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lin.sinchen
查看: 143187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相關帖子

+ MORE活動推薦: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體驗極速WiFi 7!MSI Roamii BE Lite Mesh

MSI首款WiFi 7 Mesh系統登場-Roamii BE Lite Mesh System。Roamii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筆電] MSI Prestige 14 A10SC 筆電開箱測試 / 10 代 6 核 輕薄創作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隨著創作 Youtuber 的新起、運動攝影機、空拍機甚至手機的錄影功能,都可達到不錯的拍攝水準,再加以剪輯、過場與特效的後製即可輕鬆製作出有趣的影音內容,這樣的轉變也讓筆電市場從商務、電競之外,又再區分了創作者筆電 MSI Prestige 14 鎖定行動創作的主流用戶,搭載第 10 代 Intel Core i7-10710U 處理器,以 6 核心效能與 GTX 1650 Max-Q 獨立顯示晶片,加速創作者影音編輯、轉檔之心路歷程。

Prestige 14 A10SC 規格
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處理器:Intel Core i7-10710U 6C12T 1.1/4.7GHz 15W-25W cTDP
晶片組:Comet Lake PCH
記憶體:內建 LPDDR3-2133 16GB
繪圖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GDDR5
顯示器:14.0" UHD 3840x2160 60Hz, IPS-Level Display, True Pixel
儲存系統:1x M.2 SSD(NVMe PCIe Gen3 / SATA)1 TB
I/O 連接埠:2 x Thunderbolt 3 Type-C(USB3.2 Gen2、DP)支援 PD 充電、2 x USB 2.0、1 x Micro SD、1 x 3.5mm 耳麥
音效:2 x 2W 揚聲器
網路:802.11 ax Wi-Fi 6 + Bluetooth v5
電池:3Cell 52Whr Li-Polymer Battery
變壓器:90W
尺寸:319 x 215 x 15.9 mm
重量:1.29 kg


MSI Prestige 14 開箱 / 精美機身 5度舒適傾斜

微星針對創作者筆電系列,除了高效能款的 Creator 之外新加入主流的 Prestige 與入門 Modern 等系列,相較於 Creator 上至 i9(H 系列處理器)、RTX 20 的高規組合,Prestige 與 Modern 則是在輕薄攜帶性與效能規格間取得一個平衡。

新系列 Prestige 有著 14 與 15 有 2 個尺寸,同樣搭載著第 10 代 Intel Core i7-10710U 處理器與 NVIDIA GTX 1650 1650 Max-Q 4GB 獨立顯示晶片,在不同機種中記憶體規格有異,像是測試的 Prestige 14 A10SC 採用內建 LPDDR3-2133 16GB 記憶體,而其它機種則有 2 插槽或單插槽的差異。

因此尺寸差異主要在於螢幕與電池容量,而 Prestige 14 採用霧面噴沙處理的金屬表面,搭配著鑽石切割的設計,整體視覺上更顯得美觀;此外,這台也是少數 MSI 採用螢幕墊高機身的設計,讓鍵盤(C 件)有著 5 度傾斜,不僅讓打字更舒適之外也大幅加大底部的散熱空間。

創作筆電除了設計感外觀以及因有的效能之外,Prestige 14 有著 FHD 與 QHD 兩種解析度的 IPS 螢幕選擇,更重要的是「True Color」出廠前校色確保 Delta E<2 的色彩精準度與 100% Adobe RGB 的色域表現;另一特點即是雙 Thunderbolt 3 Type-C 連接埠,讓工作者可擴充高速外接 DAS、Dock 等設備,使得筆電也可當作工作電腦來使用,而且整合 PD 充電設計,出差旅行只要一顆變壓器就能替筆電與手機充電。


↑ Prestige 14 採用美觀的白盒包裝,並附贈了收納袋、後背包與靜音無線滑鼠等配件。


↑ 包裝內部用防塵套與塑膠套包覆。


Prestige 14 型號 A10SC,表面(A 件)採用霧面噴沙處理的金屬表面,加上螢幕墊高機身的設計,使得筆電掀起後 A 件延伸至桌面,整體外顯俐落大器再以鑽切處理修飾線條,並有著白、粉紅與碳灰色等顏色選擇。

此外,在拆解筆電 D 件時才發現,筆電在 C 件內部邊緣處設有磁鐵,讓筆電在開闔時的手感更好、更密和,闔上時緊密的固定、開啟時單手就能完成,這款在外觀與工藝設計上確實不錯。


↑ 相當好看的 Prestige 14 新設計。


↑ 鑽切修邊與螢幕墊高機身設計。


↑ 低調的 MSI 龍魂 Logo。


筆電配件則提供無線 2.4GHz 靜音滑鼠與 USB C PD 90W 快充變壓器,支持 5V, 3A、9V, 3A、10V, 5A、12V, 5A、15V, 5A 與 20V, 4.5A 輸出。


↑ 靜音無線滑鼠與變壓器。


↑ 變壓器為 PD 90W 輸出採用 USB-C 介面,因此也可替手機充電。


配件中則贈送了筆電收納袋,可提供基本的防刮保護,讓用戶可直接將筆電塞進平常使用的包包當中,但是這尺寸相當合身,所以收跟拿的時候有點緊;至於大口筆電背包就不成問題,有非常多的收納口袋、專屬筆電空間與減壓背帶等設計。


↑ 筆電收納袋。


↑ 大口徑被包。


↑ 低調設計多層設計。


↑ 減壓背帶。


窄邊框 14.0”UHD IPS 顯示器 True Color 校色 Delta E<2

手上這台 Prestige 14 A10SC 採用 14 吋 UHD IPS 顯示器,有著 3840 x 2160 的解析度與較高的 220 PPI 像素密度;並具備著 True Color 出廠校色,不僅色彩準確度達 Delta E<2 並支援 100% Adobe RGB 廣色域。


↑ 14 吋窄邊框螢幕。


↑ 依然有著視訊鏡頭與麥克風。


↑ Ture Pixel 顯示。


實際螢幕有著 3840 x 2160 解析度、60Hz 更新率與 8-bit 位元深度;而實際翻拍幾張風景照片,可見 Prestige 14 的顏色準確度與飽滿的亮度表現,做為工作、創作使用,其螢幕色彩與表現值得信賴。


↑ 顯示資訊。


↑ 4K 風景照片翻拍。


↑ 4K 風景照片翻拍。


↑ 4K 風景照片翻拍。


True Color 提供 Adobe RGB、sRGB 等色域設定,在工具選單中則提供 App 應用同步設定與視窗分割等功能,若手邊有校準設備也可幫助筆電再次校正螢幕色彩。


↑ True Color 模式。


↑ True Color 工具。


1.5mm 鍵程精巧鍵盤搭配大尺寸觸控板與指紋辨識

稍微縮小的 14 吋機身僅 319 x 215 的長寬尺寸,厚度也在 15.9mm、重量 1.29 kg,整機箱當輕巧好攜帶,而鍵盤則採用 60% 的設計,並保留同樣 1x 的方向鍵配置,以及留有 1.5mm 的按鍵行程。此外,觸控板除了加大之外也接近全按壓的功能設計,並在左上備有指紋辨識器,讓用戶可透過指紋辨識快速登入 Windows 帳號。

實際體驗上,鍵盤手感按壓明確帶點軟 Q,只不過若指甲太長可能會有卡鍵的狀況;此外加長的觸控板使得手托區變小,在盲打時手掌會誤觸、按壓觸控板,雖有軟體防誤觸設計,但在操作上可能要習慣這問題。


↑ 60% 全白色 LED 背光鍵盤。


↑ 電源鍵融入鍵盤當中,若要按 Delete 時千萬別按錯了。


↑ 指紋辨識與加長的觸控板設計。


↑ 登入選項設定中可新增指紋辨識功能。


雙 Thunderbolt 3 Type 與 USB 便利連接 PD 充電

走輕薄路線的 Prestige 14 除了提供基本 2 個 USB 2.0 連接埠之外,也具備著 microSD 讀卡機,但若在桌面工作時肯定會需要再擴充高速 USB、RJ-45 以及 HDMI、DP 等螢幕輸出功能,也因為如此 Prestige 14 採用 Intel Thunderbolt 3 介面,提供雙 Thunderbolt 3 Type-C 輸出。

而這 2 個 Thunderbolt 3 Type-C 可說是包辦 Thunderbolt 3 傳輸的 PCIe、USB 3.2 Gen 2 與顯示輸出 DisplayPort 以及充電 USB-PD 等功能,搭配 Thunderbolt 3 Dock 即可讓筆電具備桌機的 I/O 能力,一秒變成桌上工作模式。


↑ 筆電右側有著 USB 與 3.5mm 耳麥。


↑ 左側則是 2 個 Thunderbolt 3 Type C 與 microSD 讀卡機。


↑ 實際連接 Akitio Node 顯卡外接盒與 Dock Pro,都可一線擴充外接 GPU、高速 I/O 等功能。


另一方面,機身的左、右兩側並無散熱開孔,而是隱沒在螢幕下方也與 D 件接合的地方,讓整體外觀更佳好看。


↑ 螢幕下方的散熱開孔。


墊高散熱、單扇、雙熱管隱藏式出風設計

筆電通過螢幕墊高之後,不僅整體視覺上更佳美觀,也讓鍵盤帶有傾斜角度更好打字之外,也可增加筆電底部的空間,讓風扇能帶入更多的冷空氣加強散熱。而 Prestige 14 底部有著類似聲音波形的原點開孔幫助散熱,以及整條的橡膠止滑墊(螢幕下方也有),讓用戶在桌面操作筆電時不會滑動。


↑ Prestige 14 底部設計。


拆開 Prestige 14 底部的金屬 D 件後,即可一窺筆電內部的設計,由於在這 14 吋機身又要容納 i7-10710U 與 GTX 1650 Max-Q 4GB 使得,系統記憶體採內建 LPDDR3-2133 16GB,雖然省下空間但稍微犧牲了記憶體效能。

而 CPU 與 GPU 則是採用 2 根熱導管串接至散熱鰭片出風孔,並採用大尺寸的散熱風扇替筆電散熱;另一面,電池也幾乎佔據了筆電 1/3 的空間,提供用戶在外移動辦公所需的續行力;此外,電池下方有著左右各有著一顆磁鐵,這就是為了增加筆電開闔時的手感,以及闔上時可以更緊密而設。


↑ Prestige 14 內部設計。


↑ CPU 與 GPU 共同散熱。


↑ 雙熱導管、散熱鰭片與風扇。


↑ 電池為 4600mAhh、52.4Wh。


↑ 右側 SSD、Wi-Fi 網卡。


Creator Center 筆電監測、環境設置

創作內筆電都搭載著 Creator Center 筆電監測、環境設置的軟體,像是有著創作者模式可針對各式應用支援達到最佳化設定,而系統監測頁面則可即時觀察 CPU、GPU、記憶體與磁碟的使用量,以及裝置資訊、SSD 與網路、風扇等狀態。


↑ Creator Center 創作者模式。


針對不同的創作應用,預設都會指派最高 12 執行緒,並最佳 GPU 效能與記憶體優化,並讓程式有著較高的執行優先權。


↑ 最佳化應用程式。


↑ 系統監測。


系統環境設置中,提供高性能、均衡、靜音與超級電池模式,一般使用建議設置在均衡模式,而在接上電源需要效能時可在切換至高性能模式。每個模式都有預設快捷鍵,也可在針對效能、風扇微調設定,效能分為 Sport、Comfort 與 ECO 三模式,風扇則有自動、基本與 Cooler Boost(全速)。

高性能會設定在 Sport / 自動、均衡則是Comfort / 自動,這樣設定相對效能、散熱與噪音都能兼具。


↑ 系統環境設置。


↑ 電池模式設定。


Prestige 14 A10SC 影片轉檔、RAW 輸出與效能測試

倘若創作者要帶著一台筆電外出取材,除了基本的效能、遊戲測試之外,勢必想了解在影片轉檔、照片轉檔的速度表現,因此測試也加入 Adobe Premiere Pro 與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的轉檔時間提供給各位創作者參考。

CPU-Z 目前無法取得完整 Intel Core i7-10710U 的資訊,這顆是 14nm 製程的 Comet Lake-U 處理器,有著 6 核心 12 執行緒,並具備著 cTDP 設計可調節 15W-25W 的最高熱功耗;系統記憶體因為採用內建設置,因此並無詳細的 SPD 資訊,但從配置來看應該是單通道 LPDDR3-2133 16GB。


↑ CPU-Z。


GPU-Z 則是顯示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再加上處理器的 Intel UHD Graphics 的內顯、獨顯混用設置。不過目前 GPU-Z 並不能完整顯示 UHD Graphics 的資訊,但從規格來看這顆內建 24 個執行單元、配置 8GB 共用記憶體。

在創作轉檔工作上,主要比重還是在 CPU,但在一些特效、縮放等功能上,可分別藉由 iGPU 與 NVIDIA GPU 的 CUDA 核心進行加速,這也是為何 Prestige 14 A10SC 這型號會在加入 GeForce GTX 1650 Max-Q 4GB 的原因。


↑ GPU-Z。


首先筆者出差工作因為主要是圖文採訪的關係,照片都以相機 RAW 檔拍攝,因此需要藉由筆電來進行基本的白平衡、亮度、對比、鏡頭變形等快速邊修,並將原檔輸出成長 1000px 的小圖上傳至網站做為文章的圖片之用。

因此,在使用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CC(8.2.1)版本測試,對 100 張 D750 拍攝的 RAW 檔進行自動白平衡、自動設定、鏡頭校正等步驟後,輸出 2048 長、300 DPI 的 jpg 影像並加註浮水印等操作。

而 Prestige 14 A10SC 僅花費 5 分鐘的時間就完成 100 張照片的轉檔工作,輸出工作主要以 CPU 進行運算,並使用了不少記憶體容量。測試時也感受到 Prestige 14 的 4K IPS 螢幕與 True Color 校色後,照片的顏色與細節在這 14 吋的螢幕上呈現非常好,讓筆者的心稍微動了幾下。


↑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照片輸出測試。


影片方面,若在出差時想進行簡單的剪片工作,則以 Premiere Pro(13.1.0)進行測試,並使用公司拍攝的 Spotlight 專案片長約 11 分鐘,來源都是 1080p60 的影像,主要在影片剪輯並加入額外的音效與文字。

輸出設定為 H.264 格式 YouTube 1080p Full HD 設定,輸出時除了高佔用 CPU 資源外,包含 iGPU 內顯與 GTX 1650 Max-Q 的獨顯都有分配到運算工作,而這片轉輸出僅花費 6 分鐘的時間即可完成運算。


↑ Premiere Pro 轉檔測試。


而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在 X264 編碼下,Prestige 14 A10SC 有著 22.5 FPS 的效能,而 X265 則有著 19.7 FPS 的效能;但相較於 Premiere Pro,這套測試主要都以 CPU 進行運算,並沒有使用 GPU 加速。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而 R20 係出同源,更採用複雜的測試場景,除能更能反映多核心處理器效能外,R20 分數也無法與 R15 進行比較。

Prestige 14 A10SC 在 R15 的 CPU 多核方面獲得 957 cb 的成績、單核心 171 cb;而 R20 測試 CPU 2234 cb、單核心 409 cb 的性能,雖然效能無法與 H 系列處理器相比,但做為輕巧好攜帶的機種中,已有著不錯的效能。


↑ CINEBENCH R15、R20。


WinRAR 壓縮效能,也是在檔案傳輸上常使用的壓縮軟體,這套對於多核心要求不高,反而偏好時脈高與記憶體性能好的平台,Prestige 14 A10SC 可達到 12770 KB/s 的速度。


↑ WinRAR。


7-Zip 壓縮測試,則可用到更多核心的性能,Prestige 14 A10SC 壓縮 37586 MIPS、解壓縮 44160 MIPS。


↑ 7-Zip。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筆電使用內建 LPDDR3-2133 16GB 記憶體進行測試,讀取 30753 MB/s、寫入 31571 MB/s、延遲111.4ns,為了輕薄省了空間,但也多少犧牲了記憶體延遲的效能。


↑ AIDA64 記憶體。


儲存效能面,以做為系統碟的 SAMSUNG MZVLB1T0HALR 1TB SSD 進行測試,在 CrystalDiskMark 測試下,循序讀寫 Seq Q8T1 有著讀寫 3503.9 MB/s、2359 MB/s 的高效能。


↑ CrystalDiskMark。


測試電腦整體性能 PCMark 10 可說是代表性的工具,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試。

Prestige 14 A10SC 在 PCMark 10 測試獲得 6321 分的成績,不僅在 Essentials 有著好成績外,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也有相當好的成績,做為辦公使用也不成問題,而在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測試上也有著基本可用的效能;測試時 CPU 時脈最高約在 4.0GHz 左右。


↑ PCMark 10。


此外,PCMark 10 Applications 測試,則是使用 Word、Excel、PowerPoint 與 Edge 等實際軟體進行的測試,而這項目也獲得 8,188 分的成績,各項測試上都獲得相當高的性能,因此做為文書用機也非常適合。


↑ PCMark 10 Applications。


Prestige 14 A10SC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則以高效能模式 Sport / 自動下進行測試,考量到 GTX 1650 Max-Q 不太適合遊戲,因此改以 AIDA64(20 分鐘)與 Premiere Pro H.264 1080p 轉檔測試(時間約 6 分鐘)進行壓力測試。

AIDA64 針對 CPU、FPU 與 RAM 的綜合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平均來到 92°C,也因為共用散熱的關係 GPU 溫度也跟著提升到 75°C;在機器待機冷卻後再以 Premiere Pro H.264 1080p 轉檔測試,這時 CPU 溫度約在 87°C,但是 iGPU 內顯溫度反而較高,而 GPU 溫度則維持在 75°C 左右。

而在使用 Premiere Pro 測試時,風扇的噪音約在 50dB 左右,不算吵但還是有點背景聲音在,若有配戴耳機聆聽音樂倒是可忽略,畢竟在這小機身下 CPU、GPU 等發熱源,單靠單一風扇配置確實有點吃力。

幾次的測試過程中,都也讓機身溫度達到 45°C 左右使用上會覺得有點溫熱,因此建議用戶一般設定在均衡 Comfort / 自動設定即可,需要轉檔、輸出效能時再切換至高效能 Sport / 自動模式。


↑ Prestige 14 A10SC 溫度測試。


Prestige 14 A10SC 續行力測試

隨身攜帶工作時,主要是以生產力工具與瀏覽器等操作為主,因此以 PCMark 10 的 Modern Office 項目進行模擬,衡量一般電腦在輸入、網頁瀏覽、視訊會議等工作中加入閒置時間,藉此模擬一般筆電在外出使用無變壓器供電情況下的電池續行力。

Prestige 14 A10SC 設定為均衡 Comfort 模式、自動風扇、螢幕 30% 亮度與關閉鍵盤背光;實際測試,使用 94% 的電量讓測試運行了 5 小時 50 分的續行力表現,對於一般外出工作、收信回信、處理雜事已相當足夠。

且筆電附贈的 USB-C PD 90W 變壓器,也相對比較好攜帶,滿足行動工作、外出使用的輕便、效能需求。


↑ PCMark 10 電池測試。


總結

經過這幾天的測試與使用,筆者對於 Prestige 14 的機身設計相當喜歡,雖然尺寸小但也給人俐落、大器的視覺,再以金屬件打造的機身,整體呈現的質感相當好,螢幕開闔紮實、單手即可掀開,點距細膩的 4K IPS 面板,具備著出廠預先校色,讓照片與影像的色彩呈現更為精準,後製剪輯、修圖上更得心應手;但是 4K 的高解析度在部分 Windows 10 與軟體使用上還是會有點疙瘩,不過 Adobe 系列與修圖軟體到不成問題,倘若用戶在選擇時要稍微了解這點差異。

另一方面,因為輕薄機身的設計,在連接便利性上肯定無法像電競機種這麼充足,但也為此加入 Thunderbolt 3 Type-C 連接埠,可輕鬆擴充 4K HDMI 輸出、RJ-45 或更多的 USB 連接埠,並且具備 DP 輸出與 PD 充電,如此一來筆電的變壓器也可替手機或者其他 PD 裝置進行充電;當然創作者可針對自身需要選購 Thunderbolt 3 或 USB 3.2 Gen 2 Type C 的擴充裝置,像是 SD 卡槽、HDMI 輸出或者 RJ-45 等功能,若再辦公使用也可考慮 Dock 系列產品等。

效能方面,Prestige 14 A10SC 可有效幫助創作者加速照片邊修與影音剪輯後的輸出工作,而且不會造成創作者在攜帶、外出使用上的重量、尺寸負擔,亦可做為不錯的工作機種,搭配 TB3、USB C 擴充桌面使用時所需的 I/O。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1 09:48 , Processed in 0.138262 second(s), 50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