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到X99平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試試2015年看了一整年討論M.2或
SATA SSD差異。以NVMe架構而言,目前雙霸主大概就只剩Intel 750
系列及Samsung SM950/SM951。網路上其實也有人早已試過Samsung
950 Pro,佳評或負評各有其偏好,惟親身體驗,才能感覺NVMe SSD
與SATA SSD差異,這也是白老鼠精神吧。
以下為手機簡單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外紙盒維持Samsung SSD系列黑色底色調,標明採V-Nand,右上角
註明為512G容量。
參考官網資料,512G容量循序讀取速率最高可達2500MB/s、循序寫
入速率最高達1500MB/s。4KQD32 Thread 4的隨機讀取速率上限
300,000 IOPS、隨機寫入速率上限110,000 IOPS。4KQD32 Thread 1
的隨機讀取速率上限12,000 IOPS、隨機寫入速率上限43,000 IOPS。
![]()
外紙盒背面再次強調這是全球第一個基於V-Nand基礎的NVMe SSD,
與Samsung 850 Pro同樣提供5年有限保固。
![]()
與Samsung 840/850系列不同的黑底膠盒設計,這回950 Pro改採透
明膠盒,SSD僅適用M Key插槽,目前市售M.2 USB 3.0/3.1外接盒仍
不適用。
![]()
512G SSD為單面設計,與256G一樣。
![]()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X99-E WS/USB 3.1 BIOS 0602
CPU: i7-5930K oc 4.5G
RAM:GSkill DDR4-3000 4G*4
OS SSD: Fujitsu FSX-240GB SLC SSD 接在H710P上
Raid: Dell H710P 強制掛上LSI MegaRAID 9265-8i Driver
NVMe Driver:Samsung NVMe Driver v1.4.717
OS: Windows 8.1 Enterprise x64
照例先驗明正身,透過Crystal DiskInfo的初始運作溫度。
![]()
封閉機殼(Coolermaster HAF-X)長期運作下的最高溫度。
![]()
AIDA64 Extreme Edition的Read Test Suite,分別設定Block為1MB
及8MB來測試。
Block 1M的循序讀取速率約2200MB/s,Block 8M的循序讀取速率可達
官方宣稱速率。
![]()
AIDA64線性讀寫測試,設定Block Size 8MB作為測試基準。
平均讀取速率約2200MB/s,寫入速率曲線出現網路上過熱降速的情況,
自容量值15%後就開始降,到測試結束前多維持於700~900MB/s間。
![]()
![]()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
讀取速率介於2087~2274MB/s,寫入速率1472~1544MB/s。
![]()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Compression 100%與Compression 0-Fill
兩種資料型態,把容量值從1GB~32GB針對不同格式全測試一輪,強制
設定Write Through模式進行寫入測試。
Compression 0-Fill測試數據。
![]()
![]()
![]()
![]()
![]()
![]()
![]()
![]()
Compression 100%測試數據。
![]()
![]()
![]()
![]()
![]()
![]()
![]()
![]()
AS SSD設定檔案容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及
Compression Benchmark。
1GB標準測試數據。
![]()
![]()
10GB標準測試數據。
![]()
![]()
ISO檔及Game選項的傳輸測試
1GB標準測試數據。
![]()
10GB標準測試數據。
![]()
壓縮測試:
1GB標準測試數據。
![]()
10GB標準測試數據。
![]()
ATTO Diskbenchmark v3.05將封包值設定為512B到64MB,針對檔案長
度64K、64MB、256M、512MB、1GB、2GB、4GB及32GB,測試
I/O Compression 00000000、隨機型態、Overlapped I/O及Neither
四種模式。
Overlapped I/O模式:8192K以後均呈現掉速的情況。
![]()
I/O Compression 00000000模式:8192K以後均呈現掉速的情況。
![]()
I/O Compression Random模式:8192K以後均呈現掉速的情況。
![]()
Neither模式:8192K以後均呈現掉速的情況。
![]()
Crystal DiskMark v5.1.2,容量值選50MB、500MB、1G、4G、8G及32G
等六組,分別測試Default及0Fill模式。
0Fill模式下SSD循序讀取速率高達2600MB/s,循序寫入速率約1534MB/s;
4KQ32T1的讀寫速率並未出現明顯衰減,維持於誤差值範圍內。
![]()
Default模式下SSD循序讀取速率高達2600MB/s,循序寫入速率約1515MB/s;
4KQ32T1的讀取速率維持於誤差值範圍內,寫入速率波動較大。
![]()
NetworkDLS - DiskMark預設採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
平均讀取速率僅951MB/s,平均寫入速率約974MB/s,寫比讀快些。
![]()
HDTune v5.6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平均循序讀取速率2220MB/s,出現小降速走勢;平均循序寫速率
1050MB/s,與AIDA64線性寫入速率曲線一樣,呈現了較明顯的降速,
然而波動頻率相對較和緩些。
![]()
額外讀寫測試(Extra Test-Read/Write)
![]()
![]()
隨機讀寫測試(Random Access-Read/Write)
![]()
![]()
File Benchmark測試: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Mixed及Random。
Zero型態
![]()
Mixed型態
![]()
Random型態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
![]()
32mb (Long Zone)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
![]()
32mb (Long Zone)
![]()
InHouse DiskBenchMark效能測試。
![]()
Parkdale v2.96分別選取Block Size 64K及1MB為基準。
Block Size 64K測試數據。
![]()
![]()
![]()
![]()
Block Size 1MB測試數據。
![]()
![]()
![]()
![]()
PCMark 7 Secondary Storage測試。
![]()
PCMark 8測試。
頻寬測試雖不像國外網站那麼誇張,也高於AHCI型態的SATA SSD不少。
![]()
PCWizard 2014檔案基準測試。
![]()
TxBENCH選取檔案容量64MB、512MB、4GB及32GB,針對Writing Data分
別測試Fill 0x00及隨機寫入兩種型態。
Fill 0x00型態。
![]()
![]()
![]()
![]()
隨機型態。
![]()
![]()
![]()
![]()
Samsung Magician工具箱軟體測出來的數據。
![]()
在此作個簡單的結論。
優點
1.NVMe的架構作出的SSD,讀取速率值及4K讀寫值的確驚人。
2.體積小且採單面設計的架構。
3.豐富的工具箱軟體。
缺點
1.過熱環境的寫入速率的確會降速,惟再怎麼降還是高過一般SATA SSD。
2.目前無代理商貨,僅能買到平行輸入產品。
3.NVMe架構無法使用於傳統Ghost v11.x作備份,需採用新版備份軟體,
與System Commander 9這類傳統MBR多重系統開機軟體會有相容性問題。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