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購買到容量夠大效能也夠快的SSD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了。但是就算入手了新品SSD,角落裡那顆曾經陪伴多時的老舊小容量SSD總還是想物盡其用,但以現在主流的Windows 7 ,當年的主流30GB容量少說佔掉6成以上,沒辦法讓更多的應用程式加速。而在Z68的iSRT技術的發表之後,拿來當作機械式硬碟的快取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也只不過是能讓Z68晶片組獨享,其他的平台就只能說抱歉了。
而這次要把玩的ICY DOCK MB882HX SSD Xpander 乍看之下似乎是類似SSD CACHING的外接裝置,但實際上卻是採用了另一種想法:倍增SSD可用空間。
接下來便透過開箱與實際效能測試,來簡單說明與測試一下MB882HX的實際功效。
產品外包裝:慣有的ICY DOCK風格。
配件一覽:SATA線還算蠻有誠意,贈送安費諾製品。
背面I/O:比起一般轉接盒更多一個串接傳統硬碟的SATA接口。
內部I/O:
SSD XPANDER的核心:WAREMAX WM5080A,其實這顆晶片同時具有與ISRT類似的SSD CACHING功能。不過在SSD XPANDER之中並不是設定為此種用途。
這次搭配的老戰友:Kingston SSDnow V 30G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入手過這顆當年十分超值的SSD。
安裝方式也和ICYDOCK的其他產品方式如出一轍:
系統搭配圖:搭配用的機械式硬碟為HITACHI的7K1000.B系列,容量為1TB。紅線用於機械式硬碟與擴充模組連接。
安裝好之後:在BIOS內的裝置會顯示為ICY DOCK SSD XPANDER,容量則會顯示為你安裝的機械式硬碟容量大小。
在系統管理與HDTUNE下的容量分配:
可以看到系統辨認為一顆1TB硬碟,其中一個分區為加倍的SSD,容量60GB,而剩下的為可用的儲存分區,容量為1TB-(2*30G),約870GB,官方將兩個分區稱為"混合分區"(hybirid partition)與"儲存分區"(storage partition)。
接下來就是進行測試了:測試順序分別為單顆SSD、單顆機械式硬碟,然後是混合使用,只測試混合分區。
先由SSD上場: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接著是單顆機械式硬碟: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最後是混合分區: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或許有人會問儲存分區有沒有差別?測試之後與單顆1TB 表現並沒有差別太多,因此不特別測試。
舊式的SSD的特色就是寫入性能相當不怎麼樣,可以看到高效能一點的機械式硬碟都還比較快(笑),而使用了SSD XPANDER以後可以看到測試的循序寫入效能增強了不少,而4K寫入的數據,因為有一部分分區為機械式硬碟,因此拉低了BENCH的成績,不過可以看到還是比純機械好上一點,在AS SSD的測試過程中,會看到隨機數據會先衝到SSD的水準,然後又慢慢的下降到比純HD略高的結果,這是單純看測試圖所無法得知的現象。在實際操作感上,用來安裝系統是可以感覺到很接近SSD的速度。而實際運作中如何調配混合分區中資料的分配位置,或許就是依靠控制晶片的演算法了。
這樣的產品看起來用來當作應用程式加速的分區,或是拿來當作比較需要大量循序入的暫存碟,更或者拿來安裝系統來充分利用老舊的SSD,讓舊的SSD也不再受限於容量太小,寫入不佳的困境而被冷落在一旁,也算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