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後盛行線上會議,不管是露臉會議、不露臉會議,國內會議、國外會議,都少不了「聲音」。通話時大家都聽不到自己麥克風輸出的聲音,總是需要透過其他與會者才能知道自己麥克風有沒有通。而且網路音質壓縮,一般人對音質的好壞也沒有鑒賞力,即便我用上了五六千塊的麥克風,也只有少數人聽得出與手機內建麥克風的差別。
每次開會最討厭的就是遲到、沒準備資料和音質差,前兩個是人的做事態度問題,第三個擇是設備可以解決的,不管是增加網路頻寬、降低延遲、減少雜音和底噪、改善環境。改善環境,則是很多人喜歡一邊開著電風扇一邊通話,其他聽的人都覺得很難過,但當事人完全聽不到自己的噪音。當看到華碩推出這款 AI 降噪轉接器時,我腦海中直接想到幾個經常通話的人,真的很想送他們用用。
不過看了一下價格 $1,690,還是有點小貴,一次要送給五六個人的話,完全超出我的預算,但自己用的話,這個價格覺得還行。
先說結論,如果你的環境是因為雜音而影響正常通話,那買華碩這個降噪音效卡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的環境噪音不多,只是想提升音質,那直接換麥克風會比較有用。畢竟降噪跟音質變好是兩回事,噪音可能影響音質感受,但減少噪音不代表音質會變好。
拿到華碩 AI Noise-Canceling Mic Adapter 時我第一個反應是「與 ROG Phone 3 隨附的 USB-C 轉 3.5mm 好像」。
不過細節上還是看得出差異,像是在端子 SR 部分,AI Noise-Canceling Mic Adapter 就與電競手機附的轉接很不同。可能是東西真的太小,沒地方塞序號了,序號是以貼紙貼在 3.5mm 端子上。這款降噪音效卡採用 USB-C 連接,可以支援 Mac、Windows、手機、Nintendo Switch。
可惜 iPhone 是 Lightning 無法直接插著用,實測用 MacBook Pro 是可以隨插即用,不用安裝任何驅動程式。在「設定」》「聲音」中即可看到認到外接裝置。也測試了一下,在連接 MacBook Pro 時,旁邊連接 Thunderbolt 3 USB-C 或原廠充電線也不會卡到接頭。
在 USB 裝置中也可以看到認出 ASUS AI Noise-Canceling Mic Adapter。
找了一個有麥克風的耳機 ROG Strix Go Core。測試期間發現這款耳機的麥克風似乎本身就有一點抗噪效果。
若把 ROG Strix Go Core 的麥克風直接接在 AI Noise-Canceling Mic Adapter,是無法驅動的。
測試在戶外時錄音,背景的風聲不太容易被收到,人聲部分只有一點點損失。
測試在室內,旁邊開電風扇,如果風扇靠得非常近、風量開很大,那降噪幾乎沒什麼效果,他同時會收錄到風聲和人聲。
但如果風扇開中、弱,放在一公尺的距離,降噪的效果就非常明顯。大部分的風聲都被殺掉了,仔細還是可聽到一些雜音。
但是人聲被突出很多,人聲雖然也有損失,但比起惱人風聲,真的是很太多。
ROG Strix Go Core 是一款主打入門玩家的電競耳機,價位不會太高,沒有七彩繽紛的 RGB,但整體舒適性相當不錯,細節處理也很用心。
上方有 ROG Logo 全稱字樣。ROG Strix Go Core 支援 Mac、Windows、Nintendo Switch、PS4,價格在 $3000 以內。
我比較少帶耳機,尤其是耳罩式耳機,久久路過相關專賣店才會試聽。但以戴著的感覺來說,這款耳機的包覆感很不錯,但是不會有壓迫感。
在冷氣房戴著耳機一小時多,才意識到稍微悶熱,很多同價位的耳罩耳機,大概戴十分鐘到三十分鐘就會覺得悶熱,所以我覺得這款耳機的舒適度比平均值高。
包裹耳朵的力道也還不錯,不會有強烈的壓迫感。可以調整的關節也很多,很好調到自己合適的角度。
外殼主要是塑膠磨砂質感,造型比較單一普通,好處是不容易留下指紋。其中一邊外殼上有立體的 ROG 字樣的。
另一邊的造型則是無懼之眼的敗家誘惑。外觀上比較沒那麼搶眼,但實用性和價格還不錯。
麥克風在左邊的耳罩上,本體主要是浪管,所以可以快速調整、固定在自己想要的位置。
麥克風為可拆卸式的,接孔也有方向性。如果是拆掉的情況,我會把麥克風浪管插在 AI 降噪音效轉接器上,以免這兩個小東西同時不見。最後強調一下結論,如果你的收音環境不差,只是希望提升音質應該選擇買更好的麥克風。但如果你的環境是因為雜音而影響正常通話,例如風扇、家人電視聲、窗外呼嘯的車聲、凌晨野狗的亂吠聲……等,那華碩 AI 降噪音效轉接器,是你可以優先可慮的解決方案。 |