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註冊
作者: EnterBox
查看: 43325
回復: 0

精華與得獎推薦: 圖檔下載

文章分享:

+ MORE精選文章:

+ MORE活動推薦:

極致效能 為遊戲而生 990 PRO SSD 玩家體驗

[*]極致效能固態硬碟 [*]PCIe 4.0 速度大幅提升 [*]優化的電源效率 ...

Micron Crucial PRO D5 6400超頻版 玩家開

解銷更快的遊戲速度! 利用低延遲遊戲記憶體的強大功能 利用 Cruci ...

O11 VISION COMPACT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迷你身形 三面透視打造精緻PC視野新境界O11 VISION COMPACT 強強聯合 ...

2024 三星SD記憶卡 玩家開箱體驗分享活動

2024 PRO Plus SD 記憶卡 [*]為專業人士打造 [*]釋放極限速度 [*]多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固態硬碟 SSD] SSD 外接儲存 DIY:免工具外接盒配上高 C/P 值固態硬碟

[複製鏈接]| 回復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01.jpeg


首先最核心的就是 M.2 PCIe SSD,建議選擇 PCIe Gen3 規格。至少 PCIe Gen3 x2,當然現在這個規格已經比較少見,主流都是 PCIe Gen3 x4。而 PCIe Gen4 x4 除非價格很便宜,否則沒有必要選擇這麼高階。這次我採用的是 TEAMGROUP MP33,他是屬於比較入門的 SSD,因此價格上非常有競爭力。

02.jpeg


有些外接盒或是筆電,其 M.2 slot 的高度比較低,或是 M.2 下方還有其他 IC、零件,這時如果 SSD 是雙面顆粒,就有可能會有機構干涉的問題或散熱的疑慮。當然實際情況會遇到這個情況的機會滿低的,大多筆電、外接盒廠商也知道這個問題會優先避免。而由於 M.2 PCIe SSD 大多是長時間使用,加上儲存顆粒對溫度的敏感性,後面會提到用外殼散熱的用意。通常如果是單一小容量外接 SSD,大概也不太會特別去想單雙面問題,因為遇到問題的機會不高。但如果一次是買好幾甜幾千、上萬元,大容量的 SSD 我還是留意一下。

03.jpeg


這次我以 ICY DOCK 的 MB861U31–1M2B 外接盒做搭配,目前價格是$2,300。ICY DOCK 的產品型號都滿長,是我比較不適應的地方。此外這款的價格在外接盒的市場中單價是偏高的,大多 USB 10Gbps 轉 M.2 PCIe 的外接盒普遍在 $500~$2,000 的價格帶。價差這麼大,所以產品的差異性也滿大的。像 ICY DOCK 這款賣得比普遍價格帶貴,我想廠商也有成本和定位考量,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也的確有一些方便之處和特色,如果能在 $2,000 以下可能接受度會更廣。

04.jpeg


這類型的外接盒大多採用 USB-C 連接,並具備 USB3.2 Gen2 10Gbps 規格。常見也是以螺絲固定方式為主。通常螺絲如果是上下固定的,配合上下外殼起到上下夾緊的力量,可以讓導熱貼片上下密實接觸。有的外接盒像是 OWC Envoy Pro EX 更是透過上下夾緊的力量,配合周圍防水膠圈做到防水防塵。像 ICY DOCK 這款是用卡扣的方式,所以完全免工具,是比較少見且方便的設計,對於經常要更換 M.2 的使用者來說就很合適。其他特殊的像是 noda Turbine Plus 採用矽膠套和磁吸方式,以及 ASUSROG Strix Arion 採用 SIM 卡退卡針的方式。

05.jpeg


那你可能會想說,這樣外殼蓋上去會不會摩到桌面?欸~不會,這款外接盒底部是塑膠像托盤的感覺,而托盤底部四周有做小凸起,因此金屬外殼不會直接接觸到桌面而刮傷。

06.jpeg


MB861U31–1M2B 底部是塑膠材質,轉接板只在一側。機殼中可看到一些數字,對應的是 2230、2242、2260、2280、22110 的 SSD。目前市場上主流是以 2280 為主,例如這次使用的 MP33 1TB 即是如此。因此大多零售的外接盒也都是做到 2280,較少做到 22110 的規格,因此這款外接盒支援到 22110 是 ICY DOCK 的特色之一。22110 較多是在企業級、伺服器產品,2242、2230 則是在一些極致輕薄的筆電或平板,例如 Surface Pro 8。

07.jpeg


這個 M.2 卡扣是可以移動的,兩側對應到不同常見尺寸位置也有段落卡扣可以固定,不會亂滑。

08.jpeg


主板部分可以看到其採用 JMicron JMS583 方案,是目前常見的外接盒轉接方案之一。

09.jpeg


MP33 1TB 官方標示讀取速度2100MB/s,寫入速度 1700MB/s。但對 JMS583 這樣將 M.2 轉接到 USB3.2Gen2 10Gbps 的外接盒來說,其速度最多也就只能發揮 1000MB/s 左右。雖然看起來已經浪費一半了,但是目前更多 PCIe Gen3 x4 SSD 是可以到 3000~3500MB/s,又或是 PCIe Gen4 x4 可以在 4000~7000MB/s 的速度。所以除非是用Thunderbolt 外接盒、對 TBW 寫入壽命、溫度控制、晶片相容性、個人喜好……等有特殊要求的選擇,對大眾來說便宜、入門的 SSD,像 MP33 這樣價格較低的 SSD 是可以優先考慮的高 C/P 值選擇。MP33 的散熱貼紙在後續提到貼導熱貼片時多少會成為阻礙,但是其又標示著 Warranty void If removed 就比較棘手。通常我會優先選擇撕掉,找地方收好貼紙,盡量不讓貼紙影響導熱。但我不建議大家像我這樣做死,不然之後真的遇到要出保固很可能會出問題。這邊我也以不撕掉 MP33 的標籤貼紙來示範。

10.jpeg


將 MP33 M.2 端斜插進 M.2 slot,再施以向下的力,將 MP33 固定住。

11.jpeg


如果符合其設計原意,大多外接盒也會隨附導熱貼片。雖然附贈的導熱貼大多都普普,但對於PCIe Gen3 運行 10Gbps 速度的外接盒來說,通常是綽綽有餘了。這邊我是用自己的導熱貼片做個示意,實際散熱貼的寬度、長度也要考慮,讓每個晶片都能均勻貼到。

12.jpeg


導熱貼的品質和厚度也是要考慮的,如果 SSD 太薄、導熱貼片太薄、SSD 與外殼間隙太大……等種種因素,而使導熱貼片上下接觸不密實,那麼導熱貼片反而可能成為散熱阻礙。但是過大壓力硬去擠壓,也可能使 M.2 薄薄的電路板變形。因此根據情況選擇厚度適中的導熱貼片才是正確觀念。

13.jpeg


透過作業系統中的工具將 SSD 格式化,這邊以 macOS 的「磁碟工具程式」做示範。如果是 100% 確定以後都會在 macOS 的電腦上使用,我會優先推薦 APFS 的檔案格式。但我自己因為是多個作業系統交互使用,因此會優先選擇 exFAT 的檔案格式。

14.jpeg


實測在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檔案大小 5GB,寫入可以達到 920MB/s,讀取也有 900MB/s 出頭。

15.jpeg


在 AJA System Test Lite 中,檔案大小 4GB,寫入可以達到 910MB/s,讀取也有 920MB/s 左右。

16.jpeg


檔案大小提升到 64GB,寫入依舊在910MB/s 附近,讀取也有 9100MB/s 的成績,算是相當好。如果自己 DIY 出來的速度是 8xxMB/s 也是正常,但如果只有 500、600MB/s 或是速度忽快忽慢,那就不太正常了。

17.jpeg


除了電腦、外接盒、線都要能達到 USB3.2 Gen2 10Gbps 的速度,如果你的電腦支援 Thunderbolt 3 和 Thunderbolt 4,也都可以完全發揮這些外接盒的速度。DIY 外接 M.2 SSD 其實相當簡單,但要細說的話還是滿多眉角。例如有些外接盒用的晶片就是會跟某些韌體版本、型號的 SSD 出問題或不穩定。但整體來說 USB 在相容性和挑選上,相較 Thunderbolt 外接 SSD 都是比較容易的,USB 的散熱隨便做或不做,以往我們實測長時間讀寫速度其實也沒什麼差。但我的使用量一次可能就是讀寫上百 GB 的素材、影片和專案檔,以及個人對可量化的溫度和不可量化的壽命還是有畏懼心理,所以還是會自發性地把被動散熱做好一點,或是直接用風扇主動散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無圖浏覽|網站地圖|XFastest  

GMT+8, 2024-11-15 09:38 , Processed in 0.086041 second(s), 33 queries .

專業網站主機規劃 威利 100HUB.COM

© 2001-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