特別注意小心別遺失了~



▲打開側板後覺得有點軟,量測了一下板材厚度約 0.4 mm,機殼內部的其他地方有稍微厚一點點,大概 0.5 mm 左右,整體來說屬於偏薄的



▲配件跟線材綁在一塊,夾鏈袋內有防塵塞,銅柱套筒、束帶以及螺絲一整包



▲有點強迫症的老毛病又犯了,鎖主機板的細牙螺絲 x18、鎖硬碟的中牙螺絲 x9、鎖電源與顯卡的粗牙螺絲 x6 以及銅柱 x3,與說明書中的數量相符



▲背部的整體佈局中規中矩,左半部有較深的走線空間,深度約有 22.8mm,右半側較淺的空間也有到 15.6mm,有稍微整理好線材,想要順利蓋上側板不會是難事;SSD 可以固定在前方再走線到後面,下方有簡易的硬碟架與電源位,上方右側除了 CPU EPS 開孔外,中間沒有再額外開孔



▲電源空間部分有四個小減震泡棉墊擋,減少共振機會也防止刮傷~



▲硬碟架預設靠前,有兩段空間可以調節,如果需要前方安裝 360 水冷的話再往後移動,不然就不用動它~



▲硬碟架底下有兩個固定螺絲,轉開後才可拆除與調節位置;電源底下附有簡易卡扣式防塵濾網,四個腳座均有止滑腳墊



▲硬碟架裡面只能裝 3.5” HDD,上方可以裝 SSD 或 HDD,需要從底下固定螺絲先安裝上面那顆,再來安裝裡面那顆~



▲硬碟架預設靠前的狀態下,電源位支援長度約有 21 公分左右



▲硬碟架靠後的狀態下,電源位支援長度為 18.5 公分左右



▲老舊的主機板前排線可能與目前現代的 F_Panel 針腳定義有些差異,所以並未整合,這部分雖然有點不方便但也可以理解,LED 鍵預裝在迷你控制器上



▲機殼內的四個預裝風扇在接口上比較特別,並非常見的 DC 或 PWM,其中一個風扇接口為大 4 Pin 並分接出特殊的 3 Pin 飛機頭,與其他風扇進行串聯,由此可以推測風扇轉速為固定無法透過主機板 Bios 進行調整!



▲電源安裝位鎖點僅提供風扇朝下的正向安裝,標準的七槽 PCIe,檔板全為一次性,建議先確認好要裝的檔板位置再拆!



▲機殼前面提供兩個 2.5” SSD 安裝位,整咖機殼給到各兩個 2.5” 與 3.5” 共四個硬碟,對於舊電腦來說相當夠用了~



▲在電源分艙平台上,可以再額外安裝兩個風扇為顯卡增強散熱,可惜配件上沒有給到對應的長螺絲可以鎖固,不過就以過往經驗來說,此處額外加裝風扇主要是外觀大於效果~



▲頂部可以安裝兩個 12 或 14 公分風扇來協助排風,如果你有多餘可用的風扇建議安裝在上方靠後的位置,對於散熱會有較明顯的幫助~



▲上方空間明顯沒有挑高,因此並不適合安裝水冷,有必要的話請安裝在前面,由於空間狹小不好操作,建議先插好 CPU EPS 線材再來安裝主機板~



▲機殼的規格部分先開箱到這,接下來進入到組裝環節!



介紹一下本次安裝零件:
處理器:AMD Ryzen 7 5700 x3D
散熱器:Valkyrie 瓦爾基里 SL-125 Loki
主機板:Msi 微星 MAG X570 TOMAHAWK WIFI
記憶體:Corsair 海盜船 VENGEANCE RGB RS
顯示卡:NVIDIA RTX 3070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海韻 PRIME GX-1300



▲使用海韻長達 17 公分的高瓦數電源來安裝之後,硬碟架預設靠前的狀態下,還留有約三公分左右的餘裕,所以要面對一般常見電源的長度下,相容性是沒有問題的~



▲頂部鎖孔雖然可以安裝到 14 公分風扇,但實際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去擠壓到 CPU EPS 線材,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安裝 12 公分風扇即可~



▲由於 USB 3.0 的線材較為粗硬,如果你是安裝 ATX 主機板且 USB 3.0 的插槽位置剛好在最下方,那麼就無法在電源分艙平台上加裝風扇了!



▲顯示卡最長可以支援到 34 公分,但會緊貼在前風扇,在安裝時甚至還要歪斜著進出,建議留一點空間,抓在 30 公分左右,採用雙風扇顯卡的話最為合適~



▲預裝的定光彩虹風扇可以透過 LED 按鍵來做切換,不僅可以切換恆亮、呼吸燈效、關燈之外,還能夠切換風扇轉速!一共有兩檔可以切換,根據官網的數據為 600 與 1100 RPM,在將塔散上的風扇調整到最低轉速、且在機殼前方三風扇 600 RPM 的狀態下測得約 39 分貝左右~



▲在機殼前方三風扇切換到 1100 RPM 的狀態下測得約 45 分貝左右,雖然有較明顯的風噪增幅,但整體來說算是很安靜的~



▲由於前面板沒有額外加裝濾網,確保了在低速 600 RPM 下也能夠有良好的通風性,電競衛生紙依然能夠吸附得住~



▲為了模擬日常遊戲使用狀態,找來了三弟馬克來跑個 Time Spy Extreme 進行二十輪壓力測試,將顯卡與散熱器風扇均固定在轉速 60% 下,調整預裝風扇的低速與高速狀態下的溫度差異~



▲在預裝風扇低速狀態下,整機噪音約 42 分貝左右,顯卡約 80 度左右,5700 x3D 約 60 度上下



▲接下來將前方風扇調整到高轉速檔位,再次進行測試,來看看與剛才的差異有多少~



▲在預裝風扇高速狀態下,整機噪音約 44 分貝左右,提升了約兩分貝,顯卡約 77 度左右,5700 x3D 約 56 度上下,整體來說溫度表現是完全沒問題的~



▲常見的定光風扇轉速與燈光多數都是綁定的,轉的時候就一定會發光,對於不想要燈光的族群就比較困擾一些,這款 DK 353 可以自由選擇開燈或關燈,還多了一項呼吸燈效可以使用,在長久使用下也不會那麼死板,甚至還多了能夠切換兩檔的風扇轉速,整體來說算是蠻實用的~



▲在入門機殼的定位上,通常都會選擇安裝塔散,所以頂部不能安裝水冷的限制,其實也不是很重要,雖然也能夠在前面安裝水冷,但就會多了許多限制!例如直接影響了顯示卡支援長度,以及須要調整硬碟架位置,減少了電源安裝長度與藏線空間~



▲新的一年,如果你也想要整理一下家中老電腦,darkFlash DK 353 會是一個不錯的入門選擇,不僅適合想要炫炮燈光的族群,對於想要低調的人也能夠關燈使用~



▲機殼的整體規格參數我列在這邊給大家參考一下~







「總結」





售價僅為 $1,190,屬於相對初級入門的親民機殼,推測對標目前市場上的 Montech X1,硬體相容性十分近似,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燈光風扇可以選擇關閉!並且還多出了呼吸燈效可以欣賞,甚至還新增了多一檔可調節轉速,在實用性上加了不少分!


本來我對於機殼預裝風扇只給 DC 3Pin 嗤之以鼻,對於這種大 4Pin 舊款風扇接口型式更是冷眼相待,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尤其是長輩們,你要他們進 BIOS 調整風扇曲線或是額外使用軟體來調整風扇轉速,他們反而覺得麻煩,直接給實體按鍵進行切換反而更加方便快速,當機殼有了一些基礎風流之後,溫度其實也都不會太差,風扇的散熱性能有沒有很強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售價關係,其實有很多地方對比起兩三千元的價格來說自然遜色不少,像是板材厚度較薄、前面板沒有磁吸濾網、少了高速的 Type-C 接口、PCIe 檔板為一次性而非重複式、沒有給螺絲分類盒等等,其實都是比較偏向成本考量而砍掉的細節部分,而多數功能性上的問題都還算是基本夠用~


如果硬要挑剔的話,我比較在意機殼 IO 接口的配置問題,給的是兩個 2.0 + 一個 3.0,如果能夠再多一個 3.0 會更實用,甚至即便是 USB 3.0 轉 Type-C 型式的更好,又或者是給兩個 3.0 + 一個 2.0,這樣會讓實用性更上一層樓!


側透玻璃採用較為傳統的打孔式,在防護性上稍嫌弱一些,需要特別注意使用安全,看過有許多案例都是在拆裝時,貪圖一時方便而沒有將機殼躺平,雖然也有少數是沒有去動它而自己碎裂的情形,但 DK 353 採用標準的 4mm 厚的鋼化玻璃,相信在這種狀況會減少許多~


在裝機完成後的測試過程中發現,其實機殼進排風量已經能基本應付發熱量稍高的主流級距配置,對於想要升級自家舊電腦來說十分適合,或是在菜單配置中想要盡可能地壓低預算,這咖機殼的 CP 值還算不錯,如果少部分細節缺點還能接受的話,可以列入考慮清單之中~



以上就是我對
【「勤儉持家的入門機殼」 大飛 darkFlash DK353】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2-1 00:07 , Processed in 0.091609 second(s), 35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