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vanessa
查看: 55838
回復: 0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FIT V DDR5 電競/超頻記憶體 玩家開箱體驗

FIT V DDR5 電競/超頻記憶體最 FIT 專業工作者的效能首選 [*]靈巧俐 ...

華碩 極速WiFi 7 寫文競走開始!-- 得獎公

第一名 dwi042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294970-1-1.html ...

Ducky One X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重新定義類比鍵盤 全球首款電感式鍵盤 Ducky One X導入最新的類比軸 ...

UNI FAN TL Wireless LCD 120 ARGB 玩家開

[*]1.6吋液晶屏,解析度為400×400。 [*]支援 GIF、MP4、JPG 和 PN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處理器 主機板] 10nm Ice Lake處理器值得等待! Intel指標全面超越台積電7nm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vanessa 發表於 2019-6-24 13:18:2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處理器、顯卡等產品往往習慣先在Linux平台測試,所以Linux的內核源碼往往成為曝光新品的寶藏之地。
經查,在Linux v5.2內核最新源碼的x86分支中,出現了多款Ice Lake平台處理器,包括Ice Lake-X、Ice Lake Xeon D、Ice Lake Desktop、Ice Lake Mobile。
在今年的台北電腦展上,Intel表示Ice Lake(10代酷睿)已經大規模發貨。但其實這批產品僅僅是用於移動筆記本平台的低電壓產品,也就是上文的Ice Lake Mobile。至於移動45W標壓(6核+)、桌面65/95W甚至發燒平台(Ice Lake-X)、至強D等,需要等到明年。


不過,從Linux的測試來看,Intel看來僅僅是出於調配產能的角度拖延了桌面的步伐,這些產品本身的功能設計、軟硬驗證等都和移動平台步伐一致。


另外,我們退一步講,Intel的10nm雖然是“磨人的小妖精”,可仍舊值得等待。技術指標上,Intel的10nm在工藝密度(100.76Mtr/mm2)、柵極尺寸(54x44nm,越小越好)、SRAM面積(0.0312μm2)上幾乎均領先台積電的第一代7nm



資料來源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5-2-17 07:45 , Processed in 0.170857 second(s), 68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