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等產品因為市場熊市的因素降價之外,今年許多PC產品都是在漲價的,例如最核心的處理器、顯示卡及主機板。日前有篇外媒吐槽顯示卡方向錯了,變得又貴又大的文章,現在有人又把矛頭對準了CPU。
日本媒體日前發文,提及低價CPU逐漸消失的問題,其指的是100美元內的CPU,此部分是許多入門級CPU的選擇,以往是Intel Pentium、Celeron及AMD Athlon的主戰場。
導致入門CPU越來越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先進製程。沒看錯,製程越先進,廠商以後就越來越難以推出入門CPU,因為不划算。
日媒做了計算,以目前5nm製程晶圓加工價格2萬美元來算(本身是1.3萬美元但有Intel的溢價6500美元),良率算80%,100平方公厘的晶片成本即為42.6美元,如果晶片面積不斷增加,最高至300平方公厘,那麼成本即為210.5美元。
就算是核心面積最小的,CPU晶圓成本就要42.6美元了,再加上其它步驟及商業流通環節的預留空間,100美元內的晶片從製造上來說越來越難了。未來製造製程仍會不斷升級,每一次換代都是大幅增加成本,可想而知入門CPU的處境如何了。
此狀況不僅對Intel來說是如此,AMD同樣亦逃不過,使用台積電代工也很難保證入門CPU的成本。
訊息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