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Day_Night
查看: 53742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GEX PRO 850W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卓越性能,超值選擇 GEX PRO 系列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實現高達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第一名 guanrung1110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3988-1- ...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碟盤硬碟 HDD] 【開箱簡測】WD Ultrastar DC HC560 20TB 7200轉 SATA 6Gb/s 氦氣封裝硬碟效能簡測 (圖多)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2021年WD/Seagate宣布推出20TB的CMR大容量企業碟時,當時的單碟磁
密容量原本國外的媒體報導內容,大多傾向是單碟2TB的架構。Seagate
Exos X20如媒體所述,採單碟2TB密度的容量,以10碟組成20TB的容量
也讓原本企業碟大容量硬碟的多數採9碟片裝設計被打破。


WD發展的方向似乎與Seagate有所不同,雖然沿用了HC550系列的EAMR
及TSA技術,也採用了大容量CMR目前慣用的氦氣封裝。與Exos X20最
大的不同在於仍維持9碟片架構。如此一來也將單碟密度的容量推升到
2.2TB。為了達到這個9碟片傳統封裝的規格,WD運用的正是OptiNAND
技術。



OptiNAND技術在2021年8月底的HDDReimagine 大會中首次公開,希望
藉此打造突破傳統儲存技術的快閃記憶體架構,透過整合iNAND嵌入式
記憶體與硬碟結合為一,進一步最佳化硬碟功能。將為超大規模雲端、
雲端服務供應商、企業、智慧影像監控合作夥伴、NAS供應商等客戶,
提供一個可滿足增長的資料儲存需求、效能和可靠性解決方案。



從上面的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對OptiNAND或iNAND技術著重於:

(1)容量:硬碟運行效率提升,搭配特制化設計的韌體演算法可進一步
         利用載入到iNAND的元數據(Metadata),藉此增加磁軌數
         目來提升碟片密度。

(2)效能:透過專利調整技術在韌體運行上,減少相鄰磁軌干擾的更新
         範圍和寫入快取模式下清除快取的次數,改進硬碟延遲率。

(3)可靠性:WD垂直整合在快閃記憶體架構硬碟的供應、設計、開發、
         測試和驗證,提供客戶可信賴的硬碟。緊急斷電情況時將比
         傳統硬碟保留約50倍以上的資料。

換言之,OptiNAND或iNAND技術不是在增加寫入的速度,而是提供讀取
與磁密的最佳化調整。


當WD公開了這些技術後,就在2021年第四季推出搭載OptiNAND快閃記憶
體架構的9碟片20TB ePMR硬碟,即Ultrastar DC HC560或WD Gold。


初看到HC560的中文版宣傳稿,感覺跟HC550沒太大的差別。對於新技術
的說明著墨不多,似乎仍偏重於5年/250萬小時的保固。





WD Ultrastar DC HC560與WD GOLD系列,雖然採取同樣的架構,惟兩者
除了GOLD系列強調安靜外,另一個最大的差異在於GOLD系列僅提供512e
傳統格式,但Ultrastar HC550/560均同時提供512e/4Kn兩種格式。當
消費者想要切換成4Kn格式時,與Seagate Exos X16~X20一樣,需下載
官方工具自行重新格式化後切換,這也是為何這回不買GOLD的原因。



官方說明書特別強調,採取512e格式或是4Kn格式,總容量仍然不變。



HC560系列的單碟密度為2244Kbpi,換算約為2.2TB。與HC550一樣維持
快取容量512MB,最大持續傳輸率為269 MB/s或257 MiB/s。並未因單
碟密度增加讓傳輸率有所提升,這點與Seagate Exos有點不太一樣。



平均延遲仍維持在4.16ms,未因單碟密度增加有所縮減改善,仍維持轉
速在7200 RPM。



若要將Ultrastar DC HC550/560從512e格式轉換為4Kn格式,需自官方
下載Hugo這套工具軟體,目前版本編號為7.26。



以下為國外網站的更新教學網站截圖,版權屬於國外網友所有,若有不
妥時,將會隨時刪除。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原本是想問問有無海外版,問了幾間都回覆海外目前供貨量不大,到貨
期不確定,或是價差與HC550 16TB無明顯的大。考慮到20TB的保固性,
這回改買國內代理商版。


與國外彩盒版相比,國內代理商彩盒版突然覺得好單薄,正面僅標示產
品系列及5年保固。



背面維持國內代理商近期透明窗格包裝風格,代理商標籤貼紙於封口處。



側邊是代理商保固說明及送件地點,這間代理商強調,加入會員後,買
WD硬碟可享到府收送。



內包裝還是一樣,硬殼透明膠殼包裝。這時還是要跳出來抱怨一下,對
岸賣的大容量硬碟,先不管價差因素,至少人家還附上SATA線及固定螺
絲,我們的代理商包裝從以前的氣泡袋變成膠盒包裝後,就什麼都沒額
外再多給消費者。。。。。。。



硬碟正面風格,延續HC520以來的設計。上方標籤說明是泰國廠製造,
出廠日期為2022年1月底,韌體版本為107版,也特別標示電流所需。



底部電路板所佔面積於HC550差異不大,雖然是9碟片包裝,底部與電路
板所相當平等,外殼設計維持偏圓弧收邊。



硬碟側邊還是兩孔固定,需留意機殼或抽取盒是否支援。



接頭處也是維持HC550的風格,與Seagate不同的是,接頭上方處採非平
整設計,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有啥特殊作用。



標準的SATA電源及資料接頭,旁邊應該是工程用PIN腳。因為不想破壞
保固,就不拆下電路板研究。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12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WD Ultrastar DC HC560 20TB 7200轉 SATA 6Gb/s
Case: Corsair 7000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2 64-bit
Driver: Intel Optane Memory v18.31.5.1038


Intel Optane Memory & Soreage Manager主畫面顯示格式化後可用實際
容量為18627GB,傳輸速率為SATA 6Gb/s。



AIDA64的裝置管理員還是顯示它是16磁頭。



CrystalDiskinfo看到HDD型號,支援NCQ及APM,剛上機溫度為攝氏28度。



一般室溫無直接散熱的密閉機殼中,連續高度負載測試的最高溫度攝氏43度。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221~233MB/s,循序讀取讀最外圈速率為261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
從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約255~266MB/s、寫
入速率261~272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循序及128K讀寫速率都算穩定,4K相關讀寫速率還是略低於競爭廠商。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

循序讀寫速率約260/262 MB/s,4K QD1讀取204 iops,4K QD1寫入1785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ISO讀取速率736MB/s、程式載入速率約317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設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最快約268MB/s、循序寫入速率最快269MB/s。



CrystalDisk v8.0.4採Default,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

Seq Q1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251~285MB/s、寫入速率120~282MB/s。
4K Q1T1讀取速率0.69~1.47MB/s、寫入速率2.40~10.25MB/s。


混合讀寫效能模式下的結果。






真實世界環境的混合讀寫測試結果。



空碟環境,透過ezIOmeter測出的循序讀/寫平均速率約為269/268MB/s,
延遲率就沒像官方說的那麼漂亮。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曲線由外圈最高速的287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35MB/s,平均讀取速
率228MB/s;寫入曲線由外圈最高速282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24MB/s,
平均寫入速率220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效能相對較平均,寫入效能部分輸給讀取。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快取讀寫曲線與HC550很貼近。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92MB/s、平均寫入速率105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88MB/s、平均寫入速率179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速率279MB/s、循序寫入277MB/s。



PCMark 8測試:分數2968,頻寬為14.53MB/s。



PCMark 10資料碟模式進行測試:得分數為418,頻寬為71MB/s。



TxBench設為Random模式,分別測試64MB、512MB、4GB及32GB。









將一個80GB容量從980 PRO複製到HC560 20TB來觀察寫入速率變化。除了
偶爾掉到低於260MB/s傳輸率外,多數時間的傳輸率介於260~270MB/s。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部分短程軟體測試,循序讀取或寫入速率部分超過或逼近官方標示值。
2. 與HC550相比,磁碟密度提高還是有帶來一定的效能提升。
3. 循序讀寫時的讀寫臂運轉聲音還算小聲(個人感受)。
4. 相較於WD GOLD同門兄弟,同時提供512e及4Kn格式,提高了使用彈性。
5. 與同容量它廠的企業碟相比,還是有一點小小價格優勢。
6. 原廠提供五年保固。



缺點
1. 部分小檔連續讀取或寫入速率似乎未善用其大緩衝記憶體,整體表現偏慢
   (不確定是單一因素或是整體都會發生)。
2. 4K讀/寫速率雖比HC550有進步,但進步幅度有限。
3. 密集的4K讀寫時還可以聽到略大聲的讀寫臂運作聲音,音量感受因人而異。
4. 側邊僅兩孔螺絲固定,對於部分機殼或抽取盒有可能會無法完全固定。
5. 運作最高溫度略高於HC550,若在擁擠的機架環境仍需留意散熱。
6. 國內代理商售價仍偏高,未像海外版還提供SATA線材或固定螺絲等額外福利。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24 03:18 , Processed in 0.078685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